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罕見,非小細胞肺癌之癌王肺肉瘤癌何時有春天

2020-12-25 咚咚腫瘤科號

目前,在腫瘤治療領域,有一個類型的癌種收穫了最高的關注,最多的研發投入,藥物也是最多的,靶向、免疫、細胞療法,各種新興療法應有盡有,這就是肺癌。

畢竟是人類第一大癌種,研究自然要深入一些,隨著靶向和免疫的發展,非小細胞肺癌已經逐漸演變成慢性病,可是其中還是存在一種被劃分為非小細胞肺癌,但卻不那麼好治的「非小細胞肺癌」——肺肉瘤樣癌。

何為肺肉瘤樣癌?

肺肉瘤樣癌,英文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簡稱為PSC,也稱肉瘤樣肺癌。

PSC是一類罕見的惡性腫瘤,兼具上皮組織及間葉組織的腫瘤特徵。

它可以發生在人體的多個器官,例如皮膚、骨骼、甲狀腺、乳腺和肺等。而當它發生在人類肺部,就變成了一種容易被臨床醫師漏診或誤診的肺癌。PSC是一種高侵襲性、易復發、易轉移、預後差的惡性腫瘤。

PSC,按照病理劃分,可歸屬於非小細胞肺癌。PSC往下又可以細分為多形性癌、梭形細胞癌、巨細胞癌、癌肉瘤、肺母細胞瘤。

圖1. 肺癌分類

PSC常見於中老年人群,一般男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約為1.5:1),佔肺癌總數的0.1%~0.4%,90%以上的患者既往有吸菸史或目前仍在吸菸。

在診斷上,PSC的臨床特徵和影像學檢查雖然有一定特點,但確診前仍需要病理和免疫組化檢測。由於臨床上PSC多數為晚期患者,通常很難獲得足夠的外科標本,又由於PSC自身具有多樣性結構組成且包含多種混合成分,導致部分患者有可能被漏診或被誤診為其他類型的非小細胞肺癌。

而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和其他類型的非小細胞患者相比,肺肉瘤樣癌(PSC)的預後更差,生存期更短。

Yendamur i S, et al. Surgery, 2012, 152(3): 397-402.

肺肉瘤樣癌對傳統化療不敏感

對於早期PSC患者,手術仍然是首選治療方式。

以鉑類為基礎的聯合化療適用於非小細胞肺癌,通常也用於PSC。但由於PSC發病率低,對照研究少,尚無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化療對PSC的療效。

Karim等發表了一項回顧性研究,該研究對比了手術加化療、單純手術、單純化療、單純觀察的治療效果,中位生存期分別為457天、713天、256天、205天,最短的只有7個月不到。

肺肉瘤樣癌治療新方向

2017年發布在JTO雜誌的一項研究,前瞻性的採用全基因組測序平臺(CGP)對15867例NSCLC患者進行分析,其中125例患者為PSC。

在PSC患者中,CGP檢測發現每個腫瘤的中位基因變異數為5個,99%的腫瘤檢測到至少攜帶一個基因變異.最常見的變異基因包括TP53(突變率73.6%)、CDKN2A(突變率37.6%)、KRAS(突變率34.4%)、CDKN2B(突變率23.2%)和NF1(突變率17.6%)。

此外,研究還發現高達30%肺肉瘤(PSC)患者攜帶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推薦檢測的基因變異,包括MET(17/125,13.6%)、EGFR(8.8%)、BRAF(7.3%)、HER2(1.6%)和RET(0.8%)。17例MET變異的患者,主要表現為MET exon14跳躍突變(15例,同時有1例合併MET擴增)、MET擴增(1例)和H1049L(1例)。

由於樣本量和檢測手段的不同,在一些研究中,MET exon14突變在肺肉瘤(PSC)中的發生率可高達3%~31.8%,因此對於肺肉瘤的患者,做靶向基因檢測尤其是MET檢測是非常重要的。

有基因就可能有相應的靶向藥物,目前MET通路主要有三駕馬車:沃利替尼、Capmatinib和Tepotinib,但非常遺憾的是,在三個MET抑制劑中,只有中國自主研發的MET抑制劑沃利替尼納入了高達36%的肺肉瘤患者,目前我們只能從這個研究中看MET抑制劑對PSC的療效。

