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膠東農村嘎啦蘋果收穫的季節。這個時候,在鄉下的收購市場上,果販們通常會打出「價格牌」,將收購的信息和要求寫在上面,果農通過上面的內容進行大致判斷,定好攤位之後,再進入具體的討價還價環節。
這些「價格牌」上的價格,雖然不一定是最後的成交價,但多少也反映出市場的行情走向,有部分參考價值。煙臺棲霞市的蛇窩泊鎮,是一個規模較大的收購市場,下面這組圖片就帶大家看看當地的「價格牌」。
聽其他產區的朋友介紹,上市早的一批嘎啦,收購單價能達到每斤兩塊多。現在進入大批量上市階段,從蛇窩泊市場的情況來看,套袋嘎啦的收購價每斤在1.5元-1.8元之間,沒有超過2元。
從上面的收購信息可以看出,套袋嘎啦價格較高,普通嘎啦次之,膜袋嘎啦又低 一等。
規格不同,價格也差得比較大。
這個收購點的價格看著還可以,不過對顏色有要求,必須是2/3以上的著色。
不大限色的攤位,價格也要低一些。
不同攤位的價格雖然各有波動,但總體差不多,好果的收購單價在1.5元每斤左右。
當然,也有的攤位沒有列舉具體的價格信息,而是籠統說「以質論價」。實際上,其他列出價格信息的攤位,到最後成交的時候,也是以質論價。果農想要賣出一個理想的價格,也是要費一番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