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臺灣 嘉義縣布袋鎮的孫翠鳳,以26 歲之齡、為人妻母之後才正式學戲,克服僵化肢體和語言障礙,進而成為「明華園」的臺柱,其間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之艱辛――――――――――――――――――――――――――
孫翠鳳用7年時間成為臺柱子
――――――――――――――――――――
在都市裡長大的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過上這樣的生活:坐在裝布景、道具的敞篷卡車上顛簸晃蕩,不分晝夜地趕路,有人竟會從車上掉下來;
化妝用的「粉底霜」瓶子上清楚地標明「工業用顏料」,描眉畫眼的黑粉是真正的鍋底灰,塗抹腮紅的「胭脂」是食用色素調和花生油熬成的;妯娌們前臺演戲,還要抓空到後臺看顧一下煮菜鍋;飯菜都是擺在地板上,幾十人圍成一圈席地而坐,或者乾脆蹲著吃,吃得慢一點菜盤就見底了;
每天忙到下半夜,睡在帆布袋和草蓆上,夜不成眠,暗暗垂淚到天明;心愛的女兒被攔腰栓在戲箱上,繩子的長短剛好夠她爬到能望見媽媽的地方,本來在演著喜劇,眼淚卻忽然湧了出來,……生活在孫翠鳳面前展示出嚴酷的一面。兩歲的時候,父母抱著她離開了戲班,二十六歲的時候,孫翠鳳又走上了戲臺。臺北街頭少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白領,中國的演藝界從此卻多了一顆明星。「羈絆」的關係誰也不會明白
――――――――――――――――――――
在舞臺上演慣了風流倜儻的英俊小生的孫翠鳳坦言,最初完全沒有想到明華園會把白素貞的角色安排給她。
「我一看到自己要演白素貞就哭了。天啊,我已經在舞臺上演了20年的男人,對於怎麼演女人完全沒有概念!」孫翠鳳再三要求讓自己換一個角色,不過,並沒有得到批准。「沒辦法,只好趕緊學啊。」
緊張的排練開始了。不料,第一場千年蛇洞的戲孫翠鳳就鬧了大笑話。按照編劇的設計,這場戲中,所有的演員都要跳「蛇舞」,那舞蹈被設計成了現代舞的舞步,其他演員很輕鬆地就學會了,只有孫翠鳳的動作彆扭極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跳那個舞時,屁股在左邊,腰在右邊,脖子在左邊……我對教這段舞的老師說,怎麼那麼彆扭啊?老師回答說,只有這樣才有蛇形啊。」那天排練完回到家裡,孫翠鳳只覺得整個背都在痛。
「蛇舞」練成了,孫翠鳳卻並不滿足。「白素貞是蛇女王,我們想如果讓女王多一點神秘感,在舞臺上效果是不是會更好。」經過一番商量和討論,最後決定要讓「蛇女王」在舞臺亮相時「變臉」。第一張白臉,第二張紅臉,第三次才露出令人驚豔的秀美容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蛇舞」鬧了笑話,學變臉足足花了1個月,而為了生動表現白素貞飲下雄黃酒後的痛苦掙扎,孫翠鳳又要開始練習傳統長水袖。看似柔軟的長水袖,卻給孫翠鳳帶來了難熬的痛苦。為了練好它,孫翠鳳的肩胛骨受了傷。每一次拼盡全力的演出之後,她肩胛骨上的傷痛就會復發,必須找醫生做治療。「這就是年紀太大練功的後遺症啊。」說這話的時候,孫翠鳳臉上還是掛著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國七十三年
孫翠鳳回到屏東婆家明華園,開始戲劇新鮮人的生活。二十幾歲才開始學戲,起步不能謂不遲,但是孫翠鳳憑著毅力和那顆求好上進的心,硬是達成不可能任務。
明華園極受歡迎,一年戲路常常滿檔,身處其中的孫翠鳳便常有演出或觀摩的機會,加上聰敏肯學,幾年磨練下來,功力突飛猛進,生、旦、淨、末、醜皆能敷演,進步之速連同團的前輩都驚奇不已。
民國七十五年,明華園獲邀參加臺北藝術季,要在社教館演出《劉全進瓜》。孫翠鳳在此次公演擔綱演出男主角劉全,在大舞臺上初試啼聲卻一鳴驚人,開始綻放新星的光芒。
此後隨著明華園四處徵演,孫翠鳳也淬練出愈發耀眼的光採,身為當家小生的孫翠鳳,聲勢更是扶搖直上,民國八十五年獲選十大傑出青年,來年又獲亞洲最傑出藝人獎!
――――――――――――――――――
孫翠鳳曾說:「歌仔戲經歷的,是一個快速滑落、緩慢拉升的過程,即使成名後,也仍要面對沒人看戲的窘境,不止一次,臺上的演員比臺下的觀眾還多。即使臺下只有一個觀眾,也要打足精神,演出最好水準,這是一個演員的職業道德。為歌仔戲守住舞臺,也是一個演員的責任和使命。」我們從中能夠感受到孫翠鳳「德藝雙馨」的品質與個性。
―――――――――――――――――――
孫翠鳳從花旦、青衣、武生唱到小生,又與劇團在監獄、醫院、校園、工廠、鄉鎮演出,最大程度地推廣歌仔戲。最終使這種古老戲劇根植人心,婦孺皆知。
更多精彩關注民間懷舊劇場(hjjc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