該研究最早的設計是鑑於沃利替尼對PSC患者的良好療效,只入組PSC患者,後來擴大到Exon14所有人群,因此該研究有高達1/3患者是PSC患者,所有入組的患者中超過90%是IV期晚期患者,所有患者中超過1/4患者合併腦轉移,可以說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腫瘤負荷和惡性程度最高的一批患者。

在這個2019年AACR上報告的沃利替尼治療MET exon14的肺癌研究中發現:11名PSC患者中,6例PR,4例SD,1例PD,療效確切。

同時,沃利替尼治療MET外顯子14跳變肺癌患者的緩解率(PR率)接近55%。以最佳療效評估,有超過50%的MET突變肺癌患者接受沃利替尼治療腫瘤顯著縮小;超過90%的患者可從沃利替尼治療中獲益(腫瘤縮小或不增大)。

這項研究表明,沃利替尼能改善MET外顯子14跳變肺癌患者的預後。我們也期待即將召開的ASCO會議上公布該研究中PSC患者的PFS數據,是否能夠超越半年值得關注。

Exon14肺肉瘤樣癌,使用免疫治療療效欠佳

隨著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時代的到來,晚期PSC患者也有了新的治療機會。另外,除了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有研究分析了43例手術後的PSC,發現25%的患者PD-L1高表達。也有研究專門分析了PSC中的肺多形細胞癌,發現41例患者中PD-L1表達的有37例。

在一項對MET Exon14外顯子跳躍突變患者的研究中發現,雖然大部分患者PD-L1陽性(PD-L1≥1%),但TMB卻普遍很低,提示MET突變患者對免疫治療可能並不敏感。

臨床研究也發現相似的結果,24例患者接受免疫治療,僅4例患者取得部分緩解,客觀緩解率為17%,中位PFS僅為1.9個月。

由此也提示我們Exon14免疫治療療效和化療相當,整體不佳,當然,由於PSC患者太少,該研究沒有公布PSC亞組數據,因此還需要更多大樣本的研究驗證。

PD-L1 Expression, Tumor Mutational Burden, and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 exon 14 Altered LungCancers. Annals of Oncology 2018 Aug

總結下來,肺肉瘤(PSC)在非小細胞肺癌中佔比較低,但由於其獨特的臨床表現,在肺癌病理分型中不可被忽視。雖然PSC臨床診斷困難、惡性程度高、對化療和免疫不敏感,PFS只有1-2個月左右。但隨著PSC分子分型研究的發展,MET小分子抑制劑靶向治療可能會給PSC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參考文獻:

[1]. 劉雷, 臧若川, 宋朋,等. 肺肉瘤樣癌的診治現狀%CurrentStatu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J]. 中國肺癌雜誌, 2018, 021(012):902-906.

[2]. 李園園, 張麗麗, 蔣娟, et al. 38例肺肉瘤樣癌臨床特點及預後的回溯性分析[J]. 中國肺癌雜誌, 2015(9):537-542.

[3]. Chen X , Zhang Y , Lu J , et al. PulmonarySarcomatoid Carcinoma with ALK Rearrangement: Frequency, Clinical-PathologicCharacteristics, and Response to ALK Inhibitor[J]. Translational Oncology,2017, 10(2):115-120.

[4]. Jiang X , Liu Y , Chen C , et al. The Value of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Sarcomatoid Carcinoma of the Lung: MolecularAnalysis of 33 Cases[J]. Clinical Lung Cancer, 2012, 13(4).

[5]. Xuewen, Liu, Yuxia, et al.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of 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 Reveals High Frequency of Actionable METGene Mutations.[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6.

