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21:30,由董亞春擔任總導演,趙琪任編劇,張鐸、奚望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特赦1959》正在CCTV-8經典劇場三集連播!
該劇圍繞「特赦」這一主題,緊密聯繫歷史,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戰犯進行集中改造和特赦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作為首部特赦題材的電視劇,《特赦1959》填補了該類電視劇的空白,也引發了觀眾對那段歷史的回望和關注。在電視劇背後,真實的歷史故事更加震撼!
跟上《特赦1959》的腳步,讓我們一起揭開塵封的歷史,看那段曾經不為人知的故事!
1959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的時候,特赦確實已經改惡從善的戰爭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犯的建議。
人民政府戰犯管理機關,對關押的戰爭罪犯進行了全面嚴格的審查,最後經過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決定首批特赦釋放33名。其中屬於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戰爭罪犯30名。
首批特赦的國民黨戰犯,在北京功德林一號戰犯管理所關押的有10名,他們是杜聿明、王耀武、曾擴情、宋希濂、陳長捷、楊伯濤、鄭庭笈、邱行湘、周振強、盧浚泉。
這些國民黨戰犯當時擔任的是什麼職務,又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被俘虜的?故事還要從解放戰爭說起……
1948年 9月16日,濟南戰役正式打響。經過幾天的激烈戰鬥,解放軍攻擊到了濟南城下,「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戰鬥口號此起彼伏。
在濟南戰役的關鍵時刻,國民黨軍整編第96軍軍長吳化文在人民解放軍爭取下,率整編第84師等部3個旅約2萬人起義,撤離戰場。
此時的王耀武怎麼也想不明白,原本希望堅守3個月的濟南城,才8天就被華東野戰軍攻破。吳化文臨陣起義,斷送了王耀武堅守濟南最後一點希望,王耀武化裝後突圍出城。
山東壽光縣民兵每天在往來濟南路上設崗,盤查路上行人。9月28日早晨,屯田村民兵看到從西邊公路上來了兩輛大車,車上坐著五男二女。民兵查問他們的來歷,他們說是濟南逃難出來的。王耀武化名喬坤躺在車上裝病。
檢查的幹部重點盤問王耀武,他自稱開飯館的,卻說不出飯館的字號。與其他人的關係,口徑也不一致。於是把王耀武關進禁閉室。
王耀武上廁所,拿手紙的時候馬上露餡,他拿的是美國進口的高檔衛生紙,國民黨高官才能有這種高級手紙,一看就不對頭了。
到下午提審時,王耀武表情恐懼,剛問了幾句,他就說:我是王耀武!那幾個人是我的衛士。
濟南解放了。蔣介石企圖依託大城市重點防禦的戰略,受到沉重打擊。
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發起遼瀋戰役。至10月1日,切斷了北寧路,孤立了錦州。
1948年10月14日,東北野戰軍攻擊錦州部隊發起總攻。經31小時激戰,於15日攻克錦州。國民黨軍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範漢傑被俘。
蔣介石責令廖耀湘率第9兵團星夜馳援錦州。林彪安排第10縱隊牢牢守住黑山、大虎山,負責阻擊廖耀湘兵團。結果,直到錦州被東北野戰軍攻克,廖耀湘兵團還被阻止在黑山、大虎山一帶,一步都未能靠近錦州。
廖耀湘拼死突圍,最終還是被解放軍俘虜。廖耀湘兵團被殲滅,國民黨軍在東北戰場上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蔣介石集團敗相已露。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打響。國民黨軍第12兵團被解放軍包圍在安徽濉溪縣雙堆集鎮。
國民黨軍第12兵團司令官黃維回憶道:第12兵團是美械裝備的部隊,有12萬多人,擁有包括戰車榴彈炮在內的機動車500多輛,還有各種火炮、輕重機槍、衝鋒鎗等。可是,這麼多兵員、重型武器裝備,不僅沒能幫助我們在雙堆集突圍,反而成了作戰的包袱。
