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鎮安康村荷塘美景醉遊人
近年來,梓潼縣大力實施「文旅興縣」戰略,深度整合自然生態、特色文化、康體養生等旅遊資源,推動全縣旅遊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鄉村旅遊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梓潼縣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170萬人次,較2018年同期增長15%;實現綜合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20%。
規劃引領 鄉村主題遊多元化
翠雲廊,蜿蜒起伏,層巒疊障。在七曲山國營林場附近,隨著路牌指示,一條鄉村小道伸向林海深處----「么房嘴」民宿。建興鄉靈珠村一組賈正茂告訴記者,他家率先辦起了全縣第一家鄉宿,不僅居住環境好了,還吸引來了不少人遊客,年收入達10多萬元。
梓潼,因「東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置縣梓潼,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中國兩彈城、古柏古廟古建築、萬畝蜜柚產業園……梓潼的旅遊資源可謂是「紅、古、綠」皆有。然而,旅遊資源對接「斷點」,景點之間各自為戰,曾是制約梓潼旅遊產業發展的瓶頸。
近年來,梓潼縣鄉村旅遊按照春約賞花踏青,夏遊古柏林納涼,秋到農家摘果採藕,冬來重走「長徵路」的總體發展思路,有效整合青山、綠水、文昌文化、紅色旅遊、美麗鄉村等繽紛元素,形成鄉村旅遊發展多元化。該縣通過充分挖掘和整理全縣鄉村旅遊資源,編制完成《梓潼縣旅遊發展規劃》,明確將鄉村旅遊發展納入《規劃》範圍;整合九曲潼江、七曲山優美的自然山水環境以及底蘊深厚的文昌民俗文化積澱,將文昌民俗文化與三國文化有機融入山水、鄉村、民俗生活之中。開發潼江生態觀光、三國文化體驗、鄉村休閒等旅遊產品,打造梓潼「九曲潼江」鄉村旅遊帶。以特色農業產業資源為載體,按照「一鄉一品」的格局,打造各具品牌、特色十足的「錦繡潼東」鄉村旅遊走廊。按照「一線一景、一鄉一品、一村一色」的鄉村旅遊發展思路,全面構建鄉鄉有旅遊項目、村村有旅遊特色的鄉村旅遊發展格局,從而實現了鄉村主題旅遊從無到有、遍地開花的精彩「蛻變」,勾勒出了一幅幅田園美景。
深度融合 多輪驅動新動能
這兒空氣清爽,荷塘美景著實令人留戀忘返!」近日,在石牛鎮安康村來自成都的遊客馮雪興奮對記者說。
「去年,全村接待遊客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0萬餘元,人均增收達1000元!」、「荷花不光讓鄉村更美麗了,還讓鄉親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安康村黨支部書記郭俊華告訴記者,該村通過將傳統優勢農業生產與現代觀光旅遊相結合,實施農旅融合,建設以展現優美景觀和獨特田園風情為主題的觀光型鄉村旅遊,以收穫體驗為主的參與型鄉村旅遊,全面打造「一縱一橫」鄉村旅遊觀光通道。除了發展蓮藕之外,還種植油用牡丹、皂角等中藥材,以花為媒,吸引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旅遊業發展。
近年來,梓潼鄉村旅遊供給側率先發力,充分挖掘當地文昌文化、農耕文化、喜慶文化、生態文化,做活農旅、文旅融合文章,助推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各鄉鎮利用各自區位優勢與資源優勢,結合新農村建設、美麗新村建設規劃,採取「政府主導,企業運作,農民參與」的模式,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向示範區集中,興辦現代農場,發展特色休閒農業產業觀光園,一村一品,一鄉一特色,為鄉村旅遊發展奠定規模觀光產業基礎。目前,全縣已建成宏仁鄉潼江印象葡萄產業園、許州鎮萬畝蜜柚基地、自強鎮千畝荷花觀光園、石牛鎮千畝胭脂脆桃生態旅遊度假村、定遠鄉十裡花卉長廊、雙峰鄉千畝柑果基地、東石鄉千畝梨花園、百菇養生園等「果蔬與休閒」相映成輝的立體現代農場示範區。
鑄造品牌 田園風光醉遊人
時下,石牛鎮華沙生態旅遊度假村建起號稱川內「第一桃」的胭脂脆桃基地1500多畝,形成桃花島、桃花溪、桃花溝、桃花山四大主題景點。同時,結合農旅融合,相繼建成文化廣場、會議室、餐廳、動物園、小木屋、水上娛樂等基礎設施,形成吃、住、遊、購、娛一條龍服務。「《梓潼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獎勵暫行辦法》出臺,對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旅遊產業增強了信心,我們將在軟硬體設施上加大投入,全力創建省級星級農家樂!」該度假村董事長楊旭淵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梓潼縣專門出臺《梓潼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獎勵暫行辦法》,並設立鄉村旅遊獎、旅遊企業品質獎、旅遊景區品牌獎、旅遊飯店(餐館)創建獎、文化旅遊特色商品獎、文化旅遊會展、文化旅遊節慶活動獎、文創產業發展獎等獎項。該《暫行辦法》規定,凡是在梓潼縣行政區域內從事文化旅遊產業規劃、發展、經營、管理的單位和個人,均可獲得不同形式的獎勵。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守住底色、建設美麗城鄉、串聯起美麗風景……梓潼全域鄉村旅遊的「種子」破土而出,正成為撬動全縣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提升、大跨越的支點。
近年來,在整合、突出產品特色的基礎上,梓潼縣規劃、推出四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一是三國蜀道文昌祈福精品線,以古蜀道為基線,古石牛堡—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縣城—七曲山風景區—馬鳴鄉風電—建興民俗風情園—演武鄉(上亭鋪、演武場、演武堡等)。二是三國、漢唐文化觀光旅遊線,以縣城為起點,「兩彈」城景區—三泉獼猴園—葛山寺—臥龍千佛山(千佛巖、板凳寺、孔明泉、牛頭山農業觀光園)。三是紅色觀光旅遊體驗線,以中國「兩彈」城紅色旅遊景區為依託,長卿山—宏仁(葡萄園)—豢龍—許州(紅軍橋、20萬畝柚子基地、烈士陵園、蘇維埃政權遺址、東龕寺、謝氏雨亭、蓮花寺)—雙板鄉(東方紅水庫)—小埡鄉(紅軍進梓線路、牛王廟)。四是踏青賞花生態休閒旅遊線,以「花開帝鄉、美麗梓潼」為主題,石牛華沙桃花節、採摘節—東石蘑菇節—大佛寺—上清觀—東石梨花節、採摘節—交泰菜花節—自強荷花節—定遠十裡花卉長廊—白雲草莓採摘節等賞花採摘活動。這四條精品線路各有側重,優勢互補,不僅支撐起梓潼全域鄉村旅遊新格局,還提升了旅遊核心競爭力。
一個個景點各具異彩,一個個旅遊項目輝映梓潼特色,入目皆風景,梓潼鄉村正成為全域旅遊、自駕遊、慢遊慢生活等遊客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