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裡面的恩怨與情節最終被一個掃地僧而化解,這個人不僅慈悲為懷,而且武功高強,且深藏不露,這個人就是「掃地僧」
天龍八部中對他的描述並不多,而且很少為什麼掃地僧如此高強,而金庸卻對他避而不談。
從掃地僧自己的描述中可以知道,他並非少林的正統弟子,在藏經閣打掃衛生,只是半路出家而已,甚至有可能都沒有經過正式的出家儀式。
那麼更會引起大家的好奇,掃地僧到底是誰為什麼就連武學奇才玄澄都需要他的指點?
其實書中也是有所暗示的:
其一:掃地僧對小無相功很熟悉。
原著第三十四回說道,那老僧又道:「本寺七十二絕技,均分『體』、『用』兩道,『體』為內力本體,『內』為運用法門。
蕭居士、慕容居士,大輪明王、天竺波羅星師兄本身早具上乘內功,來本寺所習的,只不過七十二絕技的運用法門,誰有損害,卻一時不顯。明王所練的,本來是『逍遙派』的『小無相功』吧?」
鳩摩智用小無相功偷襲了一下掃地僧,掃地僧便知道他是練了逍遙派小無相功的。另外鳩摩智在和少林眾人交鋒的過程中,知道了虛竹也會小無相功。
鳩摩智和掃地僧的談話中提及少林寺中也有人會小無相功。
那老僧微現驚奇之色,說道:「少林寺中也有人會『小無相功』?老衲今日還是首次聽聞。」
李秋冰所學武功乃是小無相功,這個武功只有練習過的人才知道其中微妙的變化,沒想到掃地僧竟然能夠知道,而且說的頭頭是道,更何況掃地僧竟能發現鳩摩智所用的小無相功存在的問題。因此可以推斷他可能就是逍遙子。
其二:掃地僧對逍遙派很了解
1、掃地僧一招擊暈慕容博的功夫,很像逍遙派一招擒拿鳩摩智的天山折梅手。掃地的內力能夠轉彎,又像李秋水的「白虹掌力」。
2、掃地僧讓老慕容和老蕭龜息的功夫,在《天龍八部》裡只有逍遙派有這種功夫,如李秋水、丁春秋、以及學了點皮毛的阿紫。
3、掃地僧抓著兩個人依然輕飄飄的飄行,讓使出吃奶力氣的蕭峰追不上,這種輕功更不像少林派,更像逍遙派的輕功,如「凌波微步」。
4、掃地僧輕鬆分開蕭峰和慕容復的對決,讓蕭峰和慕容復發出的十成內力如「泥牛入海」,這種功夫很像逍遙派的「北冥神功」。
5、無涯子喜歡搜集天下武功秘籍,想創造一門包羅萬象的武功。
無涯子好幾十年前就已經進入少林寺把少林72絕技拿走了。
無涯子拿走少林72絕技的時候,掃地僧為什麼不阻止?顯然他們是一個門派的。
可見,掃地僧神功蓋世,通曉百藝,入少林前乃一代宗師,又是小無相功的高手;而童姥曾說過,小無相功是李秋水的護身神功,師父只傳了她一人,連無崖子都是從李秋水處學來。
縱觀整部天龍八部,除逍遙派外再無其它實力如此強勁的門派,所以掃地僧一定是逍遙派的前輩高人,應該是無崖子、李秋水等人的師傅逍遙子!
掃地僧,為何潛伏少林多年?
