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媒體篡改中國國徽 人民日報:必須抵制挑釁

2020-12-24 中原新聞網

世界上所有負責任的媒體都應當堅定選擇正義,共同守護人類文明基本價值

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每日電訊報》篡改中國國徽圖案,惡意把新冠病毒與中國相聯繫。國徽是主權國家的象徵,神聖不可侵犯。澳大利亞這家報紙把疫情政治化、將病毒標籤化,置基本正義於不顧,突破道德底線,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這種惡劣行徑不可縱容。

新冠肺炎疫情堪稱一次全球道德檢視,能夠驗出文明成色。媒體是歷史的記錄者,應當自覺涵養道德操守,自覺堅持和捍衛人類文明基本價值,守住人類文明底線。國旗國徽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凝聚著所有國人民的深厚感情,代表著所有國的崇高尊嚴。澳大利亞這家報紙公然借疫情汙名化中國,煽動種族主義,此舉與現代文明背道而馳。

病毒溯源是嚴謹的科學問題、嚴肅的專業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世界衛生組織多次強調:「關於任何疾病的來源,任何地方都有可能。」16名國際衛生法學家日前在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文提醒,基於恐懼、謠傳、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做法,無法將人們從新冠肺炎疫情這類突發事件中拯救出來。澳大利亞這家報紙不顧世衛組織和國際衛生法學家的明確警示,公然違背《國際衛生條例》的明文規定,令人不齒。

媒體報導要基於事實、出於良知。世界有目共睹,中國為捍衛人類生命權和健康權作出了積極貢獻。切實遵循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原則,中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不斷鞏固。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弘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中國積極參與並推動抗疫國際合作。無論是在國內抗疫戰場上取得的成效,還是在全球合作進程中發揮的作用,都不容抹殺。澳大利亞這家報紙對反映這些客觀現實沒有興趣,卻以其固有的意識形態偏見,玩弄顛倒黑白的把戲,露出其毫無職業操守的底色。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是一場拯救生命的賽跑,任何有良知、負責任的媒體,都應當為推動全球合作、共同抗擊疫情發揮建設性作用。《每日電訊報》不顧中國駐雪梨總領館的交涉和譴責,一再借疫情惡意詆毀中國。早在4月1日,中國駐雪梨總領館就致信該報,批駁其充滿傲慢和偏見的疫情涉華報導。此後該報再次上演同樣戲碼,並在中國駐雪梨總領館對其進行譴責後,公然在4月23日發表文章稱篡改中國國徽的圖片「出色」,以耍賴手段繼續抹黑中國和中國人民。看來,這家媒體選擇站在客觀公正的對立面,已是鐵了心。

事實不辯自明,公理自在人心。英國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最近連續三天在三個平臺分別用中英文推送社論文章《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文章坦言,世衛組織2月提出新冠肺炎正式命名時,對那些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進行了提醒,包括《自然》。《自然》雜誌在文中鄭重寫道:「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與《自然》雜誌及時澄清謬誤的負責任態度相比,《每日電訊報》尤顯狹隘和陰暗。

關於新冠病毒的種族主義言論,以及由此引發的種族歧視、種族矛盾、種族衝突,都是對現代文明的公然挑釁。國際社會理當共同抵制這種挑釁,世界上所有負責任的媒體都應當堅定選擇正義,共同守護人類文明基本價值。

