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馮小剛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嚴歌苓的贖罪

2020-10-13 辛勤的熊貓

芳華》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以上是百度文庫對芳華介紹節選,有兩個重要任務.馮小剛-中國著名導演不多加介紹,嚴歌苓-著名作家,曾與陳凱歌合作<梅蘭芳>,與張藝謀合作<金陵十三釵>,<歸來>。而芳華也是兩位個人色彩的混合,我個人覺得是馮小剛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嚴歌苓的贖罪。

先講陽光燦爛的部分,我記得當時我看這個電影時是大學,總結下來那個年齡身體充滿了愛與欲望,等著一個人一件事幫你紓解這種情緒。馮小剛的芳華給大家的第一幕是文工團的舞蹈彩排,屏幕裡面充斥著大腿,美但不齷齪,也是讓從小看春晚長大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主流歌舞的美麗。再來就是休息時戰友間的嬉戲,在文工團的這個體系和社會內,男女間可以放肆的聊天嬉戲,打水仗,練舞時互相撫摸,互贈禮物,到異性寢室聊天,這哪怕在現在看來也是件浪漫冀東的事情。最後,就是那場像極了我大學畢業時的喝酒場面。至此馮小剛的芳華也就結束了,轉為了嚴歌苓的贖罪。

嚴歌苓的贖罪,有很多人物,她自己,何小萍,林丁丁,劉鋒,郝淑雯,陳燦(書中是兩個人,一個嚴歌苓的初戀男友和軍隊二流子)。因為正本書都是以她的個人視角闡述,對於她本身的描述並不多,簡單描述了她類似於何小萍出身,對愛情的渴望,以及受到劉鋒照顧時的愛慕,但卻著重描述了她對林丁丁人物性格的不安(也包括劉鋒)。

書中的林丁丁在文工團是一個集萬千寵愛的獨唱歌手,無時無刻不在表現自己的可愛,萌,並且遊歷於醫生和攝影幹事之間,一直在為嫁個好人家做準備。雖然作者一直對林丁丁的萌表示懷疑,但對於那次觸摸事件表示贊同,畢竟對於劉鋒的人設作業也一直懷疑。

何小萍,作者表示這個覺得不止一次出現在自己的小說中,但覺得自己每次都沒有寫好,希望在芳華中可以有一次突破。這讓我想起來贖罪這部電影,贖罪的作者用小說完美的結局來懺悔當年的罪過,我想作者也是想用類似的方式,表達當年在文工團時對何小萍的不公吧。書中並沒有出現照片事件,而是著重描述了她的個人身世,她在文工團時的不公待遇以及之後的發瘋,在她兒時就已經種下了果。而她對劉鋒的愛,也就更顯得合情合理。

郝淑雯,電影當中的女四,幹部子弟,最後跟同樣是幹部子弟的陳燦在一起了,顯得合情合理,沒有波瀾,但書中精彩多了。首先,並沒有陳燦這個人。嚴歌苓在文工團時受過處分的,因為早戀,因為情書。而高發嚴歌苓的是誰(馮小剛把這個人描述成了幹部子弟身份暴露前的陳燦),就是這個情書的男當事人,原因是什麼?郝淑雯跟這個男的好上了,目的是什麼,我覺得更像是一種欺凌,霸佔,也是郝淑雯鼓動男當事人高發了嚴歌苓。而郝淑雯最後嫁給了一個軍隊二流子(身份暴露後的陳燦),而這個男的也確實掙了錢,炒了地,發了家。

劉鋒,活雷鋒。書中有描述劉鋒成為活雷鋒之前的故事,而劉鋒的成功是明顯的體制內的成功,相比於個人能力,更像是迎合大眾和組織要求。所以書中劉鋒一直態度謙遜,而大家也一直等待劉鋒的出錯,而真正出錯時換來的是大家的解放,以及放肆的批鬥。劉鋒在觸摸事件後,最大的轉折點是成為了一個殘疾人,這讓劉鋒後來的遭遇顯得合情合理。但是,如果劉鋒沒有斷手,當時也沒有發生觸摸,去了大學做了進修,劉鋒的命運會是什麼樣呢?這是我一直以來的疑惑,直到到看了《唐山大地震》裡的陳道明。陳老師一直給人一種儒雅,有文化,而且電影中一直是皇上、總統、大王的專業戶。但這次他演的是一個軍人,一個普通的軍人。平人與人為善,待人謙遜,但是在女兒失蹤後,一籌莫展,什麼力量也使不上,對於陸毅的那個巴掌更像是對自己的無力的一種宣洩,最後也成為了獨居老人,老年生活靠戰友俱樂部維持。我想這就是劉鋒未來可能的生活。

雖然芳華是馮小剛導演和嚴歌苓兩個人的作品,但是馮導還是基本完整表達了小說大部分的內容,所以大家看完之後應該都不會開心,但是會引人思考。我身邊很多人並沒有看芳華,高票房看來是自市場的認可,而不是某些電影在社交網絡上狂轟亂炸的宣傳,這一點還是讓我個人欣慰的。

