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奪取皇位,雍正訓練會用血滴子的高手,特務機構其實是幌子

2021-01-10 大偉說歷

導語:

雍正帝在民間的知名度很大,因為他的一生都可以說是一樁大疑案,比如繼位、死因,這兩個事件就讓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關於他統治時期中的一件事情。胤禛在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因為生性多疑,時常板著一張撲克臉,看上去給人們一種難以親近的樣子,所以人們給他取了個外號"冷麵王"。

而且,他登基之後處理朝政大事都非常的獨斷專行,加上人們對他登基一事有許多猜測。導致在清朝後半期這個小說非常火的時期,小說裡經常會出現這位飽受討論的君王名字。

小說中的雍正雍正在小說中被改為了聰明睿智、文武雙全的一位野心勃勃的人。在小說中還寫道他私自把一群武藝精湛的高手養在府中,並命令他們發明了一種取人首級的兇器,名字叫做"血滴子",這是他要為日後奪儲做的準備。

把"血滴子"丟在敵人的腦袋上,敵人的腦袋就會斷掉,之後放出"血滴子"的那個人再把"血滴子"撿回來,這就是"血滴子"的使用方法。這僅僅在小說與外史中才會被寫到,正史中並沒有寫到。

正因為歷史沒有做出任何記載,所以那些外史更加肆意妄為,他們把"血滴子"的形狀,想像成各種各樣的,比如一根箭、一隻鳥等等,他們有的人甚至會想到"血滴子"在射出去的時候,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總之"血滴子"的形狀與聲音還有作用在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之下變得特別神秘,會使人特別害怕。

正史中的血滴子歷史上對"血滴子"是沒有任何的詳細介紹,這個東西好像是在人們在豐富的想像力之下才誕生的產物,然而就算是這樣,也不可以說是沒有一點證據的,因為正史寫到的特務機構和大家所想像的"血滴子"關係很大。

胤禛還是雍親王的時候,他最討厭夏天,因為他天生不喜歡比較吵鬧的環境,而每到夏天就充滿了蚊蟲鳴蟬的吵鬧聲,這等於是打擾到了他。在這種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創辦一個從事捕捉蚊蟲鳴蟬的隊伍,他親自給這支隊伍取了個"粘杆處"的名字。

到了後來爭儲之位時,雍正也與眾皇子一樣全力以赴地想要登上那九五至尊的寶座,他表面上沒有什麼動作,其實背地裡卻暗暗下功夫。他把"粘杆處"的人手加多了,並每日裡對他們進行著魔鬼訓練,其實他增添過來的人手絕大部分都是江湖高手,都還要如此訓練,可見他是多麼想要得到這個皇位。

他把這些江湖高手全部制服之後,就派他們去搜索消息,消滅對自己有威脅的皇子,這是為了給自己的繼位掃除一切有威脅性的障礙。

終於,雍正如願以償地登上了他夢寐以求的皇位。"粘杆處"在這個時候又發揮了它的作用,雍正把"粘杆處"創辦的更大,甚至還給"粘杆處"的人另一個身份,這個身份就是當官。為什麼雍正登基之後沒有廢掉"粘杆處",反而使它越做越好呢?原因是雍正為了更好地獨自掌握政權。

使用血滴子的特務們能當上"粘杆處"的首領絕對不是一般的人,他們都是立過功的人,地位很高,勢力很強。"粘杆侍衛"是他們在"粘杆處"的稱號。"粘竿處"的其他成員地位不高,工資也不多,然而能夠經常待在皇帝身邊,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所以這份工作也非常搶手,他們在"粘杆處"的稱號是"粘杆拜唐"。

雍正皇帝於他登基後的第3年,下了一道旨意把自己以前住的雍親王府邸換了一個名字,雍和宮就是它的新名字,還規定雍和宮不準閒雜人等出入,還明確表示雍和宮是"龍潛禁地"。

秘密毒藥說是人們想到的"血滴子"的一種說法。這個說法認為"血滴子"是一種特殊的毒藥,毒藥的材料主要是毒蛇的毒液和毒樹的汁液,然後把它們混合在一起,煉成一顆顆小毒藥,然後把這些毒藥倒入皮革做的袋子裡。"血滴子"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

原因是"粘杆處"的特務們會把抓來的人裝入這些有毒藥的袋子裡,因為這兩種毒性混合在一起,所以有非常強的侵蝕功能,因此人們只要進入這種袋子裡,不一會兒,就只能變成一堆血。

結語:

出於對雍正的好奇,民間創造了雍正發明血滴子這種武器,並且依靠著使用血滴子的特務而奪得皇位的說法。儘管,我們難以想像血滴子的樣子,但是它為許多武俠小說創造了靈感。

參考文獻:《細說康乾盛世》

相關焦點

  • 血滴子到底是什麼?它真的是雍正發明的暗器嗎?和粘杆處其實一樣
    雍正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已經創立了一個特務組織,也就是粘杆處的原型。此後他登基以後,這一組織,成為了雍正搜集情報的重要組織。粘杆處又被稱之為血滴子,這都是組織的名稱,可是在小說當中,血滴子已經不再是一種機構,而變成了一種暗器。這種暗器可以飛來飛去,有點類似鳥籠。
  • 「粘杆處」竟是特務機關「血滴子」?網友:以為是清理夏蟬的!
    在清朝的影視劇當中,經常會看到有一個服務於皇帝的刺殺機構——血滴子,聽其名稱便充滿著血腥之氣,但是你卻不知道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粘杆處」。這個名字就相當接地氣了,不知道還以為是一個專屬處理夏天蟬鳴的小隊呢?然而,不得不說,這粘杆處叫這個名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雍正血滴子到底有多狠?沾一滴全身潰爛,真正的「見血封喉」!
    政治氣氛緊張神秘的雍正朝,自然是文人創作的絕佳題材。當時用雍正帝逸事作為談資的小說,有胡韻玉的《胤禛外傳》,孫劍秋的《呂四娘演義》等等。這些當時被稱為「新講話」的通俗小說,即便是識字不多的市民也能讀懂,因此受到了極大歡迎,流傳很廣。這些小說借史料演義成篇,其實都是以民間傳說為選題,進行藝術加工而成。
  • 影視劇裡雍正朝的血滴子真的存在,但其作用卻令人想像不到
    現在涉及很多清代特務機構的影視劇中,血滴子都是一種被神化的恐怖兵器。相傳它是清朝以為名叫泉青的茅山道人發明的,本來是用來降妖除魔的,二十步之內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非常恐怖。雍正得知此物之後,便把他請來,待掌握了知道血滴子的秘訣之後,就將他滅了口。 看來,血滴子確實存在。
  • 清朝皇帝身邊的「雜工」,是最高級的特務?揭秘雍正「血滴子」
    而雍正便是滿清王朝的其中一位皇帝,同時也是清朝最勤勉的一位皇帝,據說在加班的前一天,他還在徹夜不眠的處理國家政事。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在歷史上,每個朝代都存在有「特務機關」,這是統治者鞏固權力的特殊方式,比如漢代的繡衣直指、唐代的內衛、明代的錦衣衛等等,不過到了清朝時期,之前的「東廠」、「西廠」都一一沒落了,「特務機關」似乎也消失了,如果真這麼以為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 ​ 甄嬛傳:粘杆處血滴子夏刈能輕易被小太監降服?小允子是高手嗎?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我們從蘇培盛的嘴裡可以知道,這個叫做夏刈的血滴子就職的機構叫做粘杆處,這是一個什麼部門呢?其實粘杆處最早是設置在皇宮內院,專門負責夏日裡四處驅趕或者捕捉叫喚的知了的。康熙中後期,由於康熙兒子們大都優秀,所以逐漸形成了九王奪嫡的局面,當時的四阿哥胤禛其實還不佔上風,但是這個四阿哥腦子非常活絡,他就把這個不起眼的粘杆處變成了自己的特務機構,在裡面安插了大量的自己的特務,然後專門負責監視各路政敵的動向
  • 雍正特務組織的終極暗殺武器血滴子,形狀像鳥籠
    血滴子,明末清初通俗小說中記載的暗器。傳為雍正皇帝的特務組織粘杆處所獨有的一種暗器,像鳥籠,專門遠距離取敵人首級。血滴子的出現真正的原因不是什麼滿漢矛盾,否則的話,何來西南山城的紅黑鬧劇。
  • 雍和宮中粘杆處是何機構?其實它真正的職能是血滴子
    在關於清宮的一些江湖傳言當中,最令人感到神秘莫測的就是血滴子。它是雍正皇帝創立的一個特務組織所使用的獨門暗器。據曾見到過的人描述說,此物就像一個鳥籠,以革為囊,內部置備有削鐵如泥的快刀數把,設有機關。在對目標下手的時候,拋出即可囊罩其頭,按動機關,首級即刻入囊。
  • 血滴子是什麼,歷史上血滴子真的存在嗎
    血滴子的使用者必須是力大無窮者,這種兵器相當於是兩個很大的"土星"造型,甩出之後扣在敵人的腦袋上,然後甩動,暗藏鋒利的刀就會將敵人的頭顱取下。有傳言稱,血滴子是清朝雍正皇帝麾下的特務機構粘杆處的一種獨門兵器。相傳雍正當上皇帝後,為了鞏固政權的需要,他借鑑了明朝東廠、西廠的做法,成立了具有大清特色的特務機構——粘杆處。
  • 清世宗雍正:是冷酷的「血滴子」,也是直爽的漢子
    在清代十三朝中,雍正是一位施行恐怖統治、苛嚴政治的專制統治者,他的一生也極具爭議,關於他的各種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事實上,《雍正王朝》播出以前,大部分人對於雍正的印象,都是冷酷無情,嗜血殘暴。其中,聽命於雍正,施行恐怖活動的特務組織「血滴子」,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 血滴子,聽說你很強?
