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勞動節,姜文把自己關在北三環路邊6平米的小屋裡,單曲循環著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寫出了一部劇本,名字叫《陽光燦爛的日子》。6萬多字的原著,姜文改寫成了9萬多字的劇本。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在1994年上映,一炮而紅,攬獲很多獎項。
馬小軍的演員夏雨也藉助此片榮獲威尼斯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出道即巔峰。1995年,該片被美國《時代》周刊譽為年度全球十大佳片之首。這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就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績,不愧是個鬼才導演。現在重溫這部電影,依然是讓人讚嘆不已。
第一、拍攝手法高超、銜接處天衣無縫
拍青春題材的電影,至今還沒有能超越《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這部電影魔幻的鏡頭、精彩的臺詞、巧妙的音樂、絲絲入扣的表演, 高超的拍攝手法,讓觀眾看起來很有代入感。
影片的開頭,一個很有穿透力的聲音在獨白:北京,變得這麼快,二十年的功夫,她已經成為了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我幾乎從中找不到任何記憶力的東西。事實上這種變化已破壞了我的記憶,使我分不清幻覺和真實。
我的故事總是發生在火熱的夏天,炎熱的氣候使人們裸露得更多,也更難以掩飾心中的欲望。那時候好像永遠是夏天,太陽總是有空出來伴隨著我們。陽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陣陣發黑。
這段獨白,為整個影片的劇情設計打好了埋伏和鋪墊,同時又點了題。下面一起來劃重點。
第一、分不清幻覺和真實。這為馬小軍在生日會上和劉憶苦打架以及在大雨中向米蘭表白的兩個幻想作了鋪墊。把馬小軍壓抑在心裡不敢做的事情都通過幻想釋放出來。
第二、炎熱的夏天讓人的欲望是裸露的。馬小軍和小夥伴們洗澡以及一群人在遊泳池裡遊泳的場面,滿屏散發著青春的荷爾蒙。
第三、太陽充足得使人眼前發黑。沒有用到燦爛兩個字,但是這麼亮的光,太陽能不燦爛嗎?
平時和馬小軍一起玩的主要是四個小夥伴,分別是劉憶苦、劉憶甜、大螞蟻、羊搞。這五個人比賽拋書包的那一段,馬小軍的書包往上一拋,落下來再接住的時候,畫面就從小學時代自然過渡到了中學時代。是不是比在屏幕上寫三年後或者五年後巧妙很多?
還有馬小軍在米蘭的房間用望遠鏡掃到一個人影時,他發現了是張照片,再次拿起望遠鏡仔細看。看著看著,米蘭的笑臉變成了於北蓓在對著大家笑,換到另外一個場景了。鏡頭切換自如,毫無違和感。這樣唯美的拍攝手法真的要跟姜導好好學一下。
第二、劇情的編排很精妙
米蘭的出場經過層層的鋪墊,幾個回合才得以見到真人。最開始是劉憶苦叫於北蓓把米蘭也帶來一起玩。這時的米蘭只是談話裡的一個傳說。劉憶苦說老聽人提起她,好多人為她打架,哥們都掰了,有的還出人命了。幾句話就引起了觀眾對米蘭濃濃的興趣,究竟是何等的秀色女子,引得這麼多男人為她競折腰?這時的馬小軍還不知道把他弄得恍恍忽忽的照片和這米蘭有什麼關係。
馬小軍有空就去看那張照片,連在床上發現一根頭髮都如獲至寶地拿起來認真觀察。他終日流連在這棟樓的周圍,像只屋頂的貓,焦躁不安地守候著畫中人的出現。馬小軍延長了守候的時間,甚至披星戴月,也一無所獲。這時觀眾的情緒也被帶動起來了,等了這麼久還不見人影,都替他著急。但是,姜導一點也不急,繼續吊大家的胃口。
有一次馬小軍在看照片的時候,聽到開鎖的聲音,嚇得他躲到床底下。他在床底下看著走進來一個穿花裙子的女生,看著她把裙子脫落在地上,然後換上另外一件綠色裙子,她還把手伸到床底拿出一對鞋子換好,然後走出去。整個過程馬小軍還是沒看到她的臉。米蘭走出去後,馬小軍鬆了一口氣。相信觀眾也是帶著忐忑的心情看完這一段的。畫中人出現了,但是只讓馬小軍看到腰部以下,臉還不讓看。姜導就是這麼一點點的誘惑著大家,慢慢地把畫中人放出來。
導姜接著拍別的情節。馬小軍一行五人去大禮堂門口想看表演,被警衛拉去教訓。這時馬小軍看到了那天他在床底下看到的熟悉的鞋子和裙子。他立馬假裝哭著認錯才得以被放。當他被放,追上去的時候,發現畫中人又走遠了,不見了。馬小軍還是沒能見到真面目。這時估計觀眾都按捺不住了,究竟還讓不讓人見呢?哈哈,姜導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大家心裡蠢蠢欲動。
接下來姜導再次把米蘭晾一邊,不慌不忙的再來一段打群架的戲。這裡又要說一下姜導的高明之處,戲裡沒有一個鏡頭或道具是無用的。影片在六分多鐘的時候就安排了傻子的第一次出場。我還奇怪安排一個傻子,騎著木棍的用意何在。算了一下,傻子一共出現了5次,戲份不多,但是這個角色貫穿全劇。
就是為了傻子打的群架,因為六條子他們逼傻子吃貓屎,還搶走了傻子用了好幾年的棍子。羊搞上去幫忙,眼睛被打受傷了。馬小軍,劉憶苦、劉憶甜,大螞蟻四個人去為他報復,馬小軍一磚頭往人家頭上拍,還猛踩了幾腳。
這次終於拍米蘭了。有一天,馬小軍從牆上跳下來撿火柴的時候,這時畫中人出現了。馬小軍跟上去和她聊天,被拒。又跟上去,幾次之後,畫中人終於停下,摘下眼鏡和他說話了。互相認識後,馬小軍才知道這個畫中人名字就是米蘭。這時,米蘭才真正的完整的出現在馬小軍的眼前。影片從23分鐘左右開始,米蘭出現在大家的聊天中,到約46分鐘的時候,她才完整出現在馬小軍面前。中間的20多分鐘,姜導三番四次地吊足大家的胃口,才把主角放出來。節奏和劇情拿捏得恰如其分。
影片的最後是,青春如夢,當他們長大後,一笑泯恩仇,又聚一起,坐在一輛大汽車上,喝著酒,這時他們看到車外面兒時熟悉的傻子,他們衝他大叫:「古倫木。」傻子大聲地回了一句:「傻B。」用傻子的這句「傻B」給青春做了個結語,真是耐人尋味!
經典重看,姜導是不是在這部片子裡給大家發了很多彩蛋?在細節中見真功夫,這是一部值得重溫和回味電影!這舊時光裡有著你我似曾相識的青春。
歡迎關注@梵竹心影,防止走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