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時間:7月14日周五晚19:00-21:30
觀影地點:郎園蘭境藝術中心
◎譯 名 傀儡人生
◎片 名 Being John Malkovich
◎年 代 1999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劇情/喜劇/奇幻
◎IMDB 評分 7.8
◎豆瓣 評分 8.2
◎獲獎 經歷 本片共獲奧斯卡等重要獎項6次,提名12次
男主角克雷格·施瓦茨是一個潦倒的木偶賣藝師,為了生計,他換了份文檔管理員的工作,鬧劇由此開啟。一份失落的文件,一扇偶然發現的暗門……克雷格穿越時空,進入著名演員約翰·馬爾科維奇的大腦中。十五分鐘,控制、體驗,甚至是窺探其深藏不露的隱私,多麼驚喜,多麼刺激!十五分鐘一到,他將會從馬爾科維奇的大腦中被彈出。老婆樂蒂隨後嘗試了一把,竟率先上癮,更引發難忘的情節和結局……
這是一部看完能使你浮想聯翩的電影。權利與控制、自我審視、窺探他人隱私……如果真如電影那樣,可以隨意進入一個人的大腦,然後你就變成了他,擁有了他的生活!簡直太瘋狂了,瘋狂到讓人不禁想嘗試一把,真像是一場鬧劇!
1969年10月22日生於美國馬裡蘭州,是一名美國導演、監製、編劇和演員。1999年憑藉電影《傀儡人生》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瓊斯是一位少產的電影導演,他的電影多少有些超現實成分。《傀儡人生》便是這樣一場超現實的「鬧劇」,它將奇幻融進黑劇情之中,展示著令人深思黑哲理。同時它也讓這場鬧劇變為現實,讓你我好好瘋癲了一把。
影片由約翰.丘薩克、卡梅倫.迪亞斯擔綱主演,他們從前不被好萊塢重視,卻能在《傀儡人生》這部片子中受到認可。倒不是說片子中的人物有多討喜,而是兩位演員完全進入了角色之中,展示了他們強大的演技。
「傀儡」二字,直觀地表達出這部電影的核心,縱使這並不是電影要傳達的全部。那麼究竟是馬可維奇(軀體)是傀儡,還是克雷格(意志)是傀儡?
當克雷格被要求離開馬可維奇的軀體時,他說:「如果我不是馬克維奇那麼我就會變成克雷格史華滋,將一無所有。」當我們想成為另一個人,就是要成為一個自己想成為的人。所以男主角要成為馬可維奇(一個成功的演員)而不是成為克雷格(一個落魄的人)。這是客觀的自我審視,也是一個人正確的選擇。
想認同自己就要成為別人!
Being John Malkovich!
其實本片從頭至尾都在探討「Being」、「存在」,即靈魂與肉體的契合。或許這就是瑪克辛在與馬可維奇身後的樂蒂做愛時,被她的「女性魅力」吸引而「迷失」的原因吧。「When I look into his eyes last night,I could feel you peering out」。
影片的結尾,瑪克辛生下了樂蒂的孩子Emily並組成了幸福的家庭,而克雷格則只有在Emily的體內祈求瑪克辛「Look back」。這也許是天才編劇查理·考夫曼的一種自嘲吧,正印了瑪克辛那句話「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追求他想要的,一種則相反。熱情的人喜歡追求他想要的,也許得不到,至少他充滿活力。至於那些不去追求他想要的人,誰管他們!」
關注【郎園號外】
▼
回復後臺
▼
「姓名+微信號+傀儡人生」
▼
收到報名成功的信息
▼
進入郎園電影晚自習群
郎園攜手凱德用科技藝術關愛留守兒童!畢夏常遠等愛心大使到場支持!
好電影,一起晚自習~
郎讀者|即興戲劇實驗室創始人也來讀書了!女神魅力不可擋!
歡迎轉發朋友圈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郎園號外」,ID:your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