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啟示:全世界一共有多少佛教宗派?

2021-01-18 供燈三生

佛教歷史淵源,時間跨度達兩千五百多年,傳播範圍更是遍及全球。但是因為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所以對佛經的翻譯和解釋、對佛教修行的實踐方法,需要滿足的社會層次和需求都不一樣,因此形成的佛教宗派便是千差萬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全世界所有的佛教宗派,都有哪些。

一、佛教發源地:印度佛教宗派

作為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佛教的發展,對於全世界的佛教宗派都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尤其在早期時候,或者印度佛教高僧到世界上其他國家去傳播,或者所有的其他國家從印度取經,回去後經過學習消化,才能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讓佛教生根發芽。所以,沒有印度佛教,根本不會有後來的其他佛學宗派。

按照歷史的先後順序,印度佛教其實主要劃分為四個大類的宗派: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大乘顯教、大乘密教。

佛陀在世的時候,到處傳播佛教學說,此時主要是佛陀在講,佛門僧尼在聽,是謂原始佛教;在釋迦牟尼涅槃以後,印度本地佛教僧人,因為對於佛教學說的理解和經典教義的看法有差別,因此慢慢地開始分裂成為不同的宗派,在印度主要叫做「座派」。其中小乘佛教分裂為:根本上座部、法上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說一切有部、法藏部、一說部、多聞部、說假部、賢胄部、飲光部、制多山部、出世部、西山住部、經量部、雞胤部、犢子部、北山住部等等近二十個宗門;大乘顯教則分裂為:中觀學派和瑜伽行派;大乘密教分裂為:行部、事部、無上瑜伽部、瑜伽部這四門。

二、佛教興盛地:中國佛教宗派

自從東漢時期,佛教由印度僧人傳入中土,佛教中大慈悲的的教義正對中國戰亂的歷史時期,由此在中國的發展一日千裡,逐漸成為比中國本土教派影響力更大的教派,沒有之一。因為中國地域廣大,佛教傳入中國的途徑和地區不同,因此按照不同的地域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佛教宗門形成。

1、中土漢傳佛教

這一大類,應該說是佛教傳播地域最為廣泛以及流傳時間最為久遠的一脈,在中華大地這篇兼容並包的土地上,佛教的思想理論及其教義得到了極為廣大的發展傳播,並對中華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在佛教傳入中土之後,根據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對佛陀教義經典的理解,慢慢地形成了不同的宗門,按照我國的歷史習慣稱為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密宗,禪宗,淨土宗,律宗。

在其中,禪宗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到當今社會,也是以禪宗的發展為最好。

2、藏地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一直以來,對中國人來說,都是比較神秘的一個教派。又由於它獨特的地域和歷史文化,所以在佛教傳入西藏地區之後,為了能夠存活下去,於是佛教與藏地本土宗教苯教進行結合,慢慢地形成了獨特的一支,藏傳佛教。它在佛教的大類派別裡面,還是歸於大乘佛教一類,但是由於藏地特殊的地理環境與生存壓力,還有鮮明的民族文化及信仰,在世界範圍內來說,藏傳佛教,都是獨樹一幟的。

按照歷史發展階段的不同,藏傳佛教一脈,也是一直在進步發展,一共形成了六大派系: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噶當派,格魯派,覺囊派。由於藏地的文化和服飾特點,藏傳佛教又被稱為喇嘛教,後來還流傳到蒙古地區,被很多少數民族信奉。

3、雲南上座部佛教

雲南作為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地域,佛教的傳入對其文化影響同樣的深遠。但是,雲南地區,信仰的卻是印度的原始佛教,跟其它地域有很大的差別。劉傳於雲南地區的是,上座部佛教,很多信奉的男子,都要出家過一段時期的僧侶生活。