當時正是隆冬季節,雙堆集一帶又是貧瘠的空曠地帶,十幾萬人只能露營。黃維兵團每天急需後方支援的給養至少二百噸。空軍空投的糧食和彈藥不能滿足需要,而且經常落到解放軍陣地上,成了解放軍的戰利品。
到了12月15日,杜聿明的援軍遲遲不來,被解放軍包圍的黃維,決定突圍逃跑。這天夜裡,黃維已逃離雙堆集戰場三四十裡路,四面八方的解放軍和民眾,就像張開一張網,黃維被俘虜了。
黃維穿著下級軍官的軍裝,自稱是上尉文書,然而解放軍發現他年齡偏大,因為四十多歲的上尉文書可能性很小。沒過多久,黃維的真實姓名和職務就被解放軍查清楚了。
黃維被俘,美械裝備的國民黨第12兵團全軍覆沒,國民黨軍將領驚恐萬分,基本喪失戰鬥意志。
17日,毛澤東主席發表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指出:立即下令全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才是你們唯一的生路。
杜聿明救援黃維兵團不成,自己率領的三個兵團反倒被解放軍包圍在河南永城陳官莊。1月6日,解放軍發動聲勢浩大的攻擊,國民黨軍一觸即垮。
夜裡,杜聿明帶著副官和衛士10多人倉惶向北逃跑。副官給他剃掉鬍子,化裝一番,大約走了20裡路,天色大亮。
副官看到附近村莊都有解放軍,問杜聿明是跑還是投降。杜聿明還想繼續逃,正商量時,迎面來了兩個解放軍戰士問:你們是哪一部分的,副官瞎編說:送俘虜的。
解放軍戰士看他們手裡都有武器,端槍大喝。杜聿明等只好放下武器,被解放軍戰士帶進村裡關押起來。
杜聿明是中共首批公布的國民黨首要43名戰犯之一,他的被俘,對蔣介石集團是沉重的打擊。
東北解放以後,據守張家口、北平、天津、唐山一線的國民黨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50多萬人,面臨東北、華北解放軍的聯合打擊,已成驚弓之鳥。
1949年1月2日,秘密入關的東北野戰軍完成了對天津的包圍,並寫信給國民黨軍天津警備司令官陳長捷等人,勸其放下武器和平解放天津。但陳長捷錯估了自己的力量,回信拒絕和談。
東北野戰軍首長再次寫信給陳長捷重申,1月13日12時前必須把部隊開出城外,聽候處理,否則1月14日攻城。陳長捷向北平的傅作義請示。傅作義說:「只要堅定地守住,就有辦法!」
1月14日上午10時,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一聲令下,解放軍的上千門火炮同時向天津城開火。陳長捷等人躲到地下室裡指揮戰鬥。晚上他要通華北「剿總」的電話,參謀長李世傑仍然回答說:「再堅持兩天就有辦法了」,陳長捷摸不著頭腦。他堅持到15日上午9時,解放軍已經衝進了他的地下室指揮部。他顫抖地舉起雙手說:「弟兄們,我們繳槍,我們通知部隊不打了,投降!」
天津解放後,北平守敵25萬人陷於圍困之中。為了保護北平這座文化古城,中央軍委決定繼續同傅作義談判,爭取和平接管北平。傅作義接受毛澤東提出的「八項和平條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編。1949年1月31日,平津戰役勝利結束,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役打響,人民解放軍在千裡戰線上強渡長江,4月23日解放南京,人民解放軍開始向全國進軍。全國各大城市相繼得到解放。
此時,在解放戰爭中被俘的國民黨戰犯,正處在絕望的境地,他們感到前途渺茫,有的人抱有僥倖心理,大部分人處在等死的狀態。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集中管理,一些國民黨戰犯接到轉獄上路的通知,他們控制不住大哭起來,以為這是去刑場。那麼,這些國民黨戰犯要去什麼地方,等待他們的又將是怎樣的命運?
下一期,《特赦1959》背後的故事,精彩繼續!
揭開塵封的歷史,解密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更多精彩細節,敬請鎖定CCTV-8經典劇場!
據說看了會上癮!
鎖定CCTV-8經典劇場
觀看《特赦1959》
關注「CCTV電視劇」
央視頻、微博、抖音、頭條官方帳號
解鎖更多臺前幕後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