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院長大、出身於文工團美工組的馮小剛最近推出了他的青春歲月回憶之作——《芳華》。影片反映了上個世紀文工團的那段逝去的歷史,從繁華之始,至蒼涼落幕。對於馮小剛來說,這是對他那段往事歲月的祭奠與緬懷;而對於我們這些未曾經歷過那段激昂歲月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場繁華盛宴,帶我們了解消失在歲月中的小美好。
跳躍的青春字符
文工團基本上是由一群少男少女組成的。因為年青,他們熱情洋溢;因為年青,他們活力四射;因為年青,他們成了一個個跳躍的青春字符。在影片中,到處是歡快的音樂,到處是樂團深情的伴奏,到處是姑娘們動人的舞步。裸露的肌膚,曼妙的身材,精緻的面容,姑娘們的熱情奔放,小夥子們的深情流露。這一幅青春之畫,由他們組成,理所當然。而這裡就是一方伊甸,真情與美麗的沃土,藝術與浪漫的結合。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與時代並不相符的美好。
矛盾的碰撞
在劇中,依我看來有非常明顯的矛盾碰撞。我把它歸為兩個部分,時間節點就是何小萍的出現。在何小萍之前是劉峰與團中其他人的矛盾,在何小萍出現後過渡到她與眾人的矛盾。被大家稱為活雷鋒的劉峰,處處為別人著想,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一樣親力親為。於是他理所當然的被別人奉為完人,他也一直以這樣一種極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如果事情一直都是這樣發展的就好了,他繼續被奉為楷模,被大家或真實或流於表面的尊敬。可是矛盾的聚焦點還是把我們所期待的打破了,當他向自己心愛的女孩告白時,一個滿懷深情的擁抱卻被當作流氓般的猥褻。垮掉的脊背沒有讓他離開他所心愛的文工團,充滿誘惑的大學進修資格也沒有讓他離開這裡,真情的表露卻讓他離開了他所熱愛的淨土。而令人唏噓的是,在他走時曾經的榮譽不曾帶走,曾經的戰友不曾來送他,當然除了她——何小萍。
在這個女孩出現之後,全劇的矛盾就轉移到了這個女孩身上。由於自己的父親正在接受勞改,而自己又成長於一個缺愛的環境,她極度的缺乏安全感。因為從小到大一直被欺負,她渴望加入軍隊能給她帶來一絲絲的安全感,能讓她免受欺負。然而事與願違,這個女孩在到來之後就成了大家的笑柄。無論是男孩們,還是女孩們,沒有人給予她應有的尊重。她也曾不斷地努力,深夜裡自己一個人苦練,對每一個人都展現自己的笑容,她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換來大家對她的尊重。可憐的女孩啊,她不知道有些東西所造成的不同可能是你傾盡全部也無法改變的。鏡頭已經向我們展現了這個女孩的內心世界,剛開始的笑顏如花,逐漸的笑容不再,留給我們的恐怕只有了唏噓。
她們的故事
在她們的故事裡,有著美好的愛情。劉峰愛著林丁丁,蕭穗子愛著陳燦,何小萍愛著劉峰,郝曉雯後來也愛上了陳燦。他們表達愛情的方式各不相同,卻展現了自己的青春年華。他們的故事裡還有停留在集體中的美好。他們一起登臺演出,一起開玩笑,一起包餃子,一起遊泳,一起到軍團演出,他們在那個叫作文工團的地方縱情揮灑著自己的青春,集體也大概是他們那代人心中最為珍重的吧。
而美好之外確是現實,故事的最後,林丁丁嫁給了海外僑胞,郝曉雯嫁給了陳燦,劉峰和何小萍也走到了一起。愛情之外,郝曉雯和陳燦的父親都是軍區首長,依她的話這叫門當戶對。劉峰,木匠的兒子;何小萍,勞改犯的女兒。窮苦出身的劉峰先是幹盡苦活髒活累活,最後失去了自己的右臂。何小萍最後成了精神病。陳燦在各地圈地蓋樓。蕭穗子考上大學成為了一名作家。馮小剛展現了他一貫的現實,影片中的還有很多東西不再一一述說。曾經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無關對錯,姑且把一切都交給那個叫命運的傢伙吧。
關於芳華
一代人的芳華終將落幕,無論他們是圓滿,是遺憾,是美麗,是辛酸,是火焰,是堅冰,是風雨之後的彩虹,還是平靜之下的狂風暴雨。他們總歸逝去,風來了,霧散了,他們在遠行的路上越走越遠。可是,一代人的芳華總歸是屬於一代人的,這既不是前無古人,也不是後無來者,他們會留存於屬於他們的那一代人的腦海之中,而永不消逝。至於我們,青春的路上我們縱情歌唱,我們開懷大笑,我們充滿理想,我們貴在真誠。我們追逐夢想的腳步永不停歇,我們對這世界的善良也同樣可愛。這一路,我們相依相伴,我們在這裡,在新的時代,去開創屬於我們的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