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的孩子都在玩的遊戲,6歲起一定要試試,玩出「最強大腦」

2021-01-18 騰訊網

胡宇軒,大眾眼中的天才少年,因參加《最強大腦》被熟知,在節目中表現出的超凡智慧驚呆了每一位觀眾,先是擊敗了中國數獨最強選手陳詩雨,在後來的國際賽場上,又擊敗了世界第一的日本選手森西亨太,而胡宇軒只有12歲。

再看看胡宇軒的經歷,10歲就已經成為全國初賽冠軍,12歲升入高中學習,14歲獲得了清華大學的保送資格。在別人看來,胡宇軒已經走上了人生的巔峰,但對於胡宇軒來說,這只是人生的開始。

與此同時,大家對胡宇軒的家庭也非常好奇,他們想知道是什麼樣的家庭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父母用了什麼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如此出眾。

玩出高智商

據了解,胡宇軒的家庭只是普通的工薪家庭,胡宇軒的父母也和普通父母一樣只希望孩子能夠快樂成長,並沒有強迫孩子接受專門的特殊訓練。

幼兒辨別數字

在胡宇軒還是很小的時候,父母發現他對數字很敏感,能辨別阿拉伯數字。

3歲閱讀少兒讀物

3歲的時候,一般的寶寶還認識不了幾個字,但是胡宇軒已經能夠獨自閱讀少兒讀物,認知能力也讓父母感到很驚訝。

6歲開始玩數獨

到了6歲的時候,第一次接觸數獨題,胡宇軒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從此便沉迷於數獨之中,無法自拔。

其實,很多世界級名校的學霸,都對數獨情有獨鍾,而數獨也被加入到很多小學的課程中,那麼數獨對孩子的發展來說到底有什麼好處?

培養邏輯思維

孩子在2歲多的時候就逐漸開始發展邏輯思維,3歲左右也是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關鍵期,這對今後的學習非常重要。

2017年的重慶高考狀元劉之銘,數學得了149的高分,從沒補過課,課餘時間獨愛數獨遊戲,長期堅持讓她的邏輯思維得到提升,數學成績就是很好的體現。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專家張謙教授非常推崇孩子從小學習數獨,他認為數獨可以在孩子還沒有養成固定思維的時候,鍛鍊孩子多元化的思考模式。

訓練專注力

數獨遊戲雖然看似簡單,但是解題過程卻並不容易,需要專注力、觀察力和記憶力相互配合,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夠找到事物之間的微妙聯繫,因此數獨也是一項有助於孩子克服多動,散漫的遊戲,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學習更專注,效率更高。

促進親子關係

沒時間陪孩子或者是不知道怎麼和孩子相處,成為眾多家庭中親子關係疏遠的主要原因,長期低質量的陪伴不如短期高質量的陪伴,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做數獨,不僅能開發孩子智力,同時也在促進親子關係更加親密。

