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嶽池縣:邁開大步奔小康

2020-12-28 金臺資訊

冬日的清晨,(廣安)嶽池縣苟角鎮石板坡村的戶外冷得刺骨,但薄霧中總能見到宋光壽老兩口義務打掃公路的身影。

3年前,老兩口唯一的兒子因病去世,讓這個原本就風雨飄搖的家被擊垮,是扶貧幹部捂熱老兩口已經破碎的心,是脫貧政策託起他們生活的「底盤」。

「黨和政府的幫助讓我對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我們掃掃地,也算是一種回報。」70歲的宋光壽說,如今他家的土地承包出去有分紅,自己種點蔬菜,加上政策幫扶,每年有兩萬多元的收入。

宋光壽的家改變了,嶽池縣26857戶貧困戶的家也改變了。

嶽池是百萬人口大縣,2014年,精準識別貧困村28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6857戶89968人,貧困發生率8.9%,貧困村、貧困人口數量分別居四川省第2位、第17位,在我市均居第一。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近年來,朝著「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嶽池縣舉全縣之力、匯全縣之智,咬定目標、苦幹實幹,邁開大步奔小康——2017、2018連續兩年在省級年度成效考核中取得「好」等次;2018年實現貧困縣摘帽;2019年實現全域全員脫貧。

使命千鈞重 立下軍令狀,「繡花」功夫深

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這兩年,白廟鎮鄭家村被冠以的名號越來越多、越來越響,越來越有「面子」。

但其實,比「面子」更實在的,是鄭家村厚實的「裡子」。

這些年,除了依託陸遊的《嶽池農家》發展鄉村旅遊外,鄭家村利用基礎設施和水資源,在平壩地區發展了「稻魚、稻蝦、稻鱔」共生的糧食增產項目,建成千畝桃園、藤椒園、中藥材和苗木種植示範園,帶動村民增收致富。2019年,該村人均收入達到1.2萬元。

過去,在鄭家村生活了幾十年的老村黨支部書記劉方紅四處尋求發展門道,但連他也未曾想到,自己熟悉的荒山坡上還能發展旅遊產業,成為遊客嚮往的「詩和遠方」。

為鄭家村找準脫貧門路的,是紮根村裡的駐村幹部。

「來的扶貧幹部立下軍令狀,籤訂責任書,衝鋒在前,帶領貧困群眾攻堡壘、拔窮根。」劉方紅說,駐村幹部紮根貧困村,下足「繡花」功夫,找準了貧困村的脫貧之道。

劉方紅所言不虛——作為全市扶貧任務最重的縣,脫貧初期,針對貧困面寬、量大、任務重的現實,嶽池縣委、縣政府與鄉鎮黨政「一把手」、縣級部門主要負責人等籤訂了目標責任書,立下了軍令狀,誓與貧困戰到底!

勇挑千鈞擔,做精「繡花」活。嶽池縣巧妙「排兵布陣」,劃出10個脫貧戰區,縣級領導班子掛帥,建立包戰區、包鄉鎮、包村、包社、包戶「五包」幫扶責任,選精兵、派強將,280個駐村工作隊、1.5萬名公職人員下沉基層,與26857戶貧困戶結親結對。

舉全縣之力、匯全縣之智。各行各業紛紛投身於這場氣勢磅礴的「硬仗」之中。

省級單位來了——3家省級單位到嶽池開展定點扶貧,幫助協調17個扶貧項目,引進262.2萬元資金。

民營企業來了——近百家民營企業發揮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到貧困村開咱就業扶貧、產業扶貧、愛心扶貧等。

…………

他們找準了致貧的根本——基礎條件差,出行沒好路,住房不像樣,收成靠天保;致富技能缺,70%的群眾沒有一技之長,外出務工收入低,在家經營無門路;患病群眾多,75%的貧困人口因病常年吃藥,勞動能力不足……

找準窮因後,嶽池縣當即開出良方治「硬傷」。

圓「安居夢」,實施易地扶貧搬遷、C級D級危房改造、「五改三建」等51714戶,有效改善貧困群眾居住環境。

修出行路,修建通村硬化路、產業聯網路、入戶便民路等4550.88公裡,實現100%的村通水泥路、85%的組通產業聯網路、60%的戶通入戶便民路。

搭「致富橋」,打造6個產業示範帶,新改建37.63萬畝特色產業基地,建成100個奔小康產業園,培育2229個新型經營主體,實現貧困群眾多形式、多途徑增收。

用好真金白銀,籌集資金42.76億元,強化資金風險防控,保證扶貧資金封閉、安全、高效運行。

貧困的「硬傷」治癒了,群眾的生活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興隆鎮龍王井村脫貧戶金賢中家建了舒適溫馨的「三合院」,再也不用寄住在先輩的舊屋裡;交通的改變讓羅渡鎮化龍橋村成為一塊「寶地」,發展起了青脆李等產業,村民增收有了新門路。

