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讀嘟爸的文章,歡迎大家駐足關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現象級《半澤直樹》結局解讀,無處不在的職場厚黑學,
如果說這個夏天最受期待的日劇是什麼,我想大部分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那部曾經創下日本當年收視紀錄的《半澤直樹》。時隔7年,堺雅人帶著續作《半澤直樹2》又一次來到觀眾眼前。
《半澤直樹》這部劇改編自直木獎獲得者池井戶潤的小說,背景設定在20世紀90年代,以銀行為舞臺,以一個不惜一切往上爬的半澤直樹為主角,講述光鮮銀行家背後的故事。借著《半澤直樹2》的熱播,7年後再次回顧曾經的故事,依然覺得一點都不過時,所謂經典就是永遠都能夠在不同的時代找到不同的解讀方式。
《半澤直樹1》劇情從半澤到西大阪支行從業,到推翻支行長被調入東京本部,再到推翻大和田常務被下放到東京證券,節奏環環相扣。而對於大結局的疑惑:被推翻的大和田常務只是簡單的降職,取得勝利的半澤被下放子公司,並不是按照我們所期望的那樣正義必勝,我也簡單理解一番。
永遠不要讓上司無法掌控自己
先看大和田常務的結局,很多人看完之後,都期待這個中飽私囊的傢伙被懲罰性的解僱。但是最終的結局卻僅僅是簡單的降職。從戲說的角度看讓人不忿,但從職場的角度容易理解很多。首先就是劇中東京產業銀行的背景,屬於兩大銀行的合併,其中必然有著盤根錯節的勢力關係,作為合併前舊勢力的領頭羊,大和田所做的一切,包括給總行長挖坑等。一方面體現出了不甘居於人下的權力欲望,另一方面代表著舊勢力企圖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決心。
那麼除掉一個大和田就能夠瓦解舊勢力的隊伍麼?答案是否定的。還會有下一個小和田、中和田冒出來,無窮無盡。徹頭徹尾的勢力大清洗,不斷的內耗對銀行的影響是巨大的,受到損害的只能是東京產業銀行。改革需要一步一步潤物細無聲的進行,水至清則無魚,而此時釋放的善意,無疑不是對於舊勢力的安撫,避免銀行的大動蕩。同時,握住了敵對勢力領頭羊的七寸,日後必然也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而大和田無疑是有能力的,否則也不會成為舊勢力推舉的代表入駐董事會。從年輕時對半澤直樹一家的貸款處置就能看出,大和田本質上是以銀行的利益為第一優先級的人。能夠在聽說下級供應商破產後當機立斷取消貸款而不顧中小企業的死活,為的就是降低銀行的風險。這樣的一個以銀行為第一優先級的下屬,試問哪個領導不喜歡,更何況有把柄握在手中,隨時可以處置,對於一個能夠掌控的優秀的棋子,於情於理都不會被重罰的,就像前段時間某寶的head一樣的操作。
永遠不要高估自己的作用和地位
再來看看半澤直樹,最終被從總行調離,下放到了子公司東京證券,也算是變相脫離了銀行。對於一個心存抱負的銀行家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打擊。觀眾們可能都會為半澤抱不平,但是半澤的性格早就已經註定了這樣的命運和結局。以牙還牙,加倍奉還。在觀眾看來確實爽得很,但是在職場上,這種性格真的能一路高升麼?必然是不能的。把自己的恩怨凌駕在一切之上,董事會上不顧氣氛,強迫大和田常務下跪,哪怕做的成績再優秀,也還是欠缺高級管理者的格局,也將自己的天花板限定住了。
更何況,今天能夠推翻大和田常務,那麼明天是不是也會推翻行長呢?銀行有句名言「人事就是一切」,其實言下之意就是誰會沒啥把柄,將一顆定時炸彈放在身邊得有多大的心臟才能承受呢?沒有把柄的半澤就像一把雙刃劍,在不能完全掌握之前,為了避免引火燒身,暫時的打壓是必要的,就像中國古代,諍臣的下場往往不大好。這也是為了讓半澤認清現實,如果後續半澤能夠有所提升,未來依然還有很大的機會,畢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傲人的成績,畢竟還年輕。
政治的藝術在於平衡,《半澤直樹》這部劇真正的大boss其實是總行長中野渡謙,深諳用人之道,他知道什麼樣的人應該如何掌控。任用半澤直樹這一悍將去打壓自己的敵對勢力,而功成後,將放在身邊久了可能成為大患的半澤調走,既是保全自己,也是對半澤的歷練,歷練他是否有資格成為自己的心腹。
《半澤直樹》就像一部職場厚黑學,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隨著《半澤直樹2》的熱播,我們也期待再一次看到半澤的以下克上加倍奉還。畢竟職場上自己不敢做的事,還是可以在電視劇中爽一把的。
謝謝廣大朋友的觀看和支持,你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如果你喜歡可以點擊頭像加關注,嘟爸會持續為您提供最優質的好文章,分享更多精彩的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