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變:一場鬧劇中包藏的禍心

2021-02-07 風雨五千年1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明朝20萬大軍在土木堡全軍覆沒,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刺所俘,文武官員盡皆戰死,史稱「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其實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鬧劇之中又包藏了無數的禍心,是由無數錯誤聚集在一起的失敗大爆發。

土木之變三十年前,朱元璋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登基之後很是苦惱,政務繁重,大臣難纏,自己這個皇帝當得整天焦頭爛額,卻找不到一個人來幫幫自己。

忽然,朱瞻基看到了身邊伺候的小太監,計上心來,臉上愁雲散去。

過了幾日,朱瞻基下了一道聖旨:設「內書堂」,教宦官讀書。

原來,朱瞻基是想用身邊的這些太監來替自己分擔政事,但這些太監大多不識字未讀書,怎能處理政務呢?所以就先教他們讀書。

朱瞻基作這個決定的時候,一定沒想到他爺爺朱元璋留下的警示:嚴禁宦官幹政!當年朱元璋為特意在宮門口立鐵碑,上鑄「內臣不得幹預政事」幾個大字,以警示後世子孫。

這一切,被朱瞻基拋到了腦後。而朱瞻基起用宦官的這個決定,則深遠地影響了明帝國的進程,也間接地為土木之變埋下了隱憂。

朱瞻基的決定,讓太監有了讀書的權利,也讓讀書人有了成為太監的權利。

聽起來很搞笑,但這是真的,一個本不是太監的文人自願成為太監,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鬧劇,總要有主角的。

王振,山西學官,自願拋妻棄子,忍痛一刀,進入了宮廷。而他,也立時成為了宮裡文化水平最高的宦官!

最要命的是,朱瞻基竟然讓他去侍奉太子讀書!

就這樣,九歲的太子朱祁鎮與老師王振結下深厚的情誼。

一個本不該出現在宮中的人,就此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朱瞻基死後,為太子留下了五位顧命大臣,但朱祁鎮不喜歡這些垂垂老矣的大臣,他更喜歡和信任自己的老師王振,甚至是尊敬,尊敬到他從不直呼其名,言必稱「王先生」,「尊敬」到他竟然把軍國大權交付給了王振。

王振憑著皇帝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大權在握,開始在朝中排除異己,安插親信,貪汙受賄無惡不作,史上所有當權宦官能幹得的壞事,他都幹了一遍,甚至連與蒙古的互市敢插一腳,要求蒙古貿易時向自己進貢。

事情恰恰就出在貿易這件事上。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剌部的首領也先帶領使團來中原,也先不僅沒給王振上貢,還虛報使團人數,以多求明廷的賞賜。

王振沒得到好處,下令把賞賜削去五分之四,把瓦剌使團趕了回去。

也先更生氣,直接分兵四路向明朝進攻。

消息傳來,滿朝皆慌,只有王振笑了。他對23歲的朱祁鎮說:「此次也先不知好歹,竟敢進犯,陛下天縱之資,應御駕親徵,再現太祖成祖之榮光!」

年少輕狂的朱祁鎮被說得心痒痒,遂決定「御駕親徵,蕩平瓦剌」!

對朱祁鎮這個決定,大臣們紛紛勸阻,奈何朱祁鎮只聽他的半吊子老師王振的話,最終還是御駕親徵,而且把軍隊統帥這一光榮而艱巨的職位交給他親愛的老師王振手裡。

王振此時已不知天高地厚,以為自己馬上就要以一場大勝被載入史冊了。他以驚人的速度和極高的效率集結好了二十萬軍隊,浩浩蕩蕩向大同出發。有人認為這次明軍有五十萬之多,但集結五十萬人,以那時的效率來說五天是遠遠不夠的,二十萬還有可能。

皇帝都御駕親徵了,滿朝文武除留守的之外,大都也只得跟著皇帝和王振出發了。

但他們的行軍速度實在太慢,七月十七日,軍隊開拔,到八月一日才到大同,這時前方傳來戰報,陽和遭遇也先攻打,守軍全軍覆沒。

王振有些慌,朱祁鎮也開始害怕,師生二人一商量:算了,此時保命要緊,別想什麼青史留名了,撤軍!

