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時期儒、釋、道三教結合,形成了燦爛的中國信仰文化。就算到了現在我們身邊信佛信教的人還是有很多,一般這種心中有信仰的人,對待萬事萬物都是非常的虔誠,因為他們心中有著不可逾越的宗規教條,在生活中指導著他們的言行舉止。
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對於這些古代流傳下來的思想文化和禁忌是看得很重的,通常在我們看起來虛無縹緲的什麼道教、佛教的學說,被一部分人奉為圭臬,可能這就是歷史在人們生活中所留下的不可磨滅的印記吧。
要說到中國古代思想最活躍的時期,那肯定就是春秋戰國時期了,在中國曆朝歷代的歷史上,沒有哪個時期對於思想文化的包容程度是能夠超越春秋時期的。這也是跟當時的社會條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畢竟在大分裂時期,不管是老百姓還是統治階層,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怎樣攻城略地、成為霸主上面,至於人們的思想,自然也就無暇顧及了。
孔、孟這兩位聖人在那個時候的地位可是非常的高,可以說在思想文化領域這兩個人撐起了半邊天,基本上後世的統治者們所採納的統治思想,都參照了這兩位的思想成果。不僅是在那個時候,孔孟思想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思想的主基調,現在「孔子學院」也是在世界各國生根落葉。所以不僅是在中國,孔孟文化在全世界範圍內都佔據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俗語叫做:「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想必了解其內涵的人應該不是很多吧。這句話單看字面意思是挺好理解,但是我們今天要分析的不是這句話,而是這句俗語中的兩個數字「73」和「84」。這兩個數字算得上是文化人中一個不必言明的禁忌,有很大一部分人對這兩個數字都是避而不用,尤其是搞文化創作或者是信奉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人,這兩個數字那就更是禁忌一般的存在了。
對於中國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的禁忌有很多,就比如說不能夠直呼長輩的名諱、敬酒的時候表示尊敬應該雙手奉上而不是單手,吃飯的時候不宜把筷子直接插在白米飯上等等。那麼這個關於數字的禁忌又是出自什麼典故呢?其實就是跟孔子和孟子有關,因為這兩位聖人的逝世年紀分別就是73歲和84歲,就算放到現在來看,也算得上是高壽了。對於普通人來說死亡的年齡可能算不上是什麼忌諱的事情,但是對於大思想家來說,他們兩個人的逝世無異於是天上兩顆最閃耀的星隕落了。
這樣人們就會產生一個慣性思維,那就是人上人思想,在古代人們是不會把自己跟聖人相提並論。既然聖人都只活了73歲和84歲,普通人的年齡肯定是無法超越聖人的,人們就自然而然地把這兩個數字,當成是人在老年時的兩個坎。一般人是沒辦法逾越,但要是你能有幸成功地度過這兩個歲數,那就必定是壽星在世,會長命百歲。
從此之後中國人就又多了一個禁忌,那便是不宜隨便衝撞到死者的逝世年齡,當然了這一條也是僅僅對於那些名聲極大,或者是對時代做出過卓越貢獻的人。一般人還是不需要太過在意這個東西,要真的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幾乎所有的數字都不能夠被正常使用了嗎?
可能聽完這兩個禁忌數字的淵源之後,大家覺得這也算不上是什麼有憑有據的道理,只不過是人們的迷信思想在做作怪罷了。但是對於真正信這個的人來說可能還是有一定的意義,我們普通老百姓自然是當個茶餘飯後的談資聽聽就好。