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僅有她一首詩,寫出了少婦深深地哀怨

2021-01-14 愛詩書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彭定求主編的唐詩總集,一共收集來了四萬八千九百餘首詩,詩人二千二百餘人。

雖然這個總集名字叫全唐詩,但是也收集了五代時期的詩人與作品,基本上是唐五代詩歌的總集。

兩千多位詩人,看起來很多,不過和當時的人口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那麼能夠被收錄到全唐詩之中,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今天說的這個人,在全唐詩中就存詩一首。她的名字叫薛媛。

薛媛,今安徽鳳陽人,五代時期的女詩人。她的丈夫叫南楚材。

南楚材離家遠遊,為自己的仕途尋找門路。等到南楚材遊歷到潁地的時候,潁地太守看中了南楚材的才幹,主動要將女兒許配於他。

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很難有人不動心。南楚材馬上就答應了,並且讓僕人回老家將自己琴書等物取來,然後與太守女兒成親。

薛媛得到丈夫將要拋棄自己之後,非常傷心,就讓僕人帶去了自己的自畫像,並且畫上提上了自己的一首詩。

南楚材看到妻子的畫像和詩之後,很是羞愧,就謝絕了太守的好意。

實際上,在五代那個亂世來說,做官也是非常不安穩的,像馮道這種五代不倒翁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改朝換代之後,輕者罷官,重者丟了性命。

薛媛的那首詩的內容如下:

欲下丹青筆,先拈玉鑑端。已掠顏寂寞,漸覺鬢凋殘。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恐君渾忘卻,時展圖畫看。

首聯通過手的動作來展示心理活動:剛剛想要下筆作畫,先拿鏡子照一照只覺一陣寒意。

頷聯進一步寫詩人對鏡自憐:她心中已自感玉容憔悴,而此刻細細端詳,發覺鬢髮也開始有點稀疏了。

頸聯中淚眼代指詩人的肖像:描繪淚眼十分容易,寫出心中憂思鬱結何等困難。

尾聯點出寫真寄外的目的: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這張畫,讓你時時看看我。

詩人既疑慮又體諒丈夫的感情,委婉曲折地吐露出來,可謂用心良苦。末句,直陳胸臆,正面規勸丈夫。遙應首句,語短情長。

這首詩和李商隱的詩詞也有異曲同工之處: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只有美麗的女子才會這樣細緻地注意到鏡中鬢改的細節,這首詩和李商隱的「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有異曲同工之妙。

經常遇到一個問題,今天的人讀唐詩或者其他詩歌用什麼呢?

實際上,很多東西本身就不能以有用或者沒用來界定,詩歌,當然也不能解決一些某些問題,但是他能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而且李白、杜甫留下了那麼多的詩,都是他們在逆境之中寫出來的,我想能夠理解這些詩,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學。

