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兩天網絡上哪部劇最火?
那必須是《三十而已》這部年度大劇,從這部劇開始播出,就承包了每天的熱搜。
劇中的三位女主角圈粉無數,但是這女配角和男主角,幾乎成了全民公敵。
這部劇中的男性角色卻被稱為「史上最全渣男圖鑑」。
一句句經典的渣男語錄簡直是刷新我們所有人的下限。
別的影視作品播出,大家都是在討論劇情,而這部《三十而已》討論的可不只是劇情。
更多的是圍繞「渣男」和「綠茶」兩個字,除了女主角以外的人設一個個「渣」出新高度。
可能說到這很多人就要說了,那只是電視劇中為了劇情而塑造出來的人物和事情,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有這麼狗血的事情發生?
但是你還別說,現實生活要是狗血起來,可是比電視劇精彩多了。
你們知道王朔嗎?
其實很多人對這個名字都很陌生,那我換一種說法你們看過《編輯部的故事》嗎?
而王朔就是就是《編輯部的故事》中的編劇,其實王朔身上的光環遠不止只有這一個。
1958年王朔出生在江蘇省南京市的一個大院中,家境優渥。
王朔的母親是一位醫生,而王朔的父親是一位軍官教員。
而王朔從小就跟隨著父母生活在北京地地道道的胡同中,和別的男孩子不同,王朔從小就對文字格外感興趣。
從20歲開始王朔就有了創作的念頭,當時的王朔是某部隊倉庫的衛生員。
也是在當時的倉庫中,王朔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等待》,但是當時的王朔僅僅是把寫作當成一種愛好。
後來的王朔又成了一名商店的業務員,嘗試著經商不但血本無歸到還賠了不少錢。
也就是在自己最低谷的時期,王朔遇到了自己的「繆斯女神」沈旭佳。
當時一無所有的王朔在看見沈旭佳的那一眼,就淪陷了。
馮小剛與王朔
那時的王旭佳是北京舞蹈學院的尖子生,不僅青春靚麗而且笑顏如花。
但是當時的王旭佳可是校花級別的人物,身邊富家公子,商業精英一大堆,輪也輪不上王朔獻殷勤。
而且按照實話說,當時的王朔經濟也不允許他去獻殷勤。
王朔與馮小剛
當時的王朔靈機一動,就開始了「寫情書」模式,那王旭佳當時畢竟也是正值青春年華。
難免對這種「才子」動心,而且王朔也是個有耐心的人,就靠著一天好幾封情書,他贏得了女神的芳心。
也是從那時候起,兩個人合寫反映他們感情生活的《浮出海面》作品,發表在了雜誌上。
在王旭佳的建議下,王爍成為了一名作家和編劇。
從80年代末,王朔的作品成了影視圈炙手可熱的「香餑餑」,馮小剛,姜文,張元等一大名導演爭相與其合作。
與此同時,王朔也早早地跟自己的「繆斯女神」結了婚,第二年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但是就像影視劇中說的,很多才子都多情,王朔也不例外。
雖然家中的妻子漂亮賢惠,但是他對當時正處在叛逆期的徐靜蕾迷住了。
而當時的徐靜蕾才剛剛考上大學,剛剛離開父母的她一改往日乖乖女的形象,成了別人眼中不修邊幅的「異類」。
王朔說:我就喜歡那種搖滾出身的,範兒正,玩兒的就是邋遢帥,不修邊幅,我特喜歡。
當時的王朔已經成為了知名編劇,在眾目睽睽之下紙終究還是沒能包住火,最終王朔的妻子還是發現了丈夫的不忠。
而當時正值青春年華的徐靜蕾卻跑到了王朔妻子面前,直言:
「我倆都這樣了,你就把他讓給我吧。」
身為一名舞蹈家的王旭佳也有她的傲氣,沒有挽留也沒有歇斯底裡。
帶著女兒離開了王朔,而王朔恢復單身之後開始成為一心一意的打造徐靜蕾,他說:
在我們北京這兒,50年代傑出代表是劉索拉,又能寫字兒又能寫曲兒;60年代傑出代表是王菲;70年代我希望是徐靜蕾。
我對不起我的妻子和女兒,但我去世後財產全歸徐靜蕾。
但是在自己的繆斯女神王旭佳離開之後,王朔很快就江郎才盡。
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作品產生,逐漸被淹沒在人才濟濟的娛樂圈。
而與徐靜蕾的15年戀情也最終選擇了分道揚鑣,各自安好。
知道這事的王朔才開始悔不當初,他開始頻繁出現在前妻王旭佳面前,而此時的王旭佳已經不是當時那個不諧世事的少女。
她不僅果斷拒絕了王朔想要復婚的建議,連女兒結婚都沒有通知王朔。
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如今的王朔孤身一人,不知道會不會後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