可此時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湧了出來:

首先是軍隊開始缺糧。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還沒打仗呢,20萬大軍的口糧竟然沒有著落!原來這王振老師根本就沒多準備糧草,他以為出去玩幾天就回來了呢。

更讓王振傻眼的是氣候。明朝時期正處於一個小冰河期,那時北方的八月已很冷,由於壓根沒有準備,士兵們缺少禦寒的衣物。

撤兵的路上天降大雨,士兵多有凍餓而死。


這時候的王振竟然還有意顯擺,請皇帝到自己的家鄉蔚縣去看一看,蔚縣就在回京的路上,可當大軍即將進入蔚縣時,王振又改主意了,他說正是秋收時節,怕大軍踩壞了莊稼,讓大軍再掉頭走之前的路線。

這一番折騰,成功地為也先的大軍贏得了時間,也先通過伏擊解決了明軍殿後的部隊,趕上了朱祁鎮他們。

此時明軍來到了土木堡,這是個小地方,沒有水源,二十萬人又冷又餓,幾乎已經喪失了戰鬥力,只能挖壕溝來抵禦敵軍。

也先佯裝談判,假意後退,誘導明軍移出壕溝,然後率領軍隊直撲明軍,20萬軍隊瞬間崩潰。

老師王振死了,皇帝學生被俘了。整整20萬人,埋沒在土木堡這個地方。

一場鬧劇草草收場,但鬧劇的影響卻是餘波綿長,這場鬧劇成為明王朝由初期進入中期的轉折點。

關於土木之變,後世多有人認為罪魁禍首是王振,《明史》等史書也如是說,但朱祁鎮身為皇帝,雖然落了個被俘的下場,但他還是應該為土木之變負主要責任的。

朱家是馬上得天下,所以朱家子孫們都有戰爭情懷,朱祁鎮也應如此,聽到也先來犯,朱祁鎮想得可能正是建功立業樹立威望的好時機,他自己就想御駕親徵,又有王振的慫恿,而且把軍事大權交給王振,其實這也是朱祁鎮的心機。因為他知道,只有把大權交給王振,如果取得勝利,那戰果才會記到自己這個皇帝的頭上。

而朱祁鎮也明明知道,隨軍隊而行的大臣中,就有一位是領兵的合適人選。


他就是英國公張輔,正是前文所提到的五位顧命大臣之一,不僅如此,他還曾經是明成祖朱棣麾下悍將,平定安南,收復交趾,被後人稱為一代軍神。

這樣一個傳奇人物,但朱祁鎮不喜歡。為什麼?因為這位英國公的威信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令朱祁鎮惶恐,他想的只是怎麼削減英國公對於軍隊的影響力,保住自己的軍權,鞏固皇位而已。

因此,朱祁鎮絕無可能讓這位英國公來掌軍事大權。而這位可憐的英國公,以七十五歲高齡隨軍出徵,結果陣亡。

正是這所謂的帝王心術,使朱祁鎮選擇了王振,也為此付出了20萬將士的性命。

千古之下,仍令人心寒。


往期閱讀:

權臣問皇帝:「你是要造反嗎?」 沒有實力的皇帝,不當也罷 

蔡確:一生榮華拋卻 只願兩心相悅 

歐陽修:醉翁之意在何處? 

武則天是一面鏡子,照出了這些千載留名的文人墨客的另一面

關於詹天佑,除了主持修建京張鐵路,你還知道他的哪些事兒?

