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餐間的甜點——金庸小說《俠客行》

2021-02-19 洋蔥妙計
《俠客行》是我讀的第七部金庸小說,過去三年內讀了「射鵰三部曲」和「金庸三傑作」(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基本上最膾炙人口和成就最高的幾部小說都已被我迫不及待地讀完了,所以讀《俠客行》前,就已經做好「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心理準備了。

但凡事有利有弊,由於之前讀過的六部金庸小說知名度較高,在閱讀原著前,早已經看過根據小說改編反覆翻拍的電視劇。雖然小說讀起來精彩,但對於人物結局及關鍵情節早已內心明了,閱讀時也就相應的少了一些驚喜和期待。比如讀到大戰聚賢莊,即使形勢兇險到極致,心裡也清楚蕭峰將有驚無險;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明教危在旦夕,但我知道張無忌馬上會橫空出世挽狂瀾於既倒;笑傲江湖哪怕金庸有意在前幾回設計以林平之為主線,那我也不會把他當成男一號,而是耐心等待令狐衝的出場。但對於《俠客行》,由於此前了解不多,讀起來反而更有懸念感。而這部小說的劇情設計風格也恰好也是充滿懸疑色彩的:比如男主角身世之謎,石破天和石中玉究竟是什麼關係,或者難道是同一個人?俠客島為什麼每隔十年要在江湖掀起一陣腥風血雨,他們用意和企圖何在?相比之前讀過的幾部小說,《俠客行》略顯平淡,沒有朝代更迭的歷史背景,故事局限在一個單純的江湖裡,並且這江湖小之又小,翻來覆去也就長樂幫、雪山派、玄素莊、丁氏兄弟。也沒有吸引觀眾的情節,缺少反轉劇情。人物設計簡單,主角有光環護體,永遠不會受傷;配角的名字甚至有些敷衍:丁不三、丁不四、張三、李四、阿秀、叮噹.

《俠客行》屬於那種可速讀的小說,人物和情節一般,但亮點在懸疑貫穿始終,後半部還是相對比較精彩的。個人認為如果給《鹿鼎記》打10分,那麼《笑傲江湖》和《天龍八部》可以打9分,「射鵰三部曲」平均8分,《俠客行》可以估值7分。下面我將從主人公談到整部小說,進而拓展到金庸武俠江湖,從三個方面進行分享。金庸小說有很多經典的笨主人公,最有名的當然是郭靖。郭靖的笨有先天性質,他有很強的國家責任感和道德使命感,最後也成為了一個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同樣是「笨人」,《俠客行》裡的石破天和郭靖不同。石破天的笨是家庭教育,也就是現在流行的說法——所謂「原生家庭」造成的。他沒有郭靖那樣強烈的道德使命感,始終愉快地玩耍,成為了傻人有傻福的標杆。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不敢奢望有金庸小說主人公那樣上天眷顧的好運氣。就比如在金庸武俠世界,有個大家心照不宣的「潛規則」,跳崖=不想死。對於主人公而言,跳崖死是不可能的,懸崖看起來危險,其實對待主人公是很友好的:半山腰堅守崗位的歪脖子樹會接住五湖四海跳崖的人們;就算沒有歪脖子樹,山崖下也會有碧水深潭;跳崖後不僅可以起身再戰,說不定還會得到武林秘籍buff加成。雖然本部小說的主角光環槽點過多,但男主角那種「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生命態度還是令人深思的。愛因斯坦說:「瘋狂的定義就是用相同的方式做同樣的事,卻期待不一樣的結果。」如果按照這個定義,那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瘋狂的,總是不停地在和周圍的人事物「奮戰」,試圖改變他們,好遵循我們的意思。