    血滴子兩個說法,一是雍正登上皇位的時候覺得粘杆處的人知道了太多可能威脅到他皇位的事,所以對粘杆處進行了一次清洗,並另行組建了血滴子,一是增加皇權的力量,二是為了對一切知道他醜事的人的監視。在清代十三朝中,雍正是一位施行恐怖、苛嚴政治的強權統治者,關於他的流言蜚語在民間廣為流傳。在世人眼裡,這位皇帝奪位前老謀深算,即位後冷酷無情。他屢行大獄文網森嚴,廣布耳目,令人談虎色變……凡此種種都為他的統治蒙上了一層詭秘的色彩。「血滴子」最早究竟出自何處,不可確考。
  • 電影中的血滴子真的存在嗎
    血滴子圖,圖片來源於網絡首先,我們根據影視作品和野史可以了解到,血滴子大多與雍正皇帝密不可分,無非也就是他老人家在年輕的時候為了培養自己勢力,剷除異己而成立的一支特務機構,這批人所用兵器就是血滴子了,專門取人腦袋向雍正交差
  • 血滴子與呂四娘
    70年前,雖然我還是孩子,因為長輩喜好,也看清宮京劇戲,連臺本戲《血滴子》,記得那些「血滴子」受皇帝派遣,殺人如麻。最後呂四娘潛入清宮,刺殺雍正,並割去首級。清代文字獄是清代統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罕見的,中國古代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清代統治者為防止和鎮壓知識分子和漢人的反抗,從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構成冤獄。
  • 封建王朝巔峰的清朝,為什麼沒有明朝錦衣衛那樣的特務機構?
    明朝的特務機構總稱為「三廠一衛」,即東廠、西廠、內行廠和錦衣衛。這是中國古代特務組織的巔峰,赫赫有名。其實,清朝皇帝當然需要特務機構,也設立有特務機構。只是它比較隱蔽,沒有象明朝錦衣衛那樣的特務機構的名聲響亮。明朝的「三廠一衛」 權力很大,讓臣民們人心惶惶。
  • 影視劇裡的「血滴子」到底是什麼?它是怎麼來滴,又是怎麼沒滴?
    相信喜歡看武俠劇的朋友可能都會對一個詞語不陌生"血滴子"。傳說這是一種殺人於無形的暗器。扔出去之後直接可以把人的頭顱給割下來。然後再收回來的時候鮮血會滴落在地上,因為號稱"血滴子"。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這種暗器嗎?如果有又是誰所創造的呢?
  • 血滴子這麼厲害,為什麼不拿它殺八國聯軍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據說,雍正皇帝登基的時候,有很多大臣對他心生不滿,再加上他生性多疑,擔心有人會暗地裡威脅他的皇位,不利於朝廷的社稷和大清江山的穩定,於是,他就偷偷的創立了「粘杆處」來幫助自己做一些不想讓人知道卻又不能自己做的那些不怎麼光彩的事情
  • 《甄嬛傳》:調查甄嬛龍鳳胎身世的夏刈,到底是血滴子還是粘杆處
    一切都是陰差陽錯因緣際會。有人說是血滴子,在很多民間小說野史作者中政治氣氛緊張的雍正時代,是他們的最愛,燕北老人的滿清十三朝宮圍秘聞比,如孫劍秋的《呂四娘演義》,等等不一而足,根據民間傳說來看血滴子是來無影去無蹤殺人於無形的暗殺武器
  • 《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圖裡琛在山西諾敏處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處管帶?
    粘杆處是雍正創立的,還有一個名字想必大家都聽過就是"血滴子",是一個特務機關,官名叫尚虞備用處。康熙晚年的時候,"九子奪嫡"越來越激烈,雍正看似表面上與世無爭,但暗地裡招募江湖武林高手,訓練自己的家丁,為的就是剷除異己,四處刺探情報,為雍正繼位立下了汗馬功勞。雍正繼位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也為了答謝這些人,就在內務府設立了"粘杆處"。
  • 世界最毒暗器:赫赫有名「血滴子」僅第2,第1古代武林高手也怕
    今天我們一起盤點古代最毒暗器,其中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冷兵器之王「血滴子」僅第2,第1款非常霸道,高手看見也繞著走。1. 陰陽飛鏢。分有一陰一陽,操作使用時一發雙鏢齊出。該器浸泡過毒性藥物,且有迴旋功能,是具有威力的殺傷性武器,普通人看到這種飛鏢的出現,都會驚慌不已,甚至武林第1高手見了也繞著走,因為該飛鏢投擲精準高,武功再強大也不免於難,抱著「好漢不吃眼前虧」的真理,武功人士都是腳底抹油。2. 血滴子。是皇家鐵血統治的手段產物,「詭異」和殘忍的名號響遍天下,可謂大名鼎鼎,是暗器,也是索命的象徵。雍正皇帝的統治時期,設立了特務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