相關焦點

  • 該國惡意篡改中國國徽,這次中國反擊毫不示弱
    中國在疫情期間為世界做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國際社會也對中國有效的抗疫措施和大力對其他國家的醫療物資援助做法表示高度讚賞。但就是由一些國家不知好歹的要抹黑誣陷中國,此前一直都是無端的言語攻擊,現在竟然對中國的國徽下手了,要知道如今的中國乃是「睡醒的雄獅」,你還敢如此招惹?  澳洲媒體惡意篡改中國國徽  在4月22日的時候,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每日電訊報》的一篇文章中惡意篡改了中國國徽的圖案,強行把新冠肺炎和中國相聯繫起來。
  • 「抵制中資企業」?澳大利亞教授:愚蠢,無異於自殘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張繼丹】 「抵制中國產品和企業是徹頭徹尾的愚蠢」,《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稱,隨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著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41家據稱「背後是中國資本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並鼓動澳消費者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
  • 澳大利亞再次公然挑釁,議員叫囂驅逐中國外交官
    但美國國內的情況不容樂觀,澳大利亞這次是站錯了邊。更關鍵的是,在如今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顯著的階段,各國應當像中國一樣,秉承合作共贏的理念,沒有必要針對他國展開遏制行動。但澳大利亞近期再次公然挑釁,議員叫囂要驅逐中國外交官,難道這是要逼我們亮劍嗎?
  • 澳大利亞有人鼓動「抵制中資企業」?澳教授:愚蠢,無異於自殘
    「抵制中國產品和企業是徹頭徹尾的愚蠢」,《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稱,隨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著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41家據稱「背後是中國資本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並鼓動澳消費者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名譽教授科林·麥克萊斯批評這種「愚蠢的做法」稱:「抵制中國產品無異於自殘。」
  • 澳大利亞國內「自相殘殺」,多家酒莊遭抵制:只因董事是中國人
    中澳貿易爭端日益激烈,澳大利亞國內民眾也是群情激憤,他們對中國採取的一系列舉措表示不滿。再加上政客和媒體渲染誤導,讓澳大利亞民眾都堅信,中國這是在用「霸權」對澳展開制裁。可實際上,一切的由頭都是澳大利亞自己本身,西方政客顛倒黑白的能力已經司空見慣。
  • 卑鄙的澳大利亞媒體,又編造了一個關於中國的惡劣假新聞!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雪梨先驅晨報》的政治與國際事務編輯Peter Hartcher今天在該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大致還是炒作所謂的中國「債務陷阱」在「禍害」其他國家這一論調。不過,這位在《雪梨先驅晨報》乃至澳大利亞媒體圈裡都頗有名氣的「資深媒體人」,卻在炒作這個論調時,編造了一個極為荒唐的謠言。
  • 撐不下去,就對中國「示好」?澳大利亞突然變臉,但中方不吃這套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澳大利亞就經常跟隨著美國的步伐做出種種不利於中澳關係的危險舉動。除了在疫情問題上瘋狂抹黑中國外,澳大利亞此前也曾和美國、印度、日本舉行聯合軍演,在軍事上對華挑釁,嚴重影響到了中澳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前段時間的澳大利亞,完全能夠稱得上是「反華急先鋒」。
  • 胡言亂語,抵制肖戰的人,希望人民日報抵制《最美逆行者》
    《極限挑戰寶藏行》因嘉賓疑似採摘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而被眾多觀眾抵制。人民日報就此事於9月22日晚發表了評論:真人秀貴在一個「真」字,保護環境更來不得半點花架子。評論的結尾處還配了一張「屏幕前觀眾越多,鏡頭裡責任越大」的圖片。
  • 又想挑釁中國?澳議員「倒打一耙」,要政府驅逐100名中國外交官
    眾所周知,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不斷炒作所謂的「中國責任論」,而作為其中一員的澳大利亞,近來也是不斷跟隨美國的腳步在國際上攻擊和抹黑中國。儘管眾多澳大利亞專家和學者都呼籲與中國搞好關係,但澳洲部分政客卻依然在抹黑中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白澳」連中國南極科考都盯上了……
    日前,他更狂妄地提出,要求對中國新冠病毒的來源等問題進行獨立調查。除此之外,澳大利亞一個保守派智庫還在27日發布一份報告,把矛頭若隱若現地對準了中國在南極的數個科考站。澳大利亞媒體和一些學者藉機渲染中國在南極的軍事色彩,以及「中國在南極的戰略雄心超過了澳大利亞容忍的限度」。
