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江蘇Women+
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
關注
清明節是一年中的第五個節氣,同時又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二十四節氣中同時作為傳統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清明節兼具自然和人文的雙重氣質,在周朝就已經得到人們的重視。
點擊下方音頻收聽課程
清明節對家庭教育的啟示
1.農時教育:種瓜點豆,播希望
清明是播下希望的節氣。家庭教育應該讓孩子了解時令物候,了解大自然的變化規律和春播秋收的農時規律。條件允許的家庭可以帶著孩子在房前屋後或花盆裡播種,呵護澆灌,引導孩子懂得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也可以帶著孩子走進鄉村田野,了解清明時節的農事安排。
2.家風教育:慎終追遠,憶祖先
清明是家風教育的最佳時機。一個家庭的家風正是在一代代先輩的故事傳承中逐步形成的。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愛聽故事,尤其是與自己家庭家族有關的故事。家長可以對著老照片、老物件講述祖先們艱苦創業、保家衛國、關愛家庭、愛崗敬業、友善誠信等方面故事,通過故事傳承好的家風,讓美好品德在孩子心中紮根,激勵孩子向善向上。
3.愛國教育:清心明志,崇英烈
清明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契機。清明節不僅要祭祖,更要祭奠我們的民族烈士。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參觀烈士陵園和歷史文化遺蹟,緬懷先烈、紀念英雄,傳承為國盡忠、保家衛國的烈士精神,引導孩子樹立崇高的理想,將個體的人生價值置於更寬廣的社會發展與國家建設中,為建設更清明的社會貢獻力量。
如何帶領孩子過好清明節
1.幼兒和小學低年級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奇心強,可以帶著他們在大自然中踏青嬉戲,體驗傳統民俗;教孩子認識野菜、挖野菜,和家人一起擇菜做飯。在認知上,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與清明節有關的繪本,講述介子推的故事、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等。
2.小學中高年級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給孩子講述家庭故事,傳承家族精神;教孩子播種花草瓜果,體會等待和收穫;帶孩子做手工,如利用柳條編制花環、學習做風箏、做清明美食青團等。在認知上,可以引導孩子學習關於清明節的詩歌,嘗試用畫筆畫出他所理解的清明節。
3.中學生
中學生正處於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萌芽和逐步形成期,可以利用清明節對孩子進行價值觀教育,從介子推和晉文公重耳的故事討論中,教導孩子學習謀事做人的優秀品格;在祭掃烈士陵墓的過程中,與孩子討論如何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或根據歷史描述親手做一個「蹴鞠」,比較它與現代足球的差異。
關於介子推的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聽一聽,學習並討論,詳情請點:。
您帶孩子做了哪些
追憶祖先、祭奠先烈的事情?
歡迎和我們分享!
▼節日節氣系列家教微課往期回顧▼
來源:省婦聯家兒部
原標題:《讓家更有力量——慎終追遠,清心明志》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