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績溪縣家朋鄉:四大提升行動磨礪 「攝影小鎮」
2020年以來,績溪縣家朋鄉實施「四大提升行動」,進一步磨礪打造獨具特色的美麗和諧、富強文明「攝影小鎮」。 實施「生態文明」提升行動。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
績溪縣家朋鄉:一人護林,全家脫貧
績溪縣家朋鄉萬蓮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曹又見(化名)談到自己的收入,開心得合不攏嘴。 一人護林,全家脫貧。曹又見的事例是該村「生態脫貧」惠及的貧困戶之一。「這幾年,我村在比選擇優的基礎上,選聘生態護林員2名,生態信息員1名,帶動3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該村黨總支書記洪春連介紹道。
-
績溪縣家朋鄉:發展村集體經濟 全力以赴奔小康
為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家朋鄉尚村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工程,以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脫貧致富為核心,將產業扶貧與林業生態建設、鄉村旅遊有機結合,構建了以旅遊產業發展為基礎,入股分紅為支撐,休閒農業發展為依託的產業發展體系,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幅增長。
-
績溪縣家朋鄉:黃金樹上黃金果,脫貧致富你和我
這近十畝的山核桃林是陳建平家主要的收入來源,靠著山核桃種植,陳建平家在2015年成功脫貧,每年山核桃收入能有近4萬元。 在家朋鄉,山核桃幾乎走進了家家戶戶,為家朋人民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為家朋鄉的脫貧攻堅提供了巨大助力。自2016年起,家朋鄉積極鼓勵貧困戶發展特色種植業,到2020年,貧困戶山核桃種植規模達1100畝,共有282戶貧困戶通過發展山核桃特色種植業穩定脫貧。
-
績溪縣家朋鄉:全體總動員、扶貧不鬆勁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現在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最後階段,為了打好收官戰,家朋鄉從三個方面抓扶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一是層層動員,廣泛宣傳,夯實扶貧工作基礎。全體幫扶幹部堅持每月2次以上深入村組貧困戶家中,廣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通過開展脫貧攻堅宣講,產業扶貧培訓,扶貧項目建設研討會等形式,提高鄉村幹部、村民的責任意識、項目意識、致富意識,激發全民脫貧奔小康熱情。 二是整合資源,密切合作,加快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
績溪縣家朋鄉:輸血變造血,山核桃產業扶貧顯成效
家朋鄉全鄉林地面積10萬餘畝,其中山核桃林地面積5萬餘畝,山核桃產業是家朋鄉發展的兩大支柱產業之一,山核桃產業的健康發展事關農民持續增收,事關脫貧攻堅大計。家朋鄉大力發展山核桃產業,建立了萬蓮水山核桃示範基地,全國貧困村萬蓮水村於2019年憑藉山核桃獲得「一村一品」稱號,2019年家朋鄉山核桃年收入達到1億餘元,近八成的貧困戶家中都種植有山核桃。 2020年,家朋鄉產業扶貧到戶項目中,貧困戶自種自養山核桃規模為1010.1畝,涉及貧困戶263戶,獎補金額為393624元。
-
以招商促脫貧 以產業促發展——貴州省投資促進局助脫貧攻堅主戰場...