謝謝「在看」的你

相關焦點

  • 《反黑路人甲》一場黑幫的盛宴,還是一場搞笑的鬧劇?
    一場黑幫的盛宴,一場搞笑的鬧劇。(觀點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敬請諒解。)這部戲的真的是一部致敬大量經典影視作品裡非常棒橋段的新興作品。比如,《流氓大亨》經典痛哭場景;《喜劇之王》杜娟兒試鏡尹天仇和飯盒藏槍;《重慶森林》這麼近,這麼遠;《阿飛正傳》被母親遺棄的痛苦……太多太多啦!(以上只是來自堆仔的官方總結)感覺這部戲可以叫做反黑鹿鼎記,反正大量CP誕生啦!
  • 躺槍的劉德華,盲目追星的結果,是一場場鬧劇的呈現
    劉德華作為四大天王,不可否認的有著巨大的人氣和流量,也是很多人的偶像,既然是偶像,就存在著很多的追星族,這其中楊麗娟屬於極端中的極端。躺槍的劉德華,盲目追星的結果,是一場場鬧劇的呈現在一次和父親追星劉德華的過程中,她的母親
  • 是一場擁抱戲惹的禍
    原來是一場擁抱戲惹的禍!前不久,在《演員請就位》的節目中,李成儒再次提起了陳凱歌導演的那部《霸王別姬》,並表示它太過經典以至於都沒敢去看陳凱歌之後導演的其他作品。在影片中,張豐毅與張國榮的對手戲可以說是非常之精彩。
  • 傀儡人生——一場想入非非的鬧劇|電影晚自習報名中!
    美國 ◎類  別 劇情/喜劇/奇幻◎IMDB 評分 7.8 ◎豆瓣 評分 8.2◎獲獎 經歷 本片共獲奧斯卡等重要獎項6次,提名12次男主角克雷格·施瓦茨是一個潦倒的木偶賣藝師,為了生計,他換了份文檔管理員的工作,鬧劇由此開啟
  • 《冰血暴》,悲劇總源於一場鬧劇
    本來應該是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機緣巧合之中竟成了慘絕人寰的悲劇,誰都逃不過編劇精心策劃的結局,染紅的雪地個人些許悲涼,抱歉,說錯了,這是真實事件改編;科恩兄弟用自己最熟悉的套路講出來罷了。這肯能是我看過節奏感最緊迫的科恩電影,那種環環相扣的緊迫感讓你連上廁所的時間都可以過濾掉,人物設置獨立鮮明,追蹤路線清晰可見,很有科恩犯罪電影的風格,懸念設置的技巧明顯比處女作《血迷宮》高了很多,沒有了過多的劇情鋪墊,多了些精煉;順便提一下,《冰血暴》中女警官不就是《血迷宮》的女主角,看是去一點都不顯老。
  • 「貓爪杯」鬧劇再次上演?星巴克 Undefeated 聯名系列即將開售
    此番星巴克 x UNDEFEATED 系列中最搶眼的莫過於將星巴克經典綠色改成螢光綠色。一下便突出了 UNDEFEATED 字樣,而星巴克的 Logo 則藏在黑色中,帶來十分鮮明的視覺衝擊。此次系列中還包括不鏽鋼杯、水瓶、雙層馬克杯、圍裙、提袋、收納包和帽子等共 9 款商品。
  • 《沒完沒了》:生活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鬧劇
    看上去這是道德和財富的一場較量,其實這就是個虛偽的命題。你作為旁觀者時,看這個問題必然會回答是人重要。可是如果真的事情落到了自己的身上嗎?大多數人的本質都是雙標狗,在涉及到與自己無關或者是不痛不癢的問題的時候,總是能夠表現的深明大義又毅然決然,毫不猶豫就做出了道德標準上的最高抉擇。可是真的到了自己呢?往往因為物質和各方面的因素限制,難以抉擇。
  • 心狹為禍之根,心寬為福之門
    關於人的心胸,有這麼兩句話:心狹為禍之根,心寬為福之門。這兩句話說得真好,非常有道理!先說心狹為禍之根。一個人心胸狹窄,容不得人,容不得事,就容易跟人有矛盾、糾紛,因而容易招來禍患。可能在管理過程中,工商人員也稍有不當言語,僅僅如此,那個攤主竟然在跟管理人員爭吵時,用割肉的刀子殺害了工商管理人員,然後逃跑。在外潛逃許多年後,此人前幾年終於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大家看,本來是極小的衝突,但是到了這個人那裡,竟然發生了命案!心狹為禍之根,信然也!還有一個非常令人氣憤的例子。
  • What the Bulter Saw | 一場鬧劇下的瘋和性
    (劇照裡沒有他穿男侍的衣服但在2006年提提參加廣播臺的聖誕節目時又把那衣服拿出來了)P醫生為了掩蓋自己想勾引G小姐的企圖,在慌忙藏衣服失敗的時候為了不被老婆懷疑,謊稱那是送給老婆的禮物,P夫人便穿上了G小姐的衣服
  • 看了一場鬧劇-謝和弦
    這一場鬧劇源於,謝和弦的妻子報警,舉報謝和弦正在吸毒,而被逮捕的謝和弦,也是出乎常人所能想像的囂張和狂妄。被抓的當下,他不見慚愧,沒有內疚,有的只是一臉淡定的微笑,他還有心情衝著鏡頭嘟嘴眯眼比心。正常人被逮捕,會做的事情是什麼?反省?驚慌?不安?這些都不是謝和弦的打開方式,他說,派出所氣場很好,他睡得很香,還有宵夜跟早餐。
  • 《起跑線》:一場擇校鬧劇背後,藏著世間最美好的3種情