[6]. Steuer C E , Behera M , Liu Y , et al. PulmonarySarcomatoid Carcinoma: 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Cancer Data Base[J].Clinical Lung Cancer, 2016, 18(3).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

相關焦點

  • 肺的「原位癌」是什麼意思?算早期嗎?肺癌高發都有哪些原因呢...
    原位癌可以理解為「站在原地不動」的惡性腫瘤,沒有侵襲、擴散的能力。原位癌是浸潤癌的前身,兩者是癌症的不同階段,當癌細胞突破固有基底膜後,侵犯黏膜下層,這裡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為癌細胞轉移提供了可能,就從原位癌發展到了浸潤癌!肺癌以起源組織類型不同,有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之分。
  • 【194】2015版WHO肺腫瘤分類解讀--張杰,邵晉晨,朱蕾
    肺鱗狀細胞癌累及前縱隔還需與胸腺鱗狀細胞癌相鑑別,除了胸腺鱗癌可表達CD5外,還需要綜合手術所見和影像學特點。瀰漫性肺泡損傷伴鱗狀上皮化生及細胞不典型增生時需與鱗狀細胞癌鑑別。(3)大細胞癌,不能提供免疫組織化學和黏液染色結果。此外,2015版將2004版的大細胞癌的幾個亞型做了較大幅度改變,首先將基底樣大細胞癌歸為鱗癌的一個亞型;將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歸入神經內分泌腫瘤;將淋巴上皮瘤樣癌歸入其他和未分類癌的範疇;取消透明細胞大細胞癌和橫紋肌樣大細胞癌亞型。
  • 全身各臟器都有癌,怎麼就沒聽過「心癌」,心臟癌變你知道多少?
    就目前的臨床數據而言,肉瘤主要是在中年人中出現,有將近40%都屬於血管肉瘤,其中大多數起源於右心房,直接造成右心室流入到梗阻,且具有一定肺轉移可能。無論是血管性肉瘤還是橫紋肌肉瘤,在出現後患者的存活率相當低,且早期腫瘤就可迅速發展,出現轉移和擴散的情況。
  • 新癌王登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新癌王登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2021-01-11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息肉和肉瘤有什麼區別?身上出現了腫塊就一定是癌症嗎?教你分辨
    相信每個人體檢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自己身上長出肉瘤或者腫塊,更怕是惡性腫瘤。一般身上有腫塊或是肉瘤,醫生都會建議患者進行病理性的檢查,來判斷是腫塊還是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為什麼有腫塊就要進行病理檢查?
  • 健康課| 「配音王」昨日因肺癌去世,「癌中王」早期有何蛛絲馬跡?
    3.小細胞肺癌,是最危險的類型。4.大細胞肺癌。而女性肺癌中小細胞癌比男性多得多。小細胞癌是一種非常容易轉移擴散、惡性程度很高的肺癌類型。所以女性一旦得肺癌,比男性要兇險得多。02警惕廚房油煙和PM2.5 美國有研究表明,美國亞裔女性的肺癌發病率比其他族群高出40%,說明基因背景(基因易感性)對肺癌發生是有影響的深圳市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王光鎖介紹,臨床中發現,不吸菸的女性也會得肺癌,而且人數在增多。
  • 香港TVB綠葉曾偉權58歲病逝,晚期肺癌如何能活得更久
    80%的肺癌在發現時已屬中晚期目前,肺癌已成為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於首位的癌症,被稱為「癌王之王」。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有陽性意義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已經達到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數的70%,這意味著將有7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找到對應的
  • 熟記這些 CT 表現,一眼識破轉移性肺癌
    肝癌細胞經由肺動脈血行轉移為最常見的轉移途徑,肝癌組織侵入肝內靜脈,形成小的癌栓,癌細胞再經肝靜脈與下腔靜脈入肺循環,最終造成肺小動脈細小分支栓塞,致肝癌肺轉移。
  • 肺內有癌,嘴巴有提示?嘴巴出現3種跡象,肺在請求你戒菸
    你對肺癌了解有多少?肺癌出現後,可能會引發胸悶氣短,呼吸不暢,還會因為手指,腳趾等慢性缺氧引發異常腫大,增生等,也被人們稱為「杵狀指」。這些都是肺部出現癌症時,比較常見的症狀。但是你知道嗎?肺內有癌,嘴巴有提示。
  • 徐克成看病︱控癌之策:快樂
    遺憾的是無一奏效,最近雙肺也出現多個轉移瘤。 楊叔為此困惱不已,悶悶不樂。聽過肺癌、肝癌、胃癌、腸癌……原發灶不明轉移癌?大多數人或許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 原發灶不明轉移癌(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CUP)是指組織學確診為轉移癌,而各種檢測未能明確其原發解剖部位。
