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可能什麼都給不了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文 | 網際網路指北

「周杰倫首個中文社交媒體,全網唯一,只在快手。」這句用戶簡介非常簡練地概況了這個熱點事件:周杰倫開了個快手號。

這個消息一出,輿論瞬間就炸了。從5月29日周杰倫的認證帳戶剛剛建號,還沒來得及任何視頻開始,粉絲們就源源不斷地關注,粉絲數以每分鐘1千的速度瘋狂遞增,到6月3日晚上11點突破了1000W,單條視頻點讚數都在100W以上。

做個對比你可能會對這個數字有更具體的概念:快手頂流手工耿粉絲是434W,東北文藝復興的巨頭老四是69.4W,佔了美女人設的祝曉晗雖然有880多萬的粉絲,但也是460多條視頻積累的結果——換句話說,周杰倫用了不到一周就完成了全網制霸,重新定義了快手頂流。

不過更誇張的是快手為周杰倫配置的官方資源。也是從5月29日周杰倫開通帳號開始,快手開始了全站式的推流:除了最常見的開屏、用戶關注推薦、用戶站內信等資源、話題熱搜外,「推廣小助手」、「快手作者助手」等官方號以號均兩條的強度,在幾天之內進行了密集推送,號召大家關注周杰倫。

再加上杰威爾音樂旗下周杰倫全部歌曲及歌曲MV的短視頻平臺版權授權,以及引導視頻達人創作周杰倫聯動內容的運營成本,有人參考羅永浩入駐抖音賣貨時配置的資源價值,以及快手有據可查的對外刊例價,對周杰倫入駐快手這段時間的推廣資源進行了估價,保守估計不低於3000萬元。

(圖源:知微事見)

所以在這幾天的行業媒體裡,你很容易看到圍繞著「快手重金求周為哪般」的討論:一類觀點認為快手看中的周杰倫的全民影響力,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甩掉「土味」的標籤,完成在大眾層面的破圈;也有觀點認為快手看中了周杰倫的音樂版權,想拓寬自己的內容生態。

還有更刺激的觀點認為這是快手基調鮮明的進攻策略,重金求來周杰倫當「打手」,在所謂的「流量肉搏戰中」來個釜底抽薪,認為「只要明白BGM對平臺的重要性的人,都知道這對抖音的衝擊有多大」。

當然這都是理論上可行的策略,但這些動輒四五千字、又在短短幾天之內快速發布的評論,也幾乎赤裸裸地在挑明另一件事:這些寄予周杰倫的厚望,幾乎也都是快手鏖戰了好幾年也沒有取得積極結果的行業問題。

套用恆大名宿保利尼奧的助威聲:不知道周杰倫有沒有信心?

網際網路產品為什麼請明星?

其實快手這一輪操作,很容易讓人想起前幾年的騰訊微視。當時騰訊上線了《創造101》《吐槽大會》等現象級的綜藝,然後將綜藝裡的卡司、流程環節都綁定或移植到了微視裡,以至於到2018年9月,微視成功登頂了App Store榜首,堪稱騰訊重啟短視頻項目以來的最高光時刻。

當然現在回看,這顯然是一個騰訊內部資源互相協調的結果,但這個結果也鮮明且生動地詮釋了「明星」之於「網際網路產品」的意義:

它往往上升不到「代言」,明星與產品之間並沒有強綁定關係;它也往往不止於「代言」,明星通過產品完成了渠道、資源的線性拓寬,保留了未來積累的可能,而產品則獲得了基礎素材,可以作為資源分發到運營、推廣甚至產品開發的過程中

所以別意外為什麼「網際網路產品請明星」總是會佔用大量的「公共資源」,吸引人們反覆討論。這並不是雙標,也不是所謂的「慕青」,而是兩者之間的微妙關係確實太適合形成策略了。

那麼具體的策略有哪些?根據最終實現的效果來看,我們大概分為三類:

第一類:引流。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邀請明星入駐,為產品創造更多的關注度,從而吸引粉絲及其相關感興趣的用戶湧入。

這是最常規的操作。早在古典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就曾經暢想過社交網絡的普及能讓普通人直接和明星進行溝通,也在這樣的集體情緒下不斷推動一個個現象級產品的誕生,比如博客。

現在回想起來,當年博客繁榮的裡程碑事件,正是2005年,韓寒、徐靜蕾等名人在新浪網總編輯的邀請下開通了個人博客,並隨之產生了巨大的示範效應——徐靜蕾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過億點擊量的博主,韓寒則因此登上了時代周刊,被稱為那個時代年輕人的領袖——這幾乎也給後來的微博奠定了重要的流量基礎。

與之類似的人人車和黃渤、58同城和楊冪,這些產品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就是這些明星一句一句喊出來的。只不過與博客、微博這樣的內容產品相比,渤哥們更接近「代言」的概念。

第二類:定位。平臺可以藉助明星所有的特定標籤,為自己錨定目標受眾,或者明確自己在行業中的差異化定位。

以豆瓣為例。2016年的時候豆瓣官方曾經做了一檔叫《瓣嘴》的綜藝,邀請了姚晨、雷佳音、李現、張一山等各路明星來回應一些對自己的毒舌評價——這顯然是對豆瓣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裡定位的一次高規格強化,即「豆瓣就是這樣一個勇於表達的評論社區,任何明星也不例外」。

(周冬雨、雷佳音、劉燁等都是路人緣不錯的明星)

與這個邏輯相似的是,2018年6月28日,在世界盃前夕,知乎宣布了劉昊然作為代言人。劉昊然開通了自己的認證知乎帳號。在劉看山的回答「如何看待劉昊然代言知乎」裡,可以看到他們選擇劉昊然是認為他的形象符合知乎對自己的定位。

第三類:合伙人。這個策略多見於產品的冷啟動階段,在「利益相關」的前提下,明星主動選擇資源的全面對接。

比如2011年,李開復透露創新工場將投資知乎後,一度成為知乎的活躍用戶,回應多篇提問。

同樣的,梁文道支持的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在豆瓣收穫的評分高達9.6,與這檔節目同系列的還包括陳丹青的《局部》、馬世芳的《聽說》和竇文濤的《圓桌派》等。事實上,梁文道正是「看理想」的策劃人,而自己與友人也在節目製作中,成為平臺、內容的一部分。

周杰倫會是一個奏效的策略嗎?

通過上面的簡單梳理,再結合目前可查的數據變化,我們不難發現快手與周杰倫的合作更接近於前兩種策略,即引流以及錨定目標受眾群體。

比如根據艾漫數據對周杰倫的粉絲分析,63.85%周杰倫粉絲年齡段位於25-34歲,70.45%來自一、二線城市——再參考艾媒諮詢今年三月給出的報告中給出了快手現有用戶畫像,即快手24歲及以下用戶佔比高達48.58%,25-30歲用戶不足30%,周杰倫的入駐以及圍繞著周杰倫進行的一系列相應推廣,太適合用來幫助快手拓展受眾面了。

引流作用也同樣明顯。根據百度指數顯示,快手在媒體指數在5月28日這一天創造了半年以來的新高。其搜索指數也在5月30日這天來到了一個高點,「短時間內衝高了活躍度和用戶量」策略訴求幾乎完美完成。

但問題也出在這裡,或者說這裡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邏輯陷阱:數據能夠反映生產力,但並不能直接轉化為生產力,更不等同於產品來說真正有意義的資源——具體到快手與周杰倫的這次合作,對應著兩個關鍵問題:

-因為周杰倫而來的新用戶,能夠留下來嗎?

-如果能,那麼這些留下來的新用戶,能夠提供給快手最需要的東西嗎?

