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背後真實人物對照史

2021-02-15 數娛夢工廠

本文轉載自ZAKER

羅柏 · 史塔克

歐洲十五世紀中期至末期,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兩大分支家族,既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兩支後裔,約克家族和蘭開斯特家族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的繼承權,發起了一場持續近三十年的內戰,被後世稱之為 " 玫瑰戰爭 "。兩個家族的支持者在英格蘭土地上飾演著一幕幕湯氣迴腸的英雄史歌,它不僅結束了法國在金雀花王朝下的統治,同時也開啟了新的都鐸王朝時代。而我們似乎也該知道,作為當代嚴肅奇幻文學的經典之作,美國奇幻作家喬治 · R · R · 馬丁的代表作《冰與火之歌》,正是以 " 玫瑰戰爭 " 為歷史參照藍本所撰寫的。

《冰與火之歌》作為一部架空於歷史上的奇幻巨著,它有著太多太多吸引人的地方。比如每個角色鮮明的性格,比如氣勢龐大的家族對戰,又比如人物捉摸不透的命運。但是如果問你對於《冰與火之歌》(既《權力的遊戲》下同),最深的印象是什麼,我想幾乎每個觀眾都會異口同聲的說," 虐,太虐 "。是的,它不同與擁有主角關環的中式武俠小說,跌入山崖不僅不會死,還會撿到武功秘籍,練成絕世高手回來報仇雪恨;也不同與美國動漫裡的超級英雄,即使被核彈正中身體,也只要曬曬太陽就能復活。而在《冰與火之歌》裡,我們前一刻認為他還能永遠活下去的主角卻在下一秒最斬首,或毒死,或決鬥而死。看著自己喜歡的角色一個個在書裡(劇中)死亡,著實是一件掏心窩的虐事。

但是如果說到至今為止,《冰與火之歌》裡面最虐的情景是哪一個,我想至少有一半的讀者(劇迷)會選擇 " 血色婚禮 ",在電視劇版《權力的遊戲》裡面," 血色婚禮 " 一集更是被 IMDB(網際網路資料庫)給了一個 " 人類電視劇史上最高評分 "。在該集之中,作為正義主角代表的史塔克家族族長,北境之王,臨冬城公爵—羅柏 · 史塔克、他的母親凱薩琳 · 徒利以及自己的妻子、未出世的孩子、甚至那頭叫做灰風的冰原狼一起被謀殺於原本喜慶的奔流城婚禮之上。既然《權力的遊戲》是來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 " 玫瑰戰爭 ",那麼如此血腥無人道的劇情是否也有其真實的參考事件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就先來說說羅柏 · 史塔克這人吧。

1460 年 12 月份的最後兩天,在西約克郡的韋克菲爾德,忠於英王亨利六世的蘭開斯特家族和支持約克公爵的軍隊在懸殊兩倍兵力(18000VS9000)的情況下開戰了。在真實歷史中,約克公爵的軍隊並沒有創造奇蹟,慘敗的約克公爵方不僅連約克公爵自己(理查 · 金雀花)和次子拉特蘭伯爵的人頭被蘭開斯特家族掛在了約克城城牆上(對應艾德 · 史塔克之死),甚至連其重要的盟友沃裡克伯爵的父親和弟弟也戰死了,可謂損失慘重,這就是韋克菲爾德戰役。

該戰之後,老公爵理查 · 金雀花年僅十幾歲的兒子愛德華 · 金雀花扛起了約克王朝的事業,成為新一任的約克公爵,他就是羅柏 · 史塔克的原型。在真實的歷史中,愛德華對陣蘭開斯特家族接連獲勝,是一名非常優秀的軍事家。1461 年,年僅十八歲的愛德華打贏年陶頓戰役後,其於西敏寺加冕,稱為愛德華四世,並開創了短暫的約克王朝。而此時,年輕且出色的羅柏 · 史塔克,同樣也在北境眾臣的擁戴下,正式自立為王,統帥北境。雖然劇中的羅柏 · 史塔克怎麼看都不像一個才十八歲的少年,而是一名二十奔三的青年,但是在凱巖城公爵,蘭尼斯特家族族長,國王喬佛裡 · 拜拉席恩的外祖父及支持者—泰溫 · 蘭尼斯特的眼裡,羅柏 · 史塔克就是一個像真實歷史中的愛德華 · 金雀花一樣,年輕氣盛,驕傲自滿。

