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成長》:「談遊戲色變」?其實,適度玩遊戲能改善大腦!

2020-12-23 悅讀漫寫

提到遊戲的話題,很多人都覺得:「玩遊戲太容易上癮了!」「玩物喪志!」「玩遊戲誤事」等等標籤形容它。就像許多家長,總是小心翼翼地阻止孩子接觸遊戲,擔心他們會因為遊戲上癮而耽誤學習。

實際上,遊戲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可怕。如果孩子真正沉迷其中,確實是一件比較糟糕的事情,但是,當孩子接觸遊戲之後,他拼命想玩遊戲,如果不停地阻止的話,很容易陷入到與孩子鬥智鬥勇的戰鬥之中。

可是,有時候,人都有一種補償心理,你越得不到的東西,越渴望擁有。如果,孩子擁有玩遊戲的欲望,你越阻止他的念想,他就會對遊戲越來越渴望,最終發展到無法收拾的程度。

曾經,有人做過類似的實驗:他們讓實驗者分組,讓一組受限制,提示他們不許說某些話,或者不允許吃甜食。而另一組則沒有任何限制。

結果,等到限制解除以後,受限制的一組人,全都拼命做著原本被限制的事情。可是,沒受限制的另一組,則未曾有類似的行為。

由此可見:如果,孩子已經知道遊戲好玩,家長卻將遊戲視為洪水猛獸,拼命阻止不讓孩子去玩。孩子在內心深處,就會不停地對遊戲產生渴望,這種渴望使他對遊戲更加充滿誘惑力,最終即將到達一發不可收拾的程度。

事實上,玩遊戲並沒有想像中那般糟糕,甚至,適當玩遊戲,還有一定的好處。

《學習之道》的作者芭芭拉·奧克利博士在她的新作《跨越式成長》一書中,向我們介紹了玩遊戲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

1、 動作類視頻遊戲有助於提高視力

瑞士日內瓦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家巴韋利埃在量化動作類遊戲的時候,竟然發現:經常玩動作類遊戲的人,他們的視力遠遠高於平均水平。

而且,這些玩家比正常人更容易從混亂背景中辨認出微小的細節,也更容易分辨出更多層次的灰度。

動作類遊戲快速運動的畫面,使這些玩家的視力得到了有效鍛鍊,他們必須集中視力,才能區分出畫面中的微小細節。

2、 遊戲能夠提高玩家專注度,也將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靈活

動作類遊戲需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完成遊戲中的任務。所以,玩家在玩這類遊戲的時候,他們大腦的「專注「區域,就會更加活躍。

為了應對遊戲中的各種應急任務,玩家也需要快速將注意力進行轉移。

因此,在玩動作類遊戲的時候,能夠提高玩家注意力的靈活程度,使他們在某些時刻,更加集中地專注於某件事情,在應急事件發生的時候,他們也將比尋常人更加迅速地轉移注意力,做到更好地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而且,當人們在高度集中精力處理遊戲中突如其來的事件的時候,也能夠鍛鍊他們抵禦外界無關信息的幹擾能力,能夠更加專注的應對眼前發生的事件。

3、 遊戲能夠提高玩家的空間能力

有些遊戲的空間感構造十分強,像《我的世界》、《俄羅斯方塊》,當我們在玩這一類遊戲的時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鍊空間旋轉能力。

你能從遊戲的各種側面,感受到空間的構成,對於學習能力也有一定的好處。

4、遊戲能提高玩家的反應能力,提高記憶力

玩遊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反應能力和記憶力的提高。

研究表明,當你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大腦裡就會產生一種「額中線 θ波「,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腦電波將和遠程 θ波的相干性減弱。伴隨著連結的減弱,記憶力和反應速度就會隨之減低。

老年人之所以記憶力衰退,也和這兩種腦電波的減弱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電子遊戲卻能夠使60歲老人的腦電波逐漸恢復甚至超過20歲的年輕人。

甚至,還有數據表明:適當玩電子遊戲,有助於減輕多動症、緩解抑鬱、預防老年痴呆、遠離自閉的效果。

即便如此,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依然要掌握科學的方式、方法,在這裡,也向大家提出一些建議:

玩遊戲,不能盲目地玩,在此提出一些科學的建議:

