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2020-12-20 一點文心

關於「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古人常常喜歡強調「文以載道」,就是說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要看它的思想內容如何。如果僅僅是寫得美,但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那它就不能夠流傳很久。比如盛行於漢魏六朝詞藻華麗卻空洞膚淺的駢文、初唐文壇風靡一時的宮體詩等等。

可是,作為文學中一類具有強烈抒情性質的文體,詩歌不一定非要「載道」,非要講什麼大道理。一首詩,只要它有一種感發的生命力,能讓讀者內心產生一種感動和啟發,那它就是一首好詩。比如陶淵明的《飲酒 其五》、王維的《鳥鳴澗》、杜甫的《春夜喜雨》、李商隱的《無題》等。

事實上,這樣的詩作在古典詩詞中非常多,既沒有「載道」,也沒有「立忠義」,表達的僅僅是詩人在某種情境下的一種感動,卻流傳千年,成為經典,深受世人的喜愛。然而,這樣的詩作因為作者名氣不大的關係,有些常常被後人遺忘,實在可惜。例如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宋代冷門詩人徐俯的《春遊湖》。全詩如下:

春遊湖 徐俯(宋)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宋詩的名氣雖然沒有唐詩的名氣大,但是在宋代詩壇,星光熠熠的詩人也不少,像楊萬裡、範成大、陸遊等。可是,這位叫徐俯的宋代詩人,似乎就顯得冷門多了。徐俯,江西派詩人之一,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江西修水縣人,是黃庭堅的外甥。

雖然徐俯在歷史上的名氣不大,但他的這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整首詩清新靈動、風韻翩翩,描寫了詩人早春遊湖時看到的美麗景色,同時也生動地表現了自己內心的愉悅之情,讀之讓人如沐春風。因此,這首詩一經創作,就流傳開來,受到時人盛讚。

雙飛燕子幾時回

詩作題目是《春遊湖》,那麼詩人在描寫遊湖所見時,必然要抓住一個「春」字。那麼,在詩中哪些地方能體現這個「春」字呢?首句「雙飛燕子幾時回?」詩作開篇的這個問句,問得非常巧妙非常漂亮。「燕子雙飛」,說明春天來了;詩人發問,說明這是早春,春色尚未濃鬱。在疑問的語氣中,詩人驚訝與喜悅的感情躍然紙上。

夾岸桃花蘸水開

疑問過後,詩人放眼一看,春天果然來了。次句「夾岸桃花蘸水開」深受後人稱讚,其中的一個「蘸」字簡直是神來之筆,小巧新穎,令人耳目一新。詩人僅用這一個字,就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桃花依水盛放的狀態。那麼,桃花不同於柳枝,不能絲絲下垂,又如可以「蘸水」呢?

因為早春多雨,綿綿不絕,所以水面上升,距離夾岸的桃花枝條自然就更近了。桃花夾岸盛放,美麗的影子倒映在水裡。風吹湖面,波光粼粼,遠遠望去,岸上的花枝和水中的倒影就聯成一片,仿佛「蘸」水而開了。從這個字中,我們不得不驚嘆詩人細緻的觀察力,以及超強的文字表現力。

春雨斷橋人不渡

詩作寫到這裡,「春」意已經描寫得非常生動了。但是,「遊」字該如何表現呢?第三句「春雨斷橋人不渡」銜接得非常自然巧妙。既然「夾岸」就應該有水,說明詩人正在漫長的湖堤上欣賞春色;既然「桃花蘸水」,說明湖水上漲了。於是,在這一句中,「春雨斷橋」既照應了上文,說明了桃花為什麼是蘸水而開,又開啟了下文「小舟撐出柳陰來」。

湖水上漲,淹沒了小橋,因此自然就「人不度」了。這對興致正濃的詩人來說,未免有些令人不快。此外,詩作歡快的節奏,到此也頓了一下,搖曳跌宕,韻味十足。看著斷橋,詩人心裡猶豫著:難道就這樣敗興而歸嗎?