第一次寫影評不好,但是對我個人意義非凡,希望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馮小剛的溫柔,與嚴歌苓的殘酷,組合成了複雜的「芳華」
    把話題拉回到芳華,原定於10月的檔期,因為某些特殊原因被取消。之後又臨時定檔在十二月。很多人都說馮小剛是在炒作,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也有很多人猜想這次《芳華》免不了又要被剪刀手。但實際上,上映的版本跟上一次點映的版本是沒有差別的,沒有刪減,馮小剛也承認了這一點。其實我在第一次看《芳華》時就覺得,片子雖然涉及了敏感題材,但已經拍的十分含蓄了,馮小剛與電影審查的「鬥爭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說他的「擦邊球」打得最好。《芳華》的「圓滑」之處在於,它似乎觸碰了很多敏感地帶,但又包裹得很好,沒有了什麼尖銳和稜角,讓剪刀不太好下手。
  • 《陽光燦爛的日子》:青春的顏色
    在姜文導演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電影運用各種豐富的色彩創造了一幅獨屬於那個年代的風俗畫,給觀眾帶來一場絕佳的視覺盛宴。No.1 : 紅色紅色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被賦予了很多寓意,比如革命、暴力、激情、熱血和死亡等。
  • 馮小剛的《芳華》多少人看懂了?始終不被善待的人,也許最善良
    在我心裡,這部電影是馮小剛迄今為止,最好的電影。甚至可以說是近21年來,大陸最好的青春電影——《芳華》。因為22年前,姜文拍出了《陽光燦爛的日子》。那部被史航高度誇獎的電影:「如果說,《陽光燦爛的日子》是超一流的青春片,那麼今天其他所有的青春片。最多只能算二三四流。」至今,《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是我心裡的青春片TOP1。那這部《芳華》呢?這是馮小剛對青春的頌歌,是有軍人背景更確切的說是有部隊大院部隊文工團背景的這撥人的青春。
  • 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與朔爺、馮小剛在陽光下的赤裸狂歡
    陽光燦爛的日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王朔、馮小剛與寧靜、夏雨、陶虹的燦爛盛宴四海之內皆兄弟「,王朔,朔爺,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被眾人圍繞,眾星捧月,舉杯,然後被一堆人拋上了天。這是王朔最得意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在春風輕度的時節,風,在吹,鳥兒,在叫,自由的天空,陽光燦爛美好。情深,不言幾多傷。
  • 馮小剛《芳華》致敬先烈 退伍軍人:這是我的芳華
    網易娛樂9月16日報導 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的電影《芳華》將於9月30日全國公映。昨日,片方在北京首都電影院舉行了「省親觀影場」,現場觀眾中不僅有退伍軍人,還有許多與馮小剛淵源頗深的老電影人。導演馮小剛現身和觀眾熱烈交流,剖白拍這部電影「惦記了四十年」,有退伍軍人動情表示「感謝馮小剛」。
  • 電影《芳華》致敬先烈 退伍軍人感謝馮小剛
    2017年9月20日訊,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的電影《芳華》將於9月30日全國公映。日前,片方在北京首都電影院舉行了「省親觀影場」,現場觀眾中不僅有退伍軍人,還有許多與馮小剛淵源頗深的老電影人。導演馮小剛現身和觀眾熱烈交流,剖白拍這部電影「惦記了四十年」,有退伍軍人動情表示「感謝馮小剛」。
  • 她是《芳華》原型,張藝謀、馮小剛爭搶的對象,61歲溫婉如少女
    該影片從幾個年輕文工團工作者的視角,展現了一個時代的景象,這部電影就是《芳華》。電影上映後,引起了很多人的回憶。說起嚴歌苓,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近年來,嚴歌苓的作品卻多次成為被張藝謀、馮小剛等導演爭搶的對象。當時,馮小剛導演曾邀請劇中文工團成員的原型,一同參加央視的電影頻道的節目。
  • 影想|《芳華》是馮小剛近年最好卻還是難逃俗氣的拉上鄧麗君
    這次,他仍執著的繼續從心所欲不逾矩,逆流而上,拍攝這部他心願清單的最後一部電影《芳華》。在社交媒體上,《芳華》是最具熱度的電影。這幾天朋友圈凡是討論電影、討論文娛話題的人,幾乎都繞不開馮小剛以及《芳華》。因為之前的緊急撤檔事件,令這部電影的話題性大大增加,在上映首日即破億元,拿下單日票房冠軍,上座率也十分良好。
  • 嚴歌苓《芳華》原著試讀 |「找劉峰!」
    著名演員黃軒在影片《芳華》中飾演男主角劉峰12月15日,馮小剛導演、嚴歌苓編劇、黃軒主演的影片《芳華》正式公映
  • 《芳華》:淺析馮小剛在電影中對芳華的藝術表達