  • 脈管癌栓,腫瘤術後復發的高危因素,復發還與哪些因素有關?
    影響腫瘤術後復發、轉移的因素非常多,有病理上的因素,也有治療上的因素,還有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心理狀態等等方面的因素。病理診斷也包括很多東西,比如脈管癌栓!脈管(靜脈、或淋巴管)癌栓,常常出現在病理診斷報告中,與脈管浸潤、侵犯的意思都一樣。腫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就會新生很多血管以維持自身的營養需求,而新生的血管又成了腫瘤細胞逃跑的便利通道。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資料:肺癌的組織學類型
    這個疾病也是在事業單位考試當中經常考到的一個考點,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今天山東中公教育的老師專門給大家了整理了相關考點,首先我們先來看一道例題:肺癌中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為:A.腺癌B.小細胞癌C.大細胞癌D.鱗狀細胞癌【答案】D。
  • 盛諾一家出國看病科普:軟組織腫瘤以及軟組織肉瘤的類型
    經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因為有50多種不同類型的軟組織肉瘤,所以將它們描述為相關疾病的家族而不是單一疾病更為準確。特定類型的肉瘤通常根據其最相似的正常組織細胞來命名,如下所示。這與大多數其他類型的癌症不同,其他癌症通常以癌症開始的部位命名,例如胃癌、肺癌、肝癌等。有些肉瘤看起來不像任何正常組織,被認為來自幹細胞或其他原始細胞。
  • 多發的肺腫瘤,意味著肺癌進入晚期?先別慌,聽聽醫生怎麼講
    今天這篇文章是關於一些網友提問的解答,其中一位網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家中有一位親戚被醫生告知肺部有多發性的肺腫瘤,上網一查說是肺癌晚期的結果,害怕又擔心的,想確認一下真實性?溝通中也感覺出這位網友的焦急,那麼今天就帶著大家來科普一下關於肺腫瘤的一些詳細解讀。
  • 建議把這句話當作醫學常識記住,原位癌不會復發轉移
    在TNM分期中,肺原位癌為0期癌,屬於極早期。即便不手術,這類腫瘤細胞非常惰性,貼壁生長,生長緩慢,很多人隨訪數年,結節並沒有明顯增大,部分人結節在數年後才加速增長。所以,肺原位癌不用擔心短期內出現快速生長,甚至轉移到其他地方。治療上只需要在腔鏡下手術切除就可以了,生長在周邊的肺結節僅需要做肺段切除或楔行切除,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肺組織。肺原位腺癌術後不需要任何後續治療,5年生存率接近100%。
  • 香港「配音王」肺癌去世!從發現到去世,為何僅3個月?
    因為相較於其他癌種,肺癌患者目前可用的治療手段頗多,手術、放化療、靶向療法、免疫療法,都大大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特別是約佔肺癌85%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過去十年間,有多種新療法問世。 肺癌新靶向藥:Gavreto 美國FDA近日批准了一種肺癌新藥:RET抑制劑Gavreto(Pralsetinib)上市,用於治療RET融合陽性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 每天香菸一包,白酒三兩,寧波老伯嘴裡長了個洞,一查患了兩種癌
    最難以啟齒的是,他喝水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水會從鼻孔流出。徐女士發現父親不對勁後,帶著父親來到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湯珂珂接診後,仔細一問,原來徐伯伯一年多前曾因「肺部腫塊」在外院住院過,當時排除了腫瘤和結核,經抗感染治療後腫塊縮小了,半年前複查肺部腫塊基本消失了,現在也沒有咳嗽咳痰。可最近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呢?
  • 浙江男子5年確診3癌!速看這11個危險信號
    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來源:浙江在線、天目新聞客戶端、錢江晚報、中國疾控中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76歲的老張
  • 談「癌」不色變——認識腫瘤標誌物,超實用!
    據報導,北京一家大型三甲醫院的體檢中心每年都有3~4萬人進行相關篩查。當今世界,儘管針對惡性腫瘤的治療手段不斷改進,但是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始終居高不下,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惡性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治癒率、改善患者預後的關鍵。腫瘤標誌物在腫瘤的篩查、診斷、鑑別診斷、預後判斷和復發監測中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