其實我們也可以像男主人公石破天那樣,「把上帝的角色還給上帝」,隨順生命之流,帶著一定意圖,朝著自己想去的方向前進。如果一陣風吹來,把我們帶到不同的道路,我們也可以試著調整目標,命運自有其深謀遠慮的邏輯。生命是流動的,我們應該毫不費力的,就像被河流託著朝下遊漂流一樣,是我們的掙扎讓生命之流被堵塞。有人說,知道自己要什麼很重要。但究竟適合什麼,也會隨著時間改變的。有人說,上帝聽過最好笑的一句話就是「這個人明天有個計劃」。我們不過是舞步,生命才是舞者,讓生命自己跳舞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俠客行》成書於「三傑作」之間(1965),他的上一部書《天龍八部》(1963-1966)是浪漫主義的高峰;下兩部書《笑傲江湖》(1967)是諷刺現實的極致,《鹿鼎記》更是武俠小說最高峰。在《俠客行》的字裡行間,讀者也會嗅到未來即將創作兩部力作的味道,比如的雪山派掌門白自在那喜歡被吹捧的可笑言行,讓人不僅聯想到《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和《鹿鼎記》裡的神龍教。某種意義上講,《俠客行》是在為金庸最後的兩部大作熱身。

如果將《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比作正餐,那《俠客行》就是正餐間的甜點。在《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這三部耗費心力大作的創作之間,金庸也許想輕鬆一下,用放鬆的心態寫點東西,舒緩一下心情,留下一些單純美好的文字,於是就有了這部童話般的《俠客行》。金庸武俠小說中那些所謂武林人士,其實可笑的臭毛病很多:虛榮、好面子、論資排輩、腦迴路單一.哪怕「三傑作」裡人物也不例外。《俠客行》裡的人物設計更多只是推動劇情走向的工具,忽高忽低的智商完全是根據劇情需要,沒什麼深刻邏輯,不符生活常識。既然有那麼多槽點,那為什麼還要讀金庸武俠?換個角度想想,金庸武俠江湖本來也和我們正常社會不在一個「次元」。金庸小說劇情發生在特定的武俠環境——古代沒有法制、以武力解決爭端的社會。所以,幹嘛那麼鑽牛角尖呢,讀起來開心就好。中國人的文藝觀,長期以來是「文以載道」。比如《詩經》中的情歌,在中學生閱讀理解中會牽強附會解釋為諷刺君主,人們似乎不相信文藝所表現的只是感情,認為文字非要有一定功能為特定價值服務。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時代社會雖然與現在不同,但人的性格和感情卻是相通的。郭靖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讓人肅然起敬;蕭峰豪氣幹雲卻命途多舛的一生令人嘆息;趙敏和周芷若,關於這對「紅玫瑰」與「白玫瑰」的話題討論更是常年熱度不降。古代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仍能讓現代人共鳴。

雖然小說中人物是虛構的,但假如文學作品只求如實反映外在世界,那麼有錄像機、照相機,又何必還要音樂、繪畫。金庸武俠小說創造的一些人物,在讀者心中最終變成了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小說人物和讀者心靈發生聯繫,這就是作者最大的成功。

以上就是關於《俠客行》這部小說的讀書感悟。補充一點,《俠客行》書名源於李白「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那首家喻戶曉的詩。在小說中,將李白這二十四句詩與武功招式進行了聯繫想像,這也是作者一大創意。但換個角度想想,「俠客行」這三個字又幾乎適用於任何一部金庸小說(除了鹿鼎記),因為每部小說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路線都會跨越遼闊空間,都配得上「俠客行」三字。

僅就這部小說而言,不是特別推薦。如果對金庸小說感興趣,不妨讀「三傑作」或「射鵰三部曲」。其實每次讀書分享,收穫最大的是分享者自己。通過閱讀後的分享,可以對書籍進行深入思考並濾清思路。至於寫完讀後感,別人看不看或者有多少人看,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啦。

