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
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
科技
⊙ 齊魯醫院:腦科學團隊在膠質瘤lncRNA相關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腦與類腦科學研究院課題組在神經科學領域知名期刊Brain(影響因子11.8,一區)發表題為Interfering with long non-coding RNA MIR22HG processing inhibits glioblastoma progression through suppression of Wnt/β-catenin signalling的研究論文,揭示了長鏈非編碼RNA C17orf91/MIR22HG參與調控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異常激活及膠質瘤惡性進展的分子機制。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李新鋼教授、王劍教授和挪威卑爾根大學Rolf Bjerkvig教授為通訊作者,齊魯醫院博士畢業生、卑爾根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韓明志為第一作者。研究合作者包括盧森堡健康研究院和挪威卑爾根大學腦科學團隊成員等。
⊙ 西南醫院:陳鳴教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專家述評
日前,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檢驗科陳鳴教授(第一作者)與美國康奈爾大學羅丹教授(通訊作者)受邀,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最新影響因子70.67)「基礎研究的臨床意義」欄目在線發表題為「A CRISPR Path to Cutting-Edge Materials」的專家述評,介紹CRISPR在精確藥物遞送和生物傳感器等方面的應用。
述評指出,該系統的最大優點是易於定製,能夠將諸如聚丙烯醯胺和聚乙二醇這種傳統材料製成可編程的凝膠。目前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幾十種天然Cas蛋白,通過突變等蛋白質工程手段,可以輕而易舉地對這些蛋白進行改造。同時還有成百上千種DNA酶,能夠用於DNA的編輯和修飾。
⊙ 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國際首報404個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家系並揭示重要遺傳機制
日前,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團隊在《Alzheimer’s & Dementia》(IF:14.423)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PSEN1,PSEN2 and APP mutations in 404 Chinese pedigrees with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的論文。該研究對404個中國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FAD)家系進行了長達17年的追訪研究,深入系統地揭示了這一疾病的遺傳規律,為中國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遺傳學幹預和基因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
賈建平團隊於2005年報導了中國第一例FAD,由此開啟了從遺傳學方面研究AD的先河。經過長期系統的研究,逐步揭開了中國人家族性AD基因突變的奧秘,對理解中國人AD的發病機制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對國人AD遺傳幹預和基因治療提供了思路和平臺,有望從編輯方面入手,逆轉基因缺陷,為最終治癒AD找到新的突破點。
技術
⊙ 浙大二院:完成國內首例植入式腦機接口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日前,浙大二院張建民教授團隊與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鄭筱祥教授、王躍明教授團隊在「植入式腦機接口臨床轉化應用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該團隊在國內首次通過對一位高位截癱志願者腦內植入Utah陣列電極,從而意念控制機械手臂的三維運動完成進食、飲水和握手等一系列上肢重要功能運動。該研究的成功標誌著我國腦機接口技術在臨床轉化應用研究中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所謂腦機接口,就是在大腦和假肢等外部設備之間建立一條直接傳輸大腦指令的通道,實現雖然存在脊髓及運動神經通路損壞,但大腦皮層功能尚健全的情況下,腦部的信號也能通過計算機解讀,直接控制外部設備。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實施國內首例「套索技術」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日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團隊用「套索技術」,成功為83歲高齡的病情複雜患者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據文獻檢索,這是世界第二例、中國首例「套索技術」植入無導線起搏器。這也標誌著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作為全國首批無導線起搏器植入中心,心律失常診療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學科
⊙ 鄭大一附院:慢性創面修復專科門診掛牌成立
日前,隸屬於鄭大一附院燒傷與修復重建外科的「慢性創面修復專科門診」在河醫院區門診樓10樓正式掛牌成立。
創面修復專科門診的建立為各種複雜難癒合創面(包括糖尿病足、壓力性創面、血管性創面、各種不愈性切口等數十種)的患者就醫明確了專業科室,對複雜難癒合創面治療提供了學術與技術基礎,也為解決慢創患者費用支付和醫療保險等提供了解決途徑。