不可否認胡宇軒的高智商有一部分先天因素,但是父母的引導和支持也很重要,教育結果與家庭環境密不可分,當然同樣離不開孩子的自身努力。

相關焦點

  • 6-12歲孩子的大腦訓練,可以玩這4個遊戲,打造「學霸腦」
    作為一個擁有2個孩子的媽媽,而且兩個孩子的年齡有一定的差距,難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養育二寶的時候,更有經驗、對二寶的教育也更科學。尤其是二寶出生後,我更注重了早期教,對於大腦開發更有幫助,這就讓我覺得大寶總是顯得沒有二寶機靈。可是大寶已經錯過了6歲前大腦發育的飛速階段,已然成為了一名小學生。
  •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每個家長都期待自己能夠培養出「小愛因斯坦」,但又常常苦惱於無從下手。既不知道該從孩子的哪個階段開始培養,也不清楚該如何培養。在這樣的糾結中,不知不覺就錯過了開發孩子智力的最佳時期。但隨著人類對大腦探索的逐漸深入,依靠後天的努力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不再是天方夜譚。
  • 神經科學家:學霸六歲前都在「玩」,3大遊戲助力大腦發展
    然後還想再拆一個玩具,孩子每一次拆都屬於一次強化,而這就是孩子學習的過程,經過長期的積累,會導致大腦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學習越來越快。為什麼6歲前玩是重點?孩子的大腦發育都是有很多規律的,而0-6歲正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也就是大腦發育速度最快的階段,所以這個時候玩耍對孩子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以及智力開發都有很大的提升。
  • 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
    魯迅曾說,「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孩子的智力開發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睿智,出類拔萃。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會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6歲前要多玩「腦力」遊戲根據科學研究表明: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全盛期。
  • 最適合1~3歲孩子玩得5種遊戲,能有效開發孩子大腦,提升孩子智力
    1~3歲是孩子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如果家長能夠好好培養孩子,那麼對於孩子的發育成長,是很有幫助的,尤其是大腦這一塊,家長做的好,那麼孩子的大腦會靈活不少,智商也會有所上升。而這個階段培養孩子的一個有效做法就是「玩遊戲」,家長帶領著孩子一起玩遊戲,事半功倍!
  • 帶孩子玩這6個親子小遊戲,激發大腦潛能,建議收藏
    我們都明白要開發孩子的潛能,可是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是每個家長的難題,用什麼方式開發孩子潛能,我在翻閱資料的時候發現了這樣6個小遊戲,可以激發孩子大腦潛能,養出一個聰明的寶寶。但是為了避免孩子受傷,在每次滾動箱子之前一定要問好孩子:「準備好了嗎?」確定孩子準備好了,再開始推動箱子,滾動的幅度根據孩子的大小,視情況而定。(注意:這個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玩,因為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平衡感,也能發展孩子的右腦功能。)
  • 0-6歲親子遊戲,會玩的孩子更聰明!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一個育兒工具:每天只用花10分鐘就能全面鍛鍊0-6歲寶寶的各項能力;每天給你推薦3個不同的親子遊戲,讓孩子玩不厭;所用的道具都是你家裡有的、最常見的生活用品;寶寶一坐安全座椅就哭,吵得大人都不能安心開車了;帶寶寶出去吃飯,連3分鐘都坐不住,還沒等菜端上來,就鬧著要走;我要做飯,孩子卻哭著要抱抱,經常是我一手抱著孩子,一手炒菜;下班後也想和孩子好好玩兒一會兒,但實在太累了,一回家就想葛優癱……這些場景是不是特別熟悉?而這些讓我們發愁的場景,也可以通過遊戲來輕鬆解決。
  • 郭麒麟上《最強大腦》當嘉賓,重現速算神技,真的有「腦二代」?
    2020年5月15日第七季《最強大腦》開播,作為一直以來的忠實粉絲,當然不能錯過這期節目。縱觀這期的嘉賓陣容最意外的就是郭麒麟,竟然也在其中。還重現了速算「神技」,原來地主家的傻兒子人設是真的。不出意外這期的選手大多數都是高校生、高學歷,還有美貌與智慧並重的「環球小姐」,但其中的一對父子檔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
  • 不用手機不玩微信不上社交平臺的孩子,最終如此優秀
    常聽到很多小小年紀的孩子,天天嚷著「好無聊!」對書籍、音樂、體育、戶外活動等等都興趣缺缺,打不起精神,唯獨回歸手機或電腦世界,才龍精虎猛,聚精會神,完全忘我。 那麼,那些從不玩手機,不上社交平臺,不玩電腦遊戲的孩子呢,他們最終是什麼樣的?
  • 男孩玩遊戲6小時猝死,孩子沉迷手機的真相讓人心疼
