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2021-01-07 品詩賞詞

古代很多詩人經歷了多舛的人生,也熬過了無數次的悽風冷雨,最後或者豁達坦蕩,或者憂鬱苦悶。比如劉禹錫和蘇軾,不僅懂得隨遇而安,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後世。再如李商隱和秦觀,雖然才華橫溢卻又經常愁怨難解,還有詩鬼李賀,更是只在人世間活了短短的27個春秋,真是細思恐極!宋代有一位詩人就總結了兩句詩,每次讀完都很有感觸。下面就分享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遊山西村

宋代: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陸遊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宋孝宗乾道二年,陸遊因為支持抗戰派將領張浚北伐,遭到排斥,被免職回鄉,住在山陰(今紹興市)鑑湖的三山。第二年春季,他應農友的邀請,到附近的山西村做客。事後他將自己的見聞和感想,寫成了這首詩。

詩人以清新自然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當地農村的風光,以及熱烈的節日景象,讚美了農家淳樸好客的深情厚意,表現出對農村生活的真切感情。首聯描寫朋友們的熱情,「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這兩句意思是說,農村生活本來貧苦,平時粗茶淡飯,僅能餬口而已,遇到風調雨順的豐收年景,他們也要釀酒養豬等,改善一下生活。

詩人受到邀請來村裡共慶豐年,把酒話桑麻,於是就感慨地說,不要嫌棄農家酒不清醇,他們把家裡最好的菜餚拿出來款待客人,情意深厚。古代士大夫一般都輕視和脫離勞動人民,但詩人卻同農民交朋友,真是難能可貴。「莫笑」和「留客」4個字,就真實地反映出這種思想感情。

接下來描寫農村絢麗的自然風光,表現詩人的喜悅心情。「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人欣然地接受農友的邀請,前往山西村做客,途中繞山過水,閱盡人間春色。正感到山重水複,無路可走時,詩人眼前又出現柳暗花明的村莊。因為柳樹顏色深綠,故稱「暗」;花的色彩鮮豔,所以說「明」。楊柳依依,山花爛漫,詩人似乎也忘記了途中疲勞,徑直向村中走去。

頸聯描寫淳樸的人情,「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詩人到了村裡,看到人們吹簫擊鼓,興高採烈地來到村外,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祝願平安無事、糧食豐收。人們穿戴樸素,保持著古老的民間風俗,既新奇又親切,令人印象極為深刻。

