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很俗的詩,卻寫出了崩不住的大歡喜,留下兩個成語,延用到今

2021-01-11 初衣勝雪

「昔日齷齪不足誇,

今日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唐朝孟郊登科後。

詩文漫解:昔日的寒酸委屈,都不足拿出來說道。今日心懷放開,思緒無涯。

春風掠過馬蹄,興高採烈的人,一天看盡了長安春天的繁花!

初衣解詩:古代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人生兩大喜事。當然我輩沒有經歷過科考,所以很難想像當時人們的心態。

寫這首詩的孟郊,我們曾經學過一句話叫做「郊寒島瘦。」說的是什麼呢?說的是孟郊的詩,做的特別的輕寒悽冷,這是他詩的風格,比如我隨手拎出一句來「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紋,短日有冷光。」看到都覺得冷颼颼的。而且不但冷,還冷得特別有層次,冷的特別藝術,說穿了是特別的冷,所以孟郊有寒苦詩人的稱謂。

這和他的家境和生平是有關的。孟郊的一生生活貧困,但他的性格又耿直。他就像長在秋冬裡的棗樹,落盡了葉子,卻還有著嶙峋倔強的枝幹。

所以當我拿到這首詩說是孟郊寫的,我覺得簡直不可思議。這麼的俗氣,這麼的誇張。

俗氣到什麼程度?「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日放蕩思無涯」。這簡直有著一步登天的忘形。仿佛憋屈夠了的人,揚眉吐氣,看俺野百合也有今天呢。

但是結合孟郊的生平,我們似乎也能夠理解。

孟郊活了多長時間呢?64歲,40歲之前,他家境貧困,到處漂泊,但是非常有個性。然後他屢屢的考試,屢戰屢敗。不過話也說回來,在唐朝那個時候,科舉是唯一能夠改變自身命運的一種方式。然後孟郊在46歲那年,一舉考中了進士。

唐朝人的平均壽命只有27歲。46歲相當於是非常豪華的中老年了。孟郊可以說前半生非常的寒苦委屈,這次科舉考試,簡直是上帝給他開了一扇門。

我們聽到過範進中舉的故事。範進中了舉人卻瘋了。可以想見科考對普通讀書人的壓力,不成功,意味著前半輩子的辛苦還趕不上種地的老農,因為你只出不進,創造不了價值,而且當你選擇進入科考這條路,意味著你放棄了其他可以養家餬口的生存門道,因為那也需要時間和成本呀。但一旦考上了,意味著你受到了認可,隨著官方榮譽到來的是你生存的保障和榮華富貴的階梯開了。

難怪有人七十歲還要科考,無論從哪種程度上說,只要考上,就贏了人生,哪怕是精神上的。對於寒門的學子,科考是這樣的重要。

孟郊寫下了這句,「春風得意馬蹄急,一夜看盡長安花。」

很能夠想見詩人那種心花怒放的感覺。那簡直是比喝醉了酒更真實的快樂。策馬在春花爛漫的長安城,那個從內心溢出來的得意滿足,真是一雪前恥。

這首詩的確不夠莊重,但是卻非常的有感情,這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喜悅,一種喜出望外。可能表現人到了極致快樂和得意的時候,那繃不住的笑臉,那春風何止得意在馬蹄上,那簡直得意在心裡,在臉上,在舉手投足裡,那種淋漓盡致得意洋洋,那種大歡喜大亢奮。我想豬八戒一聽可以迎娶高家小姐,一夜按捺不住,犁了全村的地,就是這種精神上的爆棚吧。

這首詩留下了兩個成語,一個成語是「春風得意」,一個成語是「走馬觀花」。「春風得意」的成語,多用來形容人人生路上巨大的輝煌,「走馬觀花」,當然已經背離了孟郊的原意,孟郊的走馬觀花,充滿著快樂的心情,仿佛傳播快樂的天使,但後來成語裡的走馬觀花,通常是指流連而不用心。

不過用春風得意形容一個人由內在而到外在的狀態是非常貼切的。這種狀態每個人都想達到,但同時它又是招人嫉妒的。比如每個人都想有春風得意的時候,但是在他人眼裡,春風得意可是一個拉仇恨的狀態。

可以說孟郊這一生雖然寫了很多詩,他有小眾的讀者,卻不受到廣大的共鳴,可謂寂寞之至。但這一首非常俗氣,非常寫實的詩,卻受到了人們的喜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孟郊的生平代表著所有朝代普通屌絲的生活軌跡,人生重大改變所帶來的歡喜和身心愉悅,是最平凡的人最渴望得到,也最容易感受到的。

當然,花無百日紅。心情歸心情。孟郊中了進士之後,之後是不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呢?因為他性格耿直,再加上前半生形成的特殊的生活習慣,比如孤僻,使他很難融入官場,但他保持了他一貫的艱苦的作風,死的時候,還是其他的官員給他買的棺材。當然我想,在某種程度上,他的精神還是得到了一部分的釋放的。