1、選擇遊戲很重要

遊戲的種類有很多,如果希望遊戲能夠改善大腦,我們需要選擇適當的遊戲。

通常情況下,這些遊戲都有以下幾種特點:

儘量選擇節奏快的遊戲

通常情況下,競技類遊戲、動作類遊戲比慢節奏的角色扮演類遊戲更加容易使玩家集中注意力。這些遊戲,你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也需要及時處理各種應急措施,你還必須高度緊張,緊盯著屏幕,而不是像看電視劇那樣懶散地坐在那裡。

節奏快的動作類遊戲,更有利於大腦的發展。

也可以選擇,益智類遊戲

益智類遊戲,雖然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卻能夠鍛鍊空間想像和邏輯思維。

你在玩遊戲的時候,也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思考。

當然,按照《跨越式成長》一書中的建議,節奏快的動作類遊戲,才是首選。

2、嚴格控制遊戲時間

長期沉迷於遊戲,很顯然是百害無一利的。如果需要達到遊戲有益於我們的效果,就必須嚴格控制遊戲時間。

如果,你希望遊戲能夠起到益智的效果,建議每天玩遊戲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這樣,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當然,你也可以在固定的時間玩遊戲,堅持幾個月下來,大腦就會得到充分鍛鍊,效果會更加顯著。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不過,玩遊戲未必就是生活中所必須的事情。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其它活動鍛鍊我們的大腦。

