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巔峰之作《陽光燦爛的日子》,捧紅了一位實力演員

2020-08-20 藍仔說娛樂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更比一代強,導演這一行業在國內一直在轉變著。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餃子,《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等人如今都變得名聲大振,深受觀眾的喜愛。

相比之下像陳凱歌、張藝謀、姜文等資歷較深的大導演,近年來的作品並不是特別受歡迎,即使一些影片票房很高,不過面對著巨額成本,他們的作品與那些新人導演相比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不過前面提到的那些資歷較深的導演們,在他們剛剛接觸這一行業時也是震驚了整個娛樂圈。「鬼才」導演姜文在32歲時為大眾展現了《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作品,在當時上映時成功拿下5000萬元的票房。

不過這個數據在如今的影視作品收益中是毫無收益的,現在就連嶽雲鵬主演的作品《鼠膽英雄》居然票房過億。

不過對於20多年前的國內影視行業而言,那時內地的總票房也是高達10億元,該影片排在第四位。

憑藉著數量高超的票房,《陽光燦爛的日子》並且在榮獲了美國《時代》周刊上1995年十大佳片中的第一名,真的是實至名歸。

並且國內演員夏雨也憑藉此片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這兩個獎項,讓人深感羨慕。

該影片對青少年生活進行了細緻地刻畫,不僅向觀眾們呈現出國家當時的混亂以及對此做出的改變,姜文對尺度把控的很到位,不僅成功收穫了很高的票房,並且該影片的口碑也十分不錯,姜文因此一「戰」成名,得到許多大眾的青睞,這個才華橫溢的男人瞬間在娛樂圈中立下了一定的地位。

姜文把自己的陽剛之性和富有想像力的能力放在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中,讓他獲得了一番佳績。

或許是這部片子過於優秀,之後姜文導演的作品相比之下遜色了許多,直到那一部——《鬼子來了》上映之後再次將他的事業帶到巔峰。

《陽光燦爛的日子》表面上看是在為我們講述一段回憶的故事,這段回憶中包含著青春時光的經歷,在青春中呈現的是愛情,從而反應當下的那個時代。

《陽光燦爛的日子》包含的價值並不是那種年代感,而是影片所呈現出的真實感,打動人心。

影片整體基調是很鮮明的,充滿陽光燦爛的感覺,片中的大人總是執著於鬥爭和自保,院子裡的孩子們則是無憂無慮地過著生活,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們不需要擔心凍餒,他們也不用上學去參加考試,漸漸地他們模仿起了大人開始拉幫結派。

那種時代的確是人們不想看到,不願意接受的,可卻是他們最好的一段時光,和當下的「青春電影」相比,要好於它們許多。

影片中馬小軍經常喜歡撬鎖,這成為了他的嗜好。當時他喜歡上了那個穿著泳衣、婀娜多姿、笑容迷人的女孩,他不僅呆在房間裡等他,還在她家的屋頂上等待著她的歸來,基本上撩女孩的套路他都用上了。

與《芳華》不同的是,雖然兩部影片都是以同一年代背景做基礎,不過《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展示的是年輕人的燦爛活力,而《芳華》是用成年人的風格來裝飾芳華。

後來在美國《時代》周刊當中出現了這樣的評論:「中國知名導演姜文的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據說是1995年全世界最佳影片之一,深獲許多名人的青睞。」

小說原著王朔所擅長的黑色幽默,搭配上夏雨和寧靜、陶虹等人精彩的演繹,以及導演姜文獨特的才華、執導風格,一起造就了這部給人印象深刻的經典之作,評分高達8.8。

其實影片中那場冬天打架洗澡的戲,演員在澡堂裡拍了不下30次,夏雨甚至都被水衝得要脫皮了,當時的他還很年輕,並沒有太多的表演經驗,可是就這樣他參演的第一部電影就獲得了三個影帝名銜,可見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

再看看姜文導演,身為他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效果確實讓人吃驚,沒有人能夠看得出這是一位首次執導影片的導演拍出的電影,好比當初梅爾吉布森所執導的《勇敢的心》一樣。

在拍攝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劇組把這幫年輕演員帶到一個空曠的地方進行培訓。

目的就是為了讓作品顯得更加真實。不過中期影片突破了投資人的預算,幸虧有劉曉慶的鼎力相助才讓整個拍攝工作順利進行下去。

首次執導影片的姜文導演,在選擇人物的環節上就處理的很好,選角的成功也暗示著該片票房大賣。

夏雨扮演的馬小軍的年輕氣盛、身處叛逆期、情緒躁動、不過又十分單純執著,對待感情付出拿捏得很到位。

寧靜扮演的米蘭充滿青春活力,片中馬小軍對她深深痴迷,影片上映後更是吸引了無數年輕人的眼球。

陶虹老師本身就是一名運動員冠軍,所以她當初只是抱著玩的心態出演,卻演出了最真實的於蓓蓓。

雖然時代一直在改變,但是影片中所含雜青春的元素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不過凡事都具有雙面性,有的導演就能向觀眾展示出精美的影片,票房口碑毫不擔憂,然而有的導演只是賺了票房的一些錢,卻沒有對自己名氣提升有太大的幫助。《小時代》系列影片就是最好的例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所呈現的不僅是騷動的年代,也不僅是騷動的歲月,還有一段段波瀾起伏的愛戀,好比那些劇情狗血的影片但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每個人所經歷的時代是不一樣的,但每個人最起碼都會經歷那段難忘的青春。

