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學會年會30多場學術報告嘉賓、演講內容發布

2020-11-20 鹹寧日報

  2020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定於2020年10月28-30日在深圳召開,年會主題為「好設計·好營造-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

  

  一、會議時間、地點

  時間:2020年10月28-30日,27日會議報到。

  地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深圳市寶安區福海街道展城路1號)

  二、內容及形式

  會議內容主要包括:大會開幕式;主旨報告會;專題論壇;同期展覽;技術考察等。同期召開中國建築學會理事會議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築(土木)學會工作會議等。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減少人員聚集,採用現場會議並在線視頻直播的形式,參會代表可選擇參加現場會議或收看在線視頻。中高風險地區人員請採取視頻直播方式參會,參加現場會議的代表請做好個人防護,並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規定。

  了解會議詳細信息請及時關注中國建築學會公眾號及中國建築學會官網(www.chinaasc.org)。

  三、組織機構

  支持單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中國建築學會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

  承辦單位:深圳市土木建築學會

  四、年會日程

  2020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日程安排

  (10月28-30日)

  一、開幕式(28日)

  主持人:李存東 中國建築學會秘書長

  1.中國建築學會修龍理事長致辭

  2.深圳市人民政府領導致辭

  3.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領導講話

  4.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講話

  二、主旨報告會(28日)

  主持人:崔愷 劉加平 常青

  1.宋春華——設計引領 加快轉型 推進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

  2.張學凡——深圳市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3.孟建民——複雜型城市設計與總設計師制

  4.丁烈雲——智能技術重塑建築未來

  5.莊惟敏——建築師負責制的建立及其研究

  6.徐 建——古建築抗震與振動控制技術

  7.袁 烽——機器智能—數字人文時代的建築新基建思維與實踐

  8.湯 群——火神山醫院設計與思考

  9.張頌民——防疫醫療建築彈性設計探討

  10.朱 穎——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

  三、專題論壇(29-30日)

  □ 深圳建築40年暨粵港澳大灣區工程設計論壇(29日全天)

  主持人:劉福義 陳日飆

  1.鄒 兵——深圳特區40年城市總體規劃的演進

  2.黃曉東——開放兼容,創新高效—設計見證歷史

  3.李 漣——華森設計四十年

  4.朱奕有——面向多中心城市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5.龔維敏——空間滲透與綿延—幾個項目設計

  6.唐志華——大灣區高密度城市建築創作與思考

  7.林 毅——無止之境—華藝35載設計探索

  8.孫 波——深圳地鐵空間拓展40年

  9.任炳文——我的設計實踐—合作與堅守

  10.呂慶耀——未來幸福城市

  11.陳澤廣——深圳市建築廢棄物減排和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12.馮果川——建築讓人們相遇

  13.楊光偉——會展綜合發展區規劃初探

  14.陳曉然——未來辦公空間的趨勢及設計策略

  對話主持:葉青

  對話嘉賓:孟建民 何昉 倪陽 陳雄 呂元祥 梁頌衍 深圳住建局

  □ 總設計師制與城市發展的未來論壇(29日上午)

  主持人:張宇星

  1.王建國——簡論總設計師制度和城市發展的六種屬性

  2.吳志強——城市規劃的未來與綠色創新發展

  3.伍 江——城市風貌的豐富性與城市空間的專業化管控

  4.孫一民——地區城市總設計師:工程理性的彰顯與踐行

  5.王澤堅——規劃伴隨、設計引領

  6.沈 磊——現代規劃治理模式—城市總規劃師創新實踐與思考

  □ 當代中國建築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論壇(29日上午)

  主持人:張彤

  1.程泰寧——是建構自己話語體系的時候了—文化自覺引領建築創新

  2.陳 薇——關聯思維下的中國建築文化

  3.李興鋼——觀·想·做:建築師工作法的傳承與實驗

  4.湯 樺——川西歷史文本的當代表達

  5.朱 鉳——根源性與當代性

  □ 「隨遇而生,因時而變」——綠色建築設計論壇(29日上午)

  主持人:韓冬青 劉恆

  1.崔 愷——創造更開放的綠色建築

  2.葉 青——點綠成金的探索

  3.林波榮——綠色理念導向下的性能協同創新研究與實踐

  4.孔宇航——轉譯與重構

  5.焦 艦——吐魯番太陽城項目建設實施與運行效果總結回顧

  6.宋曄皓——園·院—可持續整合設計實踐與思考

  7.任 軍——風·光·水·土—綠色設計的建築時空

  8.劉 恆——綠色整合—尋找設計的源泉

  □ 啟·承——走向醫療建築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論壇(29日上午)

