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飛黃騰達」,出自韓愈的一首詩,網友:用來教孩子剛好

2020-12-24 cml橙黃橘綠

一個人驟然得志,或者平步青雲,我們會說這個人「飛黃騰達」了。那麼,你知道我們經常使用的這個成語出自哪裡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

這個成語出自韓愈的一首詩中。韓愈是唐代的著名詩人,他的兒子韓符少年時不喜歡讀書,十分的貪玩,所以,韓愈專門寫了這首詩來勸誡兒子,要立志飛黃騰達,不可虛度光陰。由於全詩篇幅內容過長,筆者就摘抄了部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研究一下。

《符讀書城南》唐.韓愈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汙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問之何因爾,學與不學歟。

普通的木材能夠成器,離不開工匠們的辛勤打磨和雕刻。人要成為正真的人,是因為飽讀詩書有涵養的緣故。但是,讀書要勤奮才會有所收穫,如果懶惰只會是腹中空空,一無所有。

人在最初,學習能力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聰明和愚鈍之說。因為有的人不能勤學苦練,所以才最終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比如兩家生的孩子是一樣的聰明,小時候,經常在一起玩耍嬉戲,兩個人就像水中的兩條魚兒,看不出有什麼區別。待到十二三歲,每個人的表現才有所不同。到了二十多歲,差別就更大了,如同那一條清溝和汙渠那樣。到了三十歲,人已長成,就如那龍與豬一樣區別巨大。

少時的夥伴,如今一人如龍一般飛黃騰達而去,看不到地上的癩蛤蟆。就這樣,一個人成了馬前被人使喚的士卒差役,任人鞭打;一人成了公卿、宰相一類的高官,住在豪華的府邸裡。事情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就是因為是否勤學,才造就了人生的這兩種不同的結果。

其中,飛黃騰踏,是指龍馬的意氣風發,奔騰飛躍而去。用以比喻好學的人,一路青雲直上,最終功成名就。襯託不好學的人,只能如那地上的癩蛤蟆一樣,一無用處。

人們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讀書的重要性,從古至今,一直備受人們重視。錢財沒有了可以再賺,但知識是永遠都屬於你的,任別人誰都休想拿走。所以詩人才在這首詩的後半段說「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餘。」

試想一下,人如果沒有了文化,那麼與其他的動物又有何分別呢?正如韓愈所說,「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不學無術,就像那穿著衣服的馬牛一樣的無知。

古往今來,寫過勸子,勸學書的人有很多。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就寫過一篇著名的《誡子書》,其中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寄託了對其子的殷切期望,令人感慨!更有蘇軾寫的《讀書歌》,裡面有「讀得書多勝大坵,不須耕種自然收。東家有酒東家醉,到處逢人到處留。「這樣的句子。

大書法家顏真卿也有過勸學的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但是,韓愈的這首《符讀書城南》的詩,寫得形象誠懇,循循善誘,其中蘊含的道理淺顯易懂,怪不得有網友說,這首詩正好可以拿來教育自己那不愛讀書的熊孩子。用以勉勵其好學上進,珍惜光陰。