小舟撐出柳蔭來

正在這時,「小舟撐出柳蔭來」柳蔭深處悠悠地撐出一隻小船來,原來可以租船擺渡啊!此句以實寫虛,虛實相生,雖只寫了小舟撐出柳陰,但滿湖春色卻早已躍然紙上。如此一順一挫又一順間,詩題中的「遊」字就這樣在矛盾中被表現出來了,讓千百年以來的讀者,也感受到了小船撐出時帶來的喜悅。

後人曾稱讚此二句頗有陸遊名句「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神韻。事實上,這二句詩不僅寫得生動優美,還很有哲理:人生就是如此,在不斷向前中總會遇到阻礙,在阻礙中又不斷地向前。

整首詩可以說不僅畫面美、內容真,而且情感足,感染力強,讓讀者在詩人筆下仿佛又親身經歷了一次「早春遊湖」;此外,詩作還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藝術的審美觀:描寫景物,不能只有秀麗多姿,還要有幽淡雅靜。此詩若無「斷橋」,一味地春光明媚,就會少很多逸趣。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王維的這首詩很冷門,卻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譬如,陶淵明的《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王維的《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等,都是田園詩中的千古名篇。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園即事》,便是唐代詩人王維筆下的一首田園詩。雖然它相較於王維的《山居秋暝》等詩來說要冷門很多,但是依然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7字便令人叫絕,驚豔了千年!
    《望天門山》是李白初次出蜀途徑天門山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李白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在這首詩中,你既能看到天門山雄奇壯觀的景色,也能體會到江水浩蕩向東奔流的磅礴氣勢。尤其是開篇7字便具有了氣吞萬裡如虎的氣勢,歷代以來均令人叫絕,驚豔了千年。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白居易一首絕美小詩,短短4句驚豔千年,成為唐詩中的不朽名篇
    (歡迎關注「文化點心鋪」:這裡沒有高深莫測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識。學無止境,每天陪伴!)眾所周知,繼杜甫、李白之後,唐代詩壇影響力最大的一位詩人就是白居易了。作為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白居易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 劉長卿一首寫雪的詩,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成為了千古絕句!
    唐詩作為是中華文化的象徵,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它的文學價值,在唐一朝,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寫下了一首首優美的詩篇,在這些詩篇中,詩人在那有限的篇幅裡,儘可能地表達出了自己的情感,也正是這一份情感的融入,使得每一首詩,都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 唐朝詩人有點笨,兩行詩愣是寫了三年,也被世人讚譽了幾千年
    不得不說,他真的是大唐「最笨的」的詩人,他三年寫了兩首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稱道,在中國人的骨頭裡有一個詩人,尤其是大唐。石縣-李太白、詩聖-杜甫、Shigui-李賀、詩魔-白居易等,這些名字被後人使用了幾千年,使人們記住了他們的道德操守和思想才華。
  • 宋代的一首諷刺小詩,只有20個字,卻說盡古今不變的社會現象
    #諷刺詩也是古詩詞題材的一大類,早在先秦時期就已有諷刺詩。諷刺詩大致就如《碩鼠》一般,通過嘲諷譏刺的手法,描述詩人所反對的的事物,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戰鬥性。諷刺詩的形式大多短小精悍,通常用誇張或對比的手法塑造諷刺形象,富有強烈的針對性和戰鬥性。歷朝歷代都不乏優秀的諷刺是,如詩聖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李紳的「萬裡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還有南宋林升的「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等都是諷刺詩中的佳作。
  • 白居易最難理解的一首詩,千百年來爭議不斷,整首詩就像是一個謎
    白居易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位詩人,關於他的作品那也是家喻戶曉,譬如《長恨歌》、《琵琶行》、《錢塘湖春行》、《賣炭翁》、《憶江南》等等,那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其中一些經典的詩句,那也是深入人心,像「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蘇軾溫暖世人900年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失意時就想想它
    正如宋代文豪蘇軾一樣,在詩詞方面有很大的成就。蘇軾這一生宦海浮沉,行走四方。他善於從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找出規律。蘇軾溫暖世人900年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失意時就想想它!這首詩作於1090年冬。蘇軾當時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的第二年。在任職期間,與劉景文交往甚密,交情很深。劉景文出生將軍之家,才華出眾,被蘇軾稱為「國土」,可是他一直沉淪下僚,快60歲了還只是一個管兵馬的地方小官,很不得志。儘管蘇軾多次向朝廷推薦劉景文,都因為奸臣阻礙不了了之。
  • 唐代詩人的一首小詩,雖然只有寥寥28個字,卻是兩個成語的來源
