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老師盛讚這首詩表達了偉大的友誼,並貢獻了一個最美成語

2021-02-08 老沙侃文化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文學史上,還有比李白與杜甫之間的友誼更深厚的嗎?天寶三年四月,唐代最偉大的兩位詩人在洛陽相逢了,從此,文學史上留下了一組書寫友誼的偉大作品。《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一首首噴薄著激情的詩作,表達著相互間的思念之情。誠然,在李杜二人留下諸多名篇佳作中,這些作品可能並非最上乘之作,也有很多讀者並未讀過,但是,這些詩作所表達的友誼和其文學價值卻是很難被超越的。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當屬杜甫的《春日憶李白》一詩。

飄然思不群

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天寶三載,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相遇,二人一見如故,同遊同眠,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大約三年之後,李白趕往江東,杜甫奔赴長安。在長安,杜甫難以抑制對李白的思念,寫了多首懷念李白的詩,這首便是其中之一。這首詩抒發了對李白的讚譽和懷念之情。全詩感情真摯,文筆直率,懷念之情傾懷而出。詩中不但有「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這樣流傳千古的名句,而且有「春樹暮雲」這樣美麗的成語。

清新庾開府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這是詩人發自內心的熱烈讚美: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一般人。不群,不平凡,高出於同輩。這一聯中後句是對前句的說明,是說李白之所以「詩無敵」,就在於他思想情趣,超凡脫俗,因而寫出的詩,出塵拔俗,無人可比。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唐陳彝語:「飄然思不群」五字,得白之神。金聖歎《杜詩解》說:「白也」對「飄然」,妙絕,只如戲筆。

俊逸鮑參軍

頷聯「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是詩人對李白詩風格的讚美和評價: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庾開府,指庾信;鮑參軍,指鮑照。庾信、鮑照都是南北朝的著名詩人。可以說,詩人對於李白,既有真摯的友誼,又有無比的敬仰,所以他不吝筆墨,發自內心地表達對李白詩的喜愛之情。首頷兩聯四句,筆力峻拔,熱情洋溢,贊詩亦即憶人。詩人從成就、地位(無敵);氣質、個性(卓然不群);風格(清新俊逸)等方面高度評價了李白,不僅如此,還在下一聯中加以補充,詩意前後勾連,曲折變化。喬億《劍溪說詩》說:杜詩「俊逸鮑參軍」,「逸」字作奔逸之逸,才託出明遠精神,即是太白精神……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頸聯遂為懷人粉本,情景雙關,一何蘊藉!

渭北春天樹

頸聯「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表面看只是寫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其實表達的是一種深深的思念之情: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江東」指李白正在漫遊的江浙一帶地方。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點評嘉賓蒙曼老師深情地說:杜甫這首詩不但表達了最真摯的友誼,還貢獻了一個美麗的成語:春樹暮雲。今天我們用這個成語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當詩人在渭北思念江東的李白之時,也正是李白在江東思念渭北的詩人之時;而詩人遙望南天,惟見天邊的雲彩,李白翹首北國,惟見遠處的樹色,又見出兩人的離別之恨,好像「春樹」、「暮雲」,也帶著深重的離情。

蒙曼老師

此聯用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長安的樹木枝椏吐綠,春意盎然,詩人看著眼前春景,想像著此時江東也許正值日落時分暮雲紛紛,而身處江東的李白,也正應該翹首北望,思念詩人。兩句詩,牽連著雙方同樣的無限情思。回憶在一起時的種種美好時光,懸揣二人分別後的情形和此時的種種情狀,看似平淡,實則含蘊極為豐富,是歷來傳誦的名句。沈德潛《唐詩別裁》說:少陵在渭北,太白在江東,寫景而離情自見。張謙宜《繭齋詩談》說:「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景化為情,造句三昧也。似不用力,十分沉著。