蕭遠山和慕容博,甚至包括鳩摩智、天竺僧波羅星等人藏身藏經閣,都是為了修習少林武學,以便江湖廝殺。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練武之人沒有不願爭奪第一的。
所以掃地僧40多年前,最先來到藏經閣,多半也是為了武學修為和境界。
藏經閣中的經書,沒有副本抄錄,都是獨一無二的孤本,不然覺遠大師為何追趕尹克西和瀟湘子,正是因為九陽神功,這說明經書的重要性。
掃地僧隱居此地,一來防止經書被盜,二來修煉武功,許多人說蕭遠山和慕容博盜取經書,為何掃地僧不出手制止,而是任由二人肆意妄為。
其實這一切,皆在掌控之中,如若不然,勢必會阻攔。
隱居藏經閣保護經書,只是其中之一,對於武學境界的追求,掃地僧也銳意進取,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
倘若自身武功不強,定然受制於人,經書也會遭人搶奪,當初鳩摩智力戰少林,若非虛竹出手,恐怕掃地僧也不會袖手旁觀。
這也表明一個問題,以少林眾位高僧的武功,難以抵擋覬覦經書之人,只有掃地僧的武功,能保經書不失。
當然隱居藏經閣四十三年,還有另外一個目的,江湖不斷的廝殺與爭鬥,令掃地僧極其厭倦,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有置身事外,方能耳根清淨。
原著之中,掃地僧所說的武學障,令人印象深刻,待武功練到至高境界,也就不會去尋求殺人的法門。
言外之意,武功只是其中之一,心懷正義,才最難能可貴,隱居的同時,不僅要修煉武功,還要提高武學境界。
從一些細節分析,關於少林的易筋經和其它絕技,掃地僧也所知甚詳,或者是加以修煉。
畢竟四十三年間,焉能不一睹經書的絕妙,而參悟武學障,博覽經書也是為了渡人。
掃地僧隱居藏經閣,也是為了避難,當然是江湖的仇殺,以及門派之爭,至於掃地僧姓甚名誰,原著並未言明,甚至連法號都沒有,這符合逍遙子的脾氣秉性。
受人之託到鑽研經書,以及渡人,讓人深感佩服,如果說保護經書是第一要務,那麼渡世渡人,就是掃地僧想要做的事,從出場至結束,一直都是如此。
當然二者相輔相成,若無經書,一切變得毫無意義,可若參詳武功,不懂捨己為人,也註定難成大事。
不過還有一件事,為何眾人即將要出手之時,掃地僧現身相見,其一是慈悲之心,化幹戈為玉帛,其二唯恐經書破損,或者遭到眾人的搶奪。
四十三年的時間,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武學典籍何等重要,若稍有差池,自身會感到難辭其咎。
期間許多人來到少林,都是為了盜取經書,幾乎都是無功而返,縱使蕭遠山和慕容博得手又能如何,也僅僅是自己修煉而已,這一切都在可控之中。
故而掃地僧隱居藏經閣,主要是為了保護經書,以及渡化世人,當然與少林高僧的承諾,也極為的重要。
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能:他作為一代武學宗師,對武學非常痴迷,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遇到了瓶頸或者墜入了「武學障」,到藏經閣只為尋找破解之法。
正如40餘年後,他開導蕭遠山等人的時候說,修習武學,必須以佛學和慈悲之心為基礎,一分佛學和慈悲之心,支撐人練一分的少林武功,如果超出自己擁有的佛學和慈悲之心的分量,強練武功,必然會墜入「武學障」,傷及自身。
鳩摩智兩穴變色、一穴震動,是因為懂佛法,卻沒有慈悲之心;蕭遠山兩穴隱痛,慕容博三穴一日三次,萬針攢刺般疼痛,是因為不懂佛法,也沒有慈悲之心;
玄澄經脈盡斷,是因為練得七十二絕技的數量,已經超過自己的佛法修為!
同樣,掃地僧年輕的時候,也許也是急功近利修習武學有些走火入魔,進入了「武學障」。
於是想藉助少林的佛學來化解,最後竟然迷上了博大精深的佛學,繼而開悟。
金庸先生以掃地僧為化身,完美詮釋了佛與武的至上修為,也繼而解讀了整部天龍八部其實就是教人修身修佛悟道的過程。
點個「在看」
和更多小夥伴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