脫貧攻堅帶來的好,無需語言,從脫貧戶滿是笑容的臉上就能瞧得明明白白。

打好產業牌 增收有門路,口袋「鼓起來」

站在嶽池縣顧縣鎮羊山湖村的制高點向遠處眺望,中藥材種植基地連線成片,眼底可見的是一片綠意。

這片綠地裡,蘊含著羊山湖村的「致富經」:流轉全村大部分土地,種植佛手柑、黃精、川芎、吳茱萸、半夏、枳殼等中藥材,並圍繞中藥材種植產業,開發特色健康旅遊項目,幫助群眾鼓起了錢袋子。

羊山湖村第一書記羅陽算了一筆帳,預計今年中藥材和藤椒豐收後,能夠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5萬元,帶動62戶脫貧戶戶均增收4000元。

這意味著,羊山湖村已經完成了從吃「農業飯」向吃「旅遊飯」的轉變。

31歲的羅陽是市政府引進的高層次人才,2018年5月,被選派至羊山湖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兩年,羅陽帶領村民栽種中藥材和藤椒5600畝,還建成了10多個鄉村旅遊景點。

脫貧攻堅沒有現成經驗,沒有現成路徑,沒有現成答案。脫貧攻堅的路上,嶽池縣以「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大膽探索創新,找到了切合實際的路徑!

針對鄉村專業人才缺乏的現狀,嶽池縣探索「縣引村用、崗編分離」引才模式,由縣級層面整合併統籌鄉鎮空閒事業編制,拿出一定職位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引進鄉村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根據專業特長重點安排到「軟鄉弱村」、產業重點村、深度貧困村工作。

公開招聘3批次、累計超過3000人報名,自2018年嶽池縣啟動「引才入村」計劃以來,共引進139名專業技術人才到村工作,他們,都成為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在產業發展的路上,嶽池縣創新的步伐從未停歇。

「專業合作社 種養大戶 農戶」「公司 農戶」……嶽池縣鎖定為群眾增收的目標,創新產業增收機制,探索流轉土地收租金、進園打工掙薪金、入股分紅得股金、庭院經濟賺現金的增收模式,輻射帶動18萬人增收致富。

有動力強勁的「火車頭」,有助農增收的利益「聯結機制」,嶽池縣扶貧產業猶如疾行的火車,拉著貧困群眾邁進小康生活。

通過「引才入村」計劃到鄭家村工作的林小雯,擔任村上利用產業扶持資金成立的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負責公司的運營管理和各表演隊伍的組建等,還兼任村裡的講解員,讓鄭家村的鄉村旅遊越來越紅火,吃上「旅遊飯」的貧困群眾的口袋富了起來。

黃龍鄉與嶽池縣農投集團開展合作,共同打造「黃龍貢米」產業,喊響叫亮「黃龍貢米」「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金字招牌;顧縣鎮大屋場村種植了近2000畝花椒,年產值突破了100萬元,貧困戶年均增收6000多元。

…………

2019年,嶽池縣實現全域全員脫貧,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增長到6643元,年均增幅31%。

"智志"雙扶 提振精氣神,振興基礎牢

儘管白廟鎮瞿家店村廖青華患有殘疾、行動不便,卻依然不等不靠,主動申請5萬元扶貧貸款,建起了養豬場,用3年時間,「逆襲」成年收入超過20萬元的致富帶頭人。

妻子因病去世,喬家鎮廖壩村村民劉德明曾經一蹶不振,整天喝酒、打牌。廖壩村駐村幹部利用《村民公約》,發動鄉親們監督,不僅幫助劉德明戒賭、戒酒,還讓他重拾鬥志,成為自力更生的勤快人,成功脫了貧。

兩個貧困家庭的脫貧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只有貧困戶主動站起來、動起來,才能真正達到穩定脫貧的目的。

扶智扶志,嶽池縣運籌帷幄,打出「四張牌」。

第一張牌,實施「萬人素質提升」計劃,採取「夜校 黨校 高校」培訓模式,提升基層幹部能力,「鍛造好」致富火車頭。

第二張牌,實施「百村農技服務」計劃,通過室內「點餐式」技能培訓和田間「流動課堂」,培訓貧困群眾10萬餘次,補齊貧困群眾「無技能」的短板。

第三張牌,推進「就業扶貧」,建立貧困家庭勞動力基本信息、就業培訓、自主創業、轉移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五本臺帳」,培育2個扶貧基地、3個扶貧車間,舉辦29場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組織轉移貧困勞動力就業53451人。