    一個16歲男孩在連續玩了6個小時遊戲後,突然猝死。據家人描述,男孩非常迷戀遊戲,家人曾強制刪除過遊戲,但男孩都以絕食抗議。 這是前兩天發生在印度的一個新聞。但是在國內,孩子對手機的迷戀程度又何嘗不是如此? 記得前段時間,一個值夜班的醫生晚上接診了兩個孩子:一個14歲,爸爸不讓玩遊戲,他轉身走進廚房,拿起菜刀往自己手腕上連砍了6刀,後被搶救過來。另一個10歲,因為姑姑不讓他玩手機,直接跳了樓,最終搶救無效身亡。那個眼裡只有手機的孩子,讓人心酸。
  • 孩子常玩遊戲,對大腦開發非常有益,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
    在心理學上,這類遊戲被稱之為「戲劇遊戲」,又稱「假裝遊戲」。就是孩子假裝自己是什麼,玩具是什麼,每個人或物品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就在那自編自演。孩子常玩遊戲,會給他們帶來哪些好處呢?常玩遊戲的孩子,大腦更聰明《0-12歲兒童社會性發展》中提到,遊戲對孩子的大腦開發非常有益。
  • 長期玩電子遊戲對於孩子大腦有哪些影響和傷害,你一定要知道
    雖然適當的玩兒益智類的電子遊戲將有助於大腦的發育。但今天我們著重了解一下長期玩電子遊戲對於孩子大腦有哪些影響和傷害。 第一,從幼兒園或者小學低年級開始,每天玩電子遊戲一到兩個小時的孩子。如果一直玩到上大學,在他們的大腦中。代表著大腦清醒以及活躍程度的一種腦電波。
  • 6歲之前能「玩」出天才,你信嗎
    6歲之前能「玩」出天才,你信嗎說起天才,我們會想起近幾年一直火爆的「最強大腦」欄目裡的「天才少年」們。2018年開播的全新一季《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裡的五大「天才少年」,其中有兩位很值得一提。一個是12歲少年孫奕東,另一位是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的14歲孫俊洋。
  • ¥29.9起get《最強大腦》同款「燒腦」遊戲,買套裝加送¥138指尖魔方!練就孩子「超強思維力」!
    魔方,我們幾乎人人都玩過。這種擁有43,252,003,274,489,856,000種變化的「小方塊」,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世界三大智力遊戲之一。因為足夠多變,複雜燒腦,能獨立還原之人少之又少。因此,在很多人眼裡「會玩魔方」= 「高智商」。
  • 《跨越式成長》:「談遊戲色變」?其實,適度玩遊戲能改善大腦!
    提到遊戲的話題,很多人都覺得:「玩遊戲太容易上癮了!」「玩物喪志!」「玩遊戲誤事」等等標籤形容它。就像許多家長,總是小心翼翼地阻止孩子接觸遊戲,擔心他們會因為遊戲上癮而耽誤學習。實際上,遊戲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可怕。
  • 3-6歲的孩子,用這6個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我們所說的3-6歲的孩子就是處於較準確操作物品的階段,此時孩子手部的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更強了,手眼協調性也更好,孩子比以前能夠做很多複雜的手部動作。所以這個時候,是訓練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好時機,可以讓孩子平時多玩這6個遊戲。
  • 6-7個月的寶寶,這幾個親子遊戲一定要玩
    養娃要怎麼樣才能自己跟寶寶都開心呢?適當的親子遊戲不僅能刺激寶寶大腦發育,還能增進親子關係。6-7個月的寶寶,手腳能力都有一定的發育,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玩一些畢竟有趣的遊戲了。有時還可以玩三個人的「藏貓貓」遊戲,一個人抱著寶寶,另一個人就在左或右面不同位置叫寶寶的名字。「藏貓貓」的遊戲可以伴隨孩子不斷的成長,難度也會不斷加大,一直會成為孩子從嬰兒期到童年期的最有趣的遊戲之一。2.
  • 訓練孩子智力發育的3個家庭遊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導語:小孩子們都喜歡做遊戲,在認知還沒有明確的時候,一切電玩產品和他們無關。而孩子時間又是充足的,生活中就會和同齡人靠近,1歲以後,孩子明顯更加地對外界世界產生好奇,而到了3歲以後,基本上他們就有了固定的玩伴,每天放學,很少再來圍著父母。
  • 陪伴是最好的禮物,3-6歲孩子,如何在「玩」中學習成長?
    玩的意義馬雲曾語出驚人,他說:「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為什麼這樣說呢?知識是可以學來的,但是智慧是一種體驗,只有經歷過,才會體驗到,孩子們也是通過「玩」來認識和探索這個世界,並逐漸成長!
  • 棗莊12歲少年登上《最強大腦》
    江蘇衛視的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致力於打造腦力偶像,自2014年第一季開播以來,選手們超強的腦力讓觀眾為之驚嘆。如今,正在熱播的第七季更是讓棗莊觀眾感到驚喜, 來自棗莊市實驗學校初一年級,12歲的少年邵煜軒也來參賽了!6月19日,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邵煜軒出色的表現更是讓人印象深刻。隨後,記者聯繫到邵煜軒,並進行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