這就充滿不確定因素了。

首先對於一款網際網路產品,完成用戶的轉化與流程並不僅僅只是「引流」這麼簡單,而是需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用戶場景閉環,包括且不限於:產品為用戶需求提供的解決方案、產品為用戶發掘的潛在需求、產品為用戶提供的成長路徑,產品與用戶日常生活場景的交集,以及優質的產品體驗。

否則增加1000萬的新增用戶,無異於增加了1000萬次的壓力測試,太多產品爆雷於「營銷後的流量猛增」。

回到開頭博客的例子。博客的明星策略之所有奏效,除了明星帶來的真實引流,很大程度上也與明星補全了用戶場景有著直接關係——滿足了用戶與明星交流的需求、示範了產品的更好使用方法、展示了產品能力的上限——可以理解為明星願意以「相輔相成」的姿態參與到產品中。

(明星作者們的示範效應是不可估量的)

這一點是周杰倫與快手很難具備的。對於快手用戶來說,周杰倫是一個「空降」的資源,他很難去定義快手用戶的使用體驗,也很難像笑匠、老四、朱一旦那樣快手用戶提供一個新的常規使用場景(比如追劇、模仿秀等),而更接近被工具化改造(用於合拍模板、視頻掛件等等)。

對於被周杰倫吸引而來的新用戶同樣如此。進入快手之後,他們將直面一個調性鮮明的社區氛圍,這顯然會是一次粗暴地「篩選過程」。即使快手將內容轉變為用戶的「社交貨幣」,藉助用戶關係實現裂變傳播,但這樣的裂變傳播是否還需要停留在快手內部,就很難保證了。

當然快手的確可以通過重運營等方式,再藉助算法分發策略,人為地促進適合於周杰倫粉絲的內容氛圍形成,但就像開頭我們提到的那筆帳,這同時意味著高成本且線性的不斷投入,也帶來了一個更現實問題:

快手能否在投入承受極限到來之前,及時地形成一個穩定的、可內部良性循環的、能夠讓周杰倫粉絲們留下來的內容氛圍?

周杰倫的粉絲是否適應流量時代的遊戲邏輯,以至於成為市場競爭中需要各個產品去爭奪的資源,也充滿了不確定因素。

2019年夏天的超話之爭,可以看做傑迷轉變的一次試水。

面對「周杰倫數據不好」的質疑,傑迷展開了一場情懷和回憶驅動的集體行動,明星、歌迷、路人紛紛下場,一邊學習教程,一邊參與打榜助力,在三天內創造出「數據奇蹟」。人民日報評價這次聲勢浩大的網絡行動時,將其稱作「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偶像,一個群體有一個群體的嚮往。」

不過我們也看見,在熱度消退後,榜首很快易主,接力棒又回傳給了流量時代所謂的頂流們,周董和傑迷的影響力並沒有長效、可持續的成為流量。

當然你可以將這個快速起飛又快速回落的過程,理解為一次集體行為藝術,用以表達人們對流量時代的不屑,同時解構流量時代所創造的虛假繁榮。但不可否認,與95後、00後這批深受飯圈、熱搜文化薰陶的用戶們相比,被周杰倫錨定的用戶群,並不具備幫快手完成行業媒體們口中「流量肉搏戰」的能力。

(事實上與快手巔峰的關注度相比,5月30日的熱度很不起眼)

更何況快手最有價值的一面,幾乎與周杰倫、與優質偶像背道而馳呢?

在2019年12月網易H5與飛瓜數據發布的《短視頻Top100帳號數據報告》中,在快手TOP100帳號中,明星用戶只佔5%,位列第六,而排在第一的是佔據30%的搞笑類。在粉絲數超過一千萬的明星中,暖男先生(郭冬臨)、趙四、宋曉峰等喜劇類帳號佔據半壁江山,甚至頂流的王祖藍、謝娜在這裡也帶著「接地氣」的底色。