第四張牌,培育新風新貌,通過典型引領,喚醒脫貧主人翁意識,增強「自立自強意識」,增添致富內生動力。

思想站起來,行動跟上來,從「熬日子」到「過日子」再到「奔日子」,貧困群眾昂揚鬥志,斬斷窮根,勤勞致富。

羊山湖村村民鄭瓊珍在丈夫半癱瘓的6年時間裡,她沒有怨天尤人,不僅悉心照顧丈夫,還抓住村裡發展中藥材產業的商機,出租住房、當起廚子、到基地務工,一年收入好幾萬,成為貧困戶的榜樣。

朝陽街道觀音庵村的李再華家通過「政策兜底」摘窮帽後,自力更生發展「時間短、風險小、收益快」的種植業、養殖業,種植優質水稻和飼養小家禽,斬斷了窮根。

硬舉措,催生新面貌。如今,嶽池縣的貧困村都發展了產業、壯大了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8年,我市在嶽池縣規劃建設中國川菜地道食材基地,打造以優質糧油、果蔬、花椒等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農民採用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基地建設,並且可以獲得60%的利潤分紅。

苟角鎮曾拱橋村村民李治明說,現在他把土地入股到基地,自己每天務工收入60元,每畝地也有近500元的保底收益,一年下來有1萬多元錢,等到基地盈利了,他還有更多收入。

擔當奮進,矢志攻堅。嶽池縣幹群同心、紮實苦幹,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奏響一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奮進曲!