相關焦點

  • 《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導演天賦的嶄露頭角,青春片的鼻祖
    《陽光燦爛的日子》完成了最後一個鏡頭的拍攝,同年8月收到威尼斯電影節邀請,憑藉《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榮獲一連串大獎。,曾一遍又一遍地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可以看出《陽光燦爛的日子》深受其影響,最明顯的就是打架那場戲,有許多相似的痕跡:深夜、樓道、自行車,磚頭砸破的腦袋……但《陽光燦爛的日子》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有本質上的不同: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楊德昌試圖用臺灣第一起青少年犯罪事件中揭開一個時代的面紗,鏡頭對準少年,卻意在批判臺灣社會;而《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反映是一個國家、一個時代洪流中
  • 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與朔爺、馮小剛在陽光下的赤裸狂歡
    姜文與王朔有著相似的年代經歷,有共同的靈魂碰撞。姜文說,他一生最佩服王朔,王朔是個活得通透的人。陽光燦爛的日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是導演,處女作,改編自王朔作品,演員的陣容,現在看起來,是非常的強大,非常豪華,非常有氣勢的。
  • 《陽光燦爛的日子》如何選演員
    關於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有許多問題可以討論, 這對我們認識電影
  • 《陽光燦爛的日子》:看懂姜文的內涵,就看懂了青春
    1992年的勞動節,姜文把自己關在北三環路邊6平米的小屋裡,單曲循環著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寫出了一部劇本,名字叫《陽光燦爛的日子》。6萬多字的原著,姜文改寫成了9萬多字的劇本。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在1994年上映,一炮而紅,攬獲很多獎項。馬小軍的演員夏雨也藉助此片榮獲威尼斯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出道即巔峰。
  • 《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為什麼要選擇寧靜?
    眾所周知,只要提及青春影視作品,1994年播出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絕對榜上有名,這也是姜文導演的第一部作品,由當紅明星寧靜、陶紅等人領銜主演,改編自著名作家王朔創作的《動物兇猛》。《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青春片的角色太過於挑人,讓身為導演的姜文很頭疼。不過他是這部劇的負責人,自然是要克服了這部劇本的任何困難,找到了米蘭的飾演者——寧靜。那麼多優秀的演員一起來競爭這個角色,姜文為什麼非要選擇寧靜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與其說是姜文要選寧靜,不如說是姜文選擇了米蘭,是姜文偶遇了米蘭。
  • 賞析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青春隱喻
    首先,我覺得姜文是個很真實的男人,一個熱血沸騰、敢作敢為的導演形象。今天為大家推薦的一部影片是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雖然是一部「青春性徵」極為明顯的電影,但是它又是一部單純的電影,影片中有性的暗示,但卻從未有性的描述。大量長鏡頭深焦攝影和俯角仰角拍攝的運用除了讓畫面空間維持完整性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這種拍攝技法常常讓影片中的人和物有一種從遙遠時空而來的意境,形成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個人的特寫鏡頭也是影片的一大亮點。
  • 姜文一出手就被「封神」,《陽光燦爛的日子》,為何能火30年
    然而,在姜文的青春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一切都是那樣的乾淨,自然和純粹。01,《陽光燦爛的日子》,為何能火30年這部姜文導演的處女作品,一出手便被封神,至今仍然是無可超越的巔峰之作。《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導演,立足於上世紀70年代,以男性視角為主,呈現出的年輕人的成長和衝動,是特殊時空背景下的新成長曆程
  • 陽光燦爛1994,巔峰夏雨、窺視寧靜,姜文臆測《動物兇猛》的荒誕
    姜文是演員?但27年前,姜文當了十年演員後的第一部自編自導的作品,那部改編自王朔短篇《動物兇猛》,卻取了一個極具黑色幽默的,名為《陽光燦爛的日子》,選了「小眼睛」夏雨,「清純欲女」寧靜的電影,就很不「姜文」。
  • 優秀影評|姜文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原創稿件,歡迎轉發,學習聯繫微博私信@周孟傑chuck主標題 青春:不可言說的灼灼年華 副標題 ——評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然而,姜文導演卻以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向我們展示了這個年代的另一種風貌,通過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刻畫出燦爛明亮的青春,如歌般美好的灼灼年華,蕩漾著清亮明媚的憂傷。     這部電影由姜文執導,夏雨、寧靜主演,在當時的中國影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影評講述了文革時期的北京城裡,一群以馬小軍為代表的少年的青春經歷,尤其是他和米蘭之間的曖昧情感。
  • 《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幾位年輕女演員,寧靜陶虹左小青,現在怎樣了?