藉助快手平民化的特性,很多優秀的民間作品也從這裡誕生,比如被稱為「東北文藝復興」巨頭的老四和老舅,更加深人們對東北「重工業燒烤,輕工業喊麥」的調侃。

老四(@老四的快樂生活)在接觸短視頻之初,只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員,現在他是民間戲劇演員、網際網路表演藝術家。老四的視頻內容從模仿韓國人喝湯到一人分飾多角,自導自演東北家庭倫理劇,粗糙的場景下,細膩的表演之外還不乏對平庸日常的洞悉,東北酒桌文化、借錢討債、產婦心酸、夫妻相處…呈現出每個小人物的隱忍、焉兒壞,在黑色幽默也有小情小愛、溫情體恤的溫柔一面。

他的內容常常收穫「真實」、「一模一樣」等評論。這種真實感不僅來源對生活的觀察,也源於觀眾對內容的共鳴,老四所演繹的正是他們或多或少的親歷。

「在快手,看見每一種生活。」從短視頻的窗口,窺見廣袤的中國的風土人情,各行各業人們的生活日常,被一個土味微笑打動,放心吐槽某個精神小夥。這種價值在老舅的《老鐵情歌》中擁有更為詩意的呈現。「我喜歡在你的直播間,定時定點來碰個面,互相關心像在家裡面,我為你刷一支穿雲箭,不管你在天南或地北多遙遠,我們都叫一聲老鐵。」

有人將這些內容定義為「土」、「low」,或是拿來做一個獵奇的觀看對象,但草根眾創下,內容與用戶的高度共鳴,正是快手的可貴之處。不過,在短視頻競爭的賽道上,是選擇保留「下沉」的獨特性,還是不斷商業化,洗去鄉土標籤,吸引更多一二線城市用戶,實現「上升」?

看上去,快手選擇了後者。

做好壞結果的準備

自去年6月,快手提出「2020年春節3億DAU」的K3目標,其後不斷在商業化的道路上疾馳。將2019年商營收目標提升50%至150億元,拿到央視春晚的獨家合作,豪擲10億紅包,同時不斷加碼明星布局,海泉、張杰、黃子韜、鄭爽等明星紛紛入場。

將明星效應,活化為快手流量,這對於內容選擇、平臺運營、持久產出都是一次挑戰。

在內容體裁上,選擇可觸及的生活記錄或者才藝展示,藉助簡單的剪輯或者特效使用,「放下身段」的親近,更易獲得觀眾好評。2017年入駐快手的王祖藍,截至6月3日,累計發布99個視頻,粉絲數2846萬。他的內容主要包括自拍視角短視頻、情景喜劇短視頻、與妻子的互動或者節目外的花絮。重視快手的平臺特性,呈現差異化的內容,是一節必修課。

明星的快手是團隊包裝後的人設,還是自主運營的零距離,也是觀眾所在意的。在知乎話題「怎麼看待周杰倫入駐快手」,一些網友也產生了對未來帳號運營的擔憂。截至6月3日,周同學帳號在快手共計發布4個視頻,內容包括1000萬粉絲直播的許諾、指尖籃球特效,問答形式、介紹二次元形象。就目前而言,視頻服務宣發,通過話題活動提高用戶參與性,鼓勵傑迷通過錄製短視頻,融入快手生態。

但這個帳號是否由周杰倫本人使用,是否真的能夠呈現「天王下凡」的另一種生活,是否能和粉絲有互動……這些就是明星帶來的關注度能否留存下來的問題。

2016年「千播大戰」或許還有人記得,這場「搶人大戰」裡也採用了利用明星引流的策略,美拍直播請來了王俊凱、範冰冰、華晨宇和鞏俐等,王思聰的熊貓直播請來了Angelababy、林更新、林俊傑等明星,花椒直播也請了吳亦凡、鹿晗和薛之謙等當時的頂流。時過境遷,當年千播大戰的144家直播APP到現在碩果僅存的寥寥無幾,甚至現在還能正常打開的還不到一半。