    《起跑線》拍攝於2017年,以印度一對中產夫婦為女兒擇校事件為主線,層層折射出當下的各種社會問題,比如教育不公、貧富差距、階級對立等。該片沿用寶萊塢電影一貫的套路,以幽默喜劇開頭,以脈脈溫情結尾,一面針砭時弊,一面又催人淚目,而交織纏繞在人物角色中的這三份情,最為打動我。
  • 電影《悟空傳》:本以為是一場好戲,卻變成了一場鬧劇
    按照電影中的說法,孫悟空被塑造成了魔王不死的化身,這出身可是足夠低微,孫悟空可是從天地之始就存在的靈石中出世的。後來魔王所化的悟空被菩提祖師教導要改變天地,教他本領,激發潛能,大鬧天機處。最後孫悟空說是反抗天命,也只是幹掉了天宮中憑空杜撰的小小上聖天尊,連上蒼諸神萬佛的面都看不到,這與原著中孫悟空對抗漫天神佛的描述更是差了是十萬八千裡。而且菩提一直讓悟空抗爭天命,不能屈服,也沒交代這到底是為什麼?
  • 啼笑皆非的《造王府》 武雨澤導演現醒世鬧劇
    啼笑皆非的《造王府》 武雨澤導演現醒世鬧劇2015年10月15日 12:22:21來源:新華娛樂    2015年10月13日,由武雨澤指導的一場名為《造王府》的荒誕悲喜劇在國話先鋒劇場首演場與觀眾們見面, 首演現場觀眾爆滿,顛沛流離的劇情可謂吊足了觀眾的胃口,現場掌聲連連。
  • 淺析《花與愛麗絲》:這是一場名為青春的「鬧劇」
    02、何為青春這部動漫的準確意義上來說的話,是2004年電視劇《花與愛麗絲》的前傳作品,畢竟這是一部2015年出版的動畫電影,其目的也是為了引導和讓觀眾回憶電視劇,並揭開正片中所無法解釋的那些事情,動畫的畫風也是跟其他絕大多數的動漫顯得格格不入,通過動畫、聲優等一系列的適應下來,真的能夠在動漫當中看到一些微妙的故事發生。何為青春期?
  • 人民日報評馬保國一針見血:招搖撞騙的一場鬧劇,該收場了
    談及中國功夫,想必對每個中國人來說中國功夫都是自己心中的驕傲,從李小龍早年海外習武傳播中國功夫,到現在的成龍以身力行在電影中又將中國功夫聲名遠播,在每個外國人眼中,中國功夫都是「不可阻擋的」,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 張宇成名曲-《月亮惹的禍》!
    《月亮惹的禍》是張宇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十一郎作詞,張宇作曲,麥可·湯姆森(Michael Thompson)編曲,收錄於張宇1998年12月1日發行的專輯《月亮·太陽》中。1999年,該歌曲獲得第五屆華語音樂榜中國原創歌曲獎。2000年,該歌曲獲得第二屆CCTV·MTV音樂盛典最佳歌曲獎。        《月亮惹的禍》是一首苦情歌曲,並且深深烙印在80後的成長回憶中 。
  • 《夜宴》是一場喜劇,鬧劇,悲劇,還是一個政治幽默?
    《夜宴》是一場喜劇,鬧劇,悲劇,還是一個政治幽默?一直以來,馮小剛加上葛優,都是又一場馮式幽默的爆笑上演,但沒有人能想到他們在一起還能出演悲愴的古代皇庭,還演得這麼成功。在這場政治鬥爭的漩渦中,每個人都是不由自主地,說他們是不真誠的。表面上看起來很嚴肅,其實心裡充滿了各種骯髒的想法。每一個行為和每一個想法都能找到類似天命之類的冠冕堂皇的幌子。所以,聽到有些臺詞,我們不禁覺得太荒謬了。事實上,我想到了,在那個時代,在危機的環境中,誰說的是真實的,誰不是想像的,雖然有些事情是眾所周知的,但必須貌似正經地說著違心的話。
  • iPhone 6 SE 只是一場鬧劇,安心的等 iPhone 7 吧
    這條信息隨後被各大媒體紛紛轉發,但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場鬧劇,所謂的 iPhone 6 SE 包裝盒只是網友的惡搞罷了。這張疑似 iPhone 6 SE 包裝盒的諜照昨天在網絡上瘋傳,但其實只是由 iPhone SE 的包裝盒改造而成。
  • 申祐土木之變「殉難於從龍」考
    但多個史料均載英宗被俘時「有一敵將索衣甲,不與」,《土木之變與北京保衛戰》也載「一個瓦刺士兵要來肅取他衣甲,見他衣著、神色皆與眾不同,就推擁著他去見也先的弟弟塞刊王」。表明這個衣服特別與眾不同,才引起達子的注意,並想奪為已有。騎著御馬,沒有坐車,這近接為申祐代英宗乘輿提供了可能的證據。2、英宗被俘的時間與地點。
  • 竇嬰:皇親國戚,卻因為一場酒後鬧劇,被漢武帝斬首棄市!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初步了解了竇嬰這個人,他是袁盎的好朋友。他和袁盎一樣,很反對讓梁王成為儲君。然而就是因為這個,袁盎慘死,那作為竇太后的侄子,竇嬰又有什麼結局呢? 竇嬰之死在當時是轟動朝野,因為這個案子很大,但是起因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