你也可以讓孩子擁有一份愛好,這些愛好也可以起到類似的效果,進行集中注意力,促使手眼高度協調。比如:製作模型、做手工、縫紉、木工等等。

還有一些愛好,比如寫作、閱讀等等,則能夠改善情緒、拓寬眼界,起到修身養性的效果。

相關焦點

  • 玩遊戲能鍛鍊大腦思維能力 增加老年人交友機會
    對於老年人來說,玩遊戲也可以是對抗孤獨的機會。電子遊戲可以是浪費時間的利器,不過也有人認為,如果能夠適度,玩遊戲也可以鍛鍊智力,使大腦更加活躍。那些上了年紀的人,恐怕都不會太喜歡遊戲,更不會去玩的吧。事實上並非如此。隨著計算設備越來越友好,老年人玩遊戲也不再有什麼障礙了。衛報的一篇文章中,談到了老年人玩電子遊戲的事情。比如,Doris Oram,84 歲,經常在睡前玩電子遊戲,設備是女兒送來的 Kindle Fire。她已經下載了 20 多個遊戲,並且說,玩智力遊戲讓人上癮。
  • 玩遊戲的我大腦變笨反應遲鈍
    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玩遊戲的時候和生活中的你是兩個人!而大腦思考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和氧氣、當連續幾個小時玩遊戲人的大腦由於氧氣和能量供應不足就會頭暈,感覺大腦變成了一片什麼都不想幹就想睡覺!大腦像這果實一樣被逐漸挖空不知各位可否有這樣的經歷:連續玩三四個小時遊戲後人已經非常疲憊了,大腦感覺變成了一片,大腦中央靠近頭頂部位一點點微痛。明明已經玩夠了但是就是不想下線!
  • 如何讓孩子不沉迷遊戲?從你不再「談遊戲色變」開始
    從你不再「談遊戲色變」開始 2020-12-21 11:41  幸福雙翼家庭大學 但是這事到這裡,沒有完全結束
  • 沒錯,玩遊戲真的會影響大腦
    有些人一直談虎色變,認為打遊戲不僅影響學習和工作,還會損害身心健康;另一些人則認為遊戲對於玩家的性格養成和大腦構造意義重大,同時抨擊前者只是拿遊戲當作教育失敗的背鍋俠,而十五年前的背鍋俠是早戀,三十年前是偶像崇拜,三十五年前是香港電影,四十年前是武俠小說。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遊戲的確可以影響大腦,這裡不僅僅是指對於玩家性格與行為的影響,隨之而來的還有部分大腦區域的器質性變化。
  • 智力遊戲真的可以開發大腦嗎?
    當下,有很多開發大腦訓練的遊戲或玩具,諸如增強注意力、提升記憶力和信息處理速度、鍛鍊思維力等等。那麼這些遊戲或玩具真的能如廣告所說的那樣,可以開發大腦嗎?  事實上,商家可以隨意宣稱他的產品具有什麼功能。但具體是否有這樣的功能,卻需要嚴格的實驗觀察驗證才能下結論。
  • 聽說玩遊戲的人腦子會變聰明?
    「天天玩遊戲你學習怎麼辦?」不知道大家如何,反正以前每周只能玩2小時電腦的我,那是想盡了各種辦法破解電腦密碼(捂臉.jpg)。伴隨電腦、電子遊戲(video game,以下簡稱遊戲)的不斷成熟,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人們也逐漸認識到遊戲其實並不是最初認識的「電子毒品」。而相反的看法也逐漸產生:玩遊戲很多時候其實是對我們大腦的「鍛鍊」。
  • 新款腦力遊戲玩10個小時 老年人大腦年輕3歲
    專家設計的這款特殊電腦遊戲可讓老年人受益,訓練他們大腦的記憶能力,有效地過濾幹擾分心信息。當50歲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測試者玩Road Tour遊戲10個小時,測試結果顯示他們的智力並未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緩,思維變得更加敏捷。
  • 「科普」「大腦訓練」遊戲真的可以提高認知能力嗎?
    大腦訓練可以說是一個正在興起的朝陽產業,而這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大概要數花樣繁多的智力遊戲了。那麼,玩智力遊戲真的可以達到鍛鍊大腦,提高認知能力的作用嗎?最近,這一問題在神經科學家圈子裡掀起了一次不小的波瀾——認為智力遊戲有效和無效的兩派科學家各抒己見,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事情的起始是在2014年10月20日。
  • 玩「超級瑪麗64」能讓大腦變大?|playing_網易新聞
    新華網11月6日電 據美國科技博客Gizmodo報導,還記不記得你媽媽經常朝你大喊大叫,說總玩電子遊戲會變傻研究中提到的因果關係非常驚人。領導此次研究的Simon K hn說,「雖然以前的研究顯示玩電子遊戲會造成大腦結構不同的改變,目前的這項研究顯示了電子遊戲和大腦體積增大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這證明大腦的特定區域可能通過電子遊戲來進行訓練。」這對於治療士兵的「創傷後精神緊張性精神障礙」(PTSD)或類似疾病是非常有效的。這條新聞確實看起來不錯,但是也別高興地太早。
  • 神經科學家:學霸六歲前都在「玩」,3大遊戲助力大腦發展
    然後還想再拆一個玩具,孩子每一次拆都屬於一次強化,而這就是孩子學習的過程,經過長期的積累,會導致大腦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學習越來越快。為什麼6歲前玩是重點?每天玩耍的孩子,在自由和快樂中感悟,能夠激發大腦神經元高效連結,而在父母的陪伴下,更能給足孩子安全感,緩解孩子的焦慮,讓情緒控制的那部分大腦更好的發育,面對學習壓力以及生活壓力時也能更好地應對。6歲前應該怎麼玩?
  • 遊戲到底能不能鍛鍊大腦?來聽聽這位父親的真實體驗
    孩子這邊,從老大到老二,家長和娃一同成長;遊戲這邊,從初代的《波斯王子》到《底特律:變人》,通關的沒通關的,數不勝數。孩子與遊戲對我都很重要,我自然而然地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遊戲能怎樣服務於親子之間的交互?功利點講,遊戲能帶給孩子什麼?這方面,我可能比大多數的父母要有優勢,因為我是一個學心理學的人。