相關焦點

  • 飛黃騰達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飛黃騰達,飛黃:傳說中的神馬名。騰達:本作「騰踏」;形容神馬騰空飛馳。像飛黃神馬似的騰空飛馳。比喻升遷很快。出自:元 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飛黃騰達,賴長者恩榮德化。」近義詞有:青雲直上、平步青雲,反義詞有:江河日下、日暮途窮,飛黃騰達是褒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飛黃騰達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飛黃騰達(fēi huáng téng dá)成語釋義:飛黃:傳說中的神馬名。騰達:本作「騰踏」;形容神馬騰空飛馳。
  • 成語「飛黃騰達」大家都會用,「飛黃」是什麼?你不一定真明白!
    成語「飛黃騰達」大家都會用,「飛黃」是什麼?你不一定真明白!解縉騎著父親去應試,考官責怪他「子將父作馬」,解縉五字妙答化險為夷!作父母的,大部分對子女都抱有十分殷切的期望,那就是希望他們個個優秀,成人能飛黃騰達、能出有頭地。
  • 飛黃騰達,「飛黃」是什麼東西?
    「飛黃騰達」是我們平時很常用的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事業上升得很快。
  • 飛黃騰踏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近義詞有:飛黃騰達、蜚黃騰達,反義詞有:江河日下,飛黃騰踏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地位升得快。飛黃騰踏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飛黃騰踏(fēi huáng téng tà)成語釋義:形容馬的飛馳。
  • 我們經常說「飛黃騰達」,可卻很少有人知道,飛黃所代表的含義
    後來,解縉真的如同父親所願,飛黃騰達,官至內閣首輔,名氣不輸三楊。 「飛黃騰達」這個詞我們常用,指的就是人生輝煌,達到一定高度。雖然我們如今常常用到,但是大家可能卻不知道「飛黃」是什麼意思。
  • 成語「飛黃騰達」大家都很熟悉,可「飛黃」是什麼?答案讓人很意外
    大家對「飛黃騰達」不會陌生,這個成語比喻一個人的進步很快,經常用在官場上眾所周知,成語博大精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是有來源的。成語也是漢語中的一大特色,通常有以下幾個來源:源自古代神話;源自重大歷史事件;源自寓言故事;源自古代名人故事等等。 今天筆者給大家聊聊「飛黃騰達」這個成語的故事,首先我們將這個成語拆開,「騰達」很容易理解,就是上升的意思,引申來說就是發跡。那麼「飛黃」是什麼意思?
  • 華夏歷史上,跟這三人有關的成語最多,與韓信有關的成語最有氣場
    蘇軾在《文與可畫禹簹谷偃竹記》中這樣寫過:「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所以這個成語就沿用下來了,現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陳季常感到很不好意思,蘇東坡作為好友,忍不住寫了一首詩調侃陳季常:「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就這樣,河東獅吼就流傳了下來。
  • 「令人噴飯」是成語?真假成語鑑定,沒幾個人能過關!
    最近央視銳評一改往日嚴肅話風主播康輝字正腔圓的「令人噴飯」被刷上了熱搜在一片「接地氣、剛得好」的叫好聲中有網友也提出了疑問「畢竟是央視用這麼口水化的詞是不是太隨意了點兒?」這個詞則是出自韓愈《符讀書城南》說韓愈有個兒子叫韓符打小就不愛讀書於是,韓愈就寫了一首詩勸勉兒子:
  • 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韓愈的經歷和2篇文章1個成語有關
    千載難逢:這個成語和韓愈有關,貶官升官曲折過程涉及佛骨和泰山韓愈的兩篇文章,一篇讓他被貶為潮州刺史,一篇讓他高升吏部侍郎。你可能不知道,韓愈曾因一篇《諫迎佛骨表》差點喪命,後被唐憲宗貶到潮州;途中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唐詩;之後又因一篇《潮州刺史謝上表》,令唐憲宗龍顏大悅,將他調回京都,擔任吏部侍郎的官職。《馬說》《師說》都是唐朝大文豪韓愈的作品。「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其中的這些名句人們更是耳熟能詳。
  • 成語飛黃騰達古人把飛黃理解為天馬
    眾所周知,成語博大精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是有來源的。成語也是漢語中的一大特色,通常有以下幾個來源:源自古代神話;源自重大歷史事件;源自寓言故事;源自古代名人故事等等。
