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性教育|《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中女孩的成長困境

2021-02-08 希希學園
今天想要與大家分享的電影是——《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下文可能存在一定劇透,介意的夥伴可以先去觀看這部電影再來與我們一起討論。這是一部看似非常簡單的電影,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沒有宏大的敘事。只講述了一件小事,一個女孩懷疑自己意外懷孕了,去診所看醫生,在朋友的陪伴下去紐約做了人工流產。但它也是一部非常複雜的電影,讓我們看到一個青春期的女孩,她成長的環境是多麼地不友善,她遭受了多少種性別暴力
這部影片的名字,《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來源於醫生和女孩兒的一段對話——

從女孩的表情和她給出的答案,我們可以感受到女孩經受了非常多的性別暴力,比如戀愛暴力,甚至可能有約會強姦。

然而,這並不是她遭受的全部。如果你從頭到尾看一遍這部電影,你會發現,一個女孩的成長要經歷多少磨難!影片一開始,女孩上臺表演,就被臺下的人罵「蕩婦」,並沒有人站起來反駁和批評那個觀眾。女孩和表親在超市打工,被言語騷擾、被強親手背,都只能默默忍受。兩個人坐大巴時被搭訕,坐地鐵時遇到露陰癖.片子中無處不在的性別暴力讓人窒息。

更讓人痛苦的是,女孩能得到的支持非常有限。從在學校表演的場景來看,她在校園裡沒有得到支持。從有家長出現的幾個場景看來,家庭中對她的關心也並不多,她從懷孕到流產都是一直瞞著父母進行的,可見父母在性方面並不能和她進行有效溝通,為她提供幫助。幸好,她去紐約找到了可以求助的機構,為她提供了專業的幫助。並且,她有一個姐妹一直陪伴著她,甚至願意通過犧牲自己的方式來幫助她。在社會支持和好友幫助下,影片並沒有走向一個悲劇結尾。然而,如果她的家庭、學校、戀愛情況都得不到改善的話,她未來還會遇到什麼呢?

希望這部影片能夠讓我們每個人反思,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怎樣的成長環境。無論是作為父母,還是作為老師,亦或是同學,我們應該如何去對待身邊的女孩呢?

