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挖掘鄉村旅遊發展潛力 促進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2020-12-22 湘湘愛旅行

農民吃上「生態飯」好風景變「好錢景」

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 通訊員 李藝娜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農家新鮮水果喲,好吃又實惠!」12月15日上午,在位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的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的惠農街上,三道鎮甘什村村民黃小梅正在自家經營的商鋪前一邊賣力吆喝,一邊整理著攤位,五顏六色的水果吸引不少遊客駐足購買。

眼前的景象放在往年,再平常不過,但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讓在惠農街經營商鋪的130戶農戶集體歇業。經過幾個月的等待,海南旅遊產業逐步復甦。今年8月,農戶們重新開鋪經營,惠農街再現煙火氣。

惠農街共有130間鋪面,是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於2016年專為三道鎮甘什村免費打造的扶貧一條街。經過景區和農戶幾年時間的用心經營,惠農街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商品街。4年來,黃小梅不僅見證了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的變化,也藉助景區提供的發展機會順利實現脫貧。

近年來,我省以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增強貧困地區自我「造血」能力為目標,加快推進旅遊扶貧工作,深入挖掘貧困地區鄉村旅遊發展潛力,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通過建立「旅遊+扶貧」新模式助力脫貧攻堅。

自2016年成為全國首個全域旅遊創建示範省以來,我省以「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為抓手,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精準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舉措,依託農村地區的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發展特色鄉村遊,取得了明顯成效。

開房車去樂東黎族自治縣尖峰鎮露營看繁星、在瓊海市南強村度假賞藝雕、在海口市山尾頭村抓蟹吃海鮮、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羅帥村徒步玩溯溪、在澄邁縣侯臣村品咖啡……一個又一個鄉村依託生態優勢,走上了發展特色旅遊產業的道路,成為旅遊扶貧的範本。通過發展鄉村旅遊,許多貧困村民在家門口吃上「生態飯」,變好風景為「好錢景」。

與此同時,我省有關部門整合海南豐富多彩的鄉村旅遊文化資源,通過舉辦鄉村節慶活動聚人流、促消費。今年以來,「鄉」約海南·精彩無限2020美麗海南鄉村扶貧消費活動先後在儋州、白沙、定安、萬寧等市縣舉辦,帶旺了鄉村旅遊消費。在陵水站活動中,近400名市民遊客觀賞田園美景,逛愛心扶貧集市買扶貧農產品。「海鮮乾貨、鹹鴨蛋這些東西特別好,我們買一些回去,為脫貧攻堅作點貢獻。」來自海口的遊客徐莉說。

經過多年實踐和探索,我省不僅形成了以瓊海市為代表的全域發展型、以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寒村為代表的整村推進型、以保亭什進村海南布隆賽鄉村文化旅遊區為代表的區域聯動型、以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為代表的景區帶動型和以五指山市雨林茶鄉為代表的品牌打造型等旅遊扶貧五大模式,還湧現出一批旅遊扶貧典型案例。