相關焦點

  • 《俠客行》金庸武俠小說正版授權
    金庸武俠小說正版授權遊戲情節依據金庸先生經典武俠小說《俠客行》改編。盡顯俠客之行,行俠仗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氣,俠義精神。
  • 金庸小說《俠客行》的重大缺陷
    金庸自己認為,他的小說,長篇要比短篇好,後期要比前期好。
  • 金庸的那麼多小說翻拍, 為什麼《俠客行》卻很少被問津?
    說到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對我們影響最深的是
  • 梁朝偉89版《俠客行》,就是一部金庸魔改劇
    在上世紀有這樣一個傳說,香港TVB在收視率拼不過競爭對手亞洲電視的時候,一般就會通過拍一部金庸的電視劇來挽回收視率,百試不爽。我舉幾個知名度不高的版本,劉德華版的《神鵰俠侶》周潤發版的《笑傲江湖》,周星馳跑龍套飾演燕雲十八騎的《天龍八部》。梁朝偉就主演過《鹿鼎記》《倚天屠龍記》《俠客行》。
  • 《俠客行》:玄機最深的金庸武俠小說
    《俠客行》,實際上暗藏著無數玄機,關於人生和人性。文/如海小叫花子模樣的傻小子,從小和他生活在一起的是一條黃狗,還有很不喜歡他的「母親」。「母親」叫他狗雜種,狗雜種在深山老林裡怡然自樂。狗雜種直到有一天迷路之後,得到謝煙客的玄鐵令,步入了險惡的人世之中。 石中玉是個花花公子,年少就已經壞透,吃喝嫖賭樣樣來。
  • 梁朝偉這個版本的《俠客行》,金庸和讀者,至今很無語
    金庸的武俠小說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香港無線電視臺的推廣居功至偉。倒不是說沒有香港的那些經典金庸武俠劇,金庸的小說就不行,但是起碼很多人不會去找原著看。跟今天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電影不一樣,那個時候,金庸的文字魅力真的太過強大,即便今天,我讀過不知道多少遍,依然對文字非常喜愛。
  • 《俠客行》中傾倒眾生的「阿秀」,成為金庸武俠小說最經典的角色
    2002年播出的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俠客行》可謂是不可多得的經典,1980年出生的章豔敏因為參演《俠客行》而走紅,她飾演《俠客行》中的阿秀驚豔了眾人,冰清玉潔,如此佳人,演繹的惟妙惟肖,讓人傾倒。白阿繡是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中的人物。阿繡容貌清麗,溫柔善良,斯文有禮,是石破天的愛人。阿繡是個好姑娘,一出場其溫柔文雅,婉和有禮的形象就已經確立。
  • 金庸《俠客行》,八十年代被TVB改得面目全非,梁朝偉也救不了
    倒不是說沒有香港的那些經典金庸武俠劇,金庸的小說就不行,但是起碼很多人不會去找原著看。跟今天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電影不一樣,那個時候,金庸的文字魅力真的太過強大,即便今天,我讀過不知道多少遍,依然對文字非常喜愛。
  • 牛眼看金庸,聊聊《俠客行》裡的武功排名
    李白的一首古風「俠客行」,寫出了燕趙的慷慨悲歌俠義之士。金庸先生以俠客行為書名,也寫了一部不同於一般武俠的武俠小說。小說不是以快意江湖、行俠仗義為主線,而是描述了一部武林秘籍,圍繞這部武林秘籍展開了一系列的故事。小說也沒有像其他一樣描寫主角的愛情故事,更多描寫了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意。
  • 金庸漫畫《俠客行》上線,你還記得年少時的武俠夢嗎?
    小時候和小夥伴們聊武俠,有的人喜歡看原著小說,有的人喜歡看電視劇,大家都會想像大俠的樣子。長大以後在騰訊動漫APP看金庸作品改編的漫畫,《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還有《雪山飛狐》,一部部漫畫看過去,裡面的角色和自己的想像是有幾分相像。在6月22日,《俠客行》漫畫也正式上線,又一個漫畫江湖出現了。
  • 《金庸群俠傳x》俠客行打不過怎麼辦 俠客行攻略推薦一覽