    我國從古代開始,就是詩的國度。尤其到了唐代,唐詩發展到了頂峰,是後來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比擬的。因此在唐代,也湧現出了很多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大師級的詩人就不用說了,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一首詩。
  • 王維最「俗」的一首詩,卻寫出世人最嚮往生活,其中一句爭議千年
    讀王維的詩,是一種享受,畢竟能擔得起蘇軾一句「詩中有畫」的,世間唯摩詰居士一人而已。在「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的年代,王維是為數不多無法忽視的存在。相比李白天馬行空的浪漫,杜甫悲天憫人的沉鬱,王維給唐詩帶來的,是一個「美」字。
  • 描寫愛情最美的一首詞,開頭短短10字,便驚豔了世人
    親們都知道,咱們中國是古詩詞文化大國,在古代詩詞江山中,所有詩人都涉足過的一個題材就是愛情。 不管是李白還是杜甫,他們寫情詩都堪稱一絕。 比如李白的「相見不得親,不如不想見」,簡簡單單幾個字就把求而不得表現得淋漓盡致。
  • 很有趣的一首友情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為此也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友情詩,這些作品寫得真誠,看似信手拈來,但是字裡行間充滿了濃濃的友誼,讀來也是令人拍案叫絕。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那就是宋朝詩人杜耒的《寒夜》,這首詩儘管比較冷門,但也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情感細膩,寫得極為深情,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卻寫出了朋友之間最真誠的交往。
  • 我國古代「最懶」詩人,一世只留下2首詩,只一首就讓他名垂千古
    也就是說,詩人作品保存流傳的數量,其實可以作為詩人出名的原因之一。但在中國,也還有這麼一個詩人,我們現在能讀到的,僅僅只有他留下的兩首詩歌,他卻依然得以流傳千古,名揚後世,獲得了不少「粉絲」。這究竟是「懶」到什麼程度而又深得喜愛的詩人呢?就連萬能的百度百科上,關於他的介紹也只是「生卒年、字號均不詳」。
  • 宋代最「瘋」的飲酒詩,如夢如幻亦真亦假,開篇7個字就令人捧腹
    而筆者本期要分享的正是一首飲酒詩,這首詩出自宋代詩人楊萬裡。 知道楊萬裡怎麼寫飲酒詩嗎?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走進楊萬裡這首堪稱宋代最「瘋」的飲酒詩。 這首詩開篇7字便令人捧腹,忍不住笑了。詩人自己急著喝酒,還要說月亮比自己更急。
  • 南北朝大詩人吳均一首小詩,只有短短的四句,每一句都如詩如畫
    南北朝大詩人吳均就是一位脫離了低級趣味,同時也很有情趣的一位詩人,他也是學陶淵明去到山中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還寫下了無數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其中他的組詩《山中雜詩》,那就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共是有三首,每一首都別具一格,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也是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那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其中的第一首,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對於山居小屋周圍的環境描寫,從而表達了詩人對於大自然的熱愛
  • 三流小詩人一生苦作詩,世人卻只記得7個字,鼓舞世間多少好男兒
    但是世人不知道的是,就連「好讀書,不求甚解」本身,也並不是指隨隨便便讀兩句了事,這句話的後一句是「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哦!其實陶公所說的不求甚解,是要去會其意,並且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在這些被不求甚解者誤讀或者忽略的詩詞背後,是許多文人的嘔心瀝血。比如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李鹹用。李鹹用是唐代一位文人,生率年不詳,算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三流小詩人。
  • 唐代詩人之所以流行,是因為有一首詩和兩行詩千古流傳開來
    唐代詩人張繼是盛唐時期的詩人,與李白、杜甫、王維等詩人相比,張繼是最不引人注目的。張繼、劉長卿和顧匡的友誼。古人推崇張繼詩,特別是《楓橋夜泊》詩,使張繼出名。歌手的歌《濤聲依舊》使這首詩更受歡迎。這首詩讀得沒完沒了,讀後讓人感到輕鬆愉快。
  • 周敦頤一首很唯美的詩,僅開篇短短的七個字,便是美得如詩如畫
    其實除了散文之外,周敦頤還寫過很多的優秀的詩歌,以這首《題晚春》來說,那就是一首精品之作,全詩儘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可是每一句都如詩如畫,美得令人驚豔。  《題春晚》  宋代:周敦頤  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  吟餘小立闌幹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人生短暫,四處奔忙,或為了生計或為了事業,東奔西走,聚散匆匆。這到底像什麼呢?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職為澠池縣的主簿,但因為考中進士並未到任,心中留有遺憾。
  • 小眾卻絕美的六言詩:李白用4首詩96個字,給四季畫出了最美畫圖
    小時候,我們就會背的第一首詩幾乎都是: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五言詩,帶著清雅的古風。在長長短短的詩句裡,他還留下了一些最小眾卻絕美的異類那就是「六言詩」。今天,就帶大家走進李白寫下的4首6言詩:僅僅只用了96個字,就把一年四季完美地呈現在你的眼前。(一)門對鶴溪流水,雲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