  主持人:許海濤

  1.黃錫璆——面向未來的醫療設施

  2.孟建民——後疫情時代韌性醫院設計思考

  3.楊海宇——醫院建築師的定位

  4.陳國亮——與環境共生的建築設計—醫院建築個性化表達

  □ 地域性與綠色論壇(29日上午)

  主持人:高博

  1.趙元超——西部行 建築情

  2.劉克成——遺產與記憶

  3.張 祺——從鄉土記憶到情景再塑—廣西花山服務區、龍州管理中心設

  計思考與實踐

  4.翟 輝——雲南鄉土建築的常識與智慧

  5.褚冬竹——新鄉土與新路徑—建築學的回歸式進化

  6.宋照青——多元化城市的鄉村建設—以上海東石·興達村為例

  □ 新思考·新技藝——園林景觀創新思維與創新技術的探索與實踐論壇(29日上午)

  主持人:史麗秀

  1.王向榮——從斷崖殘石到山水畫卷—南寧園博園採石場花園設計

  2.梁欽東——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公共空間設計

  3.陳躍中——風景園林的當代性研究

  4.趙卓毅——景觀價值重塑

  5.龐 偉——不種植物的公園

  6.鎖 秀——踐行新發展理念:從綠色基礎設施全覆蓋談公園城市建設

  □ 以人為中心的城市與公共建築論壇(29日上午)

  主持人:張利

  1.景 泉——讓城市納入建築,讓建築連接城市—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空

  間設計策略思考

  2.徐聰藝——距離·活動·介面—關注城市人本空間的三個維度

  3.張路峰——日照規則影響下的中國城市形態

  4.曾國昆——不止於方便

  5.宋 剛——疏補、痕跡與新生活:豎梁社的微更新實踐

  6.範 路——WA中國建築獎的獎項設置、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 當代寒地建築的應變設計論壇(29日上午)

  主持人:白麗燕 張宇

  1.梅洪元——秉持理性 多維銜接

  2.趙元超——城市中建築—有關建築師角色轉變的思考和實踐

  3.張鵬舉——變與不變—平實建造的氣候應變實踐

  4.郭衛兵——基於本土—做周正的建築

  5.宋曄皓——VELUX主動健康實驗平臺設計及研究

  6.趙成中——超高層建築集成技術研究

  7.梁 斌——東尋西覓 以應時變—從「東北」到「西北」的應變設計思考

  □ 城市基礎設施與城市公共空間論壇(29日上午)

  主持人:章明

  1.劉泓志——基礎設施與公共空間的創新維度和設計思考

  2.褚冬竹——基礎設施深度介入下的城市演進:重慶更新的時空路徑

  3.譚 崢——跨境樞紐基礎設施及其公共空間史:羅湖空間志

  4.章 明——開放共享的城市基礎設施再造—上海與深圳有機更新六例

  5.劉 珩——堅硬如水—走向公共化的城市基礎設施

  6.張宇星——大尺度人造物的廢墟美學

  □ 傳承文化·延續匠心——傳統建築創新性發展論壇暨古城復興(蘇州)建築設計工作營優秀作品匯報(29日上午)

  主持人:仲德崑

  1.王亞民——文化點燃設計之燈

  2.查金榮——寶樹芳鄰—歷史宅園空間與未來共享社區

  3.周 衛——破解古城空心化難題暨顧頡剛故居更新改造的研究探索

  4.董一平——生活延續—建成遺產的活態傳承

  5.徐永利——層與網—蘇州顧家花園地段名人故居保護利用探索

  6.王幼芬——積極保護,有限介入—蘇州古城傳統民居群落的激活與更新

  7.張伶伶——歸一—蘇州古城保護建築設計大新橋巷項目

  8.張昊雁——一個原住民設計師的心路報告—大新橋巷25-27號改造

  □ 建築師主導的全齡友好無障礙設計論壇(29日上午)