江東日暮雲

尾聯「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正是因為前面做了大量的鋪墊,將思念之情渲染得深厚濃烈,所以很自然引出了相逢的熱切期望: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再次仔細探討我們的詩作呢?說「重與」,是說過去曾經如此,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悵恨更為悠遠,加深了對友人的懷念。用「何時」作詰問語氣,把希望早日重聚的願望表達得更加強烈,使結尾餘意不盡,迴蕩著作者的無限思情。王嗣奭《杜臆》說:公懷太白,欲與論文也。公與白同行同臥,論文舊矣。然於別後另有悟人。因憶向所與言,猶粗而未精,思重與論之。此公之篤於交誼也。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這首詩以贊起筆,以「論文」結束,由詩轉到人,由人又回到詩,轉折過接,極其自然,通篇始終貫穿著一個「憶」字,把對人和對詩的傾慕懷念,結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把詩人的思念之情,寫得深厚無比,情韻綿綿。全詩感情真摯,文筆直率,懷念之情傾懷而出,詩人在抒發懷念之情的同時,高度評價了李白詩歌的重要地位和突出風格。並留下了「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這樣流傳千古的名句和「春樹暮雲」這樣令人神思魂往的美麗成語,所以堪稱最美的懷人之作。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
    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作者(編者):蒙曼 著出版單位: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04定價:45ISBN:9787533951665作者(編者)簡介:蒙曼,歷史學者、中國詩詞大會評委、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
  • 這首不可多得的離別詩,竟是春天最美的離別,蒙曼的講解驚豔全場
    然而,能將離別寫得樂觀而又美妙的詩詞卻不多見,這首王觀的《卜算子》便是其中一首。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北宋·王觀)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那麼,這首離別之作美在哪裡?聽完蒙曼老師的講解,瞬間感覺美炸了。
  • 專訪「詩詞大會」蒙曼 | 詩詞無用的年代,為何我們還要讀詩?
    評委蒙曼說:中國人的「詩心」一直存在,只不過被壓抑太久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從2007年開始,蒙曼五上《百家講壇》,先後擔任《漢字拼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的點評嘉賓。最近,蒙曼推出新書——《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以四季節令為序,品讀她心目中的最美唐詩。我們也有機會和蒙曼聊了聊,聽她講述自己熱愛的「詩歌」和中國人的「詩心」。十點人物誌:《四時之詩》一書中詩歌的篇目是按照節氣時序來編排的,這是否想強調古代詩歌的「日常性」?
  • 【好書推薦】蒙曼的女性詩詞課
    擔任中央電視臺《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和《中國謎語大會》點評嘉賓。這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時代,這是一個令人扼腕嘆息的紅妝時代。著名學者蒙曼,講述趣味橫生的歷史,揭示大唐盛世不為人熟知的前夜。 《蒙曼說唐·長恨歌》 作者蒙曼為你開啟大唐盛世的錦繡華章;再現玄宗一生的起伏跌宕;吟唱帝王愛情的盪氣迴腸。
  • 45歲不婚,卻堅持追尋白頭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師有理性的女權主義
    後來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的成功,更是將蒙曼老師推向了「女性國學大師」的位置之上。成為了一名文化界的「網紅」。但俗話說的好,「人紅是非多」。在對蒙曼老師文化素養以及其學術態度的誇讚之中,總有那麼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出來。其中最多的,便是將蒙曼老師至今已經45歲還未婚的事情拿出來說。
  • 蒙曼:長養詩心看遠方
    其中蒙曼解讀唐詩的作品《唐詩之美》,位列候選書單之中。  這本《唐詩之美》,是繼《四時之詩》《人生五味》之後,蒙曼講解唐詩的第三部作品。在這一系列作品中,蒙曼帶領讀者品味唐詩中的韻律、意境、哲理、人情之美,品味唐朝人的生活美學,將詩歌中的精神營養汲取而出,適用於現代生活,深受讀者喜愛。
  • 蒙曼洪山禮堂講《詩經》,三大要點你get到了嗎?
    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隋唐五代史和中國古代女性史,已經發表《蒙曼品最美唐詩·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人生五味》等著作。2017年以來蒙曼先後在央視《百家講壇》講授《武則天》《太平公主》《長恨歌》《大隋風雲之隋文帝》等。近年來她多次擔任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嘉賓,受到觀眾喜愛。
  • 杜甫的這首詩,寫絕了李白的輕狂,還讓一個成語從此變得熱門
    更讓人感懷的是,這兩位頂尖詩人,生前還是好友。李白成名很早,名滿天下,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杜甫一生不得志,在當時只是名氣不大的普通詩人,元稹、白居易發現了他的價值,才使得他能與李白並駕齊驅。但是,這並未影響二人的友誼,他們相知相識,還共遊齊梁,留下過許多佳話。杜甫每每回憶李白,滿滿都是小迷弟對偶像的崇拜。
