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績溪縣家朋鄉:多措並舉壯大村集體經濟
近年來,績溪縣家朋鄉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引領,創新思路,真抓實幹,多種模式和形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精準謀劃發展路徑。在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基礎上,結合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分析研判、理清思路,提出集體資產盤活、集體資源開發租賃、共同持股合作發展特色產業等3種發展路徑,找準項目、制定方案、狠抓落實。 加大資金爭取和投入。
-
績溪縣家朋鄉:四大提升行動磨礪 「攝影小鎮」
2020年以來,績溪縣家朋鄉實施「四大提升行動」,進一步磨礪打造獨具特色的美麗和諧、富強文明「攝影小鎮」。 實施「生態文明」提升行動。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
績溪縣家朋鄉:一人護林,全家脫貧
績溪縣家朋鄉萬蓮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曹又見(化名)談到自己的收入,開心得合不攏嘴。 一人護林,全家脫貧。曹又見的事例是該村「生態脫貧」惠及的貧困戶之一。「這幾年,我村在比選擇優的基礎上,選聘生態護林員2名,生態信息員1名,帶動3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該村黨總支書記洪春連介紹道。
-
績溪縣家朋鄉:治水長青,讓貧困戶喝上健康水
績溪縣家朋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十分關心鄉所有飲水安全工程,經常深入家朋村、汪家店村、萬蓮水村等多個村小組走訪入戶核實察看飲水安全問題,並且多次到施工地調度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保障讓民生工程實實在在解決困難群眾問題,讓飲水困難群眾喝上「扶貧水」——「安全水」、「健康水」。 家朋鄉並建立有專門的維護工作隊伍,負責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維護工作,確保農村用水系統的穩定。
-
績溪縣家朋鄉:全體總動員、扶貧不鬆勁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現在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最後階段,為了打好收官戰,家朋鄉從三個方面抓扶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一是層層動員,廣泛宣傳,夯實扶貧工作基礎。全體幫扶幹部堅持每月2次以上深入村組貧困戶家中,廣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通過開展脫貧攻堅宣講,產業扶貧培訓,扶貧項目建設研討會等形式,提高鄉村幹部、村民的責任意識、項目意識、致富意識,激發全民脫貧奔小康熱情。 二是整合資源,密切合作,加快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
績溪縣家朋鄉:輸血變造血,山核桃產業扶貧顯成效
家朋鄉全鄉林地面積10萬餘畝,其中山核桃林地面積5萬餘畝,山核桃產業是家朋鄉發展的兩大支柱產業之一,山核桃產業的健康發展事關農民持續增收,事關脫貧攻堅大計。家朋鄉大力發展山核桃產業,建立了萬蓮水山核桃示範基地,全國貧困村萬蓮水村於2019年憑藉山核桃獲得「一村一品」稱號,2019年家朋鄉山核桃年收入達到1億餘元,近八成的貧困戶家中都種植有山核桃。 2020年,家朋鄉產業扶貧到戶項目中,貧困戶自種自養山核桃規模為1010.1畝,涉及貧困戶263戶,獎補金額為393624元。
-
績溪縣家朋鄉:鄉村旅遊促發展,脫貧攻堅添動力
近年來,家朋鄉大力實施「脫貧攻堅+旅遊」戰略,大力推進以尚村為中心的傳統古村落群建設,促進鄉村旅遊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尚村是中國傳統古村落,其旅遊發展定位是民俗鄉愁文化遊,尚村緊緊圍繞「文化立村、生態興村、旅遊強村」思路,加快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打造鄉村旅遊扶貧品牌,做好「四季梯田花海」文章,保護和弘揚傳統文化,全力做實做靚「十姓九祠」、「千年霞水」特色氣質,紮實推進實施鄉村振興工程,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
-
「一村一品」奔小康 | 白竹村:交通+扶貧 為鄉村發展鋪下康莊大道
「一村一品」奔小康 | 白竹村:交通+扶貧 為鄉村發展鋪下康莊大道 2020-11-05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績溪縣家朋鄉:黃金樹上黃金果,脫貧致富你和我
這近十畝的山核桃林是陳建平家主要的收入來源,靠著山核桃種植,陳建平家在2015年成功脫貧,每年山核桃收入能有近4萬元。 在家朋鄉,山核桃幾乎走進了家家戶戶,為家朋人民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為家朋鄉的脫貧攻堅提供了巨大助力。自2016年起,家朋鄉積極鼓勵貧困戶發展特色種植業,到2020年,貧困戶山核桃種植規模達1100畝,共有282戶貧困戶通過發展山核桃特色種植業穩定脫貧。
-
績溪縣家朋鄉:奮戰在夜色中的扶貧背影
已經是深夜十二點多了,家朋村扶貧工作站內燈光仍然亮著,在門口的窗子上映照著一個整理扶貧檔案身影。她是誰?她就是家朋村扶貧專幹許薇琴。走近了看,旁邊的椅子上還睡著她年僅7歲的兒子。 提起許薇琴,家朋鄉的黨員幹部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她近幾年一心扎在家鄉的扶貧工作上,沒有半點怨言,也曾有人邀她一起外出務工,她都一次次的拒絕了。
-
【你笑起來真好看】廣西來賓市:產業發展同致富 凝心聚力奔小康...
