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 頂 了 小 安
的 人 都 很 酷
2017.12.08 GOODNIGHT
☽
▲
回 復「 暗號 」送 你 一 個 特 別 推 送
今天有個女生問我:
「小安,我真的好討厭好討厭自己的性格,我是一個特別特別特別敏感的人。嗯,就是面對任何人都是那樣,所以我才很少朋友吧,是我要求太高了嗎還是因為他們真的不適合和我做朋友呢?
不僅如此,因為過於敏感,我每次談戀愛也最多不會超過半年就準崩。
而且就連面對最熟悉的親人我也一樣……所以,總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活得一點意思也沒有,真的好辛苦啊,我該怎麼辦?」
看到她的信息,當時其實我很想回她一句:
「其實我也是這樣的人啊,症狀可能比你還要嚴重呢!」
奧修曾說——
「一個人越敏感,他感到厭倦的速度就越快。佛陀就這麼厭倦了,所以最後他離開了一切。」
嗯,她和我都是這樣的一類人吧:
對任何事物都比普通人要敏感上好多倍甚至是幾十上百倍。
雖然文豪大仲馬在他的《王后的項鍊》裡曾說——
「凡是熱戀著的人都特別敏感多疑。」
可今晚我想聊的不是這一類人。
而是即使沒有熱戀,在非常普通的日常生活裡的也非常非常敏感多疑的那一類人。
這種類型的人,在對待事物的各種理念上普遍都有潔癖。
他/她們平時也大都是自省且矛盾的:
內心敏感多疑,卻往往表現得豪爽不羈;很懂得長遠規劃、合理避險,卻又時刻顯得浪漫多情、煙火不侵;言語犀利刻薄,表情卻溫和柔美;和群體交際時遲鈍羞澀,和別人獨處時卻熱情異常。
他/她們一般都擁有雙重人格,並終身與不同的人格不斷地鬥爭……
在心理學領域上來講——
這一類人如果引導得當,那最後可能會是在某個專業領域上的佼佼者,比如很多大文豪就是這一類人,所以才能寫出那般折磨人的文字。
可如果這一類人所處的生活環境沒能影響他/她往好的方向發展,則最後很可能走向極端,比如形成極度孤僻的性格,甚至抑鬱自殺或走向犯罪的道路。
天性敏感多疑的人,罹患抑鬱症的概率本就要比普通人大得多。
但擁有這種性格的人(不管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環境造就的),可千萬別自暴自棄,覺得自己在社交領域、個人情感領域裡就是個失敗者。
因為你一旦有這種想法,則會陷入到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裡。
反而,能正確認識並坦然接受自己這種心態的人,最後在某些專業領域上都能取得不錯的成就,或者至少會成為一個令人尊重的人。
所以啊,你盡可在內心深處向自己大聲地喊出來——
「對啊,沒錯,我就是一個天生敏感多疑的人,可這並沒什麼不好的。」
陳佩斯曾說,
「喜劇的核心是悲情內核、是在自我折磨的過程中取悅於他人、是用自己的低姿態引發別人的優越感。」
而其實,
「內心極度敏感且多疑的人,內核也大都是天才啊。」
正因為敏感多疑,我們這一類人才能領會到很多普通人所不能領悟的東西。
正因為敏感多疑,我們這一類人才能在某個領域上「鑽牛角尖」、「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
凡事都有其兩面性,只要稍微地把它往好的方向去引導和發展,結果也自然大相逕庭。
所以像我們這一類人,與其不斷地去否定自我,還不如堅定不移地堅信這一點。
如此一來,我們的這輩子或許才能活得更快樂一點。
哪怕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