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其武功遠勝於俠客島上的普通工人,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不廢江河萬古流——天龍八部中的武功
要說明掃地僧的武功,先要明確天龍八部的武功。當前有論者認為天龍八部的武功,遠遠遜於諸如射鵰三部曲裡面的武功,其理由基本是一些細節的對比,比如段譽掌握了頂級武功六脈神劍,可以把酒逼出體外,而丘處機無非射鵰二流,卻也輕易地做到;比如楊過練習黯然銷魂掌,縱然是大樹厚牆,也一掌而推,而號稱天下剛猛第一的降龍廿八掌,非但是降龍十八掌的原始版本,並且在蕭峰手中也就能打打橋欄杆之類。
但是作者創作的畢竟只是不同的作品,如果按照這個角度,那麼以一燈的一陽指力尚不能在木頭上刻字,鳩摩智卻可以用暗勁在銅香爐上剜一個手掌形狀,連,環顧射鵰三部,恐怕沒有一個人有這等功力,甚至連金庸也說,這部小說是「帶有魔幻性質、放縱想像力的作品」。
而將天龍八部與俠客行比較,頗有意義,這兩部作品都是金庸後期的著作,此時作者的哲學傾向上已經入佛,所以,在兩部作品中,佛系武功和佛系的人,往往能夠代表小說的主旨,與武功的巔峰。從這個角度,天龍八部所載武功,非但不是末流,反而較之射鵰三部曲,高出不少。與俠客行之類的描寫頂級武功的作品,有得一比。
神天之外更無神——掃地僧武功評述
有貶低掃地僧者,糾結於他受了蕭峰一掌而吐血的情節便認定其武功不過爾爾,但考究作者的本意,似是在創造了這樣一個在武功方面無所不知,並且掌握了修習武功自然規律的人物,指代的是「圓滿覺悟真理」的佛陀的形象,那一掌只是從側面證明,掃地僧並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有血有肉的人,與眾生皆可成佛的佛家觀念相同,而非表示其武功中的巨大短板。從另一個角度,佛也曾割肉飼鷹,兔子尚且逃跑,而佛並無反抗,是否可以證明佛的綜合能力低於鷹和兔子?
在防禦方面,掃地僧可以談笑間無視小無相功驅動的無相劫指,凌空化解蕭峰掌力,兩尺外以氣牆彈回慕容復的奮力一撲;進攻方面,一招就可以致「守勢之嚴密飄逸,直可說至矣盡矣,蔑以加矣」的慕容博於死地;輕功方面,受傷之餘,手中提了兩人,仍可以「輕飄飄的,渾不似血肉之軀」,其武功可稱金庸小說第一。
一劍寒霜十四州——俠客島武功評析
而俠客島上的武功貌似可以粗分為四檔,第一檔是石壁上記載的武功,在小說中獨步天下;第二檔是龍木島主使用的武功,需要說明的是,俠客島上沒有人能夠領悟石壁武功的要義,所以,其武功傳承均為兩位島主所傳,石破天在最後一間石室見到兩人,也只由於此二人武功遠高出儕輩而已;第三檔是包括張三李四在內的眾徒弟,雖然兩人排名均在中間位置,但是估計這個排名是按入門順序而定,張三李四,實際是眾弟子中武功頂級的人物,否則,不選最好的,不選最壞的,只從中間抽取兩人,並且每次都是這兩人「賞善罰惡」,於理不合;第四則是島上廝僕,這些人在原著中,也只是描寫得身手靈便而已,如果將之與掃地僧相提並論,實在沒有什麼可比性。
石破天武功本已相當高明,再有石壁武功加持,可稱得上深不可測,但在小說中,他的完全體武功只顯露了兩次,一是耗死了龍目島主,並且在三人合力之下,震酥了石壁摩崖;而是在海上,以輕功凌空飛躍,歷盡之時,仍能夠把跳崖的兩人救下,基本無視重力加速度。
人世俯仰已千年——掃地僧與石破天武功比較
由於沒有給定山崖的高度和船與跳崖點的距離,所以無法大致測算石破天在海上所展示出來的力量與速度,僅就石壁演武一段加以分析。書中說單是龍木兩島主的掌力,便能銷毀石壁,可見任一人的武功,要高於蕭峰(可參照蕭峰雁門關外擊打石壁的描寫),石破天的武功又強於二人聯手,但並非碾壓級別,否則龍木島主的死便不是由於大耗氣力,而是耐不住擊打。換言之,單就武功而言,石破天約略等於三個蕭峰。當然,蕭峰是實戰高手,這裡所說的僅僅是紙面實力。
但從另一方面的對比來看,則有一個疑問,在天龍中,鳩摩智雖然沒有與蕭峰的動手記錄(被打吐血是電視劇裡的劇情),但從其對金屬製品(箱子的金屬配件、香爐)的破壞力以及走火入魔前仍能夠短時間擊敗慕容復的實力來看,其水平是強於蕭峰的(仍然是紙面實力)。但是慕容父子、鳩摩智、蕭峰在掃地僧面前,除了感受一掌之外,基本上呈現談笑間打發的局面,以此判斷,掃地僧等於兩個半鳩摩智或三個蕭峰,基本也不成問題。
結語
不同作品之間人物的武功對比,往往是強詞奪理、以偏概全的,好在遊戲筆墨,只為消遣,於其糾結辯難,不如一笑置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