⊙ 中日醫院: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醫學人工智慧專委會成立
1月17日,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醫學人工智慧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中日醫院遠程醫學中心召開。
在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指導下組織成立的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醫學人工智慧專家委員會,由中日醫院副院長崔勇教授、中日醫院呼吸中心劉國梁教授和南開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機器智能研究所所長許靜教授共同擔任主任委員。委員會由具有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實踐及人工智慧技術經驗的臨床醫學專家、基礎醫學專家、醫學管理專家、醫學教育專家、人工智慧專家、計算機工程專家以及轉化應用專家等組成。委員會首批42位專家來自國內27家相關單位,近期將繼續遴選聘任相關領域專家。
人事
⊙ 華山醫院:領導班子部分成員調整
1月16日,華山醫院舉行幹部大會,宣布醫院黨政領導班子部分成員任免決定。
復旦大學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唐曉林宣布學校黨委關於華山醫院黨政領導班子部分成員的任免決定:耿道穎任華山醫院副院長,免去其華山醫院黨委副書記職務;免去毛穎華山醫院副院長職務:伍蓉任華山醫院黨委委員、副書記。
⊙ 泰心醫院:何國偉當選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大會公布了201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何國偉教授因其在醫學科學領域,特別是在心血管外科領域的傑出貢獻,當選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外科學部)。
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成立於1820年,是法國醫學界最高榮譽機構,承擔法國醫學政策研究和醫學知識普及等任務,在國際醫學界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和崇高的學術地位,自成立以來多位院士獲諾貝爾醫學獎。
⊙ 北醫三院:藥劑科趙榮生被聘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榮譽教授
日前,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醫學與健康學院教務處主任Jason Hall、藥學系主任Jayne Laurence和藥學系副教授陳立佳一行來訪北醫三院藥劑科。期間,Jayne Laurence主任高度讚揚了趙榮生教授在與曼徹斯特大學合作研究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並代表曼徹斯特大學向趙榮生頒發了榮譽教授證書。
管理
⊙ 齊魯醫院:獲2019年度省直文明單位稱號
近日,山東省省直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公布《關於命名表彰2019年度省直文明單位的通報》,齊魯醫院繼續榮獲「山東省省直文明單位」稱號。
2019年,齊魯醫院領導班子和全院職工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把省直文明單位的創建工作與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重點工作緊密結合,堅持實施「醫療立院、學科強院、人才興院、依法治院、黨建領院」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布局,進一步凝聚共識、統一思想、形成合力,做到黨建與業務同計劃同部署同落實。
⊙ 湘雅醫院:日間手術中心單日手術量創運行5年來新高
1月16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日間手術室完成手術50臺次,單日手術量創日間手術中心正式運行5年來的新高(不含眼科和乳腺科日間手術)。
湘雅醫院日間手術中心於2014年6月正式運行,是湖南省首家綜合性日間手術中心,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日間手術中心之一。經過幾年發展,湘雅醫院日間手術範圍已經從當初的數十個病種和術式擴展到目前的300多個,參與科室由當初的幾個發展到現在的17個專科(44個亞專科),由「集中收治、集中管理」模式發展成「集中+分散收治」模式運營。2019年,全院日間手術超過12000臺次,全麻手術佔比超過三分之二。在提高手術效率的同時,保證了手術質量,全年未出現醫療護理糾紛。
管理者說
⊙ 江西省腫瘤醫院院長鈄方芳:將服務理念融入細節之中
有一天,當總務科、基建辦的電話不再響個不停,部門職工可以坐在安靜的辦公室裡喝茶喝咖啡,那就證明,醫院的基建材料質量都過關了。醫院要在醫療水平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不斷將服務做精做細,增加就醫患者和醫院職工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課堂
⊙ 2020健康界峰會暨國際健康促進博覽會
http://hwt.cn-healthcare.com/index/480
招聘
⊙ 瑞金醫院:腫瘤(質子)中心2020年醫療新職工招聘啟事
http://www.rjh.com.cn/2013ruijin/ruijin2017/rjcz/yygg/44291.shtml
⊙ 武漢協和醫院:國家臨床藥師培訓基地招生簡章(2020年度春季)
http://www.whuh.com/articles/13541.html
⊙ 重慶醫科大學:誠聘海內外英才
https://mp.weixin.qq.com/s/DiuBoLBvSayAZjGvwUDHKg
(以上內容來自醫院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媒體報導等公開渠道。歡迎各醫院投稿,投稿郵箱:yuezhaoyu@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