    《陽光燦爛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幾位年輕女演員,寧靜陶虹左小青,現在怎樣了?】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的導演處女作,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作。憑藉這部《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還把年僅18歲的夏雨捧成了最年輕的威尼斯影帝,而且是最年輕的金馬獎、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三料影帝。
  •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導演最有生命力的一部作品
    第一次看姜文導演《陽光燦爛的日子》已是十年前的事情,影片在那發黃髮白強烈陽光的照射下帶著觀眾閃回到主人公的青春期,閃回到導演姜文的青春期,帶我們回到那個特殊年代一代人的青春記憶裡。《陽光燦爛的日子》說《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導演最有生命力的一部作品,不光是因為它是導演的處女作,更是因為作品的內容,電影中的人物生動而個性鮮明,影片的主人公馬小軍那個無拘無束,衝動叛逆的少年,隨著自己的性成熟在荷爾蒙的作用下
  • 姜文勸架太好玩!《陽光燦爛的日子》作曲與畫家掐架,他作了首詩
    近日,易中天在姜文的授權下,通過社交平臺發布了一篇姜文撰寫的短文和詩句,結果這是一篇"勸架"文。還附上一首自己創作的七言絕句詩。事情是這樣的,今年8月20日,郭文景無心作曲為了消遣於是寫了篇文章來"說木心"。
  • 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遇見的不是寧靜,而是那個時代的米蘭
    眾所周知,只要提及青春影視作品,1994年播出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絕對榜上有名,這也是姜文導演的第一部作品,由當紅明星寧靜、陶紅等人領銜主演,改編自著名作家王朔創作的《動物兇猛》。《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青春片的角色太過於挑人,讓身為導演的姜文很頭疼。不過他是這部劇的負責人,自然是要克服了這部劇本的任何困難,找到了米蘭的飾演者——寧靜。那麼多優秀的演員一起來競爭這個角色,姜文為什麼非要選擇寧靜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從《陽光燦爛》到《邪不壓正》,姜文屬於每一代年輕人
    但你千萬不要覺得姜文只是在拍歷史,這些作品,統統都是在歷史的大背景之下,被賦予了姜文個人獨特的視角。比如《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就在裡面使用了一個現在的自己的畫外音,去回憶過去的故事,這在為故事營造了兩個時空的同時,也讓這個少年視角的故事,帶上了某種成人的審視意味。
  • 戴錦華評《陽光燦爛的日子》:青春的殘酷心醉神迷
    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無疑是1995年重要的中國電影作品之一,但顯而易見的是,它並非那顆可口的「紅櫻桃」。此片為數甚巨的觀眾大多難以在其中獲得他們所期待的那份撫慰與滿足,相反它多少給人一種強烈而難於名狀的震動與惶惑。然而,《陽光燦爛的日子》畢竟高居1995年中國電影市場的排行榜上,它的轟動與熱銷,事實上是構成1995年中國電影復甦狂喜的重要依據之一。
  • 陽光燦爛的日子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1993年8月23日-1994年1月22日拍攝的一部劇情片,導演處女作,由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改編,主要演員有夏雨
  • 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與庫斯圖裡卡的《爸爸出差時》的比較
    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與庫斯圖裡卡的《爸爸出差時》的比較姜文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是根據王朔小說《動物兇猛》改編的,《動物兇猛》這部小說的創作背景是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的北京。埃米爾·庫斯圖裡卡作品《爸爸出差時》與姜文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所選取的題材視角相同。影片以旁白的形式開場,主人小公馬利克講述了整個故事的背景:前南斯拉夫走出了二戰的陰霾進入全面建設時期。1948 年-1952 年,前南斯拉夫與蘇聯斷交,前南斯拉夫全境範圍內抓捕「史達林主義」政治犯,整個國家處於人人自危的狀態中,小主人公父親因為隨意對政治漫畫進行評論而被逮捕。
  • 豆瓣8.8分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偶遇的不是寧靜,而是米蘭
    說起經典的國產青春電影,一下子想到的還是1994年姜文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夏雨、寧靜、陶虹等主演,改編自王朔小說《動物兇猛》。姜文明顯不想只是回憶70年代大院生活,他另闢蹊徑,利用敘事技巧和觀眾開了個&34;:記憶是可靠的嗎?
  • 以《陽光燦爛的日子》分析,解構主義敘事為何在青春電影能夠成功
    導語:傳統電影反叛者姜文 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堪稱是94年度全世界令人贊絕的、至今仍渴望觀看的影片之一。它是一部從內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國電影,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電影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 以《陽光燦爛的日子》分析,解構主義敘事為何在青春電影能夠成功
    姜文是傳統電影的反叛者,但同時他也註定無法是未來中國電影的領銜者。姜文電影的優秀,在於它不具備二次複製的可能性。除去姜文之外,中國要想再找出一位拍青春電影拍出&34;的導演,實際上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夢想。《陽光燦爛的日子》被稱為中國頂級的青春片,在它之下現當代的青春題材電影,被悉數歸為二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