黃國整等負責共和村脫貧攻堅的工作人員看到了林下種植中草藥的發展潛力廣闊,隨後開始加大力度鼓勵共和村貧困戶們發展林下中草藥種植經濟,使之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帶動群眾脫貧增收。而機遇也適時出現。2017年,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和金秀瑤族自治縣結成脫貧致富、共奔小康對子。
-
臨澤板橋鎮: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
通訊員 王生龍今年以來,臨澤縣板橋鎮高度重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個硬指標,通過「黨建+農旅融合推動、能人帶動、產業驅動」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培育了一批集體經濟強村,有力推動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自治區林業局到妙皇鄉調研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
自治區林業局到妙皇鄉調研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 2020-07-16 2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只要人勤快,生活就能奔小康」
2016年,龍年文一家達到了脫貧標準,順利脫貧。 脫貧是基礎,讓家裡富足才是目標。脫貧後的龍年文,在心裡盤算要致富奔小康。憑著泥工手藝和良好口碑,龍年文接的活越來越多,他的妻子除了養雞養鴨外,還到村上的企業和農家樂打工,兩個女兒相繼畢業前往杭州工作。龍年文一家四口人,都在掙錢,日子一天天富足起來,一家人幹勁也越來越足。
-
廣安嶽池縣:邁開大步奔小康
宋光壽的家改變了,嶽池縣26857戶貧困戶的家也改變了。嶽池是百萬人口大縣,2014年,精準識別貧困村28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6857戶89968人,貧困發生率8.9%,貧困村、貧困人口數量分別居四川省第2位、第17位,在我市均居第一。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
山東菏澤定陶多元化發展村集體經濟 強村又富民
2019年,姚堂村黨支部書記姚永福帶領村黨支部創辦了合作社,靠種植綠化苗木發展村集體經濟,同時群眾靠土地流轉費用與合作社分紅實現了雙重增收。「俺家的5畝地都流轉給合作社了,平時在合作社幹活,一天50多塊錢,加上土地流轉的費用和分紅,夠俺花的了。」說起現在的生活,村民姚正彥非常滿足。
-
廣西興安縣:黨旗引領再加力 決戰決勝奔小康
利用「超市+農戶+合作社」模式,大力發展消費扶貧。與超市籤訂銷售合同發展「五黑雞」的養殖,2020年僅僅半年時間就通過這一模式為貧困戶增收18722元。真正實現了「為貧困戶謀富路,為百姓謀健康,為企業謀利潤,為集體經濟謀發展」的多方共贏局面。
-
大河漲水小河滿:西藏林芝市巴吉村發展集體經濟
漫步巴吉村,座座青磚、挑簷的藏式小樓掩映在翠綠之間,乾淨整潔的村道通向人家,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巴吉村緊挨市區,全村100戶473人,2019年人均純收入3.4萬元,村集體資產評估達8億元,是遠近聞名的「富豪」村。 如今的小康村,曾經貧困落後。
-
韋蘭:代表有擔當 村民奔小康
韋蘭:代表有擔當 村民奔小康 2020-11-17 2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廣平縣廣平鎮為村級集體經濟點亮發展「航燈」
今年以來,廣平縣廣平鎮認真開展「抓黨建、促脫貧、保小康」活動,積極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新模式,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在高質量發展上迅速破題、找對答案。廣平鎮股份經濟聯合總社是在全省率先成立的鄉村經濟合作社,為讓該組織真正成為發展集體經濟,助農增收的戰鬥堡壘,該鎮領導通過科學編制發展規劃、選對模式路徑、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健全推進保障機制等,全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