相關焦點

  • 6首唐詩寫出軍嫂對兵哥哥的相思苦,品唐詩,致敬軍嫂兵哥哥
    軍嫂與兵哥哥6首唐詩說相思唐代詩人沈佺期詩與宋之問齊名,並稱沈宋。遼陽:唐時為東北邊防要地。丹鳳城:這裡指長安。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對」。流黃:黃紫相間的絲織品,這裡指帷帳,一說指所搗的衣裳。【賞析】這是一首少婦軍嫂苦思徵戍丈夫兵哥哥不歸的抒情詩篇。軍嫂即思婦。詩以海燕雙棲起興,從環境氣氛的渲染中表現思婦孤獨的心情。首聯以重彩濃墨誇張地描繪女主人公閨房之美。
  • 陳尚君:《全唐詩》49403首,偽詩很多
    陳尚君舉例,唐詩中最有名的偽詩是傳為杜牧所作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他認為此詩寫於宋代,並非出自杜牧。原因有二:第一,杜牧文集及《全唐詩》中均沒有收入此詩;第二,唐人重視寒食節而宋人更重視清明節。「這首詩收於南宋中期兩種類書:《合璧事類》和《錦繡萬花谷》,但都沒說是杜牧所作。
  • 唐詩三百首最哀怨的七絕古詩:向來只聞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
    在古典詩詞當中,有不少描寫女性閨怨的詩詞。這些詩詞很大程度上是詩人的自憐,因為寫出這些詩篇的詩人們往往仕途不順,特別羨慕那些仕途一帆風順的人,所以他們以被遺棄的怨婦、思婦為寫作對象,實際上是為了抒發自己不受重視、不得志的思想情感。
  • 王維最「俗」的一首詩,卻寫出世人最嚮往生活,其中一句爭議千年
    讀王維的詩,是一種享受,畢竟能擔得起蘇軾一句「詩中有畫」的,世間唯摩詰居士一人而已。在「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的年代,王維是為數不多無法忽視的存在。相比李白天馬行空的浪漫,杜甫悲天憫人的沉鬱,王維給唐詩帶來的,是一個「美」字。
  • 唐詩三百首|古意
    【作品簡介】  《古意》由李頎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的題目叫「古意」,標明是一首擬古詩。首六句寫戍邊豪俠的風流瀟灑,勇猛剛烈。有個遼東少婦妙齡十五,一向善彈琵琶又善歌舞。她用羌笛吹奏出塞歌曲,吹得三軍將士淚揮如雨。 【講解】:  這是一首擬古詩。首六句寫戍邊將士的風流瀟灑、勇猛剛烈和視死如歸。「須如蝟毛磔」給人以鮮明生動的印象。後六句寫見得白雲,聞得羌笛,頓覺故鄉渺遠,不免懷思落淚,表現了殺敵報國和思鄉的矛盾。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唐詩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高峰,也是我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唐詩風格各異,題材廣泛,展示了唐代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唐代詩歌浩如煙海,唐代詩人群星璀璨。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更是創作出了一首首千古名作,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精神食糧。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
  • 李白少有的一首哀怨詩,短短二十字,讀的讓人心疼!
    李白的這一首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字,美的讓人心疼!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義詩人,提到古詩,人們不由自主的會想到這一位「詩仙」。李白的古詩大多數是飄逸豪邁,豪情萬丈,但是他也寫過一些不同於自己風格的詩詞。
  • 唐代最風趣的女詩人,晚年卻當起了道姑,一首哀怨詩,為何成神作
    唐代最風趣的女詩人,晚年卻當起了道姑,一首哀怨詩,為何成神作唐朝的詩歌是最為有名氣的,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李白杜甫等等,不過唐代除了有很著名的男性詩人,在一段時期也是瘋狂湧現了很多有名的女詩人,她們個個也都是非常的有才華,而且也都是貌美如花,個個風姿綽約,尤其是唐朝著名的四大女詩人
  • 唐詩⑤ 《長幹行》 (李白)
    黃:《全唐詩》作「來」。  15.此:指蝴蝶雙飛。  16.坐:因而。  17.早晚:何時。三巴,指巴郡、巴東、巴西,都在今四川省東部。  18.不道遠:不會嫌遠。  19.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慶市東的江邊上。據陸遊《入蜀記》說,自金陵(南京)至長風沙有七百裡。地極湍險。  20.
  • 周敦頤一首很唯美的詩,僅開篇短短的七個字,便是美得如詩如畫
    ,我剛剛吟完了一首詩,正好倚靠在欄杆,獨自欣賞這春色美景。遠遠地看到漁夫和樵夫,正一個一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這兩句很有生活氣息,也是營造出了一種生活之美,讓這兩句與前面的兩句遙相呼應。    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詩,關於描寫春天的詩作比比皆是,然而古人對於春天,也是有著一種獨特的情感,到了春天看到處處繁花似錦,這時會生出許多的悲傷;但是很顯然在這周敦頤的這首《題春晚》一詩中,他只是很細膩地描寫了春色美景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中秋詩,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之一,起源於古人在秋季對月亮的祭祀,在漢代時人們普遍開始過中秋節,但並沒有賞月、團圓的習俗,直到唐朝初年賞月、團圓才逐漸成為過中秋節會做的事,故而我們能看到唐代以前與中秋賞月有關的詩歌並不多,但是到了唐朝,我們就能在《全唐詩》中看到許許多多與中秋節賞月有關的作品
