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7月11日訊「加油,加油!」7月1日,常山縣邁特電子有限公司特別熱鬧,170餘名職工和家屬一起參加了企業黨支部組織的「慶七一·親子闖關遊戲」。
邁特電子的這項活動是我縣正在開展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縣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強組織、增活力,創先爭優迎十八大」這一主題,早定方案、早抓落實、早求實效,在推進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等方面不斷創新舉措。
繼宋畈鄉推出機關幹部「工作效能卡」制度、芳村鎮推行「村幹部半月集中辦事日」制度、天馬鎮紫港社區試點「1+N組團合約」黨建共建等便民服務舉措後,輝埠鎮黨委正在各村試點推行「便民服務本」制度。
「做一名值得信賴的人!」記者在輝埠鎮塘底村村民王有德家看見一本「便民服務本」,本子的第一頁清楚地寫著相關黨員幹部的一句話承諾。
為著力解決少數幹部「進村不進戶、入戶只入幹部戶」的問題,輝埠鎮專門製作了「便民服務本」,並在塘底、童家兩個村先行試點。
「便民服務本」每戶一冊,內容包括駐村幹部聯繫方式、一句話承諾、進村入戶訪民情辦實事、村情戶情記錄等,作為鎮、村幹部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據,促進黨員幹部服務重心下移,形成工作「倒逼」機制。
「盡心盡責爭做為民辦事貼心人。」這是塘底村黨支部書記陳金明的承諾。個人承諾、聯繫方式公開後,經常有群眾給陳金明打電話求助。6月25日晚,村民葛輝根家電視信號突然消失,老葛立即翻開「便民服務本」,找出電話號碼,分別聯繫上村支書陳金明和縣廣電總臺的維修人員,當晚就修好了。
「雖然這本子只是薄薄的幾張紙,但是我們要讓它變得有分量!」陳金明坦承,公開承諾讓鎮、村幹部既有壓力又添動力,現在群眾有事都能根據本子上的具體分工直接找到相關幹部解決,提高了辦事服務效率。
「創先爭優就是要通過有效的活動載體,發揮『黨員站在哪裡紅一片、走到哪裡紅一線』的輻射帶動作用,使基層黨組織始終保持旺盛的活力。」縣委組織部組織科科長王毓飛表示。
「村支書許何是去年換屆選上的,上任不久就自己墊資3萬餘元,用於支付拖欠四年的幹部群眾誤工費。」走進球川鎮饅頭山村辦公樓,幾位民工正在粉刷牆壁。村委會主任李忠壽告訴記者,饅頭山村由於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建設緩慢,屬於後進薄弱村。
許何任村支書以來,從村情實際出發,引導村兩委幹部以項目為抓手,通過上級部門幫扶,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村辦公樓防漏裝修完成後,將於8月份對松樹山進行低丘緩坡開發。」許何介紹,該地塊總面積近4公頃,經開發後,能夠使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增加有效耕地面積近4公頃。同時,村裡還將爭取上級支持,修建農田灌溉渠道。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班子強不強,首先看班長。「領頭雁」飛行的高度和速度決定了農村經濟發展的走向。前不久,我縣組織了78名村黨支部書記到浙江大學學習培訓,其中一半是後進薄弱村的黨支部書記。
劉曉軍是球川鎮黃家弄村黨支部書記。「第一次聽大學教授上課,的確學到不少新知識,增強了我們發展的信心。」回到村裡後,劉曉軍就與村兩委班子謀划起辦實事項目,決心改變後進薄弱村面貌。
「想致富,先修路。首先村裡要啟動硬化兩條路,一條通向球川老集鎮,另一條通往饅頭山村。」站在村口,劉曉軍指著兩邊的農田說,村裡70%的農田都在兩條路邊上,村道凹凸不平,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村民下田勞作靠肩挑背扛。道路一旦拓寬硬化,就能改善村民生產條件。
王毓飛介紹,在「樹優促後」典型評選活動中確定的10個重點後進薄弱村,通過整頓轉化建設,村領導班子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增強,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較好發揮。
鄭美良是邁特電子一名優秀員工,今年8月黨員預備期將滿。「是黨支部的活力帶動了整個公司的發展。」這是鄭美良肺腑之言。公司在2010年成立黨支部以來,已有20餘名職工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邁特公司黨支部書記楊洪說,這些申請入黨的職工,在崗位上時時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也帶動了一大批同事積極工作,增強了企業凝聚力。
「之前,企業黨員少,沒有設黨支部,卻沒影響職工申請入黨。」楊洪說,公司還沒成立黨支部時,本公司職工也可以通過三衢實業黨總支代培的方式參加黨組織。
「邁特電子」黨組織是我縣「兩新」組織黨建全覆蓋工作中湧現出的典型之一。針對「兩新」組織規模小、黨員少、分布散的現狀,我縣積極探索了編組共建、行業統建、雙重管理式組建、個體工商戶分片區建、協會聯建、派員幫建等「六大建」黨組織組建新模式。
在新經濟組織方面,常山縣將555家非公企業編成52個小組,實行黨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黨員共管;將全縣個體工商戶分片區成立8個黨支部,做到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在新社會組織黨建方面,我縣按照「單建一部分、掛靠一部分、聯建一部分」的思路,全縣93家新社會組織實現了黨組織全覆蓋。同時,加強結對幫建,按照「以小帶大、以強帶弱、以先帶後」的原則,積極發揮黨建「龍頭」示範帶動作用,共促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