  • 放心的擼吧:玩遊戲可以促進大腦發育
    放心的擼吧:玩遊戲可以促進大腦發育 2015年04月20日 00:00作者:陳騁編輯:陳騁     據科技日報報導,近日,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玩動作類電子遊戲可能影響與注意力和感覺運動控制相關的腦區
  • 玩視頻遊戲會對人體和大腦產生哪些影響?不足以引發暴力攻擊
    在《堡壘之夜:大逃殺》(Fortnite: Battle Royale)中,100名玩家競逐,看誰能成為最後活著的人 在康乃狄克州牛頓市的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之後,歐巴馬總統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他們還呼籲制定禁止購買軍用武器的政策,並改善槍枝購買的背景調查流程。
  • 玩腦力遊戲能延緩和預防老年痴呆嗎?
    玩遊戲能延緩和預防老年痴呆嗎? 所有人都會欣賞和讚嘆有豐碩成果的研究。研究的艱辛在於當結果不明朗和原因不明確的時候,仍保持不懈的努力。當聽到宣傳說玩這些遊戲可以預防阿爾茨海默病,著實讓我有些驚訝。我覺得人們甚至都不會認同玩電子遊戲會有助健康,更別說什麼玩遊戲可以防病治病了。但不管你相信與否,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日本各地數以千計的養老院一直用這些遊戲作為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種手段,這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粗略看看日本人口統計數據就會知道其中的原因。
  • 孩子常玩遊戲,對大腦開發非常有益,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
    這位媽媽的微信圈裡面,經常能看到她家兩個孩子互相玩遊戲的情景,有時是哥哥和妹妹一起玩「醫生和病人」的遊戲,有時是妹妹和布娃娃玩「媽媽和寶寶」的遊戲,或者是孩子拿著一堆廚房玩具在地上玩,當作家裡的小主人,各式各樣的場景。這樣的遊戲並不稀奇,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但如果仔細觀察一下,會發現身邊其實已經只有少數孩子會常玩此類遊戲,因為這類遊戲已經被很多人忽視或遺忘掉了。
  • ...潛能激發丨3D遊戲提升空間想像力、動作遊戲提高學習記憶力...
    去年在《分子精神病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定期玩特定類型的遊戲可能會影響玩家大腦的海馬體,而其影響(體積增大或縮小)則因遊戲類型兩極分化。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玩《使命召喚》的參與者大腦中海馬體的體積變小了,而《超級馬裡奧64》的參與者海馬體體積卻增大了。相對可信的解釋是:以《使命召喚》為例的FPS(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由於在畫面中設置了導航地圖,因此參與者在遊戲的過程中僅僅是靠地圖的提示對空間進行辨識,並未依靠自己的海馬體記憶系統進行導航,其海馬體在遊戲過程中未能得到應用。
  • 專家說了,玩遊戲可能會影響大腦發育!
    玩王者的朋友們注意了!專家說了,玩遊戲可能會影響大腦發育! 王者榮耀作為一款國民手遊廣受大家的喜愛,很多小夥伴為了上分或者為了帶妹,整體沉浸在王者峽谷中,殊不知沉溺遊戲有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 研究稱玩暴力動作類射擊遊戲會損傷大腦
    健康一線(vodjk.com)訊:蒙特婁大學的首席科學家格雷格·韋斯特(Greg West)博士參與的一項研究表明,玩暴力動作類射擊遊戲會對大腦造成損傷,而且極有可能提高患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精神疾病頂級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神經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上。
  • 史丹福大學最新研究:玩神奇寶貝可激活大腦,玩遊戲也能成為成功的人
    第一個神奇寶貝遊戲於1996年發布,由當時5歲的孩子們玩,其中許多人繼續跟蹤遊戲的後期版本玩到十幾歲甚至成年早期。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意識到這些粉絲擁有非常好的自然實驗的所有成分。激活的實驗者的大腦特定區域,研究人員希望了解重複視覺接觸的影響以及大腦如何編碼信息。當研究對象被放置在MRI掃描儀內,並顯示數百個神奇寶貝時,與兒童時期沒有接觸遊戲的對照組相比,粉絲的大腦對圖像的反應更多。「我最初使用Game Boy中的神奇寶貝角色,後來還使用了卡通中的角色」,戈麥斯說,「即使卡通人物像素低,仍會激活大腦。」
  • 6-12歲孩子的大腦訓練,可以玩這4個遊戲,打造「學霸腦」
    尤其是二寶出生後,我更注重了早期教,對於大腦開發更有幫助,這就讓我覺得大寶總是顯得沒有二寶機靈。可是大寶已經錯過了6歲前大腦發育的飛速階段,已然成為了一名小學生。於是我開始研究起6-12歲孩子的大腦訓練方式,畢竟接下來的初高中,學業很繁重,若是能打造出「學霸腦」,我就能在大寶的學業上少操心。我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不再是開發左右腦這個範疇內,對大腦的訓練其實是對思維、對腦力的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