  • 蒙曼:讀四時之詩,品人生五味
    我們言語粗糙,我們眼睛昏暗,我們心靈疲憊,這是現代人的通病。 過得詩意反倒成了奢侈,被人嘲笑不接地氣。 那麼,嘈雜的生活裡,讀詩尚有用否?
  • 白帝城被譽為千古「詩城」,蒙曼老師說,這三個人功不可沒
    走到白帝城這個地方時接到了皇帝大赦的詔書,重獲自由身的李白驚喜交加賦詩表達自己的歡快之情。這首詩把心情的極度愉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以及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運用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又隨心所欲,自然天成。難怪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 國學女大師蒙曼:百家講壇一炮而紅,卻因為一首唐詩被打回原形
    在《中國詩歌大會》第五季播出的時候,蒙曼卻因為一句耳熟能詳的詩,遭到了諸多人的質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是我們從小就會的一句詩詞,當時蒙曼向大家解讀說這句詩詞是形容播種時候的樣子,可是這首詩詞寫的卻是夏天除草時候的場景和播種沒有太大關係。也正因為這件事,讓很多人質疑蒙曼的專業水平。
  • 鋤禾日當午,這句「最簡單」的詩,你怎麼理解?
    在前期的一次詩詞大會上,蒙曼老師對於「鋤禾日當午」一句詩的解釋讓眾多網友頗為不滿。蒙曼老師對這句詩的理解是「農人種莊稼的過程」,而網友們認為這句並不是在說種莊稼,因為時值夏天,農民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種莊稼呢?一時間,向來在大家心中具有「權威」話語權的蒙曼老師遭到群嘲。
  • 國學大師蒙曼:從百家講壇大火,卻因三首唐詩錯誤解讀被打回原形
    剛剛登上百家講壇的蒙曼以優美的語言,簡單易懂的教學方式迅速收穫了大批粉絲。就是在這一年,2007年,32歲的蒙曼成為了國學新星,備受各大電視臺推崇。百家講壇之後,蒙曼各種節目邀請像雪花一樣飛來,成語大會、詩詞大會、文化講座等邀約數不勝數。
  • 孟郊46歲中進士,寫首詩表達心情,一不小心創造出千年流傳的成語
    孟郊,是我們都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一首《遊子吟》是我們從小都會背的詩,其中最深情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極言母愛之偉大,打動了多少身為兒女的人們。孟郊的父親只是一名小吏,所以他從小家境清貧,性格孤僻,很少與人往來。
  • 國學大師「蒙曼」犯低級錯誤,遭質疑「假詩聖」,內行人:你不懂
    但是,接下來,蒙曼老師在對這句話進行解讀的時候,就引起了議論。「鋤禾日當午」是指農夫種莊稼的過程。蒙曼老師此話一出,網友表示,不同意,不贊同這樣的解釋。這句話出自《憫農》,這首詩基本上是我們每個人最早會背的古詩詞之一,對此詩的理解也是比較透徹的。網友認為,播種應是在春天進行的,而詩中描述的時節應是夏季,因此她對於詩句中"播種莊稼"的解釋按照這樣的分析是不成立的。
  • 古人如何談友誼?王維用一首詩,道盡古今偉大的友誼
    友誼是人與人之間最為基礎,卻又極其重要的一種關係。梁實秋在《談友誼》一文中曾說:「朋友居五倫之末,其實朋友是極重要的一倫」。古代先賢們對友誼也有很多的論述,如《論語》的開篇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除此之外,「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多少真誠的友誼,因詩歌而長存。
  • 《百家講壇》詩詞女神蒙曼:飽讀詩書的女人,都贏在這一點
    後來又聽了蒙曼老師講:武則天寫:「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一代女皇也寫過情詩; 李冶寫:「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一句話點破夫妻相處之道。一個個傳奇女子的跌宕人生在眼前徐徐展開,聽得我入了迷。
  • 夢園·詩韻——《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之《石魚湖上醉歌》
    作為一介書生,能抗賊殺敵,當然算是猛人;當官能為民做主,這自然也是個大大的好人;繁雜的公務之餘,還不忘飲酒作樂,陶醉在青山綠水之間,不得不說,這的確是個有趣的達人。我們先來說說詩題吧。《石魚湖上醉歌》是元結在道州時的作品。石魚湖,算是元結髮掘出來的一處小名勝。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湖,因為湖中有一塊大石頭,像是一條魚浮在水面上,所以元結就給這個湖起了個名字,叫「石魚湖」。
  • 6歲小朋友誤解董卿的意思,場面尷尬,蒙曼為小朋友解圍,太機智了
    小朋友在上臺的時候才6歲半,長得白白淨淨,顏值也很高,看上去十分可愛,這份可愛差點把主持人和兩位嘉賓老師都融化了,因為孩子年齡畢竟還小,可以看出上臺後還是有些緊張和維諾的,而這卻並不影響小子楊的發揮。沈子楊小朋友說他會背500多首詩,而且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在一年之內完成的,然後主持人董卿邀請百人團選手說上聯,子楊說下聯,聰明的他竟然全都接上了,對於一個6歲的小朋友已經很不容易了,當然,他的媽媽功不可沒。
  • 蒙曼詩詞課:腹有詩書,如草之蘭
    一個個傳奇女子的跌宕人生在眼前徐徐展開,讓人聽得入迷。《蒙曼女性詩詞課》 識別圖片二維碼,即可訂閱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評委初識蒙曼老師,還是因為看《中國詩詞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