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績溪縣家朋鄉實施「四大提升行動」,進一步磨礪打造獨具特色的美麗和諧、富強文明「攝影小鎮」。
實施「生態文明」提升行動。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績溪家朋鄉在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的進程中,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形成「共建共享、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切實夯實生態根基,聚力打造綠色樣板。家朋鄉全面實施生態文明提升行動,抓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嚴厲打擊違法排汙、毀林開荒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切實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全面推行「綠色殯葬」,加強公益性公墓建設;積極培育生態文化、生態道德,引導群眾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倡導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積極推行政府低碳採購和低碳辦公,建設節約型機關;持續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工程,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著力實施天然林保護與退耕還林工程——家朋鄉域總面積100平方公裡,森林面積9261.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4.7%。
實施「鄉村振興」提升行動。績溪家朋各村以「東桃(山核桃)西遊(旅遊)」格局為基礎,立足各村自身產業優勢,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要求,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帶動產業經濟延伸,推動山核桃特色產業和現代旅遊服務業兩種業態同步互促發展。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點睛之筆,是鄉村全面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家朋鄉著力打造文明鄉風民俗,全力推動鄉村品味提升,合力推進全域文明建設。注重統籌農村人才資源,以「百名能人帶動增收」工程為抓手,以提升人的素質為核心——有效利用地名普查成果、挖掘家風家訓、家風家訓引領貧困戶志智雙扶、整理鄉土民間故事傳說,實施文化振興工程;充分利用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平臺,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全面倡導移風易俗,開展好人評選,濃厚崇尚文明、爭當好人的文化氛圍。
實施「文旅突破」提升行動。文化是旅遊之魂——提升文化內涵,始終是做好家朋旅遊的方向之一。在推進全域旅遊進程中,家朋鄉注重發揮文化優勢,發掘傳承傳統藝術、民俗文化、人文典故、地域風情,做好農旅、文旅、商旅結合文章。近年來家朋鄉相繼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中國美麗田園」、「中國攝影家創作基地」、「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安徽省紅色旅遊鄉鎮」、「安徽省美好鄉村攝影創作基地」等榮譽稱號;2016年《大眾攝影》雜誌授予家朋全國首家「攝影小鎮」稱號;2019年家朋鄉萬蓮水村榮獲國家級「一村一品」示範村稱號。該鄉圍繞文化旅遊發展重點打出「梅幹嶺油菜花梯田」、「英雄許家朋」、「古村落鄉愁遊」、「皖浙天路」四張品牌,連續舉辦十二屆「中國·績溪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帶動全鄉觀光休閒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目前全鄉擁有農家樂、賓館81家,床位達1600餘張。
實施「黨建品牌」提升行動。積極構建以基層黨建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在實踐中,家朋鄉尚村探索出一條「尚村路徑」,通過修改制定村規民約、完善村民自治機制,推進了基層自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通過創新治理村組新模式,建立了村級八大志願服務隊伍和十姓九祠理事會、積穀會、鄉賢參事會、振霞會、修志續譜委員會等組織,深入挖掘了村民的內生動力,激發村民「自治」活力,因地制宜實施鄉村治理「自治」模式。在村級黨組織戰鬥堡壘的引領下、在黨員先鋒模範的帶領下,村民「自治」有力推動全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尚村先後榮獲省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等榮譽,並成功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當前,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處於歷史交匯期,家朋廣大幹群錨定「生態、發展、旅遊、治理」四個關鍵著力點,匯力奮進、實幹一心,積極踐行「四大提升行動」,抓實抓細各項工作,鞏固脫貧成效,夯實鄉村未來發展基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奮鬥!(通訊員:汪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