  主持人:薛峰

  1.呂世明——無障礙精品案例引領示範

  2.張 利——北京2022張家口賽區的無障礙設計

  3.薛 峰——無障礙城市設計·全齡友好「微設計」

  4.焦 艦——面向冬帕運會的智慧生活服務體系框架研究

  對話嘉賓:胡越 李興鋼 趙元超 馮正功 桂學文 仲繼壽

  □破題與承題:高密度城市條件下的深圳新校園行動計劃(29日下午)

  主持人:黃居正

  1.周紅玫——「走向新校園」—從策動到行動

  2.朱榮遠——更新設計不止於空間—8+1新校園行動計劃有感

  3.何健翔——織造校園

  4.肖毅強——深圳福田區新洲小學設計思考

  5.謝 菁——打開盒子—福田新沙小學設計

  6.王維仁——石廈小學的垂直院落

  7.董 功——擁有一片「小森林」的校園—深圳福田區人民小學

  8.朱競翔——進化=流程的改變

  □ 科學設計·設計科學論壇(29日下午)

  主持人:崔彤 王一鈞

  1.崔 彤——從科研建築的科學設計再到設計科學

  2.邵韋平——新時代背景下的建築設計技術與方法思考與實踐

  3.梅洪元——地外建築探索—中國月球建築2030構想

  4.任力之——縱廣與多元—高校科研建築與學科交叉平臺設計實踐

  5.曹則賢——建築裡的科學 & 建築師裡的科學家

  6.劉玉龍——三個實驗室

  7.崔海東——人本、文化、類推

  對話嘉賓:崔彤 邵韋平 梅洪元 任力之 曹則賢 劉玉龍 崔海東

  □ 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好設計、好營造論壇(29日下午,30日上午)

  主持人:趙輝 郭海鞍

  1.張 彤——兩河口,一個土家村寨的空間拓樸

  2.宋曄皓——20公裡以內Under 20

  3.袁 烽——共同建造—參與性鄉村建築實踐

  4.何 崴——鄉村、社區、建築

  5.王 蔚——老村新建的變與不變

  6.郭海鞍——鄉村「小事兒記」—微空間、小建築、輕營造

  7.王 竹——走近鄉建真實

  8.周 凌——鄉村修復的理念與方法—以三個鄉村更新為例

  9.王志剛——鄉村也是一所大學

  10.穆 鈞——鄉土營建「新」與「舊」的技術路徑

  11.孟凡浩——空間賦能

  12.鍾波濤——重構與生長

  □ 破繭成蝶——既有建築涅槃新生論壇(29日下午)

  主持人:程紹革 張兵

  1.張 傑——更新時代的城市保護與利用

  2.任慶英——北京隆福大廈改造加固設計與實踐

  3.胡 越——存量工業建築改造

  4.林 誼——透明LED顯示屏—為建築設計創造無限想像空間

  5.桂學文——傳承與創新—軍博改擴建設計實踐

  6.史鐵花——城市更新與房屋安全

  7.薄宏濤——從點狀針灸到城市復興,更新的城市驅動力

  8.畢 瓊——工業建築更新改造之實踐

  □ BIM在建設項目全過程的創新應用論壇(29日下午)

  主持人:何關培 王靜

  1.黃 起——BIM技術在政府公共工程建設管理中的應用和思考

  2.許志遠——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建築行業轉型升級

  3.朱鎮北——萬達廣場的科技創新

  4.張 明——標準助力建設行業的數位化轉型

  5.馮復漢——科技產品搭建傳統企業數位化之路

  6.劉亞鑫——華陽國際的BIM正向設計之路

  □ 推動建築物邁向零能耗,助力2060碳中和論壇(29日下午)

  主持人:張時聰

  1.徐 偉——零能耗建築技術體系研究

  2.張國強——建築通風節能現狀與展望

  3.劉豔峰——建築熱環境分時分區調節原理與技術

  4.屈國倫——夏熱冬暖地區近零能耗公共建築技術路徑分析

  5.羅 多——中國首個零能耗建築運行標識解析

  6.趙立華——嶺南特色的零能耗建築技術與標準研究

  7.潘向輝——夏熱冬冷地區零能耗建築難點及解決方案實踐

  8.孫生根——新材料門窗在超低能耗建築中的實踐與價值

  □ 2020「主動設計·健康優先」暨第三屆Active House主動式建築的本土化論壇(29日下午)