隨著入駐期的流量紅利與平臺資源傾斜消退,是否能做到長期的內容產出,決定粉絲的留存,明星與平臺的合作也有許多無疾而終的先例。

比如2019年11月,當時陳漢典宣布入駐微視,官方也給予了很多的資源位配置,包括與MCN合作發起#喊話陳漢典 的話題活動,相關視頻給予流量扶持,並搭建了相關的拍攝團隊為其產生內容。然而陳漢典帳號自去年11月發布9個視頻後,未再有過更新,甚至很不給面子地為最後一個視頻選擇了「斷流」——一個10萬粉的微視帳號,收穫了6000出頭的播放量。

明星入駐並不是平臺出圈的答案,而平臺自身的發展才是這種商業合作的最終目標。明星一茬接一茬的流過,為平臺帶來大波流量,但最終能留存在這個平臺上的,才是屬於平臺的用戶,這類與平臺調性不合的用戶短暫地停留,給平臺帶來的,除了徒增伺服器的壓力,就只是對平臺留下了負面印象。

究竟周杰倫的入駐是衝出重圍的特例,還是淪為失敗案例之一,在熱度追捧的浪潮下,我們可能要做好壞結果的準備。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你可能不知道,這些歌都是周杰倫作的曲
    周杰倫自己的專輯大多都是自己作曲,方文山作詞,留下的經典太多就不多說,同時周杰倫也給別的歌手作曲作詞,而且同樣是經典,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周杰倫為其他歌手作曲的歌吧。一:《淘汰》陳奕迅的這首淘汰絕對是他的經典曲目之一,而你可能不知道,這首歌詞曲作者都是周杰倫。二:《如果你也聽說》張惠妹的經典歌曲如果你也聽說,作曲周杰倫。三:《小小》容祖兒的代表作小小,作曲周杰倫,作詞方文山。
  • 周杰倫《Mojito》被爆「抄襲」?你可能不知道周杰倫是誰
    周杰倫6月12號發表了自己的單曲《Mojito》濃濃的古巴風情瞬間點燃了眾位粉絲的心臟。這首歌短短一夜的功夫,銷售額便達到了約553萬元,還一度讓音樂平臺的伺服器崩潰。如此的華語音樂號召力,如今的華語樂壇周杰倫說第二恐怕沒人敢當第一。
  • 周杰倫送給王俊凱的AE86是臺什麼車,你可能意想不到
    最近周杰倫送給王俊凱一臺AE86的新聞很是火熱,周杰倫在80、90後的心裡是永遠記憶,特別是80後的男人很多都是周杰倫的粉絲,都是聽著周繼倫的歌度過最美好的青春時期。而今天一個新入職不久的00後臨時工居然問我周杰倫送給王俊凱的AE86是什麼東西,這讓我虎軀一震,還有人不知道這個,這麼一問結果辦公室裡的90後還有不知道的。我覺得應該給這些新一代年輕人講解一下這臺車。80後沒有不知道周杰倫的,而80後的男人更沒人不知道周杰倫曾經拍過一個當時非常火的電影名字叫《頭文字D》,這部電影也是根據當時非常火爆的日本同名漫畫改編的。
  • 為何說「如果沒有吳宗憲的話,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周杰倫」?
    且合約都有寫清楚,他也籤了,如果吳當時哪裡違法,以周杰倫的個性早就告下去了,但有嗎?捧周也不是沒有捧,自己捧起來的東西自己賣掉,其實並沒有什麼錯。阿爾發公司又不是只撿現成的,設備和宣傳這些都要錢。當年流行張宇、張信哲、張惠妹那種歌,你們知道當年長輩、甚至是一些青壯年,怎麼講周杰倫的嗎?『不知道在唱什麼東西』、『來搞笑的』、『念經啊』,當年他們根本沒聽過這種東西。
  • 周杰倫:不剛算什麼男人!
    最近有一個熱點橫空出世,那就是周杰倫的「不剛算什麼男人」,剛開始的時候,還以為周杰倫出了新專輯,但幾分鐘後我才了解到這是周杰倫代言的新手遊。能請到周杰倫代言,手遊肯定不會是小遊戲,這款遊戲的名字叫使命召喚手遊,從ip知名度而言,使命召喚手遊和當下的槍戰遊戲和平精英相差不大,都是槍戰遊戲的巔峰。
  • 不誇張的說,周杰倫的籃球水平可能比大多數愛好者都要高!