    金庸群俠傳x俠客行打不過怎麼辦?金庸群俠傳x是一款自由度十分高的遊戲,但許多玩家還不了解,本次小編帶來金庸群俠傳x俠客行攻略推薦一覽,想要了解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 金庸群俠傳x俠客行打不過怎麼辦?金庸群俠傳x是一款自由度十分高的遊戲,但許多玩家還不了解,本次小編帶來金庸群俠傳x俠客行攻略推薦一覽,想要了解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
  • 金庸的「套路」:他不僅用李白《俠客行》作書名,還用它寫了大綱
    《俠客行》成書於金庸先生大作《天龍八部》之後,這部作品寫於1965年,連載於《明報》。此書以一位來自深山,不識字且沒有受過文化刺激的少年為主角。當主角練成絕世武功後,作者並沒有讓他發揮所學武功成為一代大俠,反而讓他回到生長地熊耳山,探索自己的身世問題,但是並沒有如願,小說以主角問:「我是誰?」做了結尾。
  • 金庸小說閱讀順序 金庸小說順序順口溜 金庸小說全集下載txt完整版
    金庸小說閱讀順序很多人都有武俠夢,看金庸的小說就是當時很流行的一件事,不過金庸先生最近離我們而去。回憶起他的一生,創作了很多的武俠小說,還是很讓人佩服的,很多人的武俠夢就是從看金庸的小說開始的。不過回憶起他的武俠小說,還是很值得好好的回味的。
  • 電視劇《俠客行》在武夷山開拍
  • 傳說劇樂部 | 金庸迷們高能預警!《新俠客行》央八震撼登場!
    《俠客行》小說是金庸先生早期的作品之一,被視為「最難改編的金庸作品」。《新俠客行》歷經兩年的劇本調整,電視劇《新俠客行》講述雙胞胎少年石破天和石中玉,因成長環境的不同,造就了兩個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在無數輾轉迂迴的精彩冒險之中面對責任和挑戰的故事。
  • 金庸筆下真正擁有純正「俠客血統」的人
    ——節選自李白《俠客行》選自李白「古風五十九首」裡的這首《俠客行》,是唐詩裡最具武俠風味的一首。李白這個天才寥寥幾句就勾勒了一代江湖俠客的風骨影蹤。大部分時候,他們充當先鋒、領導的角色,他們是各種活動的組織者,是各種團隊的靈魂人物,必要的時候,他們還要充當各江湖門派之間的和事老,出來化解各種大小矛盾。他們可以「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一點問題都沒有,反正功夫夠高,擺幾個酷酷的造型很容易。但是「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他們就要好好考慮一下,還真不能看誰不爽就直接來一刀,他們甚至要初審,二審再三審。
  • 金庸俠客行最強心法哪些途徑可以獲取
    金庸俠客行最強心法哪些途徑可以獲取。金庸俠客行h5是金庸正版授權的武俠動作重度H5遊戲。高清唯美的國風畫質,呈現了一個充滿愛恨情仇真武俠世界。你將在這裡成為絕世奇才,學習百種炫酷神功自創武學連招,擊敗各大武林豪俠,和兄弟摯友笑傲武林!
  • 文 金庸筆下,真正擁有純正「俠客血統」的人是什麼樣的?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節選自李白《俠客行》選自李白「古風五十九首」裡的這首《俠客行》,是唐詩裡最具武俠風味的一首。李白這個天才寥寥幾句就勾勒了一代江湖俠客的風骨影蹤。說到俠客,避不開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金庸的武俠裡,俠客的核心關鍵詞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 金庸:笑傲江湖成絕響,人間再無俠客行
    文 | 行之 牛皮明明金庸先生走了,標誌著一個武俠時代徹底結束。
  • 張紀中版《俠客行》未播被吐槽 張紀中:金庸系列全拍一遍
    圖為張紀中版《俠客行》男主  如果你是金庸粉、武俠迷,那麼你的福利來了。時隔近7年,張紀中再度出手做製片人,翻拍金庸的武俠經典《俠客行》,即將於近期登陸電視螢屏。在闊別古裝戲多年後翻拍《俠客行》這樣的武俠劇,並大量啟用新人演員的舉動,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張紀中的夫人,新版《俠客行》的出品人樊馨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