來源:廣安日報

相關焦點

  • 廣安嶽池:摘掉「窮帽子」 變身「強美富」
    原標題:摘掉「窮帽子」 變身「強美富」   初冬時節,在嶽池縣顧縣鎮梁家坳村的山丘上,廣安泰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院壩裡人來人往,地上擺放著正在晾曬的中藥材半夏,這種藥材是藿香正氣液的主要原料,完成粗加工後將銷往日本。
  • 王銘聚:帶領兄弟爺們大步奔小康
    垛莊鎮孫家峪子村黨支部書記王銘聚,堅定不移地走生態立村、綠色發展、強村富民之路,通過發展綠色產業,精品果園,帶領村民們大步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 廣安:「柑」甜在心 笑容可「橘」
    12月17日一大早,嶽池縣石埡鎮雲峰村柑橘基地內,霧氣還未散盡,果農們已在碩果纍纍的樹下忙開了,採摘、選果、裝筐……好一派豐收繁忙的喜人景象。 在鄰水縣豐禾鎮,漫山遍野的臍橙也迎來豐收季,橘黃色的臍橙壓彎了枝頭,村民們忙得不亦樂乎,「柑」甜在心、笑容可「橘」,人人樂開了花。在自動化洗選車間,工人們在流水線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經過清洗、分級、包裝後的臍橙將走出大山、走向廣闊市場。
  • 廣安嶽池:中醫藥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航拍嶽池縣顧縣鎮中藥材種植基地。四川金方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對產品進行包裝。作為中藥材加工企業,該公司和嶽池縣顧縣鎮展開了從田間地頭到藥房醫院的深度合作,中藥材實現了華麗轉身。聖上大健康藥業是嶽池縣構建中藥材全產業鏈其中的一例。嶽池縣在中藥、中草藥和中成藥提取的基礎上開展精深加工,依託農產品初加工設施項目,目前已建成中藥材初加工設施9處。
  • 廣安嶽池4124名機關幹部下沉一線 奪取雙勝利
    柳莉平說,對此,嶽池縣農業農村局迅速成立10個助耕戰「疫」服務隊,並組織70輛旋耕機,分赴嶽池縣各地,解決大春生產用工難的問題。   這僅是嶽池縣深入開展「走基層、解難題、抓落實」活動的一個縮影。在我市啟動該活動後,嶽池縣迅速行動,4124名機關幹部下沉一線,主動解決問題。目前,通過這個活動,該縣共收集各類問題1321件,已解決1256件,65件問題正在推動解決。
  • 6月廣安新房用戶關注度大數據報告
    6月,廣安購房用戶最關注度的區域為廣安區、嶽池縣、武勝縣;最關注的樓盤為廣安區的四川港投·承平盛世、廣安區的瀾悅府·東院和廣安區的多弗.北辰悅府。針對樓盤的屬性,廣安用戶主要關注的是樓盤所在的區縣商圈、樓盤的戶型和樓盤的單價,關注度佔比分別為64.36%、20.68%和11.80%。
  • 邁開造句和解釋_邁開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沙汀《淘金記》:「白醬丹啐了一口,把臉邁開。」]邁開參考例句:1、接受檢閱的隊伍邁開整齊的步伐,精神抖擻的通過司令臺。2、如果不邁開左右腳,只能當聽眾。3、槍聲一響,選手們立刻邁開腳步向前奔跑。4、邁開腳步,再長的也不在話下;停滯不前,再短的也難以到達。5、林楓選定了一處黑忽忽的林子,邁開大步裸奔而去。6、河水高昂著頭,邁開大步走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 劉詩詩零修圖照曝光,走路時甩手、邁開大步,好心情藏不住
    而且這段雀躍地邁開大步走路的影像,模樣十分俏皮,網友看到照片忍不住說:「太美了,生圖真的很能打,愛了愛了」、「白襯衫配美女
  • 「大街」之變:從窮鄉僻壤到大步小康
    路修通了,住房翻新了,村裡人或發展產業、或外出務工,昔日堪稱「與世隔絕」的貧困村,正大踏步脫貧致富奔小康。威寧:「三大體系」保就業原標題:《「大街」之變:從窮鄉僻壤到大步小康》閱讀原文
  • 「美家美戶」奔小康
    如今走進湖光村,一條條硬化道路貫穿全村,主幹道全部安裝太陽能路燈,綠樹果園大棚交接,全村實現綠化亮化、淨化美化,村民風趣地說,我們這是「美家美戶」奔小康。湖光村的變化是我省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鄉村環境好不好、美不美,事關民生福祉,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
  • 央視網100秒看寧海奔小康
    央視網100秒看寧海奔小康 2020-12-17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安《深夜食堂》第五季開播:炎炎夏日 露天「包間」擼烤串
    考慮到小孩讀書的問題,張偉決定今年回廣安老家發展,開店做生意。繼續幹老本行,開火鍋店?考察了廣安的火鍋行業發展狀況後,張偉決定錯位競爭,開一家來自北方的竹籤烤肉。開店後,張偉和妻子每天晚上都忙得滿頭大汗,來不及歇息。張偉的看家手藝早在九年前就已經學會。大學畢業後,張偉拜師學藝,跟著師父學起了竹籤烤肉。手藝學會後,張偉並未「現學現賣」,而是跟著父親做起了火鍋生意。
  • 潑漆扔蛇暴力催貸獲刑 四川廣安「九無目標」讓黑惡清零
    「九無目標」推向縱深打擊「九無目標」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黨中央部署三年為期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總體目標後,廣安公安提出經過三年奮戰,努力實現全市無市霸行霸等九項目標(簡稱「九無目標」)。對涉黑惡重點案件提級偵辦、異地交辦和掛牌督辦等,實現了涉恐重點人管控率100%,暴恐案件零發生;對操縱把持基層政權的「村霸」——鄰水縣何某涉惡團夥徹底打掉;網羅糾集刑滿釋放、吸毒及社會閒散人員26人,在嶽池縣為非作歹、欺壓群眾,實施了20多起刑事案件的曾某、代某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犯罪集團被連根拔掉;端掉以江某、祝某等人為首的44人,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拘禁等制約華鎣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犯罪集團
  • 我在廣東奔小康丨小小竹條,大大夢想!「蒸籠姑娘」帶領村民致富奔康
    大型融媒體系列節目——《我在廣東奔小康》由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廣東省廣播影視協會指導、廣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全省21個地市廣播電視臺和廣東廣播電視臺各廣播頻率共同承辦,深度挖掘我省普通勞動者努力拼搏奔小康的閃光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省各地經濟文化發展成果,多層次、多樣化展現我省基層黨員和人民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氣象、新作為!
  • 展示廣安新形象 擴大合作「朋友圈」
    「投資廣安,就是成就未來。」11月17日至19日,2020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在成都舉辦。借力本次活動,廣安市共籤約51個項目,協議資金328.83億元。豐碩成果的背後,是客商對廣安發展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心,是對廣安競爭優勢和投資潛力的充分認可。
  • 奇蹟2020:全面奔小康(2)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2月24日奇蹟2020:全面奔小康拼版照片的上圖: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三隻羊鄉建良村龍牙屯,村民餘萬合坐在搬遷前舊住房裡生火(2017年10月11日攝);下圖: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三隻羊鄉可力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
  • 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開欄的話:「民亦勞止,汔可小康。」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之奮鬥的夢想終將成真。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靠山靠水靠雙手 發家致富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靠山靠水靠雙手 發家致富奔小康 2020-08-28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