三、佛教興旺之地:日本佛教宗派

深受中國歷史文化影響的日本,同樣是佛教的興盛之地。開始佛教傳入日本之時,並沒有很好的發展,直到後來受大唐文化的深刻影響,佛教才慢慢在日本本土有了長足的發展。根據日本不同的歷史時期,日本佛教宗派主要劃分為四個階段:奈良時期,佛教興盛,日本從大唐接收學習,進而形成了六大宗派:三論宗、法相宗、俱舍學派、成實學派、華嚴宗、律宗;平安時期,隨著日本不斷地向唐朝學習,又形成了天台宗和真言宗兩派本地宗門;到後面鎌倉一直到安土桃山時期,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佛學思想體系越來越多,日本的佛教也一直不斷地發展壯大,進而有了後來的六個宗派:淨土宗、臨濟宗、曹洞宗、真宗、時宗、日蓮宗。

佛教在日本的發展,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即便到了近代,佛教在日本仍然非常興盛。只是由於歷史原因,它又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尤其是日本很多的僧眾都是家族式的,一代傳一代。

四、佛教發展之地:其他地區的佛教

要知道,佛教是世界性宗教,其影響範圍之深遠,不可估量。雖然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佛教的發展未必像以上介紹的那麼宏大,但作為世界佛教的一部分,仍舊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很多國家甚至把佛教,作為自己的國教。

1、東南亞佛教:在柬埔寨、泰國、緬甸等地,流傳較為廣泛的,是南傳上座部門派;

2、尼泊爾佛教:作為佛陀的出生地,尼泊爾的佛教歷史也是非常的悠久,尤其在古代,尼泊爾與印度之間有著不可割捨的歷史關係,因此印度本土宗教的變化,對尼泊爾的佛教歷史進程,同樣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3、越南佛教:作為北傳佛教一派,越南佛教有著自己的歷史進程,同時又受到中華文化的大力影響,尤其是禪宗的影響,因此在越南本地上,也演變出了很多的佛教宗派:滅喜禪派、無言通禪派、草堂禪派、竹林禪派。