最後詩人心懷感激地表示,「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意思是說,從今以後,如果還能趁著皎潔的月光,悠閒自在地外出夜遊,我依然要拄著拐杖,隨時重遊山西村,敲開農家大門。陸遊心情有些激動,更坦率地流露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細味這首詩,作者寓情於景,也反映出雖處逆境,卻樂觀進取的精神。陸遊早年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誓言,卻多次遭到投降派的打擊,不能如願。人生似乎已到了無路可走的境地。可是他並沒有灰心氣餒,山重水複時窺見到柳暗花明的美景,雖然不在其位,仍時刻關心國家命運。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已成千古佳句,也演變成兩個成語。前人就曾有類似的描寫,王安石也寫過,「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而陸遊卻含蓄地將景物加以點染,描寫得題無剩意,更臻完美。同時詩人又把愛國情感融進詩句,不再是單純描寫春景,所以更能啟發後世。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陸遊《卜算子·詠梅》
    陸遊曾經稱讚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於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緊臨著破敗不堪的「斷橋」,自然是人跡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憐惜了。無人照看與護理,其生死榮枯全憑自己。「斷橋」已失去溝通兩岸的功能,唯有斷爛木石,更是人跡罕至之處。
  • 重溫陸遊經典詩篇!
    重溫陸遊經典詩篇!陸遊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是陸遊臨終前對兒子的遺囑。
  • 蘇軾被朋友妻子趕出門,憤然寫一首詩,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天小編就來講一個有關於蘇軾的故事。由於他作了一首詩,卻意外讓一個成語流傳至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話說蘇軾已經小有名氣的時候,有一次約了一個叫陳季常的官二代朋友喝酒。但陳季常已有家室,還是個妻管嚴,每次出來玩都需要對妻子保證早早回家,才能出來。
  • 陸遊84歲時創作的一首絕句,取材精當,巧妙自然
    一首詩有了深刻的立意,如果再有一些精妙的素材,必然可以感動讀者。所以詩歌素材的選擇非常重要,可以從大自然中觀察得到,也可以憑藉個人的生活經驗積累,甚至還能利用夢幻的故事加以改編。下面介紹陸遊84歲時創作的一首絕句,取材精當,巧妙自然。春日雜興宋代:陸遊夜夜燃薪暖絮衾,禺中一飯直千金。身為野老已無責,路有流民終動心。
  • 陸遊因唐婉去世,作一首詩流傳千古,而他卻為唐婉終身未娶!
    這首《釵頭鳳》,是宋代文學巨匠陸遊所作。一句「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打動多少人心,整首詞沒有過多贅述,也沒有繁瑣修飾,寥寥數字,滿目悽涼。每一個字似乎都是用情傷的經歷,用刀篆刻在心尖上,這就是詩詞的魅力。後人讀詩,讀文字的美,讀意境的深,唯獨不能完全讀出作詩人的傷。
  • 陸遊最著名的一首七律詩,其中一個千古名句哲理深刻!
    無疑是陸遊,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平生作詩近萬首(乾隆作詩三四萬首,因水平實在有限,不在此列)。陸遊的詩歌,風格多樣,體裁廣泛,涉及面十分深廣。陸遊寫過一首《遊山西村》的七律,該詩可謂陸遊七律的最高峰,歷來廣為流傳。《遊山西村》全詩如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唐代詩人的一首小詩,雖然只有寥寥28個字,卻是兩個成語的來源
    我國從古代開始,就是詩的國度。尤其到了唐代,唐詩發展到了頂峰,是後來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比擬的。因此在唐代,也湧現出了很多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大師級的詩人就不用說了,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一首詩。
  • 《遊子吟》的作者另一首佳作,不僅詩流傳千古,還衍生兩大成語
    唐代的詩人更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整個大唐盛世人才濟濟,湧現出一批批著名的詩人,例如李白、杜甫、王勃等人,他們的詩作時至今日仍然堪稱經典。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千古名作:《登科後》,這是唐朝詩人孟郊所作,孟郊被世人稱為「詩囚」,不過在他的所有詩作中,最廣為流傳的還是那首《遊子吟》,《登科後》並不是他的代表作,那它到底妙在哪裡呢?
  • 一首很俗的詩,卻寫出了崩不住的大歡喜,留下兩個成語,延用到今
    初衣解詩:古代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人生兩大喜事。當然我輩沒有經歷過科考,所以很難想像當時人們的心態。寫這首詩的孟郊,我們曾經學過一句話叫做「郊寒島瘦。」說的是什麼呢?說的是孟郊的詩,做的特別的輕寒悽冷,這是他詩的風格,比如我隨手拎出一句來「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紋,短日有冷光。」看到都覺得冷颼颼的。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身為苦吟詩人的代表,與賈島合稱「郊寒島瘦」,並有著「詩囚」之稱的孟郊,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孟郊的那首歌頌母愛的唐詩《遊子吟》,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不朽詩篇。那麼孟郊的這首《登科後》,又有著怎樣的絕妙之處呢?