不管是在中世紀的歐洲還是我國古代,政治聯姻都是為了加強和鞏固自身權力所以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婚姻模式,我們熟悉的有文成公主松贊幹部,也有昭君出塞。在《權力的遊戲》中,更加是幾乎每個女人的婚姻都被家族政治所左右。而 " 血色婚禮 " 的產生,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羅柏 · 史塔克沒有選擇 " 政治婚禮 ",這導致了他的失敗和慘死。愛德華雖然也跟羅卜一樣因為娶了戰爭中的女子而被大臣內維爾不滿,只是他不僅粉碎了內維爾反叛的陰謀,也成功的推翻了英王亨利六世。到這裡大家才發現,原來真實歷史居然比劇本圓滿多了。

而最重要的 " 血色婚禮 " 取材則來源於 1440 年由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二世舉辦的 " 黑色晚餐 "。當時的詹姆斯二世為了剷除黑色道格拉斯氏族的族長,邀請其參加晚宴卻在晚宴結束後將其所帶部眾全部處死。另一個靈感來源 " 格倫科大屠殺 " 則是取材於 1692 年,麥克唐納家族于格倫科小鎮款待坎貝爾部落,酒足飯飽之後,是夜,坎貝爾部落卻反客為主,將麥克唐納家族屠殺殆盡。這與我國三國時期韓馥送糧與袁紹,卻被其窺視糧草而被奪取腹地翼州頗為相似。而這些違背了 " 待客法則 " 或 " 恩將仇報 " 的小人,正被喬治 · R · R · 馬丁搬進文藝作品,在千年之後依舊備受道德的指責和批判。

所以歷史,如果你能靈活的運用,真是個非常有趣的東西,不然怎麼說,文藝作品來源於真實的生活,卻高於一切現實呢。

提利昂 · 蘭尼斯特

《權力的遊戲》第六季預播在即,眾多主角的命運再次牽引起萬千觀眾忐忑不安的心。作為一部 " 誰是主角就殺誰 " 的劇,《權力的遊戲》以其相對非主流的劇本走向以及演員獨具魅力的表演而俘獲萬千觀眾的心。現在就讓我們來還原其中另外一位主角,也是本人最喜歡的角色—小惡魔,提利昂 · 蘭尼斯特。

說起小惡魔,如果是一位對《冰與火之歌》不了解的人來講,他大概無法想像這部大型嚴肅史詩奇幻文學裡面人氣最大的不是帥氣勇敢的瓊恩 · 雪諾,不是善良正義的艾德 · 斯塔克,也不是美麗性感的小玫瑰瑪利格 · 提利爾,而是被一個被維斯特洛大陸人民以邪惡,醜陋所戲虐為 " 小惡魔 " 外號的侏儒—提利昂 · 蘭尼斯特。其飾演者彼特 · 丁拉基也憑藉其在 HBO 大劇《權力的遊戲》中精湛的演繹摘得第 67 界艾美獎最佳男配角的榮譽。

在《權力的遊戲》裡面,小惡魔雖然身為蘭尼斯特家族的小兒子,卻因為是一個長相醜陋的侏儒,並由於其母親在生育他的時候難產而死,導致了除了他哥哥詹姆以外,其父親泰溫公爵和姐姐瑟曦皇后一直都不怎麼待見他。其父親把他當做一切可以犧牲的利用,比如命其接替首相之職,為控制北境而迎娶史塔克家族的大女兒。但是,雖然小惡魔長相醜陋,被維斯特洛大陸的居民以邪惡殘忍所冠名,可實際上,他不僅擁有著異常睿智的大腦,比如在被俘虜於鷹巢城,在絕無脫身的可能下利用騎士之約為自己贏得自由;比如在史坦尼斯率領大軍進攻君臨城之際(黑水河之戰),用其聰明才智力挽狂瀾,生生扭轉戰局。