  主持人:盛宇宏 陳日飆

  1.葉 青——2020從「心」開始,綠色讓我們遇見更精彩的自己

  2.李 劍——可感知、可量化、可信任、可依賴—中海2020年綠色健康住宅研發與實踐

  3.蔣 煒——健康中國行動實施策略

  4.盛宇宏——築無界:從建築的自然化到自然的建築化

  5.方雲飛——平衡流動—主動思維引導下的設計探索

  6.趙金彥——未來家園—不可持續趨勢下的可持續生存思考

  對話嘉賓:仲繼壽 孫一民 王睦 唐志華 李虎 姜峰

  □ 產業思維和產品視角下的新型建造方式論壇(29日下午)

  主持人:歐亞明

  1.葉 明——發展新型建造方式需要產業思維和方法

  2.龍玉峰——裝配式建築設計施工創新協同方法

  3.樊則森——走向數字新營造

  4.孫 偉——用「體系化」思維推進鋼結構裝配式建築高質量發展

  5.劉新偉——大灣區時代建築工業化的實踐與思考

  6.何 川——模塊化方艙學校設計及建造一體化實踐

  7.王鳳來——集塊綠色裝配式建築的價值創新與產業探索

  □「直流技術,無處不在」論壇(29日下午)

  主持人:王曄

  1.沈育祥——直流技術在建築中的實踐

  2.李炳華——《電動汽車充電換設施系統設計標準》要點解讀

  3.郝 斌——全直流建築關鍵技術與設計要點

  4.張智玉——不同建築類型的充電樁選型與設計

  5.戴天鷹——建築直流配電保護系統研究

  6.劉 悅——直流低壓元件應用分享

  7.李 忠——低壓直流技術在山西芮城的推廣應用

  □ 新形勢下的消防設計論壇(29日下午)

  主持人:邱倉虎

  1.孫 旋——新形勢下消防設計標準的思考

  2.袁狄平——新形勢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3.劉松濤——杭州西站站城一體化特殊消防設計實踐

  4.王曉群——北京大興機場消防設計

  5.邱倉虎——珠海橫琴口岸綜合體特殊消防設計

  6.餘紅霞——超高層建築結構抗火設計方法研究

  □ 當代城鄉建設中的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論壇(30日上午)

  主持人:柳肅

  1.陳 薇——對位何以重要—以南京為例

  2.陳同濱——城鄉建設中的歷史文化標識體系構想(古代部分)

  3.趙中樞——歷史建築保護的再思考

  4.劉松茯——結合物理環境下東南沿海城市文物建築病害研究

  5.王樹聲——歷史文化名城格局的價值及保護傳承

  6.呂 舟——歷史文化名城申報條件標準與講好中國故事

  □ 我國體育建築發展新動態論壇(30日上午)

  主持人:錢鋒 湯朔寧

  1.錢 鋒——體育建築發展需要思前想後

  2.莊惟敏——國家冬季兩項中心 & 太子城九號基地

  3.梅洪元——寒地大眾體育建築發展的幾點思考

  4.孫一民——以性能為導向的大型體育場館設計研究

  5.楊嘉麗——經濟社會發展與體育建築設施功能演進

  6.鄭 方——2008—2022:冬奧場館的可持續發展

  7.趙 晨——體育產業賦能城市更新

  8.湯朔寧——專業足球場設計趨勢—以世俱杯,亞洲杯足球賽場為例

  9.潘 勇——集約城市發展與大型體育場館的設計策略

  10.李文滔——後疫情時代體育建場館平戰兩用設計

  □ 大型機場航站樓建築幕牆的創新設計及實現論壇(30日上午)

  主持人:陳日飆

  1.陳 雄——機場航站樓建築與幕牆設計一體化

  2.任炳文——鄭州機場T2航站樓室內空間設計

  3.高新來——高位移能力矽酮耐候密封膠的特性與應用

  4.花定興——北京大興機場航站樓建築幕牆創新技術及應用

  5.董 彪——機場航站樓幕牆與屋面設計與實踐

  6.李國星——深圳T3航站樓蜂巢幕牆設計與實踐

  7.王 斌——從數字設計到數字建造—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大吊頂工程為

  例

  □ 聚焦EPC·引領新機遇——工程總承包管理與實踐論壇(30日上午)