就是由壓抑到釋放,所以他的「春風得意馬蹄急,一夜看盡長安花」成為中國人特殊的一種喜歡。最喜歡雖然很俗氣,很不夠低調,很不含蓄,但是,正是他說出了大家都願意的歡喜,所以這首詩連同兩個成語才流傳至今。

那麼這首詩,肯定是有感謝天恩浩蕩的意思。每個人都在這首詩裡看到了詩人的快樂,也折射了自己的快樂。比如皇帝也看到了這個臣子如此感恩,做君王的優越感油然而生,還有那些尚在奮鬥中的人,一日看盡長安花,可不只是那些植被花朵,還包括著人如玉。總之非常的輕狂,也非常的勵志!

這是孟郊難得的快樂之作,不快樂則已,一快樂爆棚。

讓我們重讀孟郊的這首春風得意的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日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初衣勝雪祝你人生路上春風得意,至少也要得意那麼一剎那!

相關焦點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宋代有一位詩人就總結了兩句詩,每次讀完都很有感觸。下面就分享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遊山西村宋代:陸遊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 王維最「俗」的一首詩,卻寫出世人最嚮往生活,其中一句爭議千年
    讀王維的詩,是一種享受,畢竟能擔得起蘇軾一句「詩中有畫」的,世間唯摩詰居士一人而已。在「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的年代,王維是為數不多無法忽視的存在。相比李白天馬行空的浪漫,杜甫悲天憫人的沉鬱,王維給唐詩帶來的,是一個「美」字。
  • 孟郊的一首詩,雖然只有4句,卻派生出兩個成語,成為千古名句
    孟郊的一首詩,雖然只有4句,卻派生出兩個成語,成為千古名句孟郊,唐朝著名的詩人。湖州武康人,也就是現今的浙江德清人。他父親是一個小縣尉,沒有多大收入,因此家境比較貧寒。孟郊從小性格孤僻,怕和人來往,用現在的話說,有點自閉症。他在青年時期,父母為了鍛鍊他,把他送到了河南嵩山。
  • 蘇軾的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創造了兩個常用成語
    北宋文壇盟主蘇軾,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名篇,我們現在許多俗語成語,都是從蘇軾的詩詞文章中來。今天推薦一首蘇軾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詩中還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澠[miǎn]池:地名,今屬河南。嘉祐三年(1056年),蘇軾與蘇轍赴京應舉,途經澠池時曾寄宿奉賢僧舍,兄弟倆還同在壁上題詩。此次蘇軾赴鳳翔做官,又要經過澠池。蘇軾寫詩,善用譬喻,這首詩開篇四句,便用一個精妙的比喻,寫透了人生世事的變幻無常。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 唐代詩人的一首小詩,雖然只有寥寥28個字,卻是兩個成語的來源
    我國從古代開始,就是詩的國度。尤其到了唐代,唐詩發展到了頂峰,是後來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比擬的。因此在唐代,也湧現出了很多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大師級的詩人就不用說了,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一首詩。
  • 一首經典唐詩,短短28字卻為後世留下兩個成語,人人皆知
    印象中,悲歡離合,詩人悲傷時容易有詩,憤慨時有詩,憐憫時有詩,思念時有詩,絕望時有詩,勘破時有詩……偏偏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候詩卻不多。這首詩今人耳熟能詳,詩僅四句,便將其進士及第後的開心與感到終於可以一展抱負、一逞胸懷的心情寫得淋漓盡致,還為後世留下兩個成語:「春風得意」「走馬觀花」。今天我們再讀到這首詩,仿佛依然可以看見那個將憂鬱愁悶一掃而空,風光一時的得意士子,尤其後兩句,實在深入人心。
  • 全唐詩僅有她一首詩,寫出了少婦深深地哀怨
    兩千多位詩人,看起來很多,不過和當時的人口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那麼能夠被收錄到全唐詩之中,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今天說的這個人,在全唐詩中就存詩一首。她的名字叫薛媛。薛媛,今安徽鳳陽人,五代時期的女詩人。她的丈夫叫南楚材。南楚材離家遠遊,為自己的仕途尋找門路。等到南楚材遊歷到潁地的時候,潁地太守看中了南楚材的才幹,主動要將女兒許配於他。
  • 成語「翻雲覆雨」的出處,居然是廣為人知的他的一首詩
    在中國的漢語言文化中,成語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成語大多自古沿襲下來,而其中大部分的成語都代表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成語「翻雲覆雨」出處。翻雲覆雨,常用來比喻一個人反覆無常、慣於玩弄手段。它的近義詞是朝三暮四、反覆無常,反義詞是矢志不渝。
  • 南宋高僧志南一生只留下這一首詩,卻名傳千古!
    南宋詩人志南,實在是一個很可憐的人物,他有一首詩名流千古,可是他姓甚名誰,多大年紀,還有沒有其他的詩文,歷史的書頁上,一概沒有留下他的詳細資料。我們只知道,他的法號叫志南,聽起來也還是一個比較塵世的名字,他住在哪個省,也不可考。
  • 蘇軾的這一首詩,寫出了意境,寫出了傲骨,寫出了惺惺相惜的情義
