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化作一個成語,欣賞別人,不藏人善,是最好品德

2021-01-08 悅陽詩詞文化

俗話說「梅花優於香,桃花優於色」。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一面,這一面足夠光鮮耀眼。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拘泥於成見,或者人云亦云,只聽他人片面之詞,就下定結論,這是最大的失誤。用發現的眼光去探索別人的優點,找到別人的長處,然後自我參省,才能找到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當一個人感到自己渺小的時,才是成長的開始。

三人行必有我師

成語逢人說項,告訴我們欣賞一個人始於才情,忠於人品。能識別人才,會欣賞人才,也是一種美德。成語的來源就是這首《贈項斯》:

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楊敬之,文學家楊凌的兒子,進士出身,文採斐然。他做過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國家最高學府的校長),又擔任過戶部郎中(相當於財政部民政部某司的司長)等職位,曾作文《華山賦》交給大文豪韓愈看,得到了韓愈的讚賞。他喜歡結交文人好友,傾慕當時名士,同韓愈、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交好,與李賀、項斯結為忘年交。

國子監

楊敬之特別喜歡吟詩作賦,品評文章,遇到好文章好詩歌總是反覆把玩,對於優秀的後輩人才,也多加提攜。項斯聽聞楊敬之後,帶著自己的詩一路向西去長安拜見。楊敬之讀完他的詩後,大加稱讚,不僅讚賞他的詩作好,還稱讚他品格高尚,於是寫下這首《贈項斯》,並四處推薦項斯,逢人就說他的好處。第二年,項斯就進士及第,被授予官職。

唐代的科舉制度尚不完善,還沒有明清時期的糊名謄寫制,往往考試還沒有進行,錄取名單早已確定。很多士子都拿上自己作品找當時名人引薦,獲得主考官青睞。王維經岐王和太平公主舉薦,奪得狀元頭籌。杜牧憑《阿房宮賦》經人推薦的第五名。所以一個讀書人不但需要才學過人,而且更要有當世名人推薦,才能為後人知曉。「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些歷史名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當世人的賞識和讚美,把他們的才學傳播世人。

伯樂相馬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一種美德,折射出一個人博大的胸襟。曹丕《典論》中講到:「文人相輕,自古而然。」自古以來,相互嫉妒,相互排擠,相互拆臺,這樣的人多,而相互欽慕,相互讚賞,甚至能推薦給其他人,這樣的人少之又少。曹操和劉邦的成就,就是在於識得英雄優點而善用英雄優點,這是一種博大的氣度和胸懷。

