這周五(9月11日),電影《花木蘭》終於要上映了。
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從選角到預告片,從定檔撤檔再定檔,《花木蘭》的每一步都吊足了觀眾的胃口,話題量持續飆升。
議論度最廣的當屬的「花木蘭妝容」,如今在新浪微博上已經有1.5億的閱讀量。
還記得去年預告片剛發布的時候,「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的花木蘭妝容一亮相,網友們的吐槽大概分為兩種:
「醜得不忍直視。」
「直視以後發現更醜了。」
即使這個妝容有歷史依據,但你可能會覺得它很醜,因為它想表現的就是最醜妝容。
神仙姐姐到底做錯了什麼? 盛世美顏也經不起這麼折騰哪!
就在上周,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在海外上線了,整體評價還是不錯的,在迪士尼真人電影中的口碑名列前茅。
我喜歡《花木蘭》!看這部電影看的就是迪士尼亞裔女主,感受她的英勇,重溫第一次看動畫版時的感覺。最重要的是,享受精彩的故事情節和震撼的視覺盛宴。
不過,讓英大意外的是,國外網友竟然還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股「木蘭仿妝」的潮流。
Among all the different topics relating to the upcoming Mulan movie, the Mulan make-up challenge is one that jumps out this month.
即將上映的電影《花木蘭》引發了很多爭議,本月出現的一個爭議就是木蘭的妝容問題。
小朋友們也仿得很認真,從妝容到衣服都學上了。
「小小花木蘭」,持劍拿弓,模仿起來也是可可愛愛。
但也有的仿妝,看了讓人也是一言難盡。
除了花木蘭外,還有外國網友 cos電影中鞏俐的妝容。
不管違不違和,這也成為了花木蘭的一種文化輸出。
但另一方面,電影中的這個妝容,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那真的是醜到哭!在Twitter上,也有一些網友開啟了對「木蘭妝容」的吐槽模式。
所以我去看了《花木蘭》,劇本裡寫的是氣、尊、鳳、發。這部影片是由白人編劇、導演和製作的,他們對中國文化和歷史一無所知。這些人中有華人嗎?化妝和造型慘不忍睹,所有人都這樣想。
好像他們就想讓花木蘭看起來像個小丑。你上谷歌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很多唐朝妝容的圖片,只不過帶有現代元素。
我看過上百部中國的古裝劇,但就沒看過像《花木蘭》這麼醜的妝容。
其實,電影裡醜到哭的「木蘭妝」,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創作團隊也是下過工夫的。
Hair and makeup designer Denise Kum had the all-important job of bringing the movie characters to life.
髮型師兼化妝師Denise Kum擔負著使電影人物栩栩如生的最重要的責任。
Leading up to filming, she spent time researching China&39;s story is loosely based on - and allowed that to guide her hair and makeup decisions.
拍攝前她花時間研究了一番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尤其是唐朝的,也就是《花木蘭》影片中的故事所發生的朝代,她據此設計了髮型和妝容。
花木蘭所處朝代大致為南北朝時期。南北朝時,佛教在中國盛行,一部分愛美的女性,從佛像上受到啟發,將自己的額頭塗染成漸暈的黃色,即形成了所謂的「額黃妝」,也被稱為「佛妝」。
「北婦以黃物塗面如金,謂之佛妝」。
再說說額頭上「三瓣梅」花黃,一直被網友調侃為某手機品牌的Logo,其實是興起於南北朝時期的另一種妝容:「梅花妝」。
宋代著名類書《太平御覽》中有記載:南北朝宋武帝有位高顏值的閨女——壽陽公主。
一日,壽陽公主在宮殿的簷下休息,幾瓣梅花巧合地掉在她的額頭上,梅花漬染後在她額頭上留下斑斑花痕,襯託得公主更加嫵媚。從此,在額間點綴花紅的「梅花妝」成為潮流,也被稱為「壽陽梅花妝」。
另外,在電影中,鄭佩佩飾演的角色則畫了另外一種妝容——「斜紅妝」。
相傳魏文帝曹丕很寵愛宮女薛夜來,一天夜裡,魏文帝讀書,四周擺放著水晶屏風,薛夜來靠近時撞到了屏風,鮮血直流,留下了傷痕,但是寵愛依舊,所以宮女們竟相模仿,時間長了就是特殊的妝容斜紅。
佟麗婭在《國家寶藏》也畫過斜紅妝:
然而,鄭佩佩在電影中是這樣的:
雖然妝容一言難盡,但是看到劉亦菲和鄭佩佩的同框,90後們忍不住要哭倒一大片。
15年前,《仙劍奇俠傳1》,劉亦菲飾演趙靈兒,而鄭佩佩則飾演姥姥。啊啊啊時代的淚水啊~
圖源:電視劇《仙劍奇俠傳1》
即使有歷史根據,但搬硬套的結果實在讓人不敢恭維。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去年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
同樣都是額黃、花鈿、大面積的腮紅,《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妝容真的好看太多了!
《長安十二時辰》也是這樣做的。我的意思是我覺得迪士尼版的《花木蘭》不夠好,而且因為導演是白人,所以電影的深度更不夠。
我真的喜歡一些中國電視劇在古裝劇中對服裝元素的展示!《長安十二時辰》就做得很好。
只能說,要想拍出真正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審美的影視作品,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妝容只是電影的一部分,更多關於角色劇情的好壞還要等到電影正式上映的那天,所以問題來了,你會為了「花木蘭」走進電影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