他曾對瓊恩 · 雪諾說道:" 我的腿太短,頭卻太大,總算這腦袋對我還算合適,憑著它我很清楚自己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它就是我的武器。老哥有他的寶劍,勞勃國王有他的戰錘,我則有我的腦袋瓜 ……

同時,他不同於自己父親泰溫公爵的冷酷無情,不同於自己姐姐瑟曦太后的毫無原則,他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這些一切一切與其相貌比起來,更加襯託了那些道貌岸然偽君子的虛假,使得整個角色開始變得高大偉岸,特別是在 " 君臨審判 " 中面對自己親身父親和姐姐污衊指責時候的咆哮,不管是小惡魔本身的魅力還是演員彼特 · 丁拉基出色的演繹,都徹底讓三觀君路轉粉了。而我們之前說過,《權力的遊戲》是以英格蘭玫瑰戰爭為主要的角色參考,小惡魔的這種反差,其最主要的角色原型就是傳聞中同樣長相醜陋,性格殘暴的英格蘭約克王朝末代君王,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理查三世。

在 " 羅柏 · 史塔克 " 前文中我們說道,劇中的史塔克家族和蘭尼斯特對應就是玫瑰戰爭中的約克家族和蘭開斯特家族,但是和劇中不同的是,在真實歷史中,作為對應蘭尼斯特家族小兒子—小惡魔原型理查三世,其反而是史塔克家族對應約克家族的小兒子。

前文提及,老約克公爵與其兄長在韋克菲爾德之役中戰死之後,羅柏 · 史塔克的原型愛德華 · 金雀花便成為了新一任的約克家族族長,並順利打敗了蘭開斯特家族登上英格蘭國王之位,稱愛德華四世。作為小兒子的理查 · 金雀花,則以其展示的忠誠和卓越才能獲得了自己哥哥的重視,成為了愛德華四世最得力的左右手。在其治下的領地約克市內,理查 · 金雀花同樣受百姓愛戴。

之後,他哥哥愛德華四世於 1483 年 4 月 9 日駕崩,理查 · 金雀花享有攝政權。此時英格蘭國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為愛德華四世的兒子愛德華五世和理查小王子。然而,因為愛德華四世的皇后及其家人幹涉宮廷政治,大權在握的理查 · 金雀花便借名除掉了 " 皇后黨 ",又以愛德華四世和皇后為非法婚姻之由廢除了因此成為私生子愛德華五世繼承權,接著又用同樣婚姻無效之由廢除了理查小王子的繼承權。由此,理查 · 金雀花就順理成章的於 1483 年 7 月 6 日在西敏寺登基英格蘭王位,稱理查三世。

雖然以我們的觀點,理查三世或許是用手段取得了王位,但是在其短短的兩年在位期間(1485 年 8 月 22 日,理查三世與亨利‧都鐸領導的蘭開斯特家族戰死於博斯沃思平原之戰,宣告著約克家族在玫瑰戰爭中的失敗),他卻比許多的英格蘭國王做的好很多,一系列明智的改革措施都為之後英格蘭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這也是為什麼《冰與火之歌》作者馬丁承認理查三世是他非常喜歡的一位君王之一。

然而很多讀者看到這裡,會很疑惑,真實歷史上的理查三世和小惡魔—提利昂 · 蘭尼斯特相似點到底在哪呢?