懲惡也許需要勇氣和膽量,而揚善只是舉手之勞。識的優點,欣賞優點,傳播優點,是美德,是氣度。

雪夜賞梅花,只有李清照能寫得如此夢幻高潔

王維一首詩,清新自然,留下一言千古名句

時隔五百年,兩首春日相思詞竟如此相同

相關焦點

  • 藏字詩一首,你讀過嗎?
    這是一首藏字詩,大家能猜出詩裡藏得什麼字嗎?藏字詩裡最普遍的是藏頭詩,就是把想要藏的字嵌在每一句的第一個字上。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水滸傳》裡吳用逼反盧俊義所寫得藏頭詩:蘆花叢中一扁舟,俊傑俄從此地遊,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難可無憂。
  • 唐代最有名的一首元宵詩,作者是蘇軾先祖,前兩句包含一個成語
    另一句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元宵詩詞,這兩首詞非常經典,可是,在唐代,有一種元宵詩詞,不遜於歐陽修和辛棄疾,被稱為元宵詩中最好的五言律詩,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 一天一個成語:偷梁換柱
    【成語造句】  1.那個商人採用偷梁換柱的做法,以次充好,坑騙顧客。2.他偷梁換柱,把別人的作品據為己有。3.魔術師的高明之處,就是偷梁換柱的手法讓觀眾也覺察不到。4.他耍了一個偷梁換柱的花招,把大家都騙了。
  • 史上唯一一首一句詩,不但是千古名句,還催生一個成語人人會用!
    史上唯一一首一句詩,不但是千古名句,還催生一個成語人人會用!窮詩人寫詩才開個頭,催租人就來敲門要債,只此一句也流傳千古!在人們的印象中,古人寫詩最少也是四句一首,多則可上千言。除了三句詩,還有二句詩,廣為流傳的佳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即是。此二句詩為宋代小吏蘇麟的《斷句》,是一首自薦詩。蘇麟,北宋人,生卒年均不詳,曾為杭州府下的一名巡檢,雖為武職,但也習文善詩。前文的《斷句》是他寫給時任杭州知府範仲淹的一首自我推薦詩,或者,叫牢騷詩也可。
  • 成語「飛黃騰達」,出自韓愈的一首詩,網友:用來教孩子剛好
    一個人驟然得志,或者平步青雲,我們會說這個人「飛黃騰達」了。那麼,你知道我們經常使用的這個成語出自哪裡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這個成語出自韓愈的一首詩中。韓愈是唐代的著名詩人,他的兒子韓符少年時不喜歡讀書,十分的貪玩,所以,韓愈專門寫了這首詩來勸誡兒子,要立志飛黃騰達,不可虛度光陰。由於全詩篇幅內容過長,筆者就摘抄了部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研究一下。
  • 成語「翻雲覆雨」的出處,居然是廣為人知的他的一首詩
    在中國的漢語言文化中,成語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成語大多自古沿襲下來,而其中大部分的成語都代表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成語「翻雲覆雨」出處。翻雲覆雨,常用來比喻一個人反覆無常、慣於玩弄手段。它的近義詞是朝三暮四、反覆無常,反義詞是矢志不渝。
  • 一天一個成語:牝雞司晨
    2.他並不是不愛國家,可看到政權掌握在慈禧手中,他就認為這是牝雞司晨,國之不幸。3.我就不信我不能改變這一切,還世人一個太平盛宋!你說我插手朝政,牝雞司晨,不合正道。4.睿郎,如今北平財雄勢大,而天子羸弱,又逢奸佞當道,牝雞司晨,這可是我們大起義軍,清君側的大好時機。
  • 杜甫一首詩,掀起千年波瀾,創造一個成語,引爆一個話題
    這些詩都用較長的篇幅反映了社會的亂象和世態的炎涼,與此同時,他還有一首短小的古體詩,通過正反對比手法批判了「人心不古」,交道淺薄。一直到今天,人們還以此為話題來探討道德的滑坡現象。貧交行 杜甫翻手為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 一天一個成語:白衣送酒(這個成語和陶淵明有關)
    ✦—關注唐詩宋詞天天讀 頂級傳統文化美刊✦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成語名字】
  • 孟郊的一首詩,雖然只有4句,卻派生出兩個成語,成為千古名句
    孟郊的一首詩,雖然只有4句,卻派生出兩個成語,成為千古名句孟郊,唐朝著名的詩人。湖州武康人,也就是現今的浙江德清人。他父親是一個小縣尉,沒有多大收入,因此家境比較貧寒。孟郊從小性格孤僻,怕和人來往,用現在的話說,有點自閉症。他在青年時期,父母為了鍛鍊他,把他送到了河南嵩山。
  • 唐代詩人的一首小詩,雖然只有寥寥28個字,卻是兩個成語的來源
    我國從古代開始,就是詩的國度。尤其到了唐代,唐詩發展到了頂峰,是後來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比擬的。因此在唐代,也湧現出了很多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大師級的詩人就不用說了,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一首詩。
  • 一天一個成語:李代桃僵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來啊,造作啊 【成語釋義】中性詞 【成語造句】 1.真想不到,他竟幹了那麼多李代桃僵的罪惡勾當。 2.人應該要學習負責,你這樣李代桃僵地為他承擔責任,不是幫他,反而是害了他。
  • 有一首藏字詩,你能看出藏的什麼秘密嗎?
    有一首藏字詩《題牡丹》。你能看出內裡藏的什麼秘密嗎?王侯將相本有種,百卉千花牡丹皇。他色非是與取處,卻也尋常難與仿。折卻一枝可富貴,轉贈榮華與愛郎。這詩寫得雖然很淺顯,它的本意卻不在此,這是一首藏字詩。是歪歪寫的第一首藏字詩,是為一個很活潑的女孩寫的。從那以後,歪歪在藏字詩上一發不可收拾,普通的詩反而不屑一顧了。大家看出內裡藏的什麼字了嗎?提示一下,第一句的第一字,第二句的第二字……第六句的第六字。「王卉非常可愛!」
  • 一天一個成語:人面桃花
    【成語出處】 1.鄧雅聲《無題》:「崔郎能否能相見,怕讀桃花人面詩。」 2.柳永《滿朝歡》:「人面桃花,未知何處,但掩朱扉悄悄。」 3.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再如李商隱和秦觀,雖然才華橫溢卻又經常愁怨難解,還有詩鬼李賀,更是只在人世間活了短短的27個春秋,真是細思恐極!宋代有一位詩人就總結了兩句詩,每次讀完都很有感觸。下面就分享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遊山西村宋代:陸遊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 惟願化作一片雪,不負今生不負冬
    雪是冬情有獨鐘的愛戀,是賜予冬季最好的禮物,是冬日裡最溫暖的絮語。 惟願化作一片雪,不負今生不負冬!讓日子慢了下來,靜守一顆心,邀三五好友,煮一壺酒,溫一茗茶,數歲月悠悠,守餘生漫長。
  • 一首古詩,短短四句,不僅隱藏一個成語,還引出很多典故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歌賦源遠流長,人們在傳承古代偉大文明的同時,也欣賞到很多文化瑰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遁 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詩人們喜歡含蓄,往往不願直言,而是隱藏想表達的內容,留到關鍵處再揭示給讀者,禪宗甚至還希望讀者自己去感悟其中的真意。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身為苦吟詩人的代表,與賈島合稱「郊寒島瘦」,並有著「詩囚」之稱的孟郊,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孟郊的那首歌頌母愛的唐詩《遊子吟》,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不朽詩篇。那麼孟郊的這首《登科後》,又有著怎樣的絕妙之處呢?
  • 既悲涼,又豪放,醉酒後的杜甫寫下一首詩,讓人心疼,更讓人欽佩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那些碌碌無為的人,全部都做了高官,只有才華橫溢的廣文先生(鄭虔)門前冷落,無人過問;「甲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飯不足」,那些達官顯貴們每天吃飽了膏粱美味,廣文先生卻連飯都吃不飽。「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這位吃不飽飯,也做不了官的廣文先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的品德之高尚,足以與伏羲氏相比;他的才學甚至超過了屈原和宋玉。
  • 一首很俗的詩,卻寫出了崩不住的大歡喜,留下兩個成語,延用到今
    詩文漫解:昔日的寒酸委屈,都不足拿出來說道。今日心懷放開,思緒無涯。春風掠過馬蹄,興高採烈的人,一天看盡了長安春天的繁花!初衣解詩:古代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人生兩大喜事。當然我輩沒有經歷過科考,所以很難想像當時人們的心態。寫這首詩的孟郊,我們曾經學過一句話叫做「郊寒島瘦。」說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