  主持人:薛峰

  1.毛志兵——新形勢下工程總承包企業的發展與轉型升級

  2.張淮湧——遂寧市文化中心EPC項目營造記

  3.張宇鋒——設計院開展工程總承包帶來的變革—機遇與風險並存

  4.張金星——設計引領工程總承包高質量發展

  5.樊則森——EPC模式下裝配式項目管理實踐

  6.周鵬華——工程總承包管理在兩山醫院建造中的實踐

  7.陳鳴飛——新基建背景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採用工程總承包建設模式時的若干問題探討

  8.顧東林——工程總承包項目風險管理及相關法律問題探討

  □ 產城共生——城市發展與園區創新論壇(30日上午)

  主持人:景泉

  1.崔 彤——明日科教園

  2.吳 蔚——都市語境下的產業建築

  3.楊 旭——城市核心區產業空間的思考與實踐

  4.王 焱——科學城·科創城發展的持續力—中美兩個城區中,科創產能在

  城區的融合度

  5.鍾 兵——地域·場所·園區

  6.李 寧——柔性工作—疫情後園區設計新思路

  □ 地下空間:TOD的新維度?論壇(30日上午)

  主持人:沈中偉

  1.劉 藝——交通引導城市—成都TOD項目設計案例解析

  2.洪 衛——高效集約持續

  3.褚冬竹——要素·系統·節點:精準流動下的城市半島立體營建

  4.莊 宇——由下至上的結構性:城市地下空間中的「形隨流動」

  5.崔 敘——高質量發展時代城市地下空間重塑與提升

  □ 健康建築論壇(30日上午)

  主持人:孟衝

  1.王清勤——健康建築發展現狀和趨勢

  2.楊仕超——南方溼熱地區住宅室內生物環境營造

  3.孟慶林——城市熱環境的調控問題

  4.林波榮——健康環境智能監控和智慧運維思考

  5.郝洛西——光與人居健康

  □ 建築後浪說——建築學子主題辯論賽(30日上午)

  辯題一:對於建築學子而言,教育經歷重要還是工作實踐重要?

  主 持:張彤

  導 師:孫一民 張伶伶 沈中偉

  辯題二:網紅建築應該被提倡嗎?

  主 持:範悅

  導 師:吳越 劉剴 馮果川

  對談題目:年薪30萬的建築師和年薪50萬的程式設計師,你選擇成為誰?

  □ 青年學者論壇(30日上午)

  主持人:賈園 李佳婧

  1.陳 蔚——「金枝」與人類早期建築空間文化基質溯源

  2.薛名輝——基於國際經驗對創造我國城市代際交往空間的啟示

  3.王 鵬——防疫形勢下,北京「新內天井」住宅的典型通病值得警惕

  4.袁 野——回歸土地的設計與建造

  5.陳 翬——基於歷史記憶的湖南益陽茶廠早期建築群保護及再利用策略研究

  6.鐵 雷——城市化背景下鄉村建築演變模式研究

  □ 光伏+建築論壇——光伏讓建築更陽光(30日上午)

  第一環節頂層視角:

  主持:仲繼壽

  演講:李俊峰 沈輝 仲德崑 高紀凡 Rebecca YANG

  第二環節行業視角:

  主持:李俊峰

  演講:吳奔 姚冀眾 謝斌 盧立學 馬西蒙

  第三環節建築視角

  主持:徐寧

  嘉賓:孫一民 王剛 梁書龍 任 軍

  對話一:

  主持:李俊峰

  嘉賓:王剛 梁書龍 任軍

  對話二:

  主持:徐 寧

  嘉賓:高紀凡 吳奔 姚冀眾 謝斌

  四、同期學術展覽(28-30日)

  五、技術考察(30日下午)

  六、同期活動(27-29日)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築(土木)學會工作會議(27日09:00-11:30)

  □ 蘇州古城保護建築設計工作營評審會議(27日13:30-18:00)

  □ 中國建築學會主動式建築學術委員會理事會會議(27日15:00-17:00)

  □ 中國建築學會第十三屆六次理事會暨九次常務理事會會議

  (27日19:30-21:30)

  □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文化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28日15:00-17:30)

  □ 深圳之夜(28日18:30-20:30)

  □ 中國建築學會鄉土建築分會換屆大會(29日08:30-10:00)

  □ 中國建築學會醫療建築分會成立大會(29日09:00-10:30)

  □ 光伏+建築之夜(29日18:30-21:00)

  □ 中國建築學會科研建築學術委員會籌委會工作會議(29日19:00-21:00)