  • 抵制肖戰的人,希望人民日報也抵制他
    《極限挑戰寶藏行》因嘉賓疑似採摘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而被眾多觀眾抵制。人民日報就此事於9月22日晚發表了評論:真人秀貴在一個「真」字,保護環境更來不得半點花架子。評論的結尾處還配了一張「屏幕前觀眾越多,鏡頭裡責任越大」的圖片。
  • 澳大利亞如果沒實力,就該學會閉嘴
    一向以霸權形象示人的美國對於中國的迅速強大十分眼紅,為了限制中國的發展,美國企圖通過組建「反華」包圍圈的方式,鼓動其他國家共同對中國進行抵制。在川普的慫恿下,澳大利亞屢次對華進行挑釁,挑戰中國底線。澳大利亞高官大放厥詞,再次拿中國南海說事近來,澳大利亞持續在對華挑釁的路上放飛自我。此前,澳方曾就新冠疫情以及南海問題向中國發難。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被美國蒙蔽了雙眼,帶領澳「反華」政客一同製造「中國威脅論」。
  • 國旗、國徽、黑洞照片版權都是視覺中國的?網友怒了
    該圖片授權並非獨家,其他媒體和圖片機構也獲得了授權。但是該圖片根據版權人要求,只能用於新聞編輯傳播使用,未經許可,不能作為商業類使用。商業使用一般包括廣告、促銷等使用場景,視覺中國並未獲得該圖片商業用途的權利。如未經版權人授權,用於商業用途,將可能存在風險。」據了解,黑洞照片的版權由歐洲南方天文臺提供。
  • 看到國徽這樣,無數人心碎......
    據《新聞聯播》報導,香港各界強烈譴責部分激進示威者圍堵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大樓並汙損國徽等行為,呼籲警方馬上採取行動,嚴懲違法暴力行為,將涉事分子繩之以法。>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四顆小五角星環繞一個大五角星,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人民的大團結;齒輪和麥稻穗象徵著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工農聯盟。
  • 澳政客:「抵制中國貨」,澳媒打臉:將帶來災難
    而就在此特殊時期,澳大利亞前任參議院、「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竟大言不慚,公然鼓吹要「抵制中國貨」,他的這番言論引起了輿論的關注,對此,澳大利亞某媒體發表了一篇文章瞬間將其打臉,文章中分析了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為何註定會失敗,並指出若「抵制中國貨」將會給澳大利亞帶來災難般的後果。
  • 熱愛中國的美國導演:把中國國徽紋在手上,遭美國人幹預懷才不遇
    電影《美少女特攻隊》劇照而提到扎克·施奈德跟中國的緣分扎克·施奈德手上的中國國徽紋身>之前扎克·施奈德來中國宣傳電影的時候,扎克提到自己收養過兩個中國小孩,相信對自己養女的愛,正是扎克·施奈德導演熱愛中國文化,並將中國的國徽紋身在自己的右手手臂上的原因。
  • 《人民日報》之後,中紀委發聲痛批《亮劍3》:必須對歷史負責
    人民日報直言該劇將「偶像劇」套路用在了抗日劇上,痛斥其不尊重歷史。中國歷史研究院等官媒陸續轉發,痛斥這部劇。就在昨天,中紀委點名批評了《亮劍3》這部劇,稱抗戰作品必須對歷史、對未來負責。隨著人民日報、中紀委等官方媒體的發聲
  • 澳大利亞媒體,這是中國使館第幾次怒斥你們了?
    「狂怒」,多家澳媒6日如此形容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發表的發言人談話。談話稱,近期,澳大利亞一些媒體不斷炮製所謂中國對澳進行影響滲透的新聞。
  • 中澳貿易摩擦,澳方扛不住又鬥不過中國,澳媒建議:抵制北京冬奧
    澳大利亞媒體熱炒所謂中國政府又擬定新一批對澳產品實施進口禁令的傳聞,將中澳之間這場由澳大利亞單方面挑起的經貿摩擦再度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面對中方的強大壓力,澳大利亞方面悔不當初者有之,埋怨當局者有之。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誓要與中國頑抗到底者也有之——近日,有澳大利亞媒體居然宣稱,既然中國對澳大利亞實施了貿易制裁,那麼澳大利亞也應當考慮抵制北京冬奧會。以中國舉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經驗來看,預定於2022年2月在中國北京舉辦的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必將成為足以名留史冊的一次全球體育盛會。
  • 魯迅如何設計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徽
    圖14 北洋政府外交部關於駐外使館懸掛國徽的訓令1977年夏,中國錢幣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吳鳳崗曾到魯迅博物館查看魯迅所藏古錢,在保管目錄中發現有「袁世凱時期國徽團鉛模一件」的記載,為錢稻孫所捐贈。他當時提出查看,果然是十二章國徽的圖案,鉛質,陰文。這便是魯迅三人同擬國徽的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