  • 一首詩,讀貧窮女子的心酸,看大齡剩女的處境
    這首詩,以語意雙關、含蘊豐富而為人傳誦。全篇都是一個未嫁貧女的獨白傾訴她抑鬱惆悵的心情,而字裡行間卻流露出詩人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感恨。"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主人公的獨白從姑娘們的家常衣著談起,說自己生在蓬門陋戶,自幼粗衣布裳從未有綾羅綢緞沾身開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這是一位純潔樸實的女子。
  • 蘇軾的這一首詩,寫出了意境,寫出了傲骨,寫出了惺惺相惜的情義
    也總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在你的人生過往中發生著作用,讓你在暗夜中尋得到光,在迷途中,找到方向。蘇軾樂觀的一生,是與人交往的一生,他的詩,總是讓人感覺到生命向上的東西,是那種草木生長,欣欣向榮的感覺。對待困難與挫折,他總是笑著面對。與智者交,聽君一席話,勝讀三年書。
  • 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詩,28字寫出他告老還鄉的無奈感慨,都是淚!
    本篇為0293期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們共同欣賞了宋代著名大詩人楊萬裡的一首詠柳詩《新柳》,隨著現在天氣一天天地轉暖,春色盎然的暖春悄悄地來臨了。路旁、河邊的柳樹漸漸開始發芽。楊萬裡的這首《新柳》倒是和現在的時節很是相稱!在這首《新柳》唐詩中,詩人楊萬裡以「柳條百尺拂銀塘」這樣極為誇張的手法開篇起筆,這般大手筆倒是和詩仙李白的這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異曲同工之妙!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唐詩裡就有很多的愛情名篇,這些愛情詩無一例外,大部分都描寫的很是傷感,也很是悲痛,這也正是由於詩人們,他們在現實的生活中,也是遭受了種種打擊,從而才使得他們能夠寫出那些優美而又動人的愛情詩篇。雖然這些作品距離我們有著上千年的時間,可是當我們讀起這些愛情作品時,依舊還是會被作品中的那一份深情和悲傷所感染。
  • 《全唐詩》裡很孤獨的一首詩,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很是傷感
    那麼《全唐詩》裡就有很多描寫孤獨的作品,我有的時候覺得很孤獨,讀一讀這樣的作品,其實也會有不同的感悟,這也正是文學最具有魅力的一個地方。而且唐詩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感人,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幾句,卻是能夠打動我們,讓我們能夠從中感受到不一樣人生。畢竟很多的詩人,他們所描寫得正是自己真實的生活,這樣的一種描寫最是令人感動。
  • 此人只有兩首詩流傳於世,其中一首被稱「孤篇蓋全唐」,驚豔千古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唐詩是我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巔峰之作。僅《全唐詩》收入的就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可謂人才輩出、群星璀璨。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等等,不勝枚舉。
  • 古代才女的3首閨怨詩,完勝王昌齡的「閨中少婦不知愁」
    歡迎關注加轉發有一種獨特的詩歌體裁叫做閨怨詩,寫的多是女子在閨閣中的憂愁和怨恨。最盛行的時候在唐朝,寫的最是行雲流水的詩人叫做王昌齡。最出名的是這一首《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
  • 色解唐詩「白日依山盡」的餘秀華,雙重視角解讀她與她的詩
    >的餘秀華在引起了巨大的輿論關注,並招致來了巨大的非議與爭議:有人認為餘秀華是詩壇百芳園中的一朵,是女性解放運動的先鋒,也有人認為餘秀華的詩不登大雅之堂,特別是解讀唐詩充滿色情、庸俗的內容。贊成也好,反對也好,她自在那裡,我想歷史和文壇會給她評判。筆者「冒天下之大不韙」想試圖換一種態度、雙重視角解讀餘秀華與她的詩。
  • 崔顥的一首詩和李白不相上下,入選《唐詩三百首》,驚豔千年
    李白是中國家喻戶曉詩人,他的詩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如果有人和李白寫同題的詩,大多會被他的光芒所掩蓋,李白的詩往往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讀來卻回味無窮。然而,唐代的崔顥寫得一首詩卻能做到和李白平分秋色,這相當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