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領事救起落水中國女孩一事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中國網友紛紛點讚外國大叔,外國媒體卻開槓了,《紐約時報》批評中國人自己不知道救人,還"一本正經"地分析了原因,稱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遊泳這項運動在中國的普及度比較低,近些年來,很多人擔心幫助他人自己可能需要承擔醫療費用,BBC甚至將這個新聞上升到了中國"人性"的高度來進行討論。
但事實是怎樣的呢?看過完整視頻的話,不難發現女孩落水後,就有幾名男子迅速趕到離女孩最近的岸邊,試圖將她拉到岸上,但女孩驚慌失措中飄到了其他位置。在其他幾位路人準備下水救援的時候,英國領事先跳入了水中,隨後岸上的其他人也找來了救生圈,拋入河中協助領事完成了救援工作。因此,指責中國人都是麻木的、沒有伸出援手是不符合客觀現實的。
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不會遊泳的人在圍觀的同時呼叫其他人來幫忙,或者是撥打求救電話,何嘗不是一種救援呢?要讓所有人遇到落水者都毫不猶豫地跳下去救人,其實也是一種道德綁架,救援落水者需要體力和技術,一不小心,可能自己也會面臨生命危險,6月份,重慶市8名小學生相約出去玩耍,其中一名學生不慎落水,其他7人手拉手想要將其營救上岸,結果全部落水,無一生還。
做好事是值得稱讚的,做了壞事也理應被批評,但是我們應該實事求是,不應該將其上升到政治、國家的高度。誠然,在彭宇案過後,中國人遇到摔倒的老人時,很多人不會立刻伸出援手,而是會擔心自己被訛,但這能說明中國人都是沒有仁義道德的麼?
不能,在生活中,善良的中國人比比皆是。4月23日,循化的7名高中生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有2人落水,他們迅速脫下衣服,將兩人救起;5月7日,金山一高三學生到某湖畔放鬆,遇到了落水者,他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將其救起,事後默默離開;8月份,駐馬店的68歲的張大爺出去釣魚時,遇到有人落水,他也跳下去將其救上岸來。僅僅因為一個新聞就去批評所有的中國人不善良、不道德,對於這些人來說公平麼?
上個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得遠沒有這麼好,科技、文化和軍事等各方面也被西方國家碾壓,這使得一些人產生了"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心理,認為國外的人都是善良有大愛、非常有道德的。有個謠言曾廣為流傳,稱外國人都是很遵守規則的,從來不闖紅燈,只有中國人才視紅燈若無物,真的是這樣麼?
在美國,若是路上有車的話,行人不會闖紅燈,但是沒有車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直接走過去。綜藝《非正式會談》裡,法國選手就曾表示,他們其實也和中國人一樣,人多了就會直接過去不會等紅燈,因為不想浪費時間。
濟南警方曾抓到過一個闖紅燈的美國小夥,還用英語教育了他,這一事件也曾在網絡上引起過熱議。從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出,當時其他的中國人都在等紅燈,只有這個美國人直接過去了,對中國人的批評其實是毫無根據的。
任何國家都有好人和壞人,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如何,和他的成長環境、教育背景有關係,並不會直接和膚色、種族、國籍掛鈎。我們可以讚美那些做了好事的外國人,但是不應該把所有的外國人都當作活菩薩,我們也可以批評那些冷漠無道德感的同胞,但不應該把所有的中國人都貶得一文不值。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個新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