其實這就關於真假歷史改寫了,原來作為約克王朝繼承者—都鐸王朝的史學家們,為了政治目的便極盡全力的醜化和抹黑理查三世,不僅關於理查三世殘暴不仁之君是子虛烏有,就連他身體殘疾、醜陋外貌也是杜撰的,真實歷史上的理查三世早被現代考古學家證明是一個非常健全的人。他就猶如小惡魔在劇中所展現的兩面,一面是外人眼中的侏儒小惡魔;一面是真實自我的提利昂 · 蘭尼斯特。

最後,我們說一個題外點。莎士比亞有一部著名的戲劇《理查三世》,當然劇中的理查三世是一位都鐸王朝史學家筆下外貌和真實歷史結合的理查三世,小惡魔 - 提利昂 · 蘭尼斯特的扮演者彼特 · 丁拉基同樣是這部戲劇中理查三世的飾演者。這個曾是這位艾美獎獲得者的願望,我相信我們也會對於這個世界用內心去認知。

泰溫 · 蘭尼斯特

兩年前,關於蘇格蘭的獨立公投事件讓大多數原本以為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區別只是英國治下兩個類似行省或者洲的國人明白,其實他們原先是兩個分別獨立的國家,自然也擁有其獨立的民族和文化。當然關於蘇格蘭和英格蘭之間長達數百年的恩恩怨怨,這裡就不再羅嗦了,畢竟我們主要講的還是權遊中的真實人物參照。作為《權力的遊戲》裡面權力最大的人之一,同樣也是有人極其喜歡有人就極其討厭的極端角色—凱巖城公爵,泰溫 · 蘭尼斯特,他的原型參考人物是和我們開頭所說蘇格蘭、英格蘭世代恩怨息息相關的人物,被喻為 " 蘇格蘭之錘 " 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

說到泰溫公爵,我相信這是一個不管《冰與火之歌》的讀者,還是《權力的遊戲》劇迷都會給出極端評價的一個人。喜歡的人自然是非常喜歡他那老謀深算和冷酷無情;而討厭的人當然也脫離不了他這種隨意犧牲自己子女的無情,陰險狡詐的性格,以及對小兒子提利昂 · 蘭尼斯特偏見的態度。甚至為了打擊自己這個長相醜陋的小兒子,設計讓小惡魔最心愛的女人躺到了自己的床上。

當然,從 20 歲被任命為御前首相開始,這位少年得志的人物就已經在維斯特洛大陸展露頭角,其聰明才智和令人稱道的軍事能力以及對權力的渴望,可以說正是《冰與火之歌》中故事的源頭。他擁有天才般的政治才能,只要經他手的地盤,無一不治理的井然有序,使百姓愛戴;同樣他陰險狡詐,冷酷無情,他拯救過國都君臨城,同樣帶兵血洗過君臨,甚至一手操縱了後勞勃 · 拜拉席恩時代的國王選舉。只是這樣一個在維斯特洛大陸呼風喚雨的人物最後卻被滿腔怒火的兒子小惡魔射殺在廁所裡,才真正讓人在覺得痛快之餘,感到絲絲的惋惜吧。

真實歷史上的愛德華一世,也正是一位 " 泰溫 · 蘭尼斯特 " 一樣的人物。愛德華一世於 1272 年既位於英格蘭國王,並在其努力下順利的讓英格蘭成為了當時的歐洲大國,不管是從軍事實力還是整體國力上而言,其治世之能和軍事才能與《權力的遊戲》中泰溫公爵一般無二。在其在位的 35 年期間,除了令英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帝國以外,他還出兵徵服了威爾斯。對蘇格蘭獨立勢力進行了血腥鎮壓,雖然直至最後他都沒有徹底徵服蘇格蘭,但是其在位期間侵佔了大片都蘇格蘭領地,也為之後的英倫三島的聯合統一做了最大的貢獻。只是,有戰爭自然就有流血,在權力的擴張中,愛德華一世被人們稱之為 " 蘇格蘭之錘 " 和 " 殘忍的愛德華 ",以表明他殘酷冷血的性格。我們無意去評價這樣的對錯,因為社會它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事情,仁君治下無帝國,既然說不清道不明,還不如任由歷史進程去決斷。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喜歡泰溫公爵,有些人則對他及其討厭的原因。泰溫和愛德華一世同樣有著天縱之才,也同樣極度對權力渴望,擁有著殘酷冷血的發達大腦。