  • 陸遊寫兒童的一首詩,短短8句話惟妙惟肖,讀完直呼太可愛了
    最早是貴族壟斷,那是夏商周年代,除貴族之外的家族是沒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於是天下之人,如同老子所言,「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而後到了春秋戰國,士階層崛起,教育的資料也流傳到他們手中,士成為了新的接受教育的一批人,這才有了百家爭鳴的活躍論辯。秦朝焚書坑儒,希望將教育重新壟斷。
  • 陸遊最有氣勢一首詩,讀起來慷慨激昂,讓人熱血沸騰,堪稱經典
    在我國曆朝歷代的詩人之中,陸遊是一位個人特點極為鮮明的詩人,在他的眾多作品中,表達的都是對於國家的那份愛,這也讓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最偉大的一位愛國詩人。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收復祖國北方丟失的土地,可以看到祖國的統一,為此他也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在軍隊中呆過,只可惜沒能得償所願,以至於他並沒有真正地參與到戰爭之中。
  • 孟郊的一首詩,雖然只有4句,卻派生出兩個成語,成為千古名句
    孟郊的一首詩,雖然只有4句,卻派生出兩個成語,成為千古名句孟郊,唐朝著名的詩人。湖州武康人,也就是現今的浙江德清人。他父親是一個小縣尉,沒有多大收入,因此家境比較貧寒。孟郊從小性格孤僻,怕和人來往,用現在的話說,有點自閉症。他在青年時期,父母為了鍛鍊他,把他送到了河南嵩山。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關於「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古人常常喜歡強調「文以載道」,就是說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要看它的思想內容如何。如果僅僅是寫得美,但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那它就不能夠流傳很久。比如盛行於漢魏六朝詞藻華麗卻空洞膚淺的駢文、初唐文壇風靡一時的宮體詩等等。
  • 諧音詩《臥春》真是陸遊所著?來欣賞那些真正的諧音詩吧!
    而這一首《臥春》非詩非詞,說詩不合格律,說詞沒有詞牌,更多地就像是故意迎合「我蠢」的搞笑主題而硬造出來的打油詩。 而作為宋代的大詩人陸遊繼承前人的衣缽,寫詩講究「對仗工整,使事熨帖」,時人稱之為「小李白」,肯定不會寫出如此非驢非馬的詩句來,就算寫了,以古人愛惜羽毛的心態,也斷不可能將這種不倫不類的詩詞輕易示人,免得玷汙了自己的名聲。
  • 和詩以歌,讓經典詠流傳
    近日,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一首全新創作的《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讓《牡丹亭》和《羅密歐與朱麗葉》兩部經典煥發新生。節目嘉賓、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抑制不住興奮,「這不僅是東西方兩位文學家的相遇,也是漢語世界與英語世界的相遇、中西方文化的相遇」。
  • 蘇軾的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創造了兩個常用成語
    北宋文壇盟主蘇軾,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名篇,我們現在許多俗語成語,都是從蘇軾的詩詞文章中來。今天推薦一首蘇軾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詩中還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冬,蘇軾赴陝西鳳翔做官,蘇轍送蘇軾至鄭州,分手回京,寫了《懷澠池寄子瞻兄》寄給蘇軾,詩云:「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遊佳味少,無言騅馬但鳴嘶。」蘇軾依韻和了此詩。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4句入選小學課本,最後14字成千古絕唱
    【臨其詩境】公元1192年,距離那場驚天動地的大災難已經過去了60多年,百姓們是最擅長忘卻的,亡國的恥辱已經很少被提起。而應當有所作為的朝廷卻也故作不知,將臨安當作「永安」。江湖與廟堂都在背叛歷史,這也註定了,夾在中間的愛國義士,留名青史的民族英雄,在當時只能是一場悲劇。這一年,陸遊早已經退休回到了山陰老家,在那山清水秀的地方了此餘生。
  • 一首經典唐詩,短短28字卻為後世留下兩個成語,人人皆知
    印象中,悲歡離合,詩人悲傷時容易有詩,憤慨時有詩,憐憫時有詩,思念時有詩,絕望時有詩,勘破時有詩……偏偏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候詩卻不多。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是為忽然傳來的捷報而欣喜欲狂,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是為流放被赦免而心情輕快……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寫喜悅心情的詩,大概是孟郊的《登科後》。
  • 蘇軾高雅的詩句流傳成了俗語,他的演變成了成語,意思卻大相逕庭
    宋朝有兩位詩人,各寫了一首詩,裡面的名句流傳千古,經常被引用,用著用著就變味了,跟人家詩人當初的意思完全不同了。這兩位詩人,一位是北宋文壇領袖蘇軾,一位是南宋著名詩人葉紹翁。看了第一句是不是要驚呼一聲:原來這是蘇軾寫的詩啊!是的,就是蘇軾的詩,很多人都會說這句話,但都以為是一句俗語。這第一句話,流傳太廣了,不識字的人都會說。不過,說的可不是人家蘇軾原來的意思。蘇軾這首詩寫的是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好一派迷人的景色,如此寶貴,真的一刻都價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