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齷齪不足誇,
今日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唐朝孟郊登科後。
詩文漫解:昔日的寒酸委屈,都不足拿出來說道。今日心懷放開,思緒無涯。
春風掠過馬蹄,興高採烈的人,一天看盡了長安春天的繁花!
初衣解詩:古代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人生兩大喜事。當然我輩沒有經歷過科考,所以很難想像當時人們的心態。
寫這首詩的孟郊,我們曾經學過一句話叫做「郊寒島瘦。」說的是什麼呢?說的是孟郊的詩,做的特別的輕寒悽冷,這是他詩的風格,比如我隨手拎出一句來「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紋,短日有冷光。」看到都覺得冷颼颼的。而且不但冷,還冷得特別有層次,冷的特別藝術,說穿了是特別的冷,所以孟郊有寒苦詩人的稱謂。
這和他的家境和生平是有關的。孟郊的一生生活貧困,但他的性格又耿直。他就像長在秋冬裡的棗樹,落盡了葉子,卻還有著嶙峋倔強的枝幹。
所以當我拿到這首詩說是孟郊寫的,我覺得簡直不可思議。這麼的俗氣,這麼的誇張。
俗氣到什麼程度?「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日放蕩思無涯」。這簡直有著一步登天的忘形。仿佛憋屈夠了的人,揚眉吐氣,看俺野百合也有今天呢。
但是結合孟郊的生平,我們似乎也能夠理解。
孟郊活了多長時間呢?64歲,40歲之前,他家境貧困,到處漂泊,但是非常有個性。然後他屢屢的考試,屢戰屢敗。不過話也說回來,在唐朝那個時候,科舉是唯一能夠改變自身命運的一種方式。然後孟郊在46歲那年,一舉考中了進士。
唐朝人的平均壽命只有27歲。46歲相當於是非常豪華的中老年了。孟郊可以說前半生非常的寒苦委屈,這次科舉考試,簡直是上帝給他開了一扇門。
我們聽到過範進中舉的故事。範進中了舉人卻瘋了。可以想見科考對普通讀書人的壓力,不成功,意味著前半輩子的辛苦還趕不上種地的老農,因為你只出不進,創造不了價值,而且當你選擇進入科考這條路,意味著你放棄了其他可以養家餬口的生存門道,因為那也需要時間和成本呀。但一旦考上了,意味著你受到了認可,隨著官方榮譽到來的是你生存的保障和榮華富貴的階梯開了。
難怪有人七十歲還要科考,無論從哪種程度上說,只要考上,就贏了人生,哪怕是精神上的。對於寒門的學子,科考是這樣的重要。
孟郊寫下了這句,「春風得意馬蹄急,一夜看盡長安花。」
很能夠想見詩人那種心花怒放的感覺。那簡直是比喝醉了酒更真實的快樂。策馬在春花爛漫的長安城,那個從內心溢出來的得意滿足,真是一雪前恥。
這首詩的確不夠莊重,但是卻非常的有感情,這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喜悅,一種喜出望外。可能表現人到了極致快樂和得意的時候,那繃不住的笑臉,那春風何止得意在馬蹄上,那簡直得意在心裡,在臉上,在舉手投足裡,那種淋漓盡致得意洋洋,那種大歡喜大亢奮。我想豬八戒一聽可以迎娶高家小姐,一夜按捺不住,犁了全村的地,就是這種精神上的爆棚吧。
這首詩留下了兩個成語,一個成語是「春風得意」,一個成語是「走馬觀花」。「春風得意」的成語,多用來形容人人生路上巨大的輝煌,「走馬觀花」,當然已經背離了孟郊的原意,孟郊的走馬觀花,充滿著快樂的心情,仿佛傳播快樂的天使,但後來成語裡的走馬觀花,通常是指流連而不用心。
不過用春風得意形容一個人由內在而到外在的狀態是非常貼切的。這種狀態每個人都想達到,但同時它又是招人嫉妒的。比如每個人都想有春風得意的時候,但是在他人眼裡,春風得意可是一個拉仇恨的狀態。
可以說孟郊這一生雖然寫了很多詩,他有小眾的讀者,卻不受到廣大的共鳴,可謂寂寞之至。但這一首非常俗氣,非常寫實的詩,卻受到了人們的喜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孟郊的生平代表著所有朝代普通屌絲的生活軌跡,人生重大改變所帶來的歡喜和身心愉悅,是最平凡的人最渴望得到,也最容易感受到的。
當然,花無百日紅。心情歸心情。孟郊中了進士之後,之後是不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呢?因為他性格耿直,再加上前半生形成的特殊的生活習慣,比如孤僻,使他很難融入官場,但他保持了他一貫的艱苦的作風,死的時候,還是其他的官員給他買的棺材。當然我想,在某種程度上,他的精神還是得到了一部分的釋放的。
就是由壓抑到釋放,所以他的「春風得意馬蹄急,一夜看盡長安花」成為中國人特殊的一種喜歡。最喜歡雖然很俗氣,很不夠低調,很不含蓄,但是,正是他說出了大家都願意的歡喜,所以這首詩連同兩個成語才流傳至今。
那麼這首詩,肯定是有感謝天恩浩蕩的意思。每個人都在這首詩裡看到了詩人的快樂,也折射了自己的快樂。比如皇帝也看到了這個臣子如此感恩,做君王的優越感油然而生,還有那些尚在奮鬥中的人,一日看盡長安花,可不只是那些植被花朵,還包括著人如玉。總之非常的輕狂,也非常的勵志!
這是孟郊難得的快樂之作,不快樂則已,一快樂爆棚。
讓我們重讀孟郊的這首春風得意的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日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初衣勝雪祝你人生路上春風得意,至少也要得意那麼一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