  五、參會報名

  (一)報名方式:會議採取在線報名方式,報名網址:2020.chinaasc.org,中國建築學會負責受理報名工作。

  (二)報名時間:2020年  9月25日09:00開啟在線報名系統,根據協議酒店的要求,2020年10月20日之後報名的現場參會代表,不能保證入住大會預訂的4家協議酒店。

  (三)註冊繳費

  1.線下(現場)代表:10月25日系統關閉前報名註冊,個人會員1800元/人,非會員2000元/人。現場報名註冊,會員2000元/人,非會員2200元/人。高校學生統一為800元/人。

  2.線上代表:會員600元/人,非會員800元/人。高校學生統一為200元/人。

  3.繳費方式:按會議系統註冊要求完成費用支付。自10月25日起,已繳納的會議註冊費不予退回。

  4.發票事宜:請參會代表準確填寫發票信息,本次會議提供電子發票,10月20日之後統一開具;增值稅專票,會議結束後統一開具。

  (四)入會申請:請登錄中國建築學會網站 www.chinaasc.org 在線申請。

  (五) 本次會議記入註冊人員繼續教育選修課20學時。

  六、住宿安排

  (一)大會預訂毗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4家酒店(附件2),供參會代表入住選擇,請參會代表自行聯繫預訂,城際交通與住宿費用自理。大會預訂的酒店與主會場之間安排接泊。

  (二)特邀嘉賓等入住會議指定酒店。

  七、會議報到

  參會代表報到時間為2020年10月27日,大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和預訂的4家酒店均設報到處。

