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的電視劇除了古典《四大名著》外,可能就算是金庸先生的小說翻拍最多,在金庸先生的武俠江湖中,《天龍八部》是除了《射鵰》外備受觀眾推崇的一部電視劇了,其中又有97年拍的黃日華版和03年胡軍版的市場反響最好。
在《天龍八部》中,除了偉光正的大俠蕭峰和他兩位開掛的結拜兄弟外,少林寺神秘的掃地僧應該是大家最感興趣的角色了,近日看,在視頻中了解到03版的掃地僧不僅在電視劇裡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在劇組裡也是號令群星的導演,原來03版《天龍八部》掃地僧的扮演者就是此劇總導演周曉文。
周曉文:「蕭峰只關心一件事,我仇人是誰,我非得找著他把仇報了不可。假如我也是一個小孩的話,我就是想拍我想拍的電影。」
第五代導演是八十年代北電畢業那批導演,風格特點突出,他們曾經撐起中國票房。其中代表人物有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田壯壯等,同是電影學院畢業,除了這些名聲顯赫的知名導演,還有一部分現在不如他們知名的第五代導演,這其中就有周曉文。
周曉文1954年出生,在軍隊大院裡長大,周曉文幼年時對媽媽特別依賴。他在小學住宿時,總會常常想家,後來讀初中,為了響應上山下鄉,去到河北宣化參了軍。1973他年考入北電攝影學習攝影。5年後,國際級導演張藝謀成為他的學弟。
周曉文畢業後被分配到西安電影製片廠,他從攝影助理做起,十幾年間兢兢業業一直做到電影導演。在1987年,周曉文和蘆葦在資金不夠、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拍出了《的最後的瘋狂》一炮而紅。周也被媒體譽為「商業片的先鋒」,他是第五代導演最早嘗試拍商業片的人,這部片子還為他獲得了金雞獎特別獎和廣電部優秀故事片。
周曉文後來拍的《瘋狂的代價》也被譽為「新時期中國第一部娛樂電影」。後來他還拍了一部農村題材的電影「二嫫」,這部文藝片也在1994年第十八屆多倫多電影節上使周曉文的名字被載入影史。
在1995年,由香港公司投資,選定姜文、葛優、許晴聯袂出演的電影,製作方力邀周曉文任導演,他當時拍出了號稱「中國電影第一部商業大片」的《秦頌》。但這部劇上映4天後就被禁映,一年後上映已經再沒有什麼反響了。周曉文在經歷了這些之後,逐漸淡出電影圈,開始轉戰電視劇,周小文曾接受採訪時笑談「我是第五代導演的異類」。
在周曉文擔任《天龍八部》導演之前,劇組剛成立時,就有第5代導演吳子牛主動退出這部劇。張紀中當時對媒體解釋,說是與吳子牛並沒有籤約,電視劇劇組在成立之前,選擇導演和演員來回反覆很正常。
吳子牛則表示,這部劇發布籌拍的時間太長,與自己其他的一些工作計劃,時間上有衝突,經協調沒有與投資方達成一致,就先退出了。
周曉文在剛接手《天龍八部》時,他對這部劇是非常有信心的。後來電視劇播放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個人也覺得是非常不錯的。雖然自己也比較喜歡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03胡軍版《天龍八部》在取景和服裝道具上,更加符合歷史時代背景。
周曉文不僅僅執導了03版《天龍八部》,還在裡面客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少林掃地僧一角。雖然沒有黃日華版《天龍八部》中鮑方扮演的掃地僧那麼仙風道骨。在前後四版《天龍八部》中,也就是周曉文和鮑方的掃地僧飾演的最為形象。
鮑方的是掃地僧比較符合觀眾心目中的形象的,值得吐槽的就是TVB的古裝劇,經費是個大問題,服裝道具不太尊重歷史,和尚從來不理髮,都是戴個帽子蓋住頭髮。
在此劇拍攝好,後期製作完成後,《天龍八部》在北京的舉辦的發布會上,周曉文炮轟張紀中,說還有一部分報酬沒有拿到。張紀中解釋說,他只是製片人,錢也不在他那,說周曉文沒幹完活,給多少費用是由投資方決定的。對於周曉文質問客串的掃地僧片酬還沒付時,張紀中則表示「疏忽、疏忽了」一筆帶過。周曉文對這種說法無法接受,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怎麼可能疏忽呢?這個並不是普通角色,而且加上我的身份,你覺得他能忘了嗎?」其中糾紛細節也不得而知,周曉文在這以後再沒跟張紀中合作過。
《天龍八部》是一部膾炙人口的熱播劇,可以看到金庸先生的武俠江湖和俠膽柔腸,這部劇在製作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就連段譽剛開始的人選都不是林志穎。看西瓜視頻可以愉悅身心、放鬆心情,想了解更多《天龍八部》幕後故事揭秘,請上西瓜視頻搜索《小羊扒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