  • 千奇百怪的成語:「博士買驢」是出自隋代的成語?還有更奇葩的!
    千奇百怪的成語:「博士買驢」是出自隋代的成語?還有更奇葩的!我國歷史悠久,文化自然博大精深,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而成語也是其中的一種,它言語簡練,但是背後卻蘊藏著一個非常深刻的故事或者典故,這種具有濃厚歷史內涵的詞語,值得我們驕傲。
  • 超有寓意的成語,用來起名,會有多好聽
    卓群「卓群」來自成語「卓然不群」,並且這個名字適合男孩取名,起這個名字,是希望孩子在未來能有超脫常人的學識和修養,而且還有能在眾人中脫穎而出的寓意,因此,「卓群」這個名字有豐富的內涵。洛棲「棲」字是出自成語「山棲谷飲」,本義是指棲息於山中、汲取山谷的泉水來喝,也可以形容孩未來能有無拘無束的快樂人生。
  • 一首詩化作一個成語,欣賞別人,不藏人善,是最好品德
    三人行必有我師成語逢人說項,告訴我們欣賞一個人始於才情,忠於人品。能識別人才,會欣賞人才,也是一種美德。成語的來源就是這首《贈項斯》: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楊敬之,文學家楊凌的兒子,進士出身,文採斐然。他做過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國家最高學府的校長),又擔任過戶部郎中(相當於財政部民政部某司的司長)等職位,曾作文《華山賦》交給大文豪韓愈看,得到了韓愈的讚賞。他喜歡結交文人好友,傾慕當時名士,同韓愈、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交好,與李賀、項斯結為忘年交。
  • 韓愈晚年寫的一首春天詩,讀完受益良多,耐人尋味
    因此,我還是盼著暖春快點到來,於是想起韓愈晚年寫的一首詩《晚春》,讀完受益良多,耐人尋味。白居易給韓愈很高的評價,說他:「學術精博,文力雄健,立詞措意,有班(班固)、馬(司馬遷)之風,求之一時,甚不易得。」確實如此,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成語「飛黃騰達」大家很熟悉,但「飛黃」是什麼意思?
    這個成語指一個人進步很快,在官場常用。眾所周知,成語博大精深,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出處。成語也是漢語的一大特色,通常有以下來源:來自上古神話;源於重大歷史事件;來自語言;來自古代名人故事等等。今天和大家聊聊成語「平步青雲」的故事。首先,我們將把這個成語拆開。
  • 韓愈很經典的一首詩,表現手法高超,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春色美景
    韓愈是中唐時期的一代文宗,不僅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另外還是「韓孟詩派」的領軍人物,他的詩清新脫俗,寫得很有韻味。這是一首很典型的七言絕句,寫得也是很有趣,儘管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儘管後人對於韓愈的詩多有爭議,認為他所屬的「韓孟詩派」,太過於注重形式,往往可能只是有一二句出色,其實我們只要細讀他的作品卻是會發現並不盡然,特別是這首《晚春》就是難得的經典,整首詩意境唯美,另外在寫作手法上也有突破。
  • 冷門成語大賞:酒店猛狗、盤龍之癖是啥玩意?
    有些成語膾炙人口,甚至是日常交流中的高頻詞彙;也有的成語卻很冷門,望文生義還可能鬧笑話,比如「酒店猛狗」、「一龍一豬」,是什麼意思,您可能一時真想不出來呢。
  • 韓愈為引逗好友出門遊玩,寫下一首詩,短短四句卻是最美春光
    而他在詩歌上也頗有成就,最出名的一首詩應該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寫出了令人嚮往的春天,堪稱千古絕唱。詩題中的「張十八員外」是他的好友,唐朝另一個大詩人張籍。他還是詩聖杜甫的超級迷弟,根據《雲仙散錄》記載,他因為仰慕杜甫,想要寫出和杜甫一樣好的詩,於是便將杜甫的詩燒成灰,然後拌上蜂蜜,每天早晨吃上三大勺。追星追到他這份上,也是古今少見了。他和韓愈私交甚好,常有詩歌唱和。
  • 諸葛亮一篇文「造出」29條成語,韓愈脫口而出40條
    進學解:922字,40條成語 韓愈發牢騷,成語滿紙飄 《進學解》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篇古文,「進學」,意謂勉勵生徒刻苦學習,求取進步,「解」是解說、分析。
  • 快講給孩子聽!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
    原標題:快講給孩子聽!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在央視《挑戰不可能》的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