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杭州秋夜奇遇記——和計程車師傅聊紀錄片

2020-11-17 騰訊網

策劃:DOCO編輯部

撰稿:褚司怡

編輯:印雪

昨夜從IDF放映現場出來,我在南山路上坐上了回家的計程車。

一上車,師傅就問我:「什麼培訓啊,這麼多人?」我說:「這兩天是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今天的放映剛結束。」

IDF放映現場

他滿臉的興奮地同我說:「紀錄片我喜歡啊,是像《動物世界》這樣的嗎?」我解釋道:「那倒不是。有很多是藝術性和作者個人特色比較強的片子。」

他恍然大悟:「哦,的確是,美院嘛,那肯定是要放些拍什麼畫家、藝術家的紀錄片。」我趕忙說:「那倒也不是,題材是多種多樣的。」

IDF放映現場

「那你說說唄,都是些什麼樣的紀錄片啊?」他接著追問。我有些答不上來,這兩天看了五部長篇三部短片,形式、主題、手法、態度都各有自己的姿態,難以一言蔽之。

見我支吾,他便窮追不捨:「不行你就舉幾個例子唄?」

那...舉個例子?

我想了想,用怕是過簡的、現實主義的語言概括了下午接連看的三個短片劇情:一個記錄的是波蘭的探險家探索雪山裡的洞穴;一個是年輕華裔導演記錄幫媽媽一起在臺灣尋親的過程;還有一個講的是九十多歲的、年輕時跳豔舞的華裔老奶奶和一個七十多歲美國老爺爺的愛情。

師傅叫好,直接現場給我寫起了影評:這三個我都覺得可有意思了——這第一個我聽了就覺得一定很刺激,心臟不好的人怕是不能看;第二個我覺得很動人,那肯定看了要掉眼淚;第三個那更有意思了,這個老爺爺一定是個很有趣幽默的人,不然這樣的老奶奶也不會和他在一起的,你說是不是?

嘿,好像也差得不太遠。

到家的我拿起電腦開始認真總結。

很刺激的《艱險之路》

一次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的直觀紀錄。導演省去了所有的背景信息和語言,以求讓這場旅程免於落入Discovery Channel式俗套。這是一次對於「show, don’t tell」 原則的忠實詮釋。

一個人在黑暗中滑入無人曾及的洞穴中,又進而像下一個未知的方向匍匐前進。我們能聽到看到的,也大體就是這黑暗,和這人的前進,時不時伴隨著呼吸聲、石子掉落的聲音、探照燈的晃動。近距離的影像想要給觀眾還原一種現場感,一種無需贅述也能感受到的情緒。

影片截圖

因為沒有太多解讀,這些感官拼湊出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到底是什麼,也成為了一道開放題。是徵服,是鬥爭,或是對the sublime的敬畏?導演在映後慷慨的分享中,並沒有透露出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

他一會兒提到了「恐懼」,一會兒又提到了「與你想像裡的東西的鬥爭 (fighting with your imagination of what could be there)「。這般開放倒是讓人興致盎然,好像片子所展現的這條艱險之路一樣,思考的旅程中,目的地也未知。

影片截圖

只不過,信息的徹底缺失帶來了太多的疑問,反而常常讓我從直觀的對影像的感受中走神。我到底在看什麼?鏡頭伴隨的這個人是誰?他為什麼在這條路上?在導演的意圖下,或許我本該更經常地從影像中感受到冰冷的水汽,塵粒入鼻的感受,幽閉和是無邊黑暗帶來的兩極分化的恐懼,而我的疑問卻常常把我從這種理想化的直觀感受中抽離。

抑或,無論是不是導演意圖,我們也可以將這種抽離理解為直觀地去體驗一條目的地未知的艱險之路的過程中,應得的一部分感受。

影片海報

很動人的《為我哼首搖籃曲》

任何與尋親或探索自我身份之謎相關的故事都讓人很難不落淚。這些故事的起點總有一個破碎的家庭,一個記憶裡解不開的結,終點雖然不一定有完美的和解,卻總有經過勇敢的打碎和拼貼而更飽滿的人生體驗。這個從A到B的過程,是複雜而柔軟的,這份柔軟若是坦誠地展現出來,很難不觸動人的心弦。這一點,導演Tiffany Hsiung真摯地做到了。

影片截圖

所以與前一部短片一樣,《為我哼首搖籃曲》記錄的也是一條艱險之路的歷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比探尋雪山的未知洞穴更艱險:從多倫多到臺北雖是個體能上溫和的旅程,導演記錄下的一家人探尋的方向卻是內心的深處,一路上在迷霧裡等待她們的是未知的洶湧情緒,是記憶的盲點裡隨時可能動搖個人認知根基的埋伏。導演讓們我在旅程中看到的有一家三代女性各自堅韌的力量,也有在她們之間自然流動的愛。