    《芳華》的創作源於導演馮小剛和編劇嚴歌苓的一個約定。兩人都有在文工團服役的經歷,那段時光是他們各自青春的珍藏和回憶,機緣巧合下兩人約好共同創造一個貼近親身經歷的文工團故事。於是嚴歌苓執筆,馮小剛執導,由黃軒、苗苗、鍾楚曦等主演的文藝電影《芳華》於2017年上映了。
  • 電影芳華改編自哪部小說?嚴歌苓芳華小說大致劇情講什麼結局如何?
    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黃軒、苗苗、鍾楚曦、楊採鈺領銜主演的電影《芳華》,日前已經進入了影片宣傳階段,據悉,該電影將於國慶上映,不少觀眾表示期待!據悉,電影芳華是根據嚴歌苓的小說改編而成,觀眾們在電影上映之前,紛紛在尋求電影芳華的原著小說,那麼芳華原著小說叫什麼呢?在哪裡可以看呢?
  • 《芳華》影評精選
    文工團裡明媚的陽光黯淡了,取而代之的是血腥無情的戰爭,每個人在戰爭中超越了自我,有的人失去了手臂,有的人繃斷了神經......馮小剛VS.嚴歌苓是青春無悔,還是蹉跎歲月?如果對比嚴歌苓的小說原著的話,我們會發現,原著與電影雖然在故事的輪廓、關鍵的情節點上並無太大分歧,但是在故事情緒和表達初衷上,確實截然不同的兩部作品。
  • 【專訪】《芳華》主演鍾楚曦:那個扮演「嚴歌苓」的姑娘
    馮小剛把鍾楚曦從一千名女孩裡揪了出來,帶進了文工團。頭髮從側面辮起麻花,在發尾紮成一個結。額頭前剪了三兩根碎劉海,眉梢彎彎,穿上綠色軍裝,腰板挺直,下顎笑出一個柔和的弧——那個年代文藝兵的青澀模樣。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鍾楚曦都不知道自己演誰。導演沒講過,合同上也只寫「參與拍攝《芳華》」。
  • 終於等到《芳華》,這樣的電影以後可能沒人再拍
    據知情人士馮小剛透露,重新定檔的《芳華》,一秒未刪。魚叔是在兩個月前看的《芳華》,是的,我就是先睹為快的那一小撮人。本著上映之前,絕不劇透的原則,魚叔來聊聊它——《芳華》不同以往的小說改編影視,《芳華》的特別之處在於,先有了嚴歌苓和馮小剛的合作意向,才催生了這部文學作品的誕生。接著才有了電影《芳華》。
  • 往事並不如煙,陽光依舊燦爛:《陽光燦爛的日子》
    但那是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影片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改編自王朔小說《動物兇猛》,原本六萬字的小說,被姜文改編成了九萬字的劇本,馬斯卡尼的《浪漫騎士》穿插整部影片。影片陣容強大不僅包括主角夏雨,寧靜,陶虹,耿樂。
  • 兵敗媽閣之前,嚴歌苓的三次電影圍城
    大段的文學性旁白原封不動地從原著中照搬過來,人像諸多卻空洞單一,無聊的戒賭宣傳片,李少紅顯然缺少足夠的把控力,最終落入了嚴歌苓文學敘事的窠臼。嚴歌苓,這個被稱為張藝謀和馮小剛們離不開的女人,身後是半部電影史。粗略一算,嚴歌苓已經有十幾部小說被搬上大銀幕,早年較著名的有《天浴》《少女小漁》,近幾年有張藝謀改編的《金陵十三釵》《歸來》,以及陳凱歌請嚴歌苓編劇的《梅蘭芳》。
  • 馮小剛細品之作,《芳華》拍攝背後的5件事
    馮小剛細品之作——《芳華》拍攝背後的5件事:1.電影《芳華》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導演馮小剛與作家嚴歌苓在2013年達成的一個約定。兩人都曾在文工團服役,相似的經歷讓二人不約而同的想創作一部關於文工團題材的影片。
  • 馮小剛最走心之作,讓我在電影院淚奔
    與嚴歌苓小說中哀嘆與批判的意味不同,馮小剛的筆觸極盡溫柔。在他的鏡頭下,所有人都像被蒙上了一層夢幻的濾鏡,美得不像話。那是真正陽光燦爛的日子。而馮小剛的回眸卻充滿愛意。他甚至斥資3500萬,在海口搭建了一個「文工團」大院。「當看到文工團的牌子掛起來,走進排練廳,聽到樂隊的演奏,看到演員們排練的場景,就像回到了記憶中的文工團。太滿足了。」出於對那段日子的愛,《芳華》少了幾分傷痛,多了些浪漫色彩。
  • 姜文的巔峰之作《陽光燦爛的日子》,捧紅了一位實力演員
    「鬼才」導演姜文在32歲時為大眾展現了《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作品,在當時上映時成功拿下5000萬元的票房。《陽光燦爛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包含的價值並不是那種年代感,而是影片所呈現出的真實感,打動人心。
  • 畢業季|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不說再見
    芳華正好,未來可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親愛的科大,我只有更加努力,才能回報你的優秀。無數的汗水灑落變成勳章,無數的堅持定格化為榮譽。一切的一切,入夢而來,隨風而去。親愛的同學們,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們揮揮手不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