    蘇軾樂觀的一生,是與人交往的一生,他的詩,總是讓人感覺到生命向上的東西,是那種草木生長,欣欣向榮的感覺。對待困難與挫折,他總是笑著面對。與智者交,聽君一席話,勝讀三年書。與情者交,便是三冬熱酒,暖透四肢。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身為苦吟詩人的代表,與賈島合稱「郊寒島瘦」,並有著「詩囚」之稱的孟郊,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孟郊的那首歌頌母愛的唐詩《遊子吟》,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不朽詩篇。那麼孟郊的這首《登科後》,又有著怎樣的絕妙之處呢?
  • 蘇軾被朋友妻子趕出門,憤然寫一首詩,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天小編就來講一個有關於蘇軾的故事。由於他作了一首詩,卻意外讓一個成語流傳至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話說蘇軾已經小有名氣的時候,有一次約了一個叫陳季常的官二代朋友喝酒。但陳季常已有家室,還是個妻管嚴,每次出來玩都需要對妻子保證早早回家,才能出來。
  • 武則天最解風情的一首詩,不僅俘獲了李治的心,還留下一個成語!
    武則天詩求李治:「開箱驗取石榴裙。」她的石榴裙下藏著啥秘密?「武媚娘」 的嫵媚武則天,又名武曌(zhào) ,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為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14歲時進入後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並獲賜號「武媚」,所以,人們又稱其為「武媚娘」。但是,武媚娘侍奉李世民達12年,卻沒能為太宗留下一兒半女。
  • 蒙曼老師盛讚這首詩表達了偉大的友誼,並貢獻了一個最美成語
    在長安,杜甫難以抑制對李白的思念,寫了多首懷念李白的詩,這首便是其中之一。這首詩抒發了對李白的讚譽和懷念之情。全詩感情真摯,文筆直率,懷念之情傾懷而出。詩中不但有「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這樣流傳千古的名句,而且有「春樹暮雲」這樣美麗的成語。
  • 杜甫一首詩,掀起千年波瀾,創造一個成語,引爆一個話題
    這些詩都用較長的篇幅反映了社會的亂象和世態的炎涼,與此同時,他還有一首短小的古體詩,通過正反對比手法批判了「人心不古」,交道淺薄。一直到今天,人們還以此為話題來探討道德的滑坡現象。貧交行 杜甫翻手為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的這首詩因為兩個成語而出名
    這首詩因為給後人留下了「春風得意」與「走馬看花」兩個成語而廣為人知。孟郊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別開生面,風雲際會,龍騰虎躍一番了。滿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登科後唐: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詩的一開頭就直抒自己的心情,說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 鬱結的悶氣已如風吹雲散,心上真有說不出的暢快。孟郊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頗出意料。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有這麼一首唐詩,全詩短短四句,有水平也有千古名句。這樣的詩,作者本應被我們大家記住。但是很多人在讀此詩時,都不願意提及作者。這是為何?在解開這個謎團之前,讓我們先品一品這首詩:《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一首古詩,短短四句,不僅隱藏一個成語,還引出很多典故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歌賦源遠流長,人們在傳承古代偉大文明的同時,也欣賞到很多文化瑰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遁 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詩人們喜歡含蓄,往往不願直言,而是隱藏想表達的內容,留到關鍵處再揭示給讀者,禪宗甚至還希望讀者自己去感悟其中的真意。
  • 一首詩化作一個成語,欣賞別人,不藏人善,是最好品德
    三人行必有我師成語逢人說項,告訴我們欣賞一個人始於才情,忠於人品。能識別人才,會欣賞人才,也是一種美德。成語的來源就是這首《贈項斯》: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楊敬之,文學家楊凌的兒子,進士出身,文採斐然。他做過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國家最高學府的校長),又擔任過戶部郎中(相當於財政部民政部某司的司長)等職位,曾作文《華山賦》交給大文豪韓愈看,得到了韓愈的讚賞。他喜歡結交文人好友,傾慕當時名士,同韓愈、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交好,與李賀、項斯結為忘年交。
  • 一首思鄉詩,卻寫出了他人感情,白居易有什麼妙筆?
    寫作背景:公元799年春,朝廷分遣兵馬去攻打叛軍,戰事發生在河南境內,白居易當時在安徽符離,一天夜晚抬頭望月,思念家鄉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於是寫下了這首詩。一、首聯,點明詩人與親人離散的背景,為抒發感情做鋪墊。1、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時難年荒:指遭受戰亂和災荒。世業:祖輩留下的產業。羈旅:漂泊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