影片截圖

導演在影片最後說,這段旅程中,她不僅找的了外婆,也找到了媽媽。我覺得我們在這段旅程中,不僅看到了媽媽和外婆,也看到了導演自己。我很感激她的堅定和勇敢,從帶著一張只寫了兩個名字的紙巾就敢踏上為母尋親之路,到通過影像開放這一段十分私人的旅程,讓我們作為觀眾也能跟隨她們一小段,也能得到被情緒的深刻共鳴觸動的機會。

影片海報

有意思的《相愛的柯比與史蒂芬》

片中92歲的柯比和比她小18歲的史蒂芬是兩個有光的生命,這道光在影片的第一幕中兩人在藍紫色的燈光和復古的音樂中依偎起舞時,就從屏幕上溢出來,擋也擋不住。

而之後這30分鐘裡,導演楊圓圓和Carlo Nasisse帶著我們去看他倆生活中的恩愛與吐槽,靈感與瑣碎,反差與互相拼貼縫補,這道光一直變得越來越強,讓人強烈地想要跟著他們一起會心地笑。

影片截圖

這是一個講述相愛的故事,而柯比和史蒂芬作為兩個獨立的人的個性,在故事中卻沒有因為這相愛的敘事而有絲毫被掩蓋。

我們看到他們互相攙扶、依偎、補充,反而因為相愛都幫助對方成長成了更鮮明的個體。這不正是最令人嚮往的愛情的一種定義嗎?

影片截圖

也許柯比和史蒂芬的人生便是平鋪直敘也能成為一個好故事,但《相愛的柯比與史蒂芬》的動人之處,並不止於素材的精彩。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兩位謙虛的、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作者,在用合作和陪伴的態度去記敘這個特別的故事。

影片中穿插的史蒂芬關於「電影可以把人的存在保留」的碎碎念,和作者們與兩位主角的互動,無不滲透出作者站在影像記錄者、創作者的角度,對自己在這個故事中的作用的思考。

我想柯比與史蒂芬一定也很欣慰擁有這樣這樣的一部影片來永久保留他們人生的光。如今柯比過世了,她和她與史蒂芬的相愛卻因此會永遠在影像中存在下去。

影片海報

計程車駛過了南山路,楊公堤,天目山路,司機師傅也和我從對柯比和史蒂芬「活在當下」的讚嘆,聊到了他的人生觀,還給我算起了我與我父母的關係。原來,他竟是個修行之人,難怪就算是對沒有看過的電影,也能語出驚人。

臨下車時,師傅對我說,「你還年輕,多讀讀易經,多看點紀錄片,會很好的。」

話音落,他便瀟灑掉頭地向下一單的起點駛去,留下一陣仙風,和一個在路燈下回味這個夜晚的我。不知道他會和下一個乘客聊些什麼。也許,還是有趣的紀錄片吧?