(海南日報海口12月15日訊)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發展鄉村旅遊對鄉村振興的意義
    ,本文以濟南市為例進行闡述,對濟南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意義:  1.鄉村旅遊的發展,是實現農業與第二、第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以及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有利於鄉村振興事業發展。豐富的旅遊資源是發展旅遊產業的基礎,特別是對發展鄉村旅遊產業來說,在對這些資源進行深入調研,充分考慮本地實際的基礎上,對鄉村旅遊的產業結構進行了優化和調整,對農業功能的拓寬,對農業產業鏈的延長都產生了積極作用。
  • 沂南縣雙堠鎮:旅遊扶貧構建發展新格局
    原標題:沂南縣雙堠鎮:旅遊扶貧構建發展新格局雙堠鎮地處位於沂南縣西南部,與蒙陰縣、費縣交界,面積156.18平方公裡,人口4.6萬人,是省級扶貧重點鄉鎮,彩蒙景區核心區位於該鎮。近年來,該鎮主動融入縣域經濟發展大局,依託境內豐富的旅遊資源,積極培育獨具地域特色的旅遊經濟增長點,促進旅遊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工作深入融合,取得了顯著成效。
  • 鄉村旅遊減貧的「中國智慧」促千萬人致富
    【解說】12月22日至23日,由中國農業農村部、甘肅省人民政府、世界旅遊聯盟、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甘肅隴南市舉辦,活動以「牽手『一帶一路』共建美麗鄉村」為主題,來自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絲路夥伴」,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共謀鄉村「美麗經濟」發展新機遇
  • 文旅扶貧盤活鄉村文旅資源——美麗鄉村這樣富起來
    明確發展思路,整合鄉村資源  在陶藝體驗館拉陶坯,體驗制陶;到「花茂人家」展覽室觀賞用構皮紙創作的山水畫,購買文創產品。在鄉村旅遊和特色文化產業的吸引下,大山深處的貴州遵義花茂村如今遊人如織,曾經貧困落後的鄉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小康路。
  • 美麗鄉村這樣富起來
    在鄉村旅遊和特色文化產業的吸引下,大山深處的貴州遵義花茂村如今遊人如織,曾經貧困落後的鄉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小康路。  據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負責人單鋼新介紹,近年來,文化和旅遊部總結了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旅遊精品扶貧模式和優秀案例。同時,倡導各地融合農區、園區和景區,融合生產生態生活,通過優化整合鄉村資源,有效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通過開展對接幫扶,為貧困村發展鄉村旅遊、脫貧致富找到了有效的方法和路徑。
  • 清遠桃源片區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產業
    待汕昆高速開通後,整個桃源片區將迎來發展的春天,村民實現致富的夢想也將更近。變思路發展鄉村旅遊激活「綠色銀行」每逢周末以及節假日,桃源片區的山間道路可見許多外地車輛來回穿梭。這個昔日的「窮山窩」,如今「活」了起來。
  • 餘江區發展鄉村旅遊促進鄉村大發展
    據了解,靈溪小鎮於2013年開始動工建設,是一個集生態觀光、休閒娛樂、文化體驗、康美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以打造省內一流沉浸式休閒旅遊目的為總體定位,擬建設成為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 績溪縣家朋鄉:鄉村旅遊促發展,脫貧攻堅添動力
    近年來,家朋鄉大力實施「脫貧攻堅+旅遊」戰略,大力推進以尚村為中心的傳統古村落群建設,促進鄉村旅遊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尚村是中國傳統古村落,其旅遊發展定位是民俗鄉愁文化遊,尚村緊緊圍繞「文化立村、生態興村、旅遊強村」思路,加快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打造鄉村旅遊扶貧品牌,做好「四季梯田花海」文章,保護和弘揚傳統文化,全力做實做靚「十姓九祠」、「千年霞水」特色氣質,紮實推進實施鄉村振興工程,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
  • 海南籍港商樂助家鄉辦學 貧困孩子接受優質教育
    中新社海口6月27日電 題:海南籍港商樂助家鄉辦學 貧困孩子接受優質教育  中新社記者 洪堅鵬  寬敞明亮的校舍,乾淨整潔的校園,建在海南不少市縣的「思源學校」成為當地孩子接受優質教育的樂園。  從2008年起,海南文昌籍香港商人邢李㷧捐資創設的香港言愛基金會與海南省政府達成協議,共同投入資金建設「思源學校」。
  • 東營市共有36個村被列入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
    大眾網東營10月24日訊近日,國家旅遊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務院扶貧辦、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共同制定了《鄉村旅遊扶貧工程行動方案》,力爭未來五年,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帶動全國25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中國(海南)美麗鄉村發展大會陵水宣言》發布
    本報椰林12月9日電 (記者官蕾 孫慧)今天下午,在2017中國(海南)美麗鄉村發展大會開幕式上,各路嘉賓共同探討鄉村振興大計
  • 綠水青山鋪就致富大道 七裡河區阿幹鎮馬場村發展生態旅遊助力鄉村...
    馬場村過去是阿幹鎮的貧困後山村,農業效益不高,經濟發展緩慢,也無集體經濟收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在開發建設中的雲頂山風景區位於馬場村內,近年來七裡河區把馬場村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貧困群眾找到了一條長效的致富路。鄉村旅遊日漸成為馬場村助力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來源。
  • 深圳龍崗對口幫扶海豐促進跨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2016年以來,深圳市龍崗區61個幫扶單位先後派出134名扶貧幹部組成對口幫扶海豐工作組,累計投入幫扶資金6.69億元,有效提升了海豐縣的經濟發展動力,多個產業項目落地生根,33個龍崗對口幫扶村貧困發生率、農民收入、人居環境等10項指標達到省退出標準,貧困村100%出列。
  • 聚力鄉村振興 打造生態南召
    劉書記,請您結合全會精神談一談,您對綠色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和認識?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核心要義是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生態振興一脈相承,提供了路徑和方法。
  • 第一書記張曉晨:參與人民優選直播大賽,分享巾幗脫貧致富經驗
    張曉晨介紹,全國婦聯每年都會撥付經費到各級婦聯,要求組織開展縣鄉村三級婦聯幹部培訓、培育女性創業致富帶頭人、農村婦女技能培訓,助推女性就業創業,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今年,漳縣婦聯已經組織學習培訓15期,累計進行隴原巧手、家政服務、農業技術培訓1300人次。鄉鎮婦聯和村婦聯也有針對婦女的多項就業培訓,開展文盲婦女掃盲培訓教育活動等,有效築強了巾幗脫貧攻堅力量。」
  • 山西舉行鄉村旅遊發展新聞發布會
    鄉村旅遊發展對於帶動社會消費、增加農民收入、助力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旅遊發展。2019年,省政府召開全省鄉村旅遊示範村命名暨推進大會,對宣傳落實鄉村旅遊示範村標準、保護田園風光、傳承村落文化、打造鄉村客棧、形成特色品牌、提高鄉村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作出安排部署,為山西省鄉村旅遊發展指明了方向。
  • 國際範 甘肅味 鄉土情 鄉村旅遊:走出深閨 風景獨好
    甘肅70%的文化旅遊資源集中在鄉村,廣大農村地域廣闊、生態美好、民風淳樸,原始文旅保留完整,傳統文化遺存保護完好。如何喚醒鄉村沉睡的美麗,遞給農民致富的「金鑰匙」?甘肅文旅為此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村美麗繁榮,目前已形成具有田園牧歌底色、民營民富特色、人間煙火氣色的鄉村旅遊景象。
  • 提質湖南鄉村旅遊服務 鄉村遊「葵花寶典」大公開
    熊穎 攝   紅網長沙10月28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張勇 實習生 熊穎)湖南鄉村旅遊發展的新趨勢是什麼?湖南鄉村旅遊景區服務提質新思路又有哪些?10月28日上午,湖南「鄉村旅遊發展趨勢及服務提質專題研討會」在長沙縣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召開,會議圍繞湖南省鄉村旅遊發展趨勢與旅遊扶貧如何落實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 貧困縣「清零」 旅遊顯擔當
    經過8年持續努力,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中國將繼續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貧困縣「清零」,標誌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越來越近了。旅遊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在貧困縣「清零」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