每位局領導都不辭辛勞,翻山越嶺,深入園區企業、車間、廠房、異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詳實了解情況,與當地政府、企業一道共同研究產業招商工作,通過「親自招、親自對接、親自洽談、親自協調項目落地」,真幫實扶,為「9+3」貧困縣(區)發展注入「投促」動力。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鎮成就巡禮】哈拉新村:民族旅遊促發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鎮成就巡禮】哈拉新村:民族旅遊促發展 脫貧攻堅鬥志燃 2020-07-30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績溪縣家朋鄉:多措並舉壯大村集體經濟
近年來,績溪縣家朋鄉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引領,創新思路,真抓實幹,多種模式和形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精準謀劃發展路徑。在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基礎上,結合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分析研判、理清思路,提出集體資產盤活、集體資源開發租賃、共同持股合作發展特色產業等3種發展路徑,找準項目、制定方案、狠抓落實。 加大資金爭取和投入。
-
廣東「兩幫兩促」助力脫貧攻堅促鄉村青少年成長
從今年5月開始,團廣東省委以「兩幫兩促」行動為總牽引持續打好脫貧攻堅戰,精準聚焦相對貧困青少年開展學業幫助、就業幫助、體質健康促進、心理健康促進四個方面工作,用實實在在的舉措,助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從根源上解決貧困問題,為有效銜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良好基礎。
-
績溪縣家朋鄉:治水長青,讓貧困戶喝上健康水
績溪縣家朋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十分關心鄉所有飲水安全工程,經常深入家朋村、汪家店村、萬蓮水村等多個村小組走訪入戶核實察看飲水安全問題,並且多次到施工地調度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保障讓民生工程實實在在解決困難群眾問題,讓飲水困難群眾喝上「扶貧水」——「安全水」、「健康水」。 家朋鄉並建立有專門的維護工作隊伍,負責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維護工作,確保農村用水系統的穩定。
-
跑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接力賽
「十三五」期間,我州自覺踐行「三個最大、一個提前」要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盡銳出戰、精細「繡花」,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和定力啃下了深度貧困這個「硬骨頭」,創造了我州脫貧速度最快、質量最高、成色最足的奇蹟。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是一場接力賽,越是決戰決勝的最後關頭,越需要不斷蓄勢、接力而上。今年州兩會上,州政協委員們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序銜接鄉村振興」積極建言獻策。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縮小城鄉發展勢差是核心之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國扶貧戰略的轉折之年。
-
農民日報丨闊步走在全面小康的路上 ——瀏陽市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
一個「個十百千」產業扶貧工程,迸發出可持續脫貧的源動力。在湖南瀏陽市,這個工程帶動了95%以上貧困戶參與產業,入選「全國產業扶貧典型案例」。在其引路下,脫貧之後的李忠國用一把油紙傘撐起貧困戶的「一片天」。今年10月,他站在了「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的頒獎臺上。一個「四個升級打造」工程,形成了「防止返貧」的內生動力。
-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完美收官——用「繡花」功夫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第一單元中,上河峪村老支書邢鐵山和現任村支書盧振興,從一開始不想給國家添負擔的「假脫貧」,到最後在唐天石的幫扶下,實現了「真脫貧」;那家溝村的張金柱從一開始向女婿索要上萬元的彩禮以備養老,後在唐天石的幫扶下,跟隨大家一起養蜂,最後實現了物質和精神的「雙脫貧」,彩禮也變成了象徵性的一千元。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激活內生動力加快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地堅持發揮政府投入主體和主導作用,既增加金融資金對脫貧攻堅的投放,發揮資本市場支持貧困地區的支撐作用,又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脫貧攻堅,形成產業扶貧發展資金的多渠道、多樣化投入。得益於精準「造血式」扶貧,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村民的生活生產條件也得到大幅改善。
-
堤圈村民宿小院吃住遊一體 脫貧攻堅與鄉村旅遊發展並行
很多當地人都知道,原來這裡是一個發展後勁不足、人均收入低,村容村貌髒亂差的落後村,如今是全區甚至全市有名的山東省美麗鄉村、山東省鄉村振興示範村、「美麗庭院」示範村。一個落後村是如何變成如今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明星村」?帶著這個疑問,10月17日,「扶貧看霑化媒體行」採訪團來到了霑化區黃升鎮堤圈村,詳細了解堤圈村在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縮小城鄉發展勢差是核心之舉 _中國經濟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國扶貧戰略的轉折之年。
-
雙橋鎮脫貧攻堅成色足 鄉村振興底色亮
回首雙橋鎮脫貧攻堅歷程,該鎮始終堅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同步實施,努力推進有機結合、良性互動,從「有保障」到「更完善」,從「解決溫飽」到「產業發展」,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如今,雙橋鎮百姓的腰包鼓了、人心暖了,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勾勒出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譜寫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絢麗畫卷。
-
山東青州:廟子鎮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齊步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臻 通訊員 魏奉禎 濰坊報導近年來,青州市廟子鎮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實現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齊步走」,帶領廣大群眾在小康大道上闊步前行。今年,通過「一事一議」鄉村振興補短板,全村又進行了戶戶通水泥路提升,基本形成內暢外聯的交通網絡。環境好了,怎樣才能讓集體有收入,困難群眾有錢花?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過去,村裡由於交通和自然條件差,全村無特色支柱產業。群眾靠傳統種養業掙不了錢,紛紛外出打工,很多坡地因此成了雜草叢生的撂荒地。」高雲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