也興許,有一天他也會在紀錄片裡,看到和他有關的故事。

圖片來源:那誰

IDF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

紀錄片豆瓣電影頁

| 分享/求資源可酌情勾搭DOCO君 |

相關焦點

  • IDF·2019 | 來杭州,搞紀錄片!
    Festival(簡稱「IDF 2019」)是集紀錄片展播、推優、提案、論壇、工作坊於一體的高品質人文藝術平臺,定於2019年10月18日-20日在杭州西子湖畔中國美術學院舉行。2018年,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邀請了來自 3 大洲 10 個國家 278 位嘉賓,接待了近 500 位紀錄片專業人士,他們與逾 8000 名觀眾齊聚杭州共襄盛舉。
  • IDF2020徵片開啟,年度主題確定為「生·活」(Life, Lives)
    02 | 報名方式參賽紀錄片須在報名開放日期區間內登錄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官方網站 (www.westlakeidf.com),仔細閱讀《2020年第四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D20提名」評優單元徵片公告》,逐項填寫參賽紀錄片的必填項信息,遞交上傳報名材料,按要求上傳完整紀錄片,完成報名。
  • 臺北女孩談兩岸計程車司機:都愛聊臺灣政治
    在以下這篇日記裡,她比較了一下臺北和北京兩地的計程車司機。話說到北京後,碰到各行各業的人不勝枚舉,有些讓我驚喜,有些讓我非常害怕打交道。有些職業我認為應該很普通,結果發現他牛得很!到北京後給我第一大震撼教育的,就是計程車師傅。在臺灣,計程車師傅稱「運將」或是「司機」。
  • 20年前杭州計程車司機被殺案告破!嫌疑人在哈爾濱一個小區做保安
    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是丈夫單師傅在杭州城開計程車賺錢來維持。事情發生在2001年8月3日,杭州市餘杭區勾莊鎮(現屬餘杭區良渚街道)的鬱宅村。大約是凌晨6點,村裡的王大爺很早下地幹活了。機耕路上,停著一輛計程車,毫無動靜,周圍是望不到邊際的大片稻田,人跡罕至,氛圍顯得有些詭異。
  • 《新笑傲江湖》杭州竊金記奇遇攻略 杭州竊金記奇遇完成方式
    新笑傲江湖杭州竊金記奇遇怎麼做?在新笑傲江湖手遊裡有很多的奇遇任務,隨著遊戲的推進,奇遇任務也越來越難,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做過奇遇任務的都知道,它只有簡單的任務提示,剩下的都需要自己去解鎖,所以杭州竊金奇遇很多人都沒有完成,那麼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奇遇任務的完成方式一覽。
  • 影展拾遺No.5|這三部有關計程車司機的電影,下次打車時跟師傅有的聊了.
    這次要談到的三部電影,分別為犯罪劇情片、偽紀錄片,以及一部真實的紀錄片。它們都圍繞一個場景:計程車,聚焦一個身份:計程車司機。
  • 杭州上線首批雙語計程車 國際志願者為「的哥」開課
    張煜歡 攝   中新網杭州12月17日電(記者 張煜歡 實習生 應欣睿)為進一步提升杭州城市國際化水平,17日杭州外事旅遊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總支聯合杭州東站樞紐管委會聯合舉辦杭州首批「雙語計程車」成立啟動儀式,杭州市運管局現場宣布命名15輛計程車為杭城首批「雙語計程車」。
  • 聽故事 l 木偶奇遇記(4) - 爸爸的早餐
    ▲點擊上方的綠色小喇叭收聽老木匠櫻桃師傅偶然得到了一段木頭《木偶奇遇記》是卡洛·科洛迪的童話作品。主人公匹諾曹是個木偶,神奇的是他具備人的特性,在他身上還發生了許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這是一個關於經歷與成長的故事,匹諾曹愛說謊,極容易被誘惑,信念也不堅定,做事缺乏恆心與毅力……你看,他為了看木偶劇團的表演賣掉了爸爸短上衣換來的課本;受到金錢的誘惑,他在回家的路上被狐狸和貓欺騙而差點兒被它們吊死;
  • 一封寫給電影大師阿巴斯的影像「情書」| IDF創投入圍公布
    管鑫:動機,一部分是我個人對阿巴斯的情感,就像剛剛我們聊到的。我想到這部他在中國拍攝的電影,很可能就此無人提及了會很難受,那種遺憾上再有一次遺憾的難受。雖然總會有一部回顧大師一生的紀錄片在未來出現,但關於《杭州之戀》的內容,會不會只能在他輝煌的一生中被一句話帶過?
  • 《新笑傲江湖》手遊竊金記奇遇怎麼做 杭州新奇遇竊金記觸發技巧分享
    導 讀 新笑傲江湖手遊竊金記這個新奇遇很多玩家都不知道怎麼觸發,那麼本次奇遇的具體流程是什麼呢,接下來九遊小編為大家介紹新笑傲江湖杭州新奇遇竊金記觸發攻略
  • 香港版《計程車司機》:九龍灣小巴奇遇記
    作者 | 水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韓影「逆權」系列,像《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港譯《逆權公民:1987》)《辯護人》(港譯《逆權大狀》)《計程車司機》(港譯《逆權司機》)等。這幾部電影或多或少都與韓國80年代的民主化運動有關,光州事件便是其中之一。而《計程車司機》,講的便是一個計程車司機(宋康昊飾演)親歷光州事件的故事。