  八、聯繫方式

  中國建築學會秘書處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建築學會年會_2020年2020中國建築學會年會資料下載_築龍...
    摘要:2014年11月25日,為期四天的中國建築學會年會於深圳市正式開幕。本屆年會既是我國建築界的一次學術盛會,也是全國建築師的年度聚會,組織方舉辦的多場學術報告和論壇吸引了三位院士、多名建築大師以及知名專家學者參會。
  • 第十八屆中國農業機械學會2020學術年會在寧波隆重舉行
    「第十八屆中國農業機械學會2020學術年會」於2020年12月12~14日在浙江寧波隆重舉行。來自國內農業裝備行業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管理與推廣應用等單位1000餘位科技工作者出席大會。
  • 中國建築學會2019年工作總結
    現將2019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學術追求」為核心,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一)舉辦2019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蘇州市人民政府、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於5月21-25日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行2019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大會主題為「新時代本土建築文化和技藝的融合與創新」,近3000名代表參會。
  • 探索後疫情時代公共運輸發展之路 2020中國城市公交學術年會圓滿閉幕
    據中國客車網報導,2020年11月26日,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運輸分會主辦,江西南昌公共運輸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晟格會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公交服務中心承辦的「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運輸分會十屆六次理事會會議暨2020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學術年會」在江西南昌隆重舉行,政府有關部門、公交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客車及零部件企業近30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 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一次學術年會在貴陽隆重舉行
    12月1-2日,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一次學術年會在貴陽隆重舉行。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朱之文出席開幕式並作重要講話。本次年會得到舉辦地貴州省及貴陽市大力支持,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魏國楠,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明勤,貴州省教育廳黨組書記朱新武,貴州省教育廳廳長鄒聯克,中共貴陽市委常委、貴陽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徐昊等出席開幕式。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常務副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學術委員、各分支機構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校長、教師、教育行政管理人員近2000人參加會議。
  • 國際商務學會(AIB)中國分會2018年會暨第三屆華東理工大學-舊金山...
    【MBA中國網訊】5月26-27日,由國際商務學會(AIB)中國分會主辦、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和美國舊金山大學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所共同承辦的AIB中國分會2018年會暨第三屆華東理工大學-舊金山大學國際研討會在徐匯校區召開。
  • 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大會演講嘉賓名單
    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大會演講嘉賓名單 新聞 官方 ▪ 2020-12
  • BME分論壇·2020中國音樂財經年會報告預售發布
    10月10日,在北京康萊德酒店大宴會廳,我們將圍繞「網際網路+」 時代下音樂產業發展與變革的新格局,聚焦大文娛音樂產業鏈的動態與前沿,就「重啟信心·探路未來」 為主題,邀請重磅嘉賓共同探討中國原創音樂發展、疫情之下行業的走向。
  •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新格局"——2020年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
    11月16日,「2020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新格局」在濟南的山東財經大學隆重舉行。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長金旭、副會長邊振瑚和李鋼,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王邵軍、校長趙忠秀出席會議。
  • 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 第23屆學術年會(2016) - 蘭州理工...
    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第23屆學術年會(2016)會議指南主辦單位: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承辦單位:蘭州理工大學甘肅●蘭州五、會務接待聯繫電話:霍宗傑13893668193廖明治18893472814楊文黎18189665209(發票)王松13893125957(住宿)張華13919819493孫金嶺13919808518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第23屆學術年會會議日程安排
  •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青年學者康復分論壇在北京...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青年學者康復分論壇在北京召開 2020-12-01 2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屆建築改造和城市更新學術年會報名通知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兼任城市更新研究所所長、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改造和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規劃學會城市設計學術委員會秘書長韓冬青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總建築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改造和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演講題目:南京小西湖歷史風貌區保護與再生章明
  • 43位頂級學術IP演講全收錄,最值得收藏的30萬字「全文+PPT」精華 |...
    比如:在中國人工智慧學會 AIDL 舉辦的「人工智慧前沿講習班」上,AI 科技評論相繼整理了清華大學張長水教授《神經網絡模型的結構優化》、清華大學朱軍副教授《貝葉斯學習前沿進展》、北京大學王立威教授《機器學習理論:回顧與展望》、南京大學俞揚博士《強化學習前沿》等多個講習班演講全文,每篇文章均超萬字。這些關於人工智慧的相關基礎知識一經推出,廣受讀者的好評與支持。在
  • 震撼來襲|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二十屆年會2019-2020年度學術...
    10月31日,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二十屆年會暨第十三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在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安仁校區舉行。全國各高校專家、學者及影視行業的參會嘉賓因本屆年會暨論壇齊聚一堂,為復古而美麗的安仁小鎮帶來了濃鬱的學術氛圍。
  • 河南省地理學會第十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20年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
    11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傅伯傑院士以「人地系統耦合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在環境與規劃學院二樓報告廳為年會作引領性報告。傅伯傑院士極富深度和廣度的報告內容,為參會代表提供了鮮活生動的學習範例和素材,也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為本次年會的召開奠定了良好的開端。
  • 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國中西醫...
    2020年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國中西醫結合男科高峰論壇會議紀要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國中西醫結合男科高峰論壇於2020年9月4-5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主辦,本次會議採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其中青年論壇線下92人,線上2500餘人參與;周六高峰論壇線下195人,線上5800餘人參與。
  • 2020年上海市植物學會學術年會暨青年論文報告會在辰山植物園順利...
    2020年7月4日,由上海市植物學會主辦,辰山植物園承辦的2020年上海市植物學會學術年會暨青年論文報告會在上海辰山植物園科研中心順利召開。上海市植物學會理事會(以下簡稱:理事會)在前期籌備會議中充分考慮疫情期間出行的安全風險,決定本次年會首次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地方式同步進行,理事會主要成員赴現場出席全程會議,青年論文報告人則加入學會創建的騰訊會議室,在網上進行論文匯報與問答。
  • 2020年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在濟南成功舉辦
    11月16日,「2020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新格局」在濟南的山東財經大學隆重舉行。多人參加了此次學術盛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林桂軍教授作了「從資金流量表看我國雙循環的結構問題」主題演講,從投資、儲蓄和政府開支三部分,從城鄉東西部、企業、個人、進出口的貿易和雙向投資等不同的角度,利用實證做出非常詳實的分析。  16日下午,本次年會的五個平行分論壇同步進行。
  • 上海交大設計學院與上海市建築學會聯合成立「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
    2020年11月27日-28日,上海市建築學會2020年會暨「上海市建築學會2020年學術高峰論壇——塑造可持續發展的韌性城市」在黃埔江畔舉辦。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聯合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美國建築師學會AIA上海分會共同主辦主題論壇「CONNECT|城市·聯結:如何與城市共生——國際建築師論壇」,邀請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中國委員會榮譽副會長Peter Marshall、美國建築師學會(上海)副會長Hugh Whitmore,以及Chapman Taylor、Gensler、MVRDV、PCPA、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 【學會通知】2020年推拿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特色手法技術治療脊柱...
    【學會通知】2020年推拿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特色手法技術治療脊柱疾病應用培訓班於10月30日-11… 2020-09-21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