在對比泰溫公爵和愛德華一世的時候,除了性格以外,愛德華一世的父親,既英王亨利三世,其並沒有多少治世之能,甚至略為昏庸,這導致了當時的英格蘭內戰。最後是愛德華獨自領兵打敗了造反的貴族首領,才得以恢復英王實權。而泰溫公爵的父親,泰坨斯 · 蘭尼斯特同樣是一位昏庸且軟弱無能的領主,甚至被手下的小領主們公開嘲笑和挑釁,最後也是長大後的泰溫出手整頓西境(蘭尼斯特家族領地),才重新恢復了蘭尼斯特的威嚴。還有就是在《權力的遊戲》裡面,泰溫可以說對他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非常的不滿意,這個不滿意的體現主要就是他子女的命運都完全由他們的父親,既泰溫公爵一手操縱,甚至觸及到了他的孫子,可以說整個蘭尼斯特家族都拽在他手裡。同樣的,愛德華二世也並沒有他父親愛德華一世這樣卓越的軍事和政治才能,所以一直以來都被愛德華一世嫌棄。

有時候,人情是人情,而事實又是事實。對於西境來說,泰溫公爵用他的冷酷無情讓蘭尼斯特成為了維斯特洛大陸上最有權勢的家族,愛德華一世也同樣用他的軍事政治才能令其在位期間的英國成為了歐洲最強大的帝國。而故事是故事,歷史又是歷史,故事裡我們可以去不喜歡泰溫公爵的無情,而歷史中我們卻往往愛戴愛德華一世這樣的君主。孰褒孰貶,當然各自觀點,這裡就不多說了。