  • 【本周福利】9.9元觀看《雷米奇遇記》,法國影后傾情推薦 !
    這部經過多次改編,收割全世界觀眾眼淚的金牌IP,終於要在大銀幕上和中國觀眾見面了。天籟童聲伴唱環法冒險 治癒童話暖心回歸電影《雷米奇遇記》講述了10歲的雷米被養父賣給街頭藝人維塔利斯,雷米和維塔利斯、小狗、猴子開啟了環遊法國演藝之旅。維塔利斯教他識字、挖掘他唱歌的天賦。
  • 蘇州交響樂團《莫扎特奇遇記》:音樂換你一場奇遇
    他們即將用魔法召喚莫扎特,在蘇州金雞湖音樂廳你將和莫扎特開啟一場奇幻的冒險旅程。2020蘇州交響樂團《莫扎特奇遇記》等你來。2020蘇州交響樂團《莫扎特奇遇記》時間:2020-06-072020蘇州交響樂團《莫扎特奇遇記》地點:蘇州金雞湖音樂廳2020蘇州交響樂團《莫扎特奇遇記》門票價格:80,180,280,380魔術圈默劇團的表演內容不僅融合了交響樂團的演出和視覺藝術的表達
  • 電影《雷米奇遇記》定檔11月22日 治癒童話暖心回歸收割眼淚
    法國治癒系成人童話《雷米奇遇記》今日發布了定檔海報及預告,並宣布將於11月22日在國內上映。這部經過多次改編,收割全世界觀眾眼淚的金牌IP,終於要在大銀幕上和中國觀眾見面了。定檔海報電影《雷米奇遇記》講述了10歲的雷米被養父賣給街頭藝人維塔利斯,雷米和維塔利斯、小狗、猴子開啟了環遊法國演藝之旅。
  • 奇遇人生--今年最喜歡的紀錄片
    文字來源:《奇遇人生》開篇詞  很多人在每年初會立下一個flag,「我今年要看十部紀錄片」,轉眼已經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了,你的flag倒了麼? 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一部2020年小農最喜歡的紀錄片---《奇遇人生》,喜歡到絕不會開倍速,看幾遍都不會開倍速。   也有人說《奇遇人生》是一部綜藝,我覺得他更應該是一部紀錄片。沒有劇本,沒有臺詞,真實的記錄了人生中的一次奇遇。而作為觀眾,我也在屏幕前經歷了一次心靈上的奇遇。他讓我關注到我從未注視過的事情,不僅讓人向外延伸,也向內發覺自己。
  • 紀錄片導演操刀真人秀,現象級綜藝《奇遇人生》離真實有多近
    在《奇遇人生》之前,趙琦拍過以「奇遇」為名的VR旅行短視頻,出過一本旅遊讀物《奇遇》。趙琦喜歡在旅行中挖掘人的故事,他也一直對「奇遇」的概念很感興趣:「生活裡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都來自於神奇的相遇,思想的相遇、人的相遇,相遇就能夠帶來故事。」趙琦一直覺得,如果有機會將獨立紀錄片領域中的一些話題通過綜藝的形式帶給更多觀眾,影響更多人,也不錯。
  • 雷米奇遇記 (2018)
    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語言: 法語上映日期: 2019-11-22(中國大陸) / 2018-09-30(蒙彼利埃首映) / 2018-12-12(法國)片長: 109分鐘 / 105分鐘(中國大陸)又名: 苦兒流浪記(臺) / 無親的雷米 / Rémi, Nobody's Boy豆瓣評分7.6雷米奇遇記的劇情簡介
  • IDF·展播 | 《國度》:詩是呼吸和節奏,紀錄片也是
    本屆年度主題為「生·活」,將於2020年10月17日-19日在杭州西子湖畔舉行。再把它們打散了,配在紀錄片裡做敘事用的旁白。這是一部由16毫米膠片機拍攝的黑白紀錄片。影像不僅復古,而且零碎。有無法準確辨認國度的鄉村風景、很不像倫敦的倫敦、飛鳥與魚……畫面質感令人想起20世紀初的電影。比較有趣的是,休·瓦爾還用一個低配錄音機,錄了不少自然和城市的噪音。
  • 《重耳傳奇》王龍華上演回家奇遇記
    《重耳傳奇》是一部晉國王子重耳的歷險記,也是重耳的回家奇遇記。他一生奮鬥只為回國、回家;強國、富民。天生異象的重耳從出生就被晉國君主晉獻公拋棄,遠離晉國,在舅舅部落的草原長大。有師傅太昊的悉心教導、總角之交吉格的自幼陪伴,重耳的童年並沒有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變得糟糕,而是聰敏好學,頗具公子之姿。
  • 紀錄片《辛巴奇遇記》,一個孩子的別樣成長人生
    暖心萌娃12月16日,愛奇藝平臺獨家上線了國內首部兒童探索高原紀錄片《辛巴奇遇記》。在幾乎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僅更新兩集的《辛巴奇遇記》就登上了愛奇藝紀錄片熱播榜前列。但是愛奇藝的《辛巴奇遇記》卻表達出了完全不一樣的地方,它之所以能夠讓觀眾有"萌化"的感覺,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實都源自於導演徐承華"旅行家爸爸"的身份以及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真實,永遠都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作為旅行家,徐承華的足跡已經踏遍了全球60餘個國家,並且在2014年至2017年間,帶著妻子和兒子辛巴一同前往南極和北極。正由此,辛巴成為了到達南極大陸年齡最小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