文/雪梅

圖/網絡

相關焦點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直面女性困境,兩個女孩的成長故事
    而影片《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的故事靈感正是來源於此。影片講述的是17歲未婚懷孕女孩奧頓,在表妹史凱樂陪同下,從賓州小鎮到紐約大都會尋求墮胎的心路旅程。關於未成年少女和少年出現的問題,一直都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不過我還是覺得敢於直接面對,比逃避好。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從不懷疑,很少祈禱,有時順利,總是成長
    從前我一直認為,美國的青少年接受著比我們更好的教育,感染著更多元化的社會氛圍,就會比我們成長的更快一些,更順利一些。但現在我有所改觀,也許在社會整體上來說是這樣的,不同的社會塑造的必是不同的一代人,但是細化到每個個體,也許我們都是一樣的,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不是那麼順利。我們生長在中國,所以我們不得不為此付出代價。同樣的,他們生長在美國,也要為此付出代價。
  • 致女孩:從不獨行,很少落淚,有時勇敢,總是被愛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82年生的金智英》以及《婚姻生活》曾激起廣泛討論;2月法國凱撒獎將最佳導演獎項頒發給強姦未成年的大導演波蘭斯基時,《燃燒女子的肖像》主演阿黛拉·哈內爾憤然離席讓性別議題再次成為關注目光;再到今天要講述的這部《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 教育缺失痛苦根源——《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最終獲得場刊最高評分,拿到金熊獎提名獎和銀熊獎評審團大獎。同類型影片很多,《四月三周兩天》《朱諾》《維拉·德雷克》《左耳》,憑什麼這部《從不,很少,有時,總是》能夠成為高分獲獎作品呢。大概憑的就是表現克制,藉助光影的力量表達一種被壓迫已久的困境。影片中的臺詞並不多,就連表姐妹兩人在一起的時候,交談的話也不多,更多的時間留給沒有對白的動作,通過冷冷的動作表達飽受傷害女性的困境。
  • 電影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希望每個女孩都能回答 從不
    a.從不 b.很少 c.有時 d.總是你的性伴侶有在不情願的時候強制性要求和你發生性行為嗎?a.從不 b.很少 c.有時 d.總是你的性伴侶有對你施加過暴力嗎?a.從不 b.很少 c.有時 d.總是」「墮胎」橋段一旦在青春電影中出現,就會被冠以刻板的狗血印象。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劇照在看完《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後,我問了自己幾個問題:你會在什麼情況下喜歡上一個導演?《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海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導演: 伊麗莎·希特曼《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劇照最有戲劇張力的一場戲是女孩在墮胎前一天,與計生人員的對話。計生人員需要從女孩身上知曉情況,以保護她的安全。在這裡截取兩段臺詞,分享給大家。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丨一部由真實新聞事件啟發的電影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Kelly體貼的向她表示,因為涉及隱私,所以只需用「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來回答即可。電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沒有多餘的背景介紹和誇張的表演,簡單的故事線、單純的人物關係,整部電影就像是從女性現實生活中截取出來的一個片段,既真實又殘酷。
  • 電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或許很多人關注這部片子是因為去年柏林電影節上,流傳的女配角塔莉婭.萊德美豔動人的採訪照片,也或許是被這個看似詩意的電影名吸引,但當你真正進入這部電影時,就會打消之前所有的幻想。有種電影沒有酷炫的鏡頭,沒有頂級流量明星,沒有曲折離奇的劇情,但它依舊足夠迷人。只因它的「真實」,真實的魅力和力量是無窮的。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從不輕鬆,很少快樂,有時煩惱,總是痛苦
    從不輕鬆,很少快樂,有時煩惱,總是痛苦。很喜歡這個風格,這個電影高明的地方就在於把兩個女生兩天的冒險完全線性地拍攝,卻拍的引人入勝,危機四伏。不懷好意的陌生男人,兩天的手術中間中斷的擴大宮頸的身體疼痛,金錢的危機,提防父母,墮胎診所門口大喊著宗教口號的抗議者。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少女墮胎」,誰之羞恥?
    今天小燚要分享的這部電影,講的是「少女墮胎」,可是它折射出的問題,遠比我們想像中更加可怕。它是——《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01 17歲的奧秋發現自己懷孕了,但不敢告訴家人。,很少,有時,總是》中,城市是冷冰冰的,無情的,甚至是「危險」的。
  • 《從不 很少 有時 總是》:少女 紐約 流浪 秘密
    電影《從不  很少 有時 總是》官方海報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無人問津的傷口
    在許多問卷調查中,經常會出現4個選項:從不,很少,有時,總是。這是某種行為的頻率或是某種情形的程度,而此片中,這4個選項則是指女孩所遭受的暴力程度。這樣嚴重可怕的暴力,就隱藏在如此輕鬆冷漠的調查問卷中。
  • 【VTALK影評 第59篇】《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一部直面「性教育」的現實題材影片
    這部影片的劇情設定非常簡單,大致意思就是一位少女從意外懷孕到墮胎的過程,從影片內在來看是一部值得引發深思的關於「性教育」題材的影片。 「性教育」這個問題往往都是被藏著掖著,尤其是對於未成年來說,大多數都是避而不談的話題,甚至是反對這門教育。在合適的時期進行合理的「性教育」對保護自身尤其是女性的權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部影片就很直接的針對這個話題進行了表述。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裂痕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普通百姓在監獄要塞的殘忍環境中倖存了下來,提供了修復受教育階層和普通百姓之間那道互相恐懼、互相敵視的裂痕,他認識到所有的人都是精神上平等的人,就算是流放西伯利亞的罪人也內心渴望救贖。就像旁人無法理解失足少女的處境,兩者之間產生互相蔑視的裂痕,明白「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大概是形成精神上平等的基礎,幫助她們獲得救贖。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從不抱怨,很少反抗,有時妥協,總是習慣
    Never(從不) B .Rarely(很少)C. Sometimes(有時) D. Always (總是)這是我們上學時期在考卷上常常面臨的選項,如果這個選項匹配你的人生,你會給出怎樣的答案。這個答案是電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兩個花季少女給出的答案。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女生和男生都要好好看的一部電影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是愛情的苦澀,是成長的痛苦,看了讓人心裡很難過。村上春樹曾經說過:不管是否純潔,都要認真投入到愛中去,對於將來這是一段美好的回憶。但是電影裡這種沉痛的經歷,能給人留下什麼美好回憶呢。有家庭原因,孩子青春煩惱期,表現的再不討喜,父母也要保持足夠的耐心,給予到位的關懷。特別是做母親的,要對女孩這方面格外多個心眼。
  • 影評丨《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從不屈服,很少軟弱,有時彷徨,總是勇敢
    想聊這個話題,是因為我最近看到的一部電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它講述了一個17歲未成年少女奧秋遭遇侵犯被迫懷孕並和表妹一起前往紐約的墮胎之旅。電影中並沒有展現奧秋太多的情緒,大多時候她都是一副沉默的樣子:和父母看電視時、和表妹在去紐約的途中、兼職的時候。即使在醫院,面對醫生的詢問,她也是平靜的模樣,但是她還是哭了兩次。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迷路青春,那些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然而,更多女性問題卻依然被遮蔽,女性作為性別弱勢面臨的困境始終存在。電影,用戲劇化的方式呈現了萬分之一的痛苦。回到現實語境,還有很多女孩孤獨地活在黑暗裡。人們用力鑿開冰山下的一角,為的是讓更多人持續關注並發聲。」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深焦圓桌談
    2miao:大家好,感謝三位嘉賓來參加這次的《從不,很少,有時,總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圓桌。,很少,有時,總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劇照2miao:對!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殘酷青春,一種關注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劇照這部由四個程度副詞並列堆砌成電影名的《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一時間很難讓人記住,亦有擺弄文字之嫌,觀影后卻又不得不承認,直白有力即如此。直白,是因為這四個詞是全片中女主重複率最高的詞語組合序列。有力,是因為每選擇使用一個詞就是一種程度,而每一種程度之後,都會讓人對位她人生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