相關焦點

  • 《權力的遊戲》背後的歐洲史 解構情色、鐵血、內戰、鬼謀
    時光網特稿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第四季已經震撼結局,並打破了《黑道家族》收視紀錄,比第3季增長了32%。而《權力的遊戲》背後又有哪些值得深挖的歷史故事呢?作者喬治·馬丁的靈感從何而來?劇中人物是否借鑑了歷史真實人物?這部劇集像是一塊稜鏡,我們將為大家一一道來它究竟折射出了哪些文化、事件和歷史。
  • 《權力的遊戲》人物分析——瓊恩﹒雪諾
    《權力的遊戲》可以說是文學改變影視成功的範例。原著小說體例龐大,線索眾多,人物紛繁複雜,改編起來難度十分巨大,一方面要和原著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還要兼顧影視表現的規律。但是畢竟還算是改編成功了。依託原著小說,《權力的遊戲》這部電視劇塑造了眾多的難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 《權力的遊戲》人物分析——「弒君者」詹姆蘭尼斯特
    不過更多的人卻認為只有掌握了權力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事實果真是這樣嗎?也許不太全面。維斯特洛大陸不僅只有權力,更重要的是生存。不過要想在維斯特洛大陸生存下去還真不是容易的事。《權力的遊戲》留下了一個個的謎團等待解開,很多觀眾認為這部劇有點難懂,但實際上只要是讀懂了這部劇中最關鍵的人物,就讀懂了整部劇。
  • 【權力的遊戲】人物排行,介紹以及現狀
    排行是本人根據人物受歡迎程度,出場時間,命運走向 綜合考慮的。人物的小簡介和現狀,是否存活以圖片文字給予展示。
  • 英國史與權力的遊戲(第一章)
    每次看GOT的時候,都在想這篇《權力的遊戲與英國史》的文章啥時候才能寫完,畢竟從去年7月就開始動筆了,到現在還沒完成。但無論如何,寫完的就先拿出來獻醜吧。    我不是一個權力的遊戲的原書讀者,只看了電視劇。我也不是一個英國史的嚴肅研究者,只是泛泛讀了一些英國史。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是藉助《權力的遊戲》,介紹英國歷史中類似的人物、事件、地點,非正統研究,而是廁所讀物。
  • 玫瑰戰爭:「權力的遊戲」真實版
    我的朋友段宇宏寫了一本書,《血王冠:玫瑰戰爭——王權的暗夜和憲政的前夜,英格蘭大貴族們追逐權力的廝殺遊戲》。本文,就是為了推薦這本書。
  • 《權力的遊戲》人物及其稱號大盤點!
    《權力的遊戲》之所以精彩好看,主要裡面的人物眾多並且都有鮮明的性格特點,再加上劇情一波三折更加引人入勝。本期小編就《權力的遊戲》裡面的人物及其稱號大盤點。1.他的稱號:洋蔥騎士,在篡奪者戰爭中為史坦尼斯·拜拉席恩贏得了聲譽,因走私洋蔥令史坦尼斯度過危機,因此被賜為洋蔥騎士。3. 拉姆斯·波頓他的稱號源自家傳:小剝皮,愛好剝人皮,連自己的女人都不放過。不過死的也很慘,被自己養的狗咬死了,他自己說7天沒餵了,笑死!
  • 【5.22】「玫瑰戰爭」:《權力的遊戲》背後的真實殘酷歷史
    左為英格蘭地圖。右為《權力的遊戲》中的維斯特洛大陸。約克家族起於英格蘭北部,所以約克家族被不少權遊迷認為是《權力的遊戲》中「斯塔克家族」的原型。至於為何如此認為,後面還會有交代擁有這樣的實力,約克公爵不可能對「鐵王座」沒有一些想法。
  • 《權力的遊戲第六季》主要人物角色介紹 演員表名單
    《權力的遊戲第六季》是HBO公司出品的戰爭奇幻劇,由傑雷米·波德斯瓦、傑克·本德、馬克·米羅等執導,麥茜·威廉士、艾米莉亞·克拉克等聯袂主演。  權力的遊戲第六季1-10全集劇情簡介描述:該劇以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巨作《冰與火之歌》系列為基礎改編創作,由大衛·貝尼奧夫和丹尼爾·威斯(D. B.
  • HBO將推出紀錄片《權力的遊戲:守望終結》講述史詩級美劇背後的故事.
    備受期待的年度大劇《權力的遊戲》第八季最終季將於北京時間4月15日早9點開播,最終季共6集,將於5月20日早上9點全劇終。據CNET今日報導稱,HBO決定在《權力的遊戲》最終季播出完結後的一周——北京時間5月27日早9點播出《權力的遊戲》紀錄片《權力的遊戲:守望終結》(Game of Thrones: The Last Watch),向劇迷們講述《權遊》背後的故事,感受製作團隊和演員們如何在極端天氣、極其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拍攝這部史詩級大劇,時長大約2小時。
  • 沒有主角的《權力的遊戲》才是真實人生的寫照啊
