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18日訊990家非公有制企業,2011年生產總值佔常山縣GDP的56.37%;兩新組織5.5萬從業人員,佔全縣從業人員的45.82%。這些數字襯託的,是常山的兩個「新」元素——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發展。而這,正是常山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截至目前,這990家非公企業共建立黨組織176個,其中單獨組建118個;聯合組建45個,覆蓋非公有制企業657家;掛靠鄉鎮創業支部組建9個,覆蓋非公有制企業215家。個體工商戶7909家,分片區成立了8個黨支部……數字的背後蘊含的是常山縣委和各級黨組織對「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高度重視和不斷推進。
一位黨員有兩個「家」
「採取錯峰用電怎麼樣?」近日,常山縣金雄碳酸鈣有限公司黨支部召開企情主題溝通會,組織關係不在企業黨支部的黨員也提出一個個節能建議,使企業的煤電用量大幅度下降。其中,僅一項錯峰用電建議,就使公司一年節省成本49萬元。
這得益於對黨員的雙重管理。據悉,為了對黨員人才進行充分整合、優化配置,有效實現黨建資源的科學共享,常山縣對「兩新」組織黨員進行雙重教育管理,即:黨員組織關係和工作單位不一致的黨員,既要接受工作單位黨組織的教育管理,也要接受黨員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對組建黨組織條件不成熟,但有流動黨員的「兩新」組織,則通過組建虛擬黨支部或虛擬聯合黨支部,對黨員實行雙重管理。
這樣一來,工作單位黨組織在確認員工黨員身份後,將其編入黨組織,該黨員便可參加工作單位黨組織的各類活動了。
據不完全統計,實行雙重管理的非公企業黨員,共提出各類意見建議1300多條,其中涉及企業發展、有價值的意見建議159條,產生經濟效益高達3300多萬元。
多家企業黨員組建「大家庭」
一家企業的優秀員工想入黨,在本企業還未建立黨組織的情況下,怎麼辦?「可以向編組區內的牽頭企業黨組織申請入黨!」常山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這樣的好事緣於常山縣企業黨建編組共建制度。
2008年,常山縣就在非公企業黨建中推行「編組共建」模式,使黨組織和工會工作覆蓋到每家企業。即通過1家牽頭企業黨組織+若干企業黨組織+其他企業編組形式,將全縣企業按區域(行業)編組,實行黨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黨員共管,較早地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並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開展流動黨員調查摸底。對調查摸底出來的數據,及時進行分類和歸檔統計,建立了「兩新」組織分類資料庫、非公企業業主創業二代資料庫和黨建指導員資料庫等3大類基礎資料庫。
目前,常山縣繼續堅持以一家企業黨組織為核心,聯合10家至15家企業,組成一個共建單位,共同開展企業黨建工作,全縣555家非公企業編成52個小組。在編組的基礎上,按照成熟一個、單建一個的原則,主攻單獨組建率。今年以來,單獨組建「兩新」組織黨組織31個。
官方微博成為黨員學習新窗口
「6月1日上午,來自招賢鎮偉星紙箱廠樊衛星和寶新果蔬菌有限公司季寶新兩位『兩新』組織黨支部書記和員工一起走進招賢鯤鵬希望小學,為全校110餘位同學送去了價值5000餘元的文具用品,與小朋友們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節日。」
這是一條微博新聞。當網絡時代以不可阻擋之勢呼嘯而來,各種喧譁和騷動激烈碰撞,許多人將網際網路視為洪水猛獸,避之不及。然而,常山縣組織部門卻迎難而上,以公開、透明、民主的姿態,積極利用網際網路與群眾進行溝通交流。置於陽光之下的組工工作暢通了溝通渠道,拉近了黨政幹部與百姓的距離。
在這個名為「常山『兩新』黨建」的官方微博上,不僅有「兩新」組織黨建的最新消息,還開通了「微博招聘」、「每日一課」、「典型宣傳」、「閃光之星」等專欄,成了黨員群眾了解招工信息、學習黨務知識、宣傳先進典型的重要渠道和窗口。
據悉,常山縣所有鄉鎮和市、縣級雙重管理企業都開通了「兩新」黨建微博,其中黨建指導員甘禮鴻設計的「黨建地圖」,更是成了企業主和黨務工作者茶餘飯後的熱點話題。
除此之外,常山縣還針對大多數企業規模小、黨員少、分布散等問題,積極探索行業統建、雙重管理虛擬化組建、個體工商戶分片區建、協會聯建、派員幫建等組建新模式,解決了「兩新」組織黨員少、遷轉關係難、業主不理解、黨員管理難導致的黨組織組建難的問題,初步形成了「以居帶企」黨建聯動工程、非公企業黨建地圖、雙重管理「虛擬」黨組織和個體工商戶分片區聯建等四大黨建品牌,充分彰顯基層組織的蓬勃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