    打籃球周杰倫還是算了吧,吳亦凡,蕭敬騰都比他厲害,不過周杰倫的中投是明星裡感覺數一數二的。 周杰倫的投籃是可以的,只是有些動作很尷尬,耍帥比進球重要。只要他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業餘來算還是可以,有時還玩玩花活,脊柱是真的不行!
  • 如今的華語樂壇,不可能再出現下一個周杰倫
    只是調皮是孩子的天性,此時的他,還不知道學習鋼琴,對他以後的人生意味著什麼。從小在媽媽藤條的鞭笞下,極不情願地把鋼琴,練到了演奏級別的水準。中考這一年,他終於知道媽媽的良苦用心。由於沒有考上高中,他只能憑藉鋼琴才藝進入了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班,這可能是他人生,第一次覺得音樂原來也可以成才。而在這期間,父母的離異,也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打擊,調皮的周杰倫變得不愛說話了。周杰倫進入高中後,性格大變,不愛說話的他,把所有心思的都放到了音樂上。
  • 周杰倫和昆凌要上《妻子的旅行》了?不可能吧?
    ,可以說是一代人的偶像,即使到如今周杰倫在歌壇的地位依然是絕對的巨星,雖然上一次周杰倫發的新歌《不愛我拉倒》被網友吐槽太土,但是對於粉絲來說也能夠聽好久了!,這不前段時間第72屆坎城電影節開幕,一眾明星競相在紅毯上鬥豔,其中就有臺灣天王周杰倫的妻子昆凌。
  • 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你什麼都沒有,卻為我的夢想加油
    文/羅小可我很少追星,特別喜歡周杰倫,從高中時代開始一直聽著他的歌長大,後來大學畢業,然後結婚生子。如今人到中年,周杰倫身上也滿是油膩和歲月滄桑感,感慨時間真的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這兩天,他的新歌《說好不哭》上了熱搜。MTV的畫面感非常日系小清新,更有阿信的友情出演,周杰倫還是那個滿腹才華的鋼琴王子。
  • 周杰倫不刷數據、蘋果不跑分,都是因為這兩個字
    這雖然非常地不「網際網路」,也不「高科技」,但卻意外地真實。而如今,沒想到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發展也「惠及」了娛樂圈,現在權衡娛樂圈明星的熱度高低似乎有了更「高明」的手段,就是看數據。如果用手機來類比的話,過去評判手機的好壞是看實際體驗,而現在可能就是先看跑分。
  • 周杰倫《說好不哭》刷爆:「你什麼都沒有,卻還為我的夢加油」
    「你什麼都沒有,卻還為我的夢加油!」這句話來自周董昨晚刷爆朋友圈的新歌《說好不哭》裡。昨天晚上朋友圈被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刷了屏。朋友圈刷屏,微博熱搜以「爆」登頂。截止新歌發售3小時,數字專輯僅在QQ音樂的銷量已過360萬張,新歌作為付費歌曲需支付3元才能收聽。
  • 雙十一防騙:你珍藏著的那些周杰倫的專輯,可能都是盜版
    前段時間,周杰倫一首《說好不哭》引爆全網,創下近期單日單曲最高銷售紀錄,大家聽著周董新歌的同時,也開始購買老專輯回味他以前的音樂。雙十一到了,也有朋友想要趁此機會一次性買完自己中意的專輯,但小心了!你買的專輯,很有可能是盜版的!網上賣實體專輯的店鋪那麼多,如何確定哪家是真哪家是假?這或許是所有唱片愛好者與粉絲最煩惱的事情。
  • 真相了:我什麼都沒有,卻還在為周杰倫的夢想加油
    文/小羽0116日晚23點,周杰倫新歌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而至——《說好不哭》於QQ音樂發布。一時間尚還「稚嫩」的QQ音樂一度癱瘓,大量傑迷為不能準點聽到周總的新歌《說好不哭》哭了。16日晚23點11分,微博博主@周杰倫中文網JayCn更新《說好不哭》最新MV,MV中除了周總最愛的奶茶之外,於2分04秒時竟然驚現阿信陳信宏!