4、歐美佛教:雖然據歷史考證,佛教曾經傳入歐美大陸的時間其實很早,但是佛教在歐美的真正發展歷史,不過一百多年,而且多數是亞裔佛教傳播者,在歐美組建、傳播佛教。

相關焦點

  • 漢傳佛教的主要宗派及祖庭
    佛教在古印度傳承時期,只有大乘、小乘之分。又如小乘佛學分為「空」、「有」兩派,但實際上並沒有獨立門戶。佛教自東漢傳入我國漢地以來,至隋唐時期基本形成各宗派並立的局面。在我國漢傳佛教有十三宗、十宗和八宗等之說,這是以主要流派而言,實際上的數量可能更多。漢傳佛教各宗派的形成,和各派創立祖師所依經典有關。
  • 《佛教各宗派概論》上
    在中國佛教,有演繹流傳至今的律宗、三論宗、禪宗、法華宗、淨土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等大乘八宗,俱舍、成實,小乘二宗:共成中國佛教十宗。各宗派開宗的祖師們為了消除宗派間的衝突,而運用判教的方式來整理佛陀的教法,並且各自判別各宗的高下,也為自宗在佛陀一代時教中安立位次,如華嚴宗的五教十宗說,法華宗的五時八教說,即是目前最普遍流傳的判教。
  • 漢傳佛教究竟有多少分支?
    佛教尤其對東亞文化圈影響巨大,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引擎將佛教文化與中華本土的儒家和道家等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佛教在中國經過積澱和革新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傳佛教,其中,漢傳佛教有許多的分支,大體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兩類,大乘佛教分為三論宗、涅槃宗、地論宗、攝論宗、天台宗(法華宗)、淨土宗、律宗、禪宗、法相唯識宗(慈恩宗)、華嚴宗(賢首宗)、密宗(真言宗)等十一個派別,小乘佛教分為俱舍宗和成實宗兩大派別
  • 中國佛教文化常識
    著有《學成語,講故事》、《中國佛教文化傳說》等作品。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中國佛教的起源,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佛教諸神的由來,佛教的教義和經典,佛教寺院格局和僧眾的生活;作者在參考眾多史料和專家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簡明易懂的語言來敘述中國佛教的基本知識(如教義、教派、經典以及中國佛教寺院僧眾的儀軌與日常生活),佛教對中國文化(如語言、書畫、文學、戲劇、音樂等)的影響,中國佛教名勝古蹟的來由與傳說等
  • 藏傳佛教的四大派系簡介
    其時,佛教在吐蕃還是一種外來宗教,它在與當地原有的苯教不斷鬥爭中發展起來,曾一度佔優勢。赤松德贊(755一797在位)時從印度迎來寂護和蓮花生兩大師,建立桑耶寺和僧團組織。期間,在印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之間曾引發一場爭論,最終印傳佛教在贊普的支持下得以取勝。赤祖德贊(815一838在位)時,佛教得到進一步發展。他的繼任者贊普達瑪期間,佛教遭受嚴重打擊,但其後約百年,衛藏地區的佛教仍不絕如縷。
  • 佛教:佛陀教育與淨土宗
    佛教是宗教,很多年來給我們社會上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它是屬於迷信、消極的,不是社會大眾普遍接受的一個宗教。正確的認識佛教,對於初機者很重要!很多人對於佛教的觀念是錯誤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佛陀教育。
  • 漢藏佛教的溝通:先要做好互譯工作
    我覺得首先需要編輯一部《藏傳佛教大事年表》,其中要附《藏傳佛教學術年表》,給大家提供一個研究、學習藏傳佛教的比較全面、可靠的基礎資料。藏傳佛教史上有眾多印、藏高僧大德從事佛典的藏譯工作,他們無論是在修行成就、佛法理論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其中有些人還是宗派祖師,他們對藏傳佛教的貢獻和影響不可估量。
  • 中國佛教歷史故事連載:第五集:錯覺,錯覺,這個錯覺一定要知道
    為什麼要寫那麼多字,為什麼是啊,多少輩子也讀不完那麼多書首先的問題是,佛教真的像你講的那麼簡單嗎?就這麼千來字?你是糊弄人吧。是的,這個問題問得非常現實,我確實是糊弄人了,因為這點字根本就無法把佛教講清楚,更不可能講完。佛教的《大藏經》,你看到了,一定會暈,它們能排滿一面牆,而且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然後你就會明白,就算是花一輩子的時間去讀,也不見得能讀上幾遍,更不要說全都讀懂。
  • 清涼學堂 宗派概論(一):宗派總論
    可是,到了後世,祖師們有的特別尊重某一個法門,有的特別崇敬某一種義理,甚至還有特別推崇某些經論,而逐漸形成分門別類的系統,並且倡導自家所崇尚的教法是最為究竟的,而產生所謂的各宗各派:在印度的原始佛教就有分為上座、大眾的二十個部派;大乘則有中觀、瑜伽的空有二宗。
  • 仁王護國:日本有佛教背景的大學
