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鄉間,耳畔常傳來一些「似曾相識」的聲音,我想那是村莊老者在述說俗語的故事。俗語在農村廣為流傳,不僅引起考究的語言形式,尤其是它深處蘊含的哲理,讓人回味無窮!俗語又稱為「熟」語,遍布在農村的各個角落,有些講述為人處世的道理,有些講述土地管理,而有些則是老農經驗細微的觀察,總結出的天氣變化的規律!而有些則描述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對於以下的二則俗語,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認可嗎?
一、燕雀不落苦寒之門
記得小時候,每當春暖花開之時,總會有燕子在大門下做巢,而我,每次想要趕它們走時,母親都會對我說,「燕雀不落苦寒之門」,這時對咱家美好的象徵,不要趕它們走!曾記得「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在過去人們對燕子都是很嚮往的,燕子秋去春回,跋山涉水數千裡,不辭辛苦,而且又是一些害蟲的天敵,因而,很具有「靈氣」!常常被比作辛勤,善良的農民!在者,燕子喜靜,不願別人叨擾,因此,如果家庭不睦,整日吵架,燕子也不會去此做巢!因此,在農村「燕子進門」寓意家庭和睦,子孫幸福!雖然,在如今看來有些迷信的色彩,但卻寄託了老農美好的願望!
二、門開西南,家敗人亡
在農村,房屋對老農來說意義非凡,在房屋的建造中也很多講究!這不僅要符合堅固、實用以及美觀的要求,還要寓意家庭幸福美滿!在農村,常聽老人說「門開西南,家敗人亡」,其實是有前提條件的!
比如說,我們常聽到「東四不犯西四」,就和這句俗語含義相同!意思是,以東四房為建造布局的房屋,大門不可朝向西南。比如說,坐北向南的房子為東四房,廳堂位於北屬於「水」位,而西南為「土」,因而,「土掩水」!容易造成,家庭破敗!再者,廳堂象徵「高堂」,門開西南,對父母不好!
其實,在我看來,這些並無科學為佐證,只是老農的一廂情願罷了!對於以上的二則俗語,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對於以上的二則俗語,您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