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女人
文/郭延環
一
位于吉固鎮三十多公裡處有個小山村,名叫何家灣,地處山的陰面的一個犄角旮旯裡,一年四季陰暗潮溼,青苔爬滿各家院牆。全村不足五十戶人家,秀玲便是這五十戶人家當中的其中一員,家中排號老五,上有四個哥哥,從小受父母和哥哥們的疼愛。家裡有好吃好喝的先放到"尕奶幹"(方言:最小的孩子)秀玲手裡,所以秀玲發育的高大圓潤,腰身略微粗了一點,胸脯廣闊豐隆,臀部如磨盤,結實有力,但秀玲的心底極其善良。
秀玲的二嫂是鄰村沙家溝村上的。秀玲未出閣之前跟著二嫂去了一趟沙家溝,便在那裡認識了李家尕寶。兩個村莊就隔著一條山溝,田地出現了交叉。尕寶經常借著去田裡幹活的機會接近秀玲,一來二去,兩顆年輕的心交織在一起,迸發出愛的火花。
二
秀玲嫁到沙家溝村時剛好十八歲,圓潤豐滿,身材高大,臀肥而翹。婆婆歡喜的不得了,這種身材定能生個大胖小子。秀玲還是地裡幹活的一把好手,孝順公婆,和尕寶相親相愛。秀玲懷孕時婆婆高興的合不攏嘴。來年生了一個漂亮的閨女,婆婆也高興,第一胎是女娃也不打緊。
秀玲二十二歲時生了第二胎,依然是個女兒。公婆雖然不說,但從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們想抱個孫兒。婆婆看著孩子經常走神並自言自語:「怎麼沒帶個把就來到世上了啊……」。秀玲也常常自責不已。
秀玲二十五歲時,又迎來了第三胎,依舊是個女孩,起名為來順,意為順順利利來個男娃。秀玲生產十日時,娘家阿媽過來看「十天」。她抱著剛出生的來順與親家母商量,要把來順抱回娘家去撫養,等秀玲兩口子生了男娃,村裡人風言風語過去了,再把來順送回來。或者直接將來順過繼到秀玲三哥的名下。
傍晚,秀玲媽走的時候提了個大籃子,籃子上面用一塊藍頭巾布遮住了,籃子的一側放了一個焜鍋饃饃和一把棗。遇見熟人就熱情地打招呼,還提起籃子晃兩下,大聲說到:「走的時候親家母非要給我拎一籃子好東西,我們家裡也有呢,親家母太熱情了……」。
過了兩日,秀玲婆婆便對外宣布:剛出生的丫頭被白天來收購糧食的小販給衝撞了,晚上不吃不喝,不哭不鬧,奄奄一息,天快亮時沒了。
三
秀玲的公公是沙家溝村的村委會書記,初中文化,在村中威信頗高,已經連任十五年了。
深秋時節,農民們已經結束了收割,婦女們在家搓麻繩納鞋底,準備過冬的棉鞋(俗稱「雞窩」)。秀玲也不例外,和婆婆正坐在堂屋臺子上的草蓆墊子上拉著家常,手裡拿著一團麻,露出粗壯而潔白的小腿,搓著麻繩。兩根麻在秀玲來回的搓動下很快變成了一根勻稱的麻繩。秀玲的小腿腿毛因被交織的麻拔起,小腿越發光亮潔白。
突然聽見公公在和什麼人打招呼,邀請客人進家慢慢討論工作。秀玲很早就聽說鄉計生辦的人員到每個村子進行摸底,統計已婚婦女的生育狀況。她想跑回自己的西屋,但已經來不及了,轉身跑進公婆住的北屋。那時候的農村老房,不分客廳和臥室,每個房間裡都有大炕,炕的左側還有個暗堂,放一些雜物或糧食,秀玲急忙跑進暗堂。
不巧,秀玲公公把計生辦的工作人員迎到了這屋,殷勤的請到了炕上,支上方桌,倒上熬茶,端上農村用柴火烤的焜鍋饃饃,遞上煙,大家扯開了話題。
最近鄉計生辦接到上級通知,要在本鄉十幾個村莊進行已婚婦女的生育調查。兩孩的婦女自願去縣醫院做結紮手術,術後報銷醫藥費及營養費。已經有三個孩子的婦女強制進行結紮手術,違者罰款並自行承擔醫藥費……
秀玲在暗堂聽的心驚肉跳,不住的顫抖,豐腴的身體壓著一袋麥種,不敢動彈半下。她強壓著呼吸聲,生怕外面的人聽到裡面的動靜。秀玲臉憋得通紅,身體有些發麻,膀胱被尿脹的生痛,快要「決堤」時,鄉計生辦的人才起身告辭。
四
等計生辦的人一走,秀玲婆婆立馬湊到老頭面前焦急詢問到:「是不是來催計劃生育的,我們老大可沒兒子啊,不能讓村裡人戳脊梁骨呀……」。秀玲公公嘆了一口氣慢悠悠地說:「他們讓村裡趕緊統計已婚婦女的生育狀況,兩胎的動員去結紮,三胎以上的強制結紮,下周上報鄉計生辦。我已經留了一手,說我們尕寶兩口子去江蘇搞副業去了,等回來就主動去做結紮手術。」
秀玲躊躇不決上前小聲說道:「阿媽,我就去做手術吧,三個丫頭也好著呢,萬一下一個還是丫頭,村裡人的唾沫星子更會淹死人哩」。秀玲婆婆愁眉不展,輕輕拍了拍秀玲的手,慢悠悠說到:「聽我們的話,明天你倆就去都蘭縣的香日德吧,沒有兒子相當於沒有後人啊。我們家斷後不可怕,你們老了沒人養你們,家裡的農活也沒人幹啊,你倆大限以後也沒個扶棺材的後人啊……」。說著邊抹起了眼淚,「我昨夜個夢見花園裡那兩大壇碧桃花開了,顏色居然是白色的,開的又繁又密。這個夢是反的啊,碧桃,逼逃,是逼著讓我們逃呢……」。秀玲公公長嘆一口氣:「我也是這麼個想法,既然已經給他們說了你們去南方搞副業的事兒了,那就索性去香日德吧,等生了娃你們再回來,我這個書記還能頂一段時日。等你們懷了娃,我也就不幹了。哎,當了十幾年的書記,遇到自個家的事兒就違反了規則……哎……」。
五
家裡人商量了半夜,婆婆拿出了給小姑子梅花準備的嫁妝錢。「出門在外,可不能挨餓受凍,天馬上就冷了,出去了先找到住處,再找工作。等穩定後趕緊要娃,寫信時,信封外面可不能寫你們那邊的地址……」邊說邊揣到了秀玲的口袋裡。
次日,天微微亮,秀玲和尕寶悄悄踏上了去都蘭縣香日德的路。等秀玲兩口子走後,秀玲婆婆把花園裡的兩大壇碧桃花,花了一天的時間移到了院門前左側的糞場裡去了。「只要不在自家院子裡,就不會被「逼逃」。碧桃就是個邪物……」秀玲婆婆吶吶自語。
六
秀玲兩口子到了香日德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先找了個便宜的旅館住了下來。一路顛簸,疲憊不堪,兩口子顧不上衛生的髒亂差,啃了一口從家裡帶來的乾糧,急忙上床睡覺了。
第二日倆人緩過勁來,沿街打聽到香日德農場最近在招人,等冬季來臨之前,要把農場的地翻耕平整一遍。因為倆人本身就是莊稼人,加之秀玲不像一般女性那樣柔弱無骨,身形豐滿結實,農場痛快的招聘了倆人,並分配了一間宿舍。
秀玲兩口子踏實肯幹,老實本分,兩個月後和農場裡的其他人員已經打成一片,算是穩定了下來。
七
進入冬季,秀玲特別想家,想三個閨女,又想到走之前沒做完的「雞窩」鞋,還沒給孩子們準備羊毛手套……就跟尕寶嚷嚷著要回家,不要生什麼兒子,三個女兒還三朵金花呢。
秀玲的婆婆就像是秀玲肚子裡的蛔蟲,過了兩天就收到了家裡人來信。是小姑子梅花轉述婆婆的話:家裡一切安好,姐妹三個人過冬的棉衣棉褲棉手套等都已經準備妥當了,親家怕我們老兩口累著,也把二丫頭接到外奶奶家了。你們不用擔心明年的農活,我們已經和隔壁尕奎商量好了,兩家合工一起種田。你們的任務就是抱個孫子回來,萬一還是女兒我們也不怪你們……
秀玲讀完信,想著自己的婆婆如此善良隱忍,在內心祈求老天爺讓她生個兒子,讓婆婆在村裡人面前抬起頭來。
八
第二年開春後,糞場子裡的糞都拉去地裡當肥料了,那兩大壇靠牆的碧桃花也熬過了寒冷的冬天,根部在遷移時沒有遭到破壞,枝椏上出現了點點嫩葉。秀玲婆婆一喜,趕快回家提水澆灌。
晚上,秀玲婆婆做了一個好長好長的夢,夢到兩大罈子碧桃花開了,又繁又豔,火紅火紅的,秀玲站在碧桃花樹下哭泣,一條小蛇纏住了秀玲的腳踝。
第二日,秀玲婆婆便把夢說給了公公聽:「夢是反的,哭說明秀玲高興,小蛇代表孩子,還是個男娃」。公公聽了連忙點頭,贊成老婆子的解釋。
九
驚蟄一過,農場裡也開始了春播,由於土地平整是半機器化操作,尕寶種起田來得心應手。秀玲一邊幹活,一邊安心的備孕。清明節過後秀玲的例假便沒有再來過,三個月后豐滿的身材因懷孕愈發肥胖。尕寶小心翼翼地侍候著,想讓秀玲辭去農場的工作,在宿舍安心待產。但秀玲一再堅持上工,說已經是三個丫頭的阿媽了,每個都是差點生在田地埂上,還怕這麼點活,硬是堅持到了秋收後。
肚子裡的娃比前面的任何一個孩子都鬧騰,一會踢腿、一會翻身,秀玲晚上睡不好覺,腿肚子開始發腫,體態愈發笨重,晚上翻身都要靠尕寶幫忙,有時小腿還抽筋。尕寶心疼不已,搓著秀玲的小腿,對秀玲連連道歉:「嫁給我受苦了,這幾年盡生娃了,以後定不讓你再吃苦了。如果這次還是個女娃我也認了。」秀玲望著眼前老實的漢子,深情的凝望著:「我也想給你生個兒子,沒事,生娃的女人都會經歷這些痛苦。」尕寶緊緊的摟著秀玲,心裡默默祈禱請求上蒼垂憐,無論如何別再讓自己深愛著的妻子受苦了,腹中胎兒是男是女這輩子認了。
十
農曆正月初八,秀玲在香日德鎮的衛生院生了個九斤重的大胖小子。兩口子喜極而泣,給家裡發去了電報,電報上只有七字:心願已成,兒,九斤。
公婆抬頭挺胸走在村路上,神採飛揚.
等孩子百歲時,秀玲兩口子便辭工回到家裡。秀玲主動去做了結紮手術,公公也辭去了書記一職。
十一
五年後,一家人正歡歡喜喜奔上美好的生活時,發現兒子天賜嘴唇總是發紫,經常感冒。秀玲兩口子急忙抱起小兒子前往省城的大醫院檢查病情。在焦急的等待中檢查結果出來了,天賜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這猶如一道驚雷在秀玲的頭頂響起,幾乎暈厥。尕寶呆若木雞,長時間沒有反應。好在醫生及時解釋道:病情不是很嚴重,建議夫妻倆帶兒子去蘭州軍區總醫院做心臟搭橋手術。
這讓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家裡本來條件艱苦,加之孩子過多,沒有多餘的錢款來給天賜做手術,三十多歲的秀玲愁的吃不下飯,皺紋早早爬上了額頭,無暇顧及家裡兩個女兒的學習狀況。老大已輟學在家,老三來順秀玲已不再做接回來的打算,正式過繼給了娘家三哥。
全家人借遍了親朋好友,還向銀行貸了低息貸款,湊夠了醫療費去蘭州軍區總醫院給天賜做了心臟搭橋手術。術後,天賜身體恢復良好,在全家人的呵護下,逐漸長大成人。但遺憾的是一生都幹不了體力活。
十二
十幾年過去了,秀玲的三個女兒都出嫁了。由於各種原因都沒能嫁到秀玲心目中的富裕大戶家,在臨近的山村過著像秀玲年輕時候一樣的生活。
兒子天賜如今已經三十多了,身體十分虛弱,下不了地,幹不了重活。也許姻緣未到,不知託了多少個媒婆,秀玲為兒子的婚事愁白了頭,至今還是沒有結果。
十三
這天,窗外飄著鵝毛大雪, 秀玲在家閒著無事,坐在炕沿上發起了呆。她回想自己大半輩子的生活,不由得為自己的三個女兒感到愧疚。是啊,為了生一個男娃,為了自己所謂的面子,三個姑娘過的並不好,家裡也是負債纍纍。她自責起來,深深地嘆了口氣,捫心自問,這一切到底值不值?男娃女娃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啊!
秀玲的背影是那麼的消瘦,瘦的好像只剩一副框架,額頭上的皺紋像刀刻似的,向人們無聲地傾訴著她的苦難,眼神也暗淡無光。
她在黃土地裡一日又一日的重複著不變的日子.
【作者簡介】郭延環,80後,出生於青海省的一個小山村,從小愛好文學,曾因工作原因拋開書本十幾年,隨著年齡的增長,重新燃起對文學的一腔熱血,拿起紙筆寫下心中的喜樂哀愁。
合作單位:克什克騰作家協會、克什克騰旗民間文藝家協會、內蒙古克什克騰旗書畫家協會、克什克騰旗攝影家協會。
微信號:kskt150425
主編微信:aimin1966
投稿郵箱:nmyjbgs@163.com
讚賞金70%歸作者,30%用於公眾平臺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