    仁王護國:日本擁有佛教背景的大學。大家都知道,基督教國家建立的大學很多都有神學院,或者有著深厚的神學背景。比如哈弗大學就是一名牧師建立的。那麼日本作為我們東邊的鄰居,卻有著數量眾多的佛教背景的大學。這些大學大多開有梵文系和佛教文化/哲學系,或許佛教對日本的影響比我們能夠想像的要大得多:且不論人數和信仰的虔誠與否,光就佛教系大學(佛教團體建立或者與佛教文化息息相關)多寡而言,日本奪得桂冠,勝於全球。相較於大學,日本絕大多數佛教教育機構其實是在高中。甚至幼稚園旁都有寺院,小孩常常去寺院感受生命,體會對生活的熱愛。
  • 中國最著名的的八大寺廟,佛教八大門派的祖庭
    2、禪宗發源地──嵩山少林寺禪宗,又稱佛心宗,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 曾經盛行的佛教十宗,如今的現狀都是如何?
    01《紅塵說禪》系列第40篇佛教自從東漢明帝時期傳入我國之後,很快就受到了統治階層和平民階層的雙重歡迎,得到了飛速發展,而在最鼎盛的隋唐時期,一共有多達十個宗派,分別是大乘八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以及小乘二宗
  • 佛教:痛苦的本質是什麼?如何對治?有何啟示?︱讀佛典
    追求幸福、對治痛苦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以解脫煩惱追求清淨涅槃為最高理想的佛教對痛苦與幸福有著精深的研究,佛教不但揭示了人生痛苦的本質,而且提出了對治痛苦的辦法,對我們有著莫大的啟示。讓人心醉的愛情有可能被時間消磨成柴米油煙的瑣碎與爭吵;無話不談的摯友也可能被歲月打造成相對無言的尷尬與疏離;財富名位、金錢讚譽、嬌美容顏、青春活力……諸如此類讓人欣羨不已的美好事物更是危脆易壞,不能久長。
  • 佛教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誠如此言,一切爭論可以休矣!
    一切佛教法門的修學皆應以修心為要。不拘禪宗淨土,乃至於無量的法門統統皆應以修心為要!明心見性的是我們的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也是我們的心。《觀無量壽經》有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祖經中所言,洩盡「天機」矣。
  • 專訪東京大學佛教學教授:日本是一個佛教國家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神道教本身的理念或哲學思想相對於佛教、基督教來說都單薄不少,也不是很系統化,難以保持深入而有意義的研究。而目前有五十多所大學開設佛教課程,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學生以佛教學為專業。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現有會員兩千三百多人(包括一些外籍會員),是全國人文社會學科中規模最大的學會。
  • 佛教裡有哪些不可思議的咒語?
    咒語聽著就是非常地神秘那麼,佛教咒語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聽不懂?持誦咒語又有什麼利益?佛教最常用的咒語有哪些?來看看相關的解答吧還有玉佛禪寺的法師持咒音頻咒語是什麼?佛教咒語,是一種不能用言語說明的特殊力量秘密語,是在祈求息災、增福開慧時所唱誦的密語。咒,又稱為真言、陀羅尼、明咒、神咒等。真言:是指佛的言語真實契理,全無虛妄,例如《六字真言》、《七佛滅罪真言》等。
  • 「原創」佛教禪宗派系傳承簡介
    佛教禪宗,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也是影響最大、傳播範圍最廣、流傳時間最長的宗派。虛雲大師及座下弟子合影現在韓國佛教以神秀北宗的禪法為主,稱為曹溪宗。而日本佛教多受中國的曹洞、臨濟兩宗影響較大,流傳至今。佛教禪宗所依佛經,最開始是《勝鬘經》《楞伽經》如來藏系的經典,後來又轉到《文殊般若經》《金剛經》般若系的經典。
  • 惟賢長老 太虛大師是怎麼判攝佛教的?
    歷代以來,儘管各宗派的思想各有側重,但在「做人」這一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做人是基礎,離不開人乘,這是各宗各派最基本的思想。雖聞法者以特殊的機緣關係,解有差殊,但不能以此別為大小,故也就不能分作任何的宗派了。 因為佛是唯一的,所以佛所說的法,當然也就是一味了。佛滅度後,佛陀的教法,就不是那麼一味的了。依當時印度的法藏結集,和後來教法的流行演變,分作三期三系。
  • 淺談佛教分教,各自的分布地、分宗立派和大致的主張
    佛教起源於印度,他的創始人是喬達摩西達多,現如今已經分布亞洲各部,成為世界三大教之一,然而和基督教、伊斯蘭教不同的是,佛教的起源國印度,佛教已經衰落了,不過他卻在各個國家裡大受歡迎,原本的佛教裡就主張,人必須在城市經受一切痛苦,死後方能到極樂世界。
  • 佛教法器簡介,那些杵、鈴有什麼特殊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的佛教來源於印度,在傳承上卻有漢傳和藏傳的區別,藏傳佛教在吐蕃王朝之後,隨著藏地戰亂興起,漸漸式微,最終伴隨著各地封建領主、軍事將領、貴族和義軍首領割據一方,形成了各個宗派,其中不乏像密宗一樣神秘的宗派,他們誦經時手拿法器,顯得莊嚴神聖,其中左手拿的應該是鈴鐺,右手拿的應該就是金剛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