    作為HBO觀看人數最多的美劇,《權力的遊戲》在全球號稱「被談論最多的電視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精良製作,二是違反常規的套路。 從第一季奈德被斬首開始,我們就一直被迫習慣我們喜歡的核心人物一個個地領便當。
  • 追八年《權力的遊戲》,你一定後悔沒先讀英國史
    2019年4月,風行八年的美劇《權力的遊戲》發布大結局第八季,看完結局的影迷問候了編劇全家。這年年底開始,姍姍來遲的筆者先後時隔半年追了兩次權遊,初衷是研究學士袍和騎士服裝,後面被馬丁老爺的無情死筆和神話情節吸引。
  • 《權力的遊戲》,家族和人物
    那時候,《權力的遊戲》剛開播,還沒大熱,我也是因為HBO電影臺反覆播放而「被迫」觀看了第一季。儘管當時還沒有多少人追捧,我卻已看出了神劇的瞄頭,嚇得不敢看第二季,怕追劇的滋味。於是,我就等。從 2011年第一季到 2017 年第七季,一等,等了足足6年,比等哪個情人都意志堅定、目不斜視呢。
  • 揭秘中世紀的烏合之眾狂歡,背後竟是一場「權力的遊戲」!
    」每一群無知無覺的龐大群體背後,都有一個左右著歷史走向的幕後推手。而回溯歷史,最為人熟知的烏合之眾,莫過於十字軍東徵了。在弗蘭科潘的新作《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中,他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第一次十字軍東徵看上去只是烏合之眾的狂熱獻身,然而實際上,卻是一場個別野心家的權力遊戲!
  • 《權力的遊戲》人物關係圖:一張圖看懂權力遊戲人物關係介紹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權力的遊戲》人物關係圖:一張圖看懂權力遊戲人物關係介紹 2019-03-01 16:1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權力的遊戲》人物分析——瑟曦﹒蘭尼斯特
    在《權力的遊戲》這部劇中,塑造的最精彩的人物莫過於瑟曦﹒蘭尼斯特了,在整個維斯特洛大陸上,瑟曦也是最厲害的角色,也是最耀眼的人物。她沒有珊莎那麼多痛苦的經歷,沒有龍媽的裝備,也沒有二丫的傳奇和本事,但是瑟曦有自己的獨特的人物形象。
  • 《權力的遊戲》第五季回歸 拉明·賈瓦迪是靈魂人物
    原標題:是他,讓《權力的遊戲》好聽極了 第五季回歸,狼家兄妹昨天到北京宣傳 拋開劇情,有一個中年大叔才是本劇靈魂人物 是他,讓《權力的遊戲》好聽極了 本周一回歸的《權力的遊戲》第五季,這次搞大了為了迎接第五季回歸,昨天,狼家兄妹——扮演雪諾的基特·哈靈頓和扮演珊莎的索菲·特納特地趕到北京,參加《權力的遊戲》觀影會,索菲·特納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不過,今天我們不是來介紹劇情的,而是想聊聊《權力的遊戲》背後的那個男人——拉明·賈瓦迪。 《權力的遊戲》主題曲好聽吧?「紅色婚禮」上那首《卡斯特梅的雨季》是不是很震撼?
  • 歐羅巴的權力遊戲:《冰與火之歌》背後的歷史
    這是一個殘酷而悲慘的世界,對於權力遊戲的玩家來說,唯一的選擇只有勝利或者死亡。《權力的遊戲》本身就是一部奇幻史詩,不僅如此,它還是對歷史上真實的英格蘭王國奇妙而又荒誕的重現。這才是真正的權力的遊戲。喬治·R.R. 馬丁在 1993 年給經紀人的一封信中首次闡述了他的小說《權力的遊戲》的概念。他這樣描述自己的設想:「陰謀、反陰謀、野心、謀殺和復仇的循環,以七國的鐵王座為最終獎賞。」
  • 《權力的遊戲》人物分析——「龍媽」丹妮莉絲﹒坦格利安
    《權力的遊戲》要說是一部史詩,那也應該是丹妮莉絲的成長史和奮鬥史,丹妮莉絲已經超越了對於鐵王座的爭奪,她已經超越了像劇中其他人物那樣對權力,對鐵王座的爭奪。劇中其他人物是對於權力的個人的自我的迷戀和追逐,但是龍媽和那些人不一樣,龍媽已經不單單是對權力的追逐,不單單是要奪回鐵王座,她在劇中,經過一系列的發展,她重回維斯特洛大陸,奪回鐵王座已經是一種個人的創業式的奮鬥。
  • 《權力的遊戲》人物分析——奈德﹒史塔克
    圖片來自電視劇截圖《權力的遊戲》最終季已於去年完結,從第一季到最終季拍了十年,終於塵歸塵土歸土。雖然最終季有爛尾之嫌,但無傷大雅。今年爆發新冠疫情,年後無事便又把《權力的遊戲》從第一季到第八季全部溫習一遍,對於其中的人物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來分析一下第一季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奈德﹒史塔克。在第一季中,奈德﹒史塔克是毫無疑問的第一號人物,是主要角色中的主要角色。在第一集中就表現出一種正義的力量,確實奈德﹒史塔克是整部劇中最具正義和榮譽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