  • 劉偉強回憶第一次見周杰倫「我都不知道他在唱什麼」
    2020年是《頭文字D》上映15周年,港媒採訪導演劉偉強,他回憶選角的情況,表示當時完全不認識周杰倫劉偉強回憶選角時,除了周杰倫,其他都是《無間道》的班底、合作過的演員。別人向他推薦周杰倫,說他很紅,讓他聽周杰倫的歌,他第一反應是「我都不知道他在唱什麼」。而且最讓劉偉強意外的是,自己需要去臺灣見他,而且見面的時候只有周杰倫的經紀人來了,讓他在心裡罵起了髒話。
  • 周杰倫演唱會說:我要唱的這首歌你們應該都忘了,粉絲大喊不可能
    周杰倫演唱會說:我要唱的這首歌你們應該都忘了,粉絲大喊不可能當時是在周杰倫的一場演唱會上面,杰倫要唱一首歌,唱之前,杰倫說:我接下來要唱的這首歌,你們應該都忘記了,粉絲都大喊不可能,確實,杰倫的歌每首都是經典,他的歌沒有能忘記的,很多杰倫的粉絲都是因為喜歡杰倫而鍛鍊出來一個技能,
  • 周杰倫心中住著六個周杰倫是什麼梗 周杰倫的音樂風格是什麼?
    周杰倫心中住著六個周杰倫是什麼梗 周杰倫的音樂風格是什麼?時間:2019-07-22 10:53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周杰倫心中住著六個周杰倫是什麼梗 周杰倫的音樂風格是什麼?
  • 當周杰倫的朋友是什麼體驗?
    凡爾賽小天王,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周杰倫在影壇,也是以天之驕子的姿態出現的。那些年周杰倫有多火呢?大街上全是「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電視裡都是「不走尋常路」,唱片店裡,周杰倫的新碟或者磁帶一出來,立刻會被搶購一空。在音樂圈甚至整個娛樂圈,說一統江湖可能不恰當,但至少是天下無敵了。
  • 死心吧,周杰倫是不可能再當《中國好聲音》的導師了
    相信周杰倫如果和王力宏同時當《中國好聲音》的導師,那樣該讓多少歌迷激動。其實,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沒有人會喜歡總是被放在一起比較,但是王力宏和周杰倫的音樂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兩人都喜歡中國風。可能是兩人當年很多次在獎項上對決,所以再當好朋友有些奇怪。
  • 周杰倫為昆凌大力宣傳《天火》,可能起了反作用
    周末去看了《天火》,其實覺得也就還好,而且片尾沒放周杰倫的歌讓人不爽,所以本來沒什麼寫影評的欲望。可是看到評分一路走低,於是想了想,還是可以從這個角度寫一下。本文不涉及劇情,怕劇透的無需擔心。首先說我的態度,我覺得應該可以打到5-6分左右。
  • 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完整歌詞,周杰倫說好不哭歌詞表達了什麼意思?
    周杰倫堪稱樂壇中的「天王」級別的人物,不僅唱歌好聽,同時還會自己創作歌曲,他的很多歌曲至今都在廣為流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更是8090後非常美好的回憶,近日周杰倫在個人的社交網站上傳了九宮格照片宣傳他新歌的歌名《說好不哭》,同時宣布在16號的晚上11:00公開新歌,這一消息的傳出,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甚至還登上微博的熱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