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彭定求主編的唐詩總集,一共收集來了四萬八千九百餘首詩,詩人二千二百餘人。
雖然這個總集名字叫全唐詩,但是也收集了五代時期的詩人與作品,基本上是唐五代詩歌的總集。
兩千多位詩人,看起來很多,不過和當時的人口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那麼能夠被收錄到全唐詩之中,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今天說的這個人,在全唐詩中就存詩一首。她的名字叫薛媛。
薛媛,今安徽鳳陽人,五代時期的女詩人。她的丈夫叫南楚材。
南楚材離家遠遊,為自己的仕途尋找門路。等到南楚材遊歷到潁地的時候,潁地太守看中了南楚材的才幹,主動要將女兒許配於他。
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很難有人不動心。南楚材馬上就答應了,並且讓僕人回老家將自己琴書等物取來,然後與太守女兒成親。
薛媛得到丈夫將要拋棄自己之後,非常傷心,就讓僕人帶去了自己的自畫像,並且畫上提上了自己的一首詩。
南楚材看到妻子的畫像和詩之後,很是羞愧,就謝絕了太守的好意。
實際上,在五代那個亂世來說,做官也是非常不安穩的,像馮道這種五代不倒翁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改朝換代之後,輕者罷官,重者丟了性命。
薛媛的那首詩的內容如下:
欲下丹青筆,先拈玉鑑端。已掠顏寂寞,漸覺鬢凋殘。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恐君渾忘卻,時展圖畫看。
首聯通過手的動作來展示心理活動:剛剛想要下筆作畫,先拿鏡子照一照只覺一陣寒意。
頷聯進一步寫詩人對鏡自憐:她心中已自感玉容憔悴,而此刻細細端詳,發覺鬢髮也開始有點稀疏了。
頸聯中淚眼代指詩人的肖像:描繪淚眼十分容易,寫出心中憂思鬱結何等困難。
尾聯點出寫真寄外的目的: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這張畫,讓你時時看看我。
詩人既疑慮又體諒丈夫的感情,委婉曲折地吐露出來,可謂用心良苦。末句,直陳胸臆,正面規勸丈夫。遙應首句,語短情長。
這首詩和李商隱的詩詞也有異曲同工之處: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只有美麗的女子才會這樣細緻地注意到鏡中鬢改的細節,這首詩和李商隱的「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有異曲同工之妙。
經常遇到一個問題,今天的人讀唐詩或者其他詩歌用什麼呢?
實際上,很多東西本身就不能以有用或者沒用來界定,詩歌,當然也不能解決一些某些問題,但是他能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而且李白、杜甫留下了那麼多的詩,都是他們在逆境之中寫出來的,我想能夠理解這些詩,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