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滴子,明末清初通俗小說中記載的暗器。傳為雍正皇帝的特務組織粘杆處所獨有的一種暗器,像鳥籠,專門遠距離取敵人首級。血滴子的出現真正的原因不是什麼滿漢矛盾,否則的話,何來西南山城的紅黑鬧劇。
乾隆不想讓任何人看見大清不見光的一面,但是,用不見光的手段消除不見光的一面就更不見光 ,然後就更黑暗;海都不想讓乾隆的歷史有汙點,但是,用滿是汙點的手段抹掉汙點就是更大的汙點,然後就更骯髒。
沒有不見光的一面、沒有汙點的盛世恰恰是最黑暗、最骯髒的亂世。真正的盛世肯定充滿反對的聲音,因為允許反對;沒有反對聲音的盛世只可能是因為禁止反對,這樣的盛世肯定是一個和諧的黑色幽默。
專制王朝就是這樣血腥冷酷,所以,越是泯滅人性的人越是能夠生存下去。乾隆談笑之間決定剪除血滴子,完全泯滅人性,終於成為一代明君。
海都能夠奉命順利剪除血滴子說白了就是比冷更加泯滅人性。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血滴子童心未泯、有情有義,甚至充滿同情心,雖然是為了渲染悲情,但是,實在是太過了。一群從小就與殺戮相伴,從來不讀書學字的殺人工具還會有多少人性?一顆人頭十兩銀子,對於血滴子而言,活生生的生命就是一堆冷冰冰的數據。所以,血滴子可以顯赫一時。至於那個見不得海都殺孩子的萬姓小軍官就只能在武關鎮混混日子。
「血滴子」的形象特徵是詭秘、殘暴、人治加鐵腕,藝術原形是雍正朝的特務組織和密折制度。那麼,「血滴子」與特務政治的真相是什麼?筆者不揣簡陋擬加以正之: 據史書記載,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二十日,雍正還在處理政務,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由於死亡非常突然,於是在官場,在民間,便產生了種種